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波段40W高效率空间行波管螺旋慢波系统的模拟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樊会明 苏小保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了提高X波段40 W空间行波管的互作用效率,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对其慢波系统进行了模拟优化,获得了渐变螺距慢波系统的互作用效率和输出功率,并和样管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互作用效率、输出功率的模拟优化结果和测试结... 为了提高X波段40 W空间行波管的互作用效率,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对其慢波系统进行了模拟优化,获得了渐变螺距慢波系统的互作用效率和输出功率,并和样管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互作用效率、输出功率的模拟优化结果和测试结果在频带内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5.7%和8.3%,二者取得了很好的一致。同时,样管在中心频率处的相移小于40°,表明慢波系统的线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行波管 效率 慢波系统 互作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量螺旋比离散对AQCORAA回旋管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春雨 杨中海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0-44,共5页
本文建立了动量螺旋比α离散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字计算,对任意倾角斜旋转轴对称准光腔(AxisymmetricalQuasiOpticalGgrotronofObliqueRotationatArbitraryAngle... 本文建立了动量螺旋比α离散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字计算,对任意倾角斜旋转轴对称准光腔(AxisymmetricalQuasiOpticalGgrotronofObliqueRotationatArbitraryAngle)回旋管的效率受动量螺旋比α离散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倾角较小时,这种回旋管的互作用机制属于CARM机制,效率受动量离散影响较大;倾角接近90°时,其互作用机制属于E-CRM机制,效率受动量离散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CORAA 回旋管 动量螺旋比 离散 互作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GHz回旋单腔管的设计 被引量:10
3
作者 袁学松 鄢扬 +2 位作者 傅文杰 钟任斌 刘盛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77-1679,共3页
根据回旋管的线性理论和回旋管自洽非线性理论设计出工作频率为220 GHz,工作电压为20kV,工作电流为2 A的回旋单腔振荡管,采用的工作模式为TE03模。利用粒子模拟软件MAGIC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得到的注波互作用效率达到37%,平均输出功率为... 根据回旋管的线性理论和回旋管自洽非线性理论设计出工作频率为220 GHz,工作电压为20kV,工作电流为2 A的回旋单腔振荡管,采用的工作模式为TE03模。利用粒子模拟软件MAGIC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得到的注波互作用效率达到37%,平均输出功率为15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起振电流 太赫兹 注波互作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速渐变折叠波导的研究
4
作者 刘冬 刘文鑫 +1 位作者 王勇 李科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4-339,共6页
为了提高折叠波导行波管的注-波互作用效率,本文提出了两类变形的折叠波导高频结构,分别是直波导长度渐变的折叠波导以及部分加载介质的折叠波导。前者又分为连续渐变和阶梯渐变两种结构,后者有两段式及三段式介质加载两种;并从理论上... 为了提高折叠波导行波管的注-波互作用效率,本文提出了两类变形的折叠波导高频结构,分别是直波导长度渐变的折叠波导以及部分加载介质的折叠波导。前者又分为连续渐变和阶梯渐变两种结构,后者有两段式及三段式介质加载两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两类结构。分别用等效电路法和矩形波导法分析计算了两种新型的折叠波导结构的相速,得出两者的波在轴向上的相速都降低了。再利用仿真软件进一步观察电子的运动情况和输出功率的情况,并对两种结构的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可使输出功率提高达80%。仿真结果表明两种新型的结构都让更多的电子速度变慢,由此可以证明两种高频结构对注-波互作用效率有很大提高,也对输出功率有很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波导 相速渐变 介质加载 互作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