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秦人的多神崇拜特点——云梦秦简《日书》的宗教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吴小强 《文博》 1992年第4期53-57,共5页
1981年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精装本《云梦睡虎地秦墓》一书,秦简《日书》图版及释文遂首次公布于众。10年来,海内外学者对《日书》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作为流行于战国秦代中下层社会的日常宗教迷信手册,《日书... 1981年9月,文物出版社出版了精装本《云梦睡虎地秦墓》一书,秦简《日书》图版及释文遂首次公布于众。10年来,海内外学者对《日书》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作为流行于战国秦代中下层社会的日常宗教迷信手册,《日书》集中保存了丰富的社会宗教文化资料,实应视为《史记·封禅书》与《汉书·郊祀志》的辅助篇,故对《日书》宗教内涵的研究发掘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学者在《日书》宗教研究方面已经提出许多颇有创见的观点。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战国时代秦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是处在领先水平;而在思想文化方面则落后于山东诸雄,甚至落后于西周。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书 云梦 云梦睡虎地秦墓 多神崇拜 宗教学研究 郊祀志 海内外学者 文遂 宗教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书:秦国社会的一面镜子 被引量:20
2
作者 胡正明 林剑鸣 《文博》 1986年第5期8-17,共10页
一一九七五年,在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了这样两部分竹简:一部分发现于墓主的头部右侧,另一部分在墓主的足部。两部竹简的内容大致相同,都是关于推择时日吉凶的迷信书籍,后者最后一支简的背面书有“日书”二字,因此我们称这些秦简为... 一一九七五年,在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出土了这样两部分竹简:一部分发现于墓主的头部右侧,另一部分在墓主的足部。两部竹简的内容大致相同,都是关于推择时日吉凶的迷信书籍,后者最后一支简的背面书有“日书”二字,因此我们称这些秦简为《日书》。为方便起见,前一部分称《日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书 云梦睡虎地秦墓 史记·本纪 昭襄王 编年记 二字 木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工师”考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光军 《文博》 1992年第3期59-64,72,共7页
“工师”一词,在秦国和秦代的铜器刻铭中屡屡出现,它对研究秦时官制、器物治铸和器物的“物勒工名”制度,有重要价值。因此,本文根据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对“工师”这一名称进行初步的考释和研究,并论及一些相关问题。
关键词 工师 寺工 相邦 西周晚期 惠文王 鬼薪 工上 官制 云梦睡虎地秦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华县发现秦两诏铜钧权 被引量:3
4
作者 马骥 咏钟 《文博》 1992年第1期3-4,40+101+2,共5页
1991年8月26日,陕西华县赤水镇乔家村村民罗中再在村北约200米的责任田里劳动时,距地表约0.4米处挖出一件秦两诏铜权。后送交陕西省博物馆收藏。省博物馆对罗中再同志的爱国行动给予了表彰和奖励。
关键词 两诏铜权 陕西省博物馆 陕西华县 爱国行动 乔家村 赤水镇 云梦睡虎地秦墓 阿房宫遗址 高奴禾石铜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始皇用“赵氏连城璧”制造的玉玦之发现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延举 《文博》 1990年第1期66-74,共9页
人们喜用“价值连城”这个成语来形容珍贵文物之贵重,但那些被形容的文物,毕竟还不是那个真正“价值连城”的赵璧。一九四九年,我在南京以偶然机会从摊贩手里买到一个玉玦(玉搬指)经过多年研究,知道它是秦始皇的御用之物,并认为它就是... 人们喜用“价值连城”这个成语来形容珍贵文物之贵重,但那些被形容的文物,毕竟还不是那个真正“价值连城”的赵璧。一九四九年,我在南京以偶然机会从摊贩手里买到一个玉玦(玉搬指)经过多年研究,知道它是秦始皇的御用之物,并认为它就是用那个“价值连城”的赵璧之一部分制造的。以下我就来谈一谈我这样论断的根据和理由,希望高明的考古学家们予以指正。这里须要声明一下,我的研究,曾直接间接得到很多同志和朋友的帮助,并非全靠我一人力量完成。为了方便,暂不一一指名道谢。一、完璧归赵和赵壁又入秦战国时,秦昭襄王欲得赵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块 昭襄王 玉玦 赵氏连城 古玉 云梦睡虎地秦墓 不一一 用玉 后世人 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简《日书》校补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剑鸣 《文博》 1992年第1期63-68,共6页
湖北省云梦睡虎地所出的秦,其中《日书》部份自公佈以来研究者日多。其中尤以饶宗颐、曾宪通二氏所著《云梦秦简白书研究研究》一书最为国内外学人推崇。此外,大陆、台湾及日本学者研究成果亦甚可观。上述著述所根据的资料,皆为一九八... 湖北省云梦睡虎地所出的秦,其中《日书》部份自公佈以来研究者日多。其中尤以饶宗颐、曾宪通二氏所著《云梦秦简白书研究研究》一书最为国内外学人推崇。此外,大陆、台湾及日本学者研究成果亦甚可观。上述著述所根据的资料,皆为一九八一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云梦睡虎地秦墓》考古发掘报告中所附的竹简照片及释文。而其中照片部份,经过印刷上面的文学基本无法辨认。研究者只能根据释文进行工作。不久前见到台湾出版之《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简牍篇三》所刊载《日书》释文,则是完全照录《云梦睡虎地秦墓》中的《日书》释文,只是个别地方加以改订。笔者一九八五年和一九八九年先后两次去日本介绍《日书》研究情况时,曾与日本学者大庭修、古贺登、工藤元男等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书 云梦睡虎地秦墓 大庭修 考古发掘 一九 校补 自公 无法辨认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径通幽处 高楼望路时——评介当前简牍《日书》研究状况 被引量:4
7
作者 林剑鸣 《文博》 1988年第3期58-63,74,共7页
“拥有科学和艺术的人也拥有宗教;但是,两者都不具有的人,就让他占有宗教吧.”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歌德的这句名言,道出了一个真理: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漫长途程中,科学和迷信常常象一对恋人,难解难分地拥抱在一起。在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 “拥有科学和艺术的人也拥有宗教;但是,两者都不具有的人,就让他占有宗教吧.”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歌德的这句名言,道出了一个真理: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漫长途程中,科学和迷信常常象一对恋人,难解难分地拥抱在一起。在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中,有不少内容是科学和迷信揉杂在一起,荒谬与真理共存于一体的。然而,由于人们知识水平和结构所限,或因思想的片面性,往往因其迷信色彩而将有科学因素的文化遗产一律斥为“荒谬”;也有时将掺有科学词句的谬论笼统地捧为“真理”。就连不少著名的大学者也难免误入岐途,如梁启超在肯定廿四史的史料价值同时,就曾十分肯定地说这些书中的《天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书 云梦睡虎地秦墓 天文志 汉简 楼望 干支记日 迷信色彩 月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组珍奇的鎏金错银青铜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学勤 《文博》 1990年第3期12-14,29+98,共5页
这里想向读者介绍的一组青铜器,是最近在英国伦敦出现的。这组器物包括(?)、盆和蒜头壶各一件,均有鎏金及错银的装饰,十分华丽,前所未见,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同时,其制造工艺已由英美学者作了科学鉴定,颇有特点,对我国科技史的研究有所... 这里想向读者介绍的一组青铜器,是最近在英国伦敦出现的。这组器物包括(?)、盆和蒜头壶各一件,均有鎏金及错银的装饰,十分华丽,前所未见,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同时,其制造工艺已由英美学者作了科学鉴定,颇有特点,对我国科技史的研究有所帮助。1989年下半年,我因研究工作前往英国,得以适逢其会。下面的介绍,是根据新出版的《中国古代镶嵌青铜器》一书。这册书里收有彭克尔女士(Emma C.Bun-Ker)的有关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足 克尔 弦纹 科技史 云梦睡虎地秦墓 中山王 制造工艺 战国晚期 错金银 铺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述砚的产生及其形制的演变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思红 《文博》 1992年第6期51-58,共8页
砚是我国传统的文书用具和工艺美术品。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上,砚对传播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它受到了历代文人的高度重视,并把它同笔、墨、纸、砚一起称为“文房四宝”。而且,“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索;可终身与俱者,
关键词 澄泥砚 石砚 瓷砚 砚史 辟雍砚 箕形砚 工艺美术品 西汉晚期 云梦睡虎地秦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连云港市出土的汉代法律版牍考述
10
作者 张廷皓 《文博》 1984年第3期29-32,82,共5页
一九七八年七月,江苏连云港市花果山出土的汉代版牍,是一批重要的资料。李洪甫同志对其内容及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分析。李文对有关法律版牍(1—6号)
关键词 版牍 江苏连云港市 居延汉简 云梦睡虎地秦墓 洪甫 集簿 简文 决事比 八年 云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