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云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型初步鉴定
被引量:
15
1
作者
余腾琼
叶昌荣
+5 位作者
徐福荣
梁斌
张金渝
王建军
毛孝强
戴陆园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9,共5页
利用采自云南高原粳稻区病叶分离的 17份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在 30份水稻品种上接种进行致病型初步鉴定。研究表明可以将 17个菌株分为 7个致病型 (Ⅰ~Ⅶ ) ,其中Ⅴ型菌为云南高原粳稻区的优势菌群。初步构建了一套包含 7个品种 (黄玉...
利用采自云南高原粳稻区病叶分离的 17份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在 30份水稻品种上接种进行致病型初步鉴定。研究表明可以将 17个菌株分为 7个致病型 (Ⅰ~Ⅶ ) ,其中Ⅴ型菌为云南高原粳稻区的优势菌群。初步构建了一套包含 7个品种 (黄玉、毫糯扬、TN1、珍珠矮、IR2 6、南粳 33、金南风 )的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的鉴别品种 ,明确了 7个致病型在这套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型。早生爱国 3号 (Xa 3)、IR15 45 339(xa 5 )、IRBB2 1(Xa 2 1)、扎昌龙 (Xa 2 2 t,Xa 2 4t)对所接种菌均表现抗病 ,在云南高原粳稻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高原粳稻区
白叶枯病菌
致病型
鉴定
粳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研究
2
作者
周家武
肖卿
+3 位作者
王建军
廖新华
杨晓洪
赵国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1-34,共4页
通过以昆明为代表的云南高原温凉粳稻区 4个有代表性的当家品种的研究表明 :1 各品种以孕穗期的生长速率最大 ,孕穗期和灌浆充实期物质生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最高 ;2 各品种最高叶面积指数 (LAI)均较低 ,成熟期存活的绿叶数在品种间...
通过以昆明为代表的云南高原温凉粳稻区 4个有代表性的当家品种的研究表明 :1 各品种以孕穗期的生长速率最大 ,孕穗期和灌浆充实期物质生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最高 ;2 各品种最高叶面积指数 (LAI)均较低 ,成熟期存活的绿叶数在品种间差异很大 ,抽穗后叶片枯死速度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后期物质累积量品种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3 茎鞘发达与否和抽穗后叶片死亡速度共同造成了茎鞘贮藏物质对籽粒产量贡献在品种间的差异 ;4 前期生长量大的品种 ,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栽培难度 ,在栽培中 ,应在前、中期具有较高物质累积量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叶面积指数 ,努力维持后期叶片活力 ,以提高后期物质生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物质生产
生长速率
茎鞘
品种
云南高原
温凉
粳稻
区
生物产量
籽粒产量
收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型初步鉴定
被引量:
15
1
作者
余腾琼
叶昌荣
徐福荣
梁斌
张金渝
王建军
毛孝强
戴陆园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站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9,共5页
基金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采自云南高原粳稻区病叶分离的 17份水稻白叶枯病菌株 ,在 30份水稻品种上接种进行致病型初步鉴定。研究表明可以将 17个菌株分为 7个致病型 (Ⅰ~Ⅶ ) ,其中Ⅴ型菌为云南高原粳稻区的优势菌群。初步构建了一套包含 7个品种 (黄玉、毫糯扬、TN1、珍珠矮、IR2 6、南粳 33、金南风 )的高原粳稻白叶枯病菌的鉴别品种 ,明确了 7个致病型在这套鉴别品种上的反应型。早生爱国 3号 (Xa 3)、IR15 45 339(xa 5 )、IRBB2 1(Xa 2 1)、扎昌龙 (Xa 2 2 t,Xa 2 4t)对所接种菌均表现抗病 ,在云南高原粳稻育种中具有较好的利用前景。
关键词
云南高原粳稻区
白叶枯病菌
致病型
鉴定
粳稻
Keywords
japonica rice
bacterial blight
pathotype
differential variety
分类号
S435.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研究
2
作者
周家武
肖卿
王建军
廖新华
杨晓洪
赵国珍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粳稻育种中心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1-34,共4页
文摘
通过以昆明为代表的云南高原温凉粳稻区 4个有代表性的当家品种的研究表明 :1 各品种以孕穗期的生长速率最大 ,孕穗期和灌浆充实期物质生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最高 ;2 各品种最高叶面积指数 (LAI)均较低 ,成熟期存活的绿叶数在品种间差异很大 ,抽穗后叶片枯死速度的不同可能是造成后期物质累积量品种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3 茎鞘发达与否和抽穗后叶片死亡速度共同造成了茎鞘贮藏物质对籽粒产量贡献在品种间的差异 ;4 前期生长量大的品种 ,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栽培难度 ,在栽培中 ,应在前、中期具有较高物质累积量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叶面积指数 ,努力维持后期叶片活力 ,以提高后期物质生产量。
关键词
粳稻
物质生产
生长速率
茎鞘
品种
云南高原
温凉
粳稻
区
生物产量
籽粒产量
收获指数
Keywords
Plateau japonica rice
Material production
Crop growth rate
Sheath and stem
分类号
S511.22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云南高原粳稻区白叶枯病菌的致病型初步鉴定
余腾琼
叶昌荣
徐福荣
梁斌
张金渝
王建军
毛孝强
戴陆园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特性的研究
周家武
肖卿
王建军
廖新华
杨晓洪
赵国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