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马厂箐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及成矿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治华 郭晓东 +2 位作者 葛良胜 范俊杰 徐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56,共12页
云南马厂箐铜多金属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带上著名的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与铜、钼、金等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的马厂箐富碱斑岩为一复式岩体,存在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早期岩浆活动始于54~56Ma,中期岩浆活动时间为45~49Ma... 云南马厂箐铜多金属矿床是西南三江成矿带上著名的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典型矿床。与铜、钼、金等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的马厂箐富碱斑岩为一复式岩体,存在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早期岩浆活动始于54~56Ma,中期岩浆活动时间为45~49Ma,晚期岩浆活动最强烈,发生在29~37Ma,末期岩浆活动时间为23~25Ma。采用辉钼矿Re-Os测年法,对马厂箐矿床的斑岩型铜钼矿石进行了精确测年,获得斑岩型铜钼矿石Re-Os模式年龄(35.3±0.7)Ma。利用40Ar-39Ar同位素方法对乱硐山地段矽卡岩型铜钼矿石和人头箐地段蚀变岩型金矿石中热液白云母进行同位素定年,得到矽卡岩化矿石中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35.25±0.36)Ma,等时线年龄和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5.0±1.8)Ma和(34.8±1.9)Ma;蚀变岩型金矿石中白云母的40Ar-39Ar坪年龄为(35.35±0.32)Ma,等时线年龄和反等时线年龄分别为(34.44±0.99)Ma和(34.4±1.2)Ma。证明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形成于同一成岩成矿地质事件,成矿作用主要与矿区晚期富碱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应处于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造山之后的晚碰撞走滑阶段,总体上属于西南三江地区第一次成矿高峰期,即斑岩型Cu-Au成矿高峰期(65~35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岩成矿时代 富碱侵入岩 构造环境 云南马厂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马厂箐钾质碱性花岗岩特征和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9
2
作者 夏斌 刘立文 +4 位作者 张玉泉 黄强太 夏连泽 王洪 董春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2-456,共5页
马厂箐钾质碱性花岗岩岩石化学成分中具富碱高钾和富钙特征,微量元素富集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在稀土元素组成上,富集轻稀土(LREE/HREE=22.2~25.0),基本无铕异常(δEu=0.80~1.10)。锆石SHRIMPU-Pb年龄为(3... 马厂箐钾质碱性花岗岩岩石化学成分中具富碱高钾和富钙特征,微量元素富集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在稀土元素组成上,富集轻稀土(LREE/HREE=22.2~25.0),基本无铕异常(δEu=0.80~1.10)。锆石SHRIMPU-Pb年龄为(34±0.5)Ma,相当于晚始新世,属喜马拉雅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和U-Pb年龄 钾质碱性花岗岩 马厂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祥云马厂箐富碱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治华 郭晓东 +2 位作者 陈祥 葛良胜 邹依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35,共11页
云南祥云马厂箐岩体处于扬子板块西缘与NW向的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带东侧交汇部位,属于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二长斑岩和正长斑岩,岩体化学成分具有富碱、富铝和高钾的特点。岩石富集大... 云南祥云马厂箐岩体处于扬子板块西缘与NW向的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带东侧交汇部位,属于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二长斑岩和正长斑岩,岩体化学成分具有富碱、富铝和高钾的特点。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Th和U)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和Ti),且Ta、Nb和Ti具"TNT"负异常;LREE/HREE值为8.04~23.99,δEu值为0.72~0.88,负Eu异常不明显;n(87Sr)/n(86Sr)值范围为0.7072~0.7086,均值为0.7080,高于原始地幔现代值0.7045;n(143Nd)/n(144Nd)值范围为0.5121~0.5124,均值0.5123,低于原始地幔现代值0.512638;ISr值范围为0.7061~0.7075,均值为0.7070;εNd值范围为(3.1~(10.2,均值为(6.8。马厂箐岩体既不属于传统的含碱性暗色矿物的碱性岩类,也不同于典型的A型花岗岩,应属于富碱侵入岩类;岩体的岩浆起源于壳—幔物质混合的一种所谓EMⅡ型富集地幔源;其壳幔混合特征,主要是俯冲进入上地幔的地壳物质与地幔物质发生了源区混合作用的结果;形成于碰撞后的板内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侵入岩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原始地幔 云南马厂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治华 郭晓东 +3 位作者 喻万强 邹依林 徐涛 张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4-223,共10页
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祥云、弥渡、大理三市县接壤部位,是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上典型的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矿床之一。富碱斑岩体内发育斑岩型铜钼矿化,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出接触交代型铜钼矿化,围岩地层中则产出浅... 马厂箐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位于云南省祥云、弥渡、大理三市县接壤部位,是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上典型的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矿床之一。富碱斑岩体内发育斑岩型铜钼矿化,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出接触交代型铜钼矿化,围岩地层中则产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铅、锌矿化。下奥陶统向阳组一套碎屑岩和下泥盆统康郎组灰岩与铜钼金成矿关系密切。铜钼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或岩浆流体,金矿成矿物质由岩浆和围岩地层共同提供。区内喜马拉雅期的富碱斑岩与铜钼金成矿成矿关系密切,不仅提供了成矿金属物质,而且还提供了成矿流体和成矿动力。伴随马厂箐岩体侵入而形成的一套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是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富碱斑岩体与围岩的北接触带和东接触带是铜钼矿找矿的主攻区域;下奥陶统向阳组碎屑岩和下泥盆统康郎组灰岩中构造破碎带,是找金矿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成矿规律 成矿物质 控矿构造 云南马厂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祥云马厂箐富碱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治华 郭晓东 +4 位作者 葛良胜 王科强 邹依林 张勇 喻万强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351,共9页
云南祥云马厂箐岩体是马厂箐铜钼矿的主要赋矿围岩,处于扬子板块西缘与北西向的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带东侧交汇部位,属于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二长斑岩和正长斑岩。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 云南祥云马厂箐岩体是马厂箐铜钼矿的主要赋矿围岩,处于扬子板块西缘与北西向的金沙江—哀牢山深大断裂带东侧交汇部位,属于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二长斑岩和正长斑岩。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Th和U)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Ta、Nb和Ti),且Ta、Nb和Ti具"TNT"负异常;LREE/HREE值为8.04~23.99,δEu值为0.72~0.88,负Eu异常不明显。岩石的La/Yb和(La/Yb)N比值高,LR/HR、La/Sm和Ce/Yb变化较大。岩体的岩浆起源于壳—幔物质混合的一种所谓EMⅡ型富集地幔源;其壳幔混合特征,主要是俯冲进入上地幔的地壳物质与地幔物质发生了源区混合作用的结果;形成于碰撞后的板内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碱侵入岩 地球化学特征构造环境原始地幔云南祥云马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