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蒙古族鲁班节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杜玉亭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2-47,共6页
鲁班节是云南通海县兴蒙蒙古民族乡传统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对云南蒙古族传统文化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一、1990年的鲁班节 1990年夏历,4月16日(公历5月10日)12时,云南兴蒙蒙古民族乡中村鲁班节会场罗鼓喧天,鞭炮齐... 鲁班节是云南通海县兴蒙蒙古民族乡传统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对云南蒙古族传统文化特征的进一步认识。 一、1990年的鲁班节 1990年夏历,4月16日(公历5月10日)12时,云南兴蒙蒙古民族乡中村鲁班节会场罗鼓喧天,鞭炮齐鸣。在欢声雷动中,人们正依次向立于会场中央的12名男子肩上佩红披带,佩过红披带后还向这12名男子敬酒、献糖。这红印佩带挂在左肩者在右胁打结,反之是在左胁打结,其中一个小伙子的肩上佩有红色披带36条,高义于胸前的斜十字形红披宛如盛开的红花把这小伙子打扮得英姿焕发。此时此刻,无论被佩红敬酒者还是数百名与会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班 云南蒙古族 节日 宴会 兴蒙 蒙古民族 已婚男子 道士 全民性 和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蒙古族的姓氏源流分布及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马世雯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80,共6页
历史上进入云南的蒙古族,其姓氏源流及演变,既与故乡有着渊源关系,又不断地受到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将其变化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来分析演变的原因和特点,对于认清云南蒙古族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云南蒙古族 姓氏源流 分布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系部分师生赴通海县调查云南蒙古族文学概况
3
作者 车志敏 《思想战线》 1980年第2期43-43,共1页
受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筹备组委托,云大中文系部分师生于今年寒假期间到通海县调查云南蒙古族文学。云南蒙古族约四千多人,居住在通海县杞麓湖西凤凰山下。他们的口头文学是丰富优美的。诗歌主要保留在“跳乐”这一诗、歌、舞三... 受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筹备组委托,云大中文系部分师生于今年寒假期间到通海县调查云南蒙古族文学。云南蒙古族约四千多人,居住在通海县杞麓湖西凤凰山下。他们的口头文学是丰富优美的。诗歌主要保留在“跳乐”这一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娱乐形式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蒙古族 蒙古族文学 通海县 中文系 中国民间 口头文学 三位一体 娱乐形式 调查 凤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高原的蒙古族 被引量:2
4
作者 吴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76-83,共8页
云南通海县的蒙古族,是元代云南蒙古族的后裔,他们经历五百多年沧桑而顽强生存下来,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既不同于北国蒙古草原的同胞,又始终未融入其他民族,形成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本文阐述了其语言、生产与生活、社会习俗... 云南通海县的蒙古族,是元代云南蒙古族的后裔,他们经历五百多年沧桑而顽强生存下来,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既不同于北国蒙古草原的同胞,又始终未融入其他民族,形成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本文阐述了其语言、生产与生活、社会习俗等特点,着重介绍了建国四十年来经济、教育科技与卫生、社会风尚的巨大变化,向读者描绘出一幅“民族小岛”的壮丽景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蒙古族 兴蒙 云南高原 民族 老年人协会 鲁班 蒙古 建筑队 80年 5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发展的心理素质 被引量:8
5
作者 马丽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X期34-37,共4页
提到蒙古族,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我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辽阔的大草原:白云飘、绿草长、风吹草低见牛羊,蒙古族人民多英勇,快马飞奔在草原上,一幅北国风光和民族风情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而对生活在中国西南端云南通海县的蒙古族人民,则了... 提到蒙古族,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我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辽阔的大草原:白云飘、绿草长、风吹草低见牛羊,蒙古族人民多英勇,快马飞奔在草原上,一幅北国风光和民族风情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而对生活在中国西南端云南通海县的蒙古族人民,则了解不多,或印象不深,甚至不知道这里生活着蒙古族人民,自然也就不了解他们为什么能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特殊的环境里生存、繁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蒙古族 心理素质 生存发展 兴蒙 民族意识 通海县 都元帅府 文庙碑 杞麓湖 旃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蒙古史研究中的两项史实考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世丽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78,共3页
云南蒙古族研究中的重要依据《都元帅府修文庙碑记》的内容在传抄过程中出现错误 ,将“至元”误作“至正” ,以至于基于此的研究出现年代上的混乱。本文通过考证古籍和现存的碑刻 。
关键词 云南蒙古族 都元帅 文庙碑 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访金凤凰栖息地方的蒙古族
7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0年第3期60-69,共10页
生活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蒙古族,从公元一二五三年忽必烈统率十万大军进驻云南,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其间历经多少回人间沧桑,云南蒙古族不论是小范围的聚居、还是全省范围内的散居,他们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本民族的服饰,具有民族特... 生活在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蒙古族,从公元一二五三年忽必烈统率十万大军进驻云南,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其间历经多少回人间沧桑,云南蒙古族不论是小范围的聚居、还是全省范围内的散居,他们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本民族的服饰,具有民族特点的歌舞和民间传说,以及族内婚制等。这些都为我们研究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和民俗学等,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材料。 一九七六年内蒙师范学院的哈·丹必扎拉桑,哈斯额尔敦、林色、朝格柱等同志访问了云南省玉溪专区通海县西城公社云南蒙古族聚居的新蒙大队。他们会同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的杜玉亭、陈吕范同志编写了《云南蒙古族》(专辑)。我们特据《专辑》资料汇成此篇,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蒙古族 蒙古语词 宣慰司 凤凰山 栖息地 都元帅府 辅音 加成 一二五 坎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一九九○年总目录
8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11-117,共7页
关键词 蒙古社会科学院 总目录 文史哲 葛根 云南蒙古族 河图洛书 民族问题 学术讨论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呼和浩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