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云南松挥发性化学物质监测和防治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
作者
路荣春
王鸿斌
+1 位作者
张真
金幼菊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防治对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利用植物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对其进行监测和防治的方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综述了云南松挥发性化学...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防治对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利用植物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对其进行监测和防治的方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综述了云南松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及利用各种挥发性成分诱集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进展,同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其他地区利用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监测和防治小蠹类害虫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松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
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种非寄主植物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嗅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岳锋
杨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0-193,共4页
云南松与藏柏、樟树、滇青冈等3种非寄主植物枝梢按块状、带状、行间、株间4种混合方式排列,分别观察10、40、120 min时,云南松枝梢上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头数和云南松平均每梢着虫数。结果表明,混合排列后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嗅觉行为均有...
云南松与藏柏、樟树、滇青冈等3种非寄主植物枝梢按块状、带状、行间、株间4种混合方式排列,分别观察10、40、120 min时,云南松枝梢上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头数和云南松平均每梢着虫数。结果表明,混合排列后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嗅觉行为均有显著影响,3种非寄主植物之间无显著差异。株间混合时,云南松梢的着虫数最少,平均每梢着虫数最低;其次分别为行间混合、带状混合、块状混合。云南松梢着虫数、平均每梢着虫数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株间混合中着虫数增长速度较慢。说明株间混合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嗅觉行为的影响最大,行间混合次之,带状混合、块状混合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寄主植物
嗅觉行为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林县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及其综合治理措施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光照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3期140-143,共4页
对石林县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石林县森林资源特点、气候因子、立地条件以及林分自身状况等方面探讨松小蠹发生危害的原因,并根据松小蠹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从监测检疫、营林措施、生化防治等方面提出综合治...
对石林县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石林县森林资源特点、气候因子、立地条件以及林分自身状况等方面探讨松小蠹发生危害的原因,并根据松小蠹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从监测检疫、营林措施、生化防治等方面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松
纵坑
切
梢小
蠹
危害
综合治理措施
石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饵木诱虫在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双成
沈燕
《云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49-51,共3页
经 2 0 0 1年在曲靖市麒麟区翠峰公园开展了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的诱虫试验 ,并通过不同设置时间、不同规格及饵木所在的不同堆放位置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诱杀效果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曲靖市麒麟区饵木的最佳设置时间为 9月上旬至 1...
经 2 0 0 1年在曲靖市麒麟区翠峰公园开展了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的诱虫试验 ,并通过不同设置时间、不同规格及饵木所在的不同堆放位置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诱杀效果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曲靖市麒麟区饵木的最佳设置时间为 9月上旬至 10月上旬 ,饵木直径以 12~ 13 9cm的诱虫效果最好 ,堆放层数以两层为佳 ,其中第 2层诱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饵木
诱集
云南
松
纵坑
切
梢小
蠹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云南松挥发性化学物质监测和防治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1
作者
路荣春
王鸿斌
张真
金幼菊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基金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自选课题资助基金(06jj065)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2002-38)
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6DFA31790)
文摘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防治对林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利用植物的挥发性化学物质对其进行监测和防治的方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综述了云南松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及利用各种挥发性成分诱集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进展,同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其他地区利用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监测和防治小蠹类害虫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云南
松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
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
Keywords
Pinus yunnanensis
Tomicus yunnanensis
plant volatiles
分类号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种非寄主植物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嗅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岳锋
杨斌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资源学院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90-193,共4页
基金
国家林业局"948"项目(2009-4-38)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67)
文摘
云南松与藏柏、樟树、滇青冈等3种非寄主植物枝梢按块状、带状、行间、株间4种混合方式排列,分别观察10、40、120 min时,云南松枝梢上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头数和云南松平均每梢着虫数。结果表明,混合排列后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嗅觉行为均有显著影响,3种非寄主植物之间无显著差异。株间混合时,云南松梢的着虫数最少,平均每梢着虫数最低;其次分别为行间混合、带状混合、块状混合。云南松梢着虫数、平均每梢着虫数随时间增加而增加,株间混合中着虫数增长速度较慢。说明株间混合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嗅觉行为的影响最大,行间混合次之,带状混合、块状混合较小。
关键词
非寄主植物
嗅觉行为
云南纵坑切梢小蠹
Keywords
Non-host plants
Olfactory behavior
Tomicus piniperda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林县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及其综合治理措施
被引量:
7
3
作者
杨光照
机构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分院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3期140-143,共4页
文摘
对石林县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的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石林县森林资源特点、气候因子、立地条件以及林分自身状况等方面探讨松小蠹发生危害的原因,并根据松小蠹的生物学、生态学习性,从监测检疫、营林措施、生化防治等方面提出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
云南
松
纵坑
切
梢小
蠹
危害
综合治理措施
石林县
Keywords
Tomicus piniperda of Pinus Yunnanensis
harm
measure for integrated control
Stone Forest County
分类号
S76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饵木诱虫在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双成
沈燕
机构
曲靖市林业局
曲靖市麒麟区林业局
出处
《云南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49-51,共3页
文摘
经 2 0 0 1年在曲靖市麒麟区翠峰公园开展了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虫的诱虫试验 ,并通过不同设置时间、不同规格及饵木所在的不同堆放位置对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诱杀效果的分析 ,结果表明 :在曲靖市麒麟区饵木的最佳设置时间为 9月上旬至 10月上旬 ,饵木直径以 12~ 13 9cm的诱虫效果最好 ,堆放层数以两层为佳 ,其中第 2层诱虫效果较好。
关键词
饵木
诱集
云南
松
纵坑
切
梢小
蠹
防治效果
Keywords
trap log
trapping
Tomicus piniperda
control effect
分类号
S791.2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63.38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云南松挥发性化学物质监测和防治云南纵坑切梢小蠹的研究进展
路荣春
王鸿斌
张真
金幼菊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种非寄主植物对云南纵坑切梢小蠹嗅觉行为的影响
岳锋
杨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石林县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及其综合治理措施
杨光照
《林业调查规划》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饵木诱虫在云南松纵坑切梢小蠹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李双成
沈燕
《云南林业科技》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