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资源初步调查 被引量:16
1
作者 冯云利 汤昕明 +4 位作者 杨珍福 郭相 马明 陈正启 桂明英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7,共9页
采用随机踏查,调查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大型真菌。首先,观察采集标本的子实体形态、大小、质地、颜色、有无附属物等,菌肉的颜色、质地,菌柄、菌托及假根的特征和孢子印的颜色等;其次,观察子实层、担子、担孢子、子囊孢子及子囊的... 采用随机踏查,调查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大型真菌。首先,观察采集标本的子实体形态、大小、质地、颜色、有无附属物等,菌肉的颜色、质地,菌柄、菌托及假根的特征和孢子印的颜色等;其次,观察子实层、担子、担孢子、子囊孢子及子囊的显微结构;最后,对不能通过形态学观察确定种类的标本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鉴定标准采用《菌物字典》(第10版)的分类系统编排科属,参照http://www.indexfungorum.org确定真菌资源的拉丁名,一共鉴定出大型真菌101种,隶属于44属28科,其中子囊菌1种,担子菌100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资源调查 磨盘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康养旅游SWOT分析及开发策略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君 赵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3期112-113,175,共3页
以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地考察,结合获得数据对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对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提出合理的建议与策略,旨在为磨盘山国家森林... 以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地考察,结合获得数据对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根据SWOT分析的结果对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提出合理的建议与策略,旨在为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及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其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 森林康养旅游 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卢双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5134-5136,共3页
[目的]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方法]利用《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的评价方法,通过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和综合资源质量等级评价对云南磨... [目的]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方法]利用《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的评价方法,通过生态旅游资源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旅游开发条件评价和综合资源质量等级评价对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物资源、水文资源、地文资源、天象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评定研究,进而了解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的质量状况。[结果]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等级评定的总得分为44.42分,达到《GB/T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规定的一级标准。[结论]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生态旅游资源 质量 评价 磨盘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1
4
作者 卢双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5607-5610,共4页
根据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现状,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其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 生态旅游 SWOT分析 发展策略 磨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5
作者 和平 《林业调查规划》 2009年第4期129-132,共4页
对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认为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3 663 t,基础设施建设区平均侵蚀强度为955 t/hm2.a,属微度侵蚀区,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 951 t.旅游服务及生态展示区和... 对云南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预测,认为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3 663 t,基础设施建设区平均侵蚀强度为955 t/hm2.a,属微度侵蚀区,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 951 t.旅游服务及生态展示区和道路区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提出以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为基础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盘国家森林公园 基础设施建设 水土流失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观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苏博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9期50-53,87,共5页
基于《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的相关规范和要求,对云南观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公园拥有珍贵的、原生性极强的喀斯特森林风景资源,保持着天然的面貌,森林风景资源... 基于《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的相关规范和要求,对云南观音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公园拥有珍贵的、原生性极强的喀斯特森林风景资源,保持着天然的面貌,森林风景资源极为丰富。森林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分值达43.99分,符合评定标准中"一级"风景资源的相关标准,属于森林风景资源价值高、难以人工再造的风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风景资源 云南观音国家森林公园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盘山云南松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被引量:2
7
作者 佟志龙 陈奇伯 +2 位作者 熊好琴 王艳霞 吴晋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1-385,407,共6页
【目的】为合理估算滇中地区云南松林碳储量和分阶段实施云南松林碳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15、30和45a生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对云南省玉溪市磨盘山不同林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特征进行了研... 【目的】为合理估算滇中地区云南松林碳储量和分阶段实施云南松林碳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15、30和45a生云南松林为研究对象,对云南省玉溪市磨盘山不同林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林碳储量及其分配格局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同林龄云南松含碳率为47.96%~49.19%,云南松不同器官的含碳率以树干最高,树根最低,树叶、树枝介于之间。不同林龄云南松土壤含碳率在0~60cm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云南松林植被层碳储量为9.14~149.63t/hm2,随着林龄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林龄云南松土壤碳储量为85.70~122.80t/hm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云南松林群落生态系统碳储量在103.74~267.96t/hm2范围,随群落林龄的增加呈增大趋势。【结论】乔木层和土壤层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云南松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盘 云南 不同林龄 碳储量 分配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盘山4种植被类型的凋落物及其表层土壤C、N、P的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咪咪 胡慧蓉 张亚庆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80-83,共4页
为滇中高原亚热带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对玉溪磨盘山即元江栲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次生混交林、天然华山松林和高山矮栎林4种植被类型的凋落物及其土壤(0~10cm)进行收集、取样测定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分析不... 为滇中高原亚热带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对玉溪磨盘山即元江栲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次生混交林、天然华山松林和高山矮栎林4种植被类型的凋落物及其土壤(0~10cm)进行收集、取样测定其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分析不同植被类型的凋落物和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4种植被类型在凋落物的未分解层C含量,以云南松次生混交林最高,达624.04g/kg,华山松林最低,为475.76g/kg;N含量以常绿阔叶林最高,为15.49g/kg,华山松林最低,为12.2g/kg;P含量以华山松林最高,为2.3g/kg,常绿阔叶林最低,为1.91g/kg。4种植被类型凋落物半分解层N、P含量差异不显著,C含量以云南松次生混交林最高,为337.38g/kg,华山松林最低,为211.96g/kg。表层土壤C、N、P含量差异显著,均表现出云南松次生混交林最高,华山松林最低。2)4种植被类型凋落物未分解层中,C/N值以云南松混交林最小,C/P、N/P值均以高山栎林最小;半分解层中4种植被类型N/P值无显著差异,而C/N、C/P值均以常绿阔叶林为最大;表层土壤层中C/N、C/P和N/P值均无显著差异。3)高山栎林凋落物的N含量未分解层与其半分解层呈显著正相关。常绿阔叶林凋落物未分解层N含量与其半分解层中N、P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华山松林凋落物未分解层C含量与其表层土壤层C含量呈显著相正相关。云南松混交林未分解层N含量与其土壤层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凋落物 土壤 化学计量 碳、磷、钾 磨盘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落物输入变化对云南松林地CO_(2)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左嫚 陈奇伯 +3 位作者 黎建强 杨关吕 胡景 孙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552-4561,共10页
为研究枯落物输入变化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地CO_(2)释放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应用枯落物添加和去除实验(DIRT),设置对照(CK)、双倍枯落物(DL)、去除枯落物(NL)、去除有机层和A层(O/A⁃Less)、去除根系(NR)和... 为研究枯落物输入变化对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地CO_(2)释放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应用枯落物添加和去除实验(DIRT),设置对照(CK)、双倍枯落物(DL)、去除枯落物(NL)、去除有机层和A层(O/A⁃Less)、去除根系(NR)和无输入(NI)6个处理水平,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仪及TRIME⁃PICO 64/32土壤温度水分测定仪对不同处理样地每月的CO_(2)通量(Rs)、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15cm)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样地CO_(2)通量均呈现出明显的月变化,7至8月最高,1至4月最低,平均值表现为Rs(DL)=8.10μmol m^(-2)s^(-1)>Rs(CK)=6.27μmol m^(-2)s^(-1)>Rs(NL)=5.44μmol m^(-2)s^(-1)>Rs(NR)=4.46μmol m^(-2)s^(-1)>Rs(O/A⁃Less)=3.86μmol m^(-2)s^(-1)>Rs(NI)=2.94μmol m^(-2)s^(-1)。(2)与CK相比,DL样地CO_(2)通量升高了29.12%,而去除地上枯落物和地下根系样地CO_(2)通量显著降低,CO_(2)通量平均变幅分别为α(NR)=-28.85%,α(NI)=-53.14%,α(O/A⁃Less)=-38.46%,α(NL)=-13.29%。(3)不同处理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均存在显著的月变化(P<0.01),NL和O/A⁃Less的土壤水分显著低于CK,而其余处理与CK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处理间土壤温度表现为NR和NI均显著高于CK,其余处理与CK间无显著差异(P>0.05)。(4)不同处理样地CO_(2)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指数相关(P<0.01),与土壤水分在NI和O/A⁃Less处理中无显著相关(P>0.05);与CK相比,NI、O/A⁃Less和NL处理的Q10增加,而NR和DL处理的Q10则降低;不同处理林地CO_(2)通量与土壤水热因子双因素模型能更好的解释林地CO_(2)通量的变化。本研究表明枯落物不同处理通过改变土壤碳输入和土壤环境因子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碳排放,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下云南松林的碳循环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盘 云南松林 枯落物输入变化 CO_(2)通量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高原云南松林枯落物输入对土壤碳氮储量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孙轲 黎建强 +2 位作者 杨关吕 左嫚 胡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100-3110,共11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土壤碳氮对枯落物输入变化的响应,通过枯落物添加与去除实验(DIRT)对滇中高原云南松林枯落物输入变化对土壤碳氮储量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分别设置6种枯落物输处理,分别为对照(CO)、去除... 为了更好地理解土壤碳氮对枯落物输入变化的响应,通过枯落物添加与去除实验(DIRT)对滇中高原云南松林枯落物输入变化对土壤碳氮储量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分别设置6种枯落物输处理,分别为对照(CO)、去除枯落物(NL)、双倍枯落物(DL)、去除根系(NR)、无输入(NI)以及去除有机层与A层(O/A⁃Less),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土壤剖面上碳氮储量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全碳储量为134.49—170.92 t/hm^(2),全碳储量在不同处理间表现为:S_(C(NL))=170.92 t/hm^(2)>S_(C(CO))=168.10 t/hm^(2)>S_(C(NR))=153.26 t/hm^(2)>S_(C(NI))=147.20 t/hm^(2)>S_(C(O/A⁃Less))=143.54 t/hm^(2)>S_(C(DL))=134.49 t/hm^(2),不同处理0—20 cm土层全碳储量占0—60 cm土层全碳储量的40.86%—53.56%;不同处理全氮储量表现为:S_(N(CO))=11.83 t/hm^(2)>S_(N(NL))=9.70 t/hm^(2)>S_(N(DL))=8.70 t/hm^(2)>S_(N(NR))=8.35 t/hm^(2)>S_(N(O/A⁃Less))=8.21 t/hm^(2)>S_(N(NI))=8.09 t/hm^(2)。不同处理0—20 cm土层的全氮储量占0—60 cm土层全氮储量的39.28%—46.04%。云南松林地枯落物添加去除实验发现去除枯落物短期内可以增加土壤碳储量,其他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土壤碳氮储量。(2)地上枯落物输入对表层(0—20 cm)土壤碳氮影响显著,根系输入对深层(20—40 cm)土壤碳氮影响显著;(3)土壤C、N存在耦合关系,不同处理土壤全碳含量与全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土壤全碳含量与土壤各化学计量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容重与土壤碳氮含量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盘 云南 枯落物输入变化 碳氮储量 枯落物添加与去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