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PS数据的近海区域电离层建模及其精度评估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显兵 徐天河 李施佳 《海洋测绘》 CSCD 2015年第3期29-31,42,共4页
电离层模型精度严重影响GPS单频用户的定位精度,而海洋区域的电离层建模精度受到布站条件的严重制约。基于日本海周边的GPS观测数据,利用多项式函数进行日本海区域电离层建模,同时对频间硬件延迟进行估计。利用IGS提供的格网模型和频间... 电离层模型精度严重影响GPS单频用户的定位精度,而海洋区域的电离层建模精度受到布站条件的严重制约。基于日本海周边的GPS观测数据,利用多项式函数进行日本海区域电离层建模,同时对频间硬件延迟进行估计。利用IGS提供的格网模型和频间硬件延迟数据,对所建立的日本海区域电离层模型精度及频间硬件延迟精度进行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区域电离层模型 格网模型 电离层延迟 频间硬件延迟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M的云南省区域电离层TEC时空变化分析
2
作者 杨根新 杨金银 +1 位作者 杨阳 谢正明 《测绘通报》 2025年第S1期29-32,共4页
基于欧洲定轨中心(Center for Orbit Determination in Europe, CODE)发布的2008至2022年共5428 d的GIM格网数据,选取中国云南省区域数据,分析了电离层格网点总电子含量(TEC)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以及使用2005-01-01至2024-05-08共7064 d的... 基于欧洲定轨中心(Center for Orbit Determination in Europe, CODE)发布的2008至2022年共5428 d的GIM格网数据,选取中国云南省区域数据,分析了电离层格网点总电子含量(TEC)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以及使用2005-01-01至2024-05-08共7064 d的10.7 cm射电辐射通量研究其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纬度方向相邻格网点TEC的变化范围小于4 TECU的频率为85.198%,经度方向相邻格网点TEC的变化范围小于4 TECU的频率为97.592%,表明沿着纬度方向TEC梯度变化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区域电离层格网 总电子含量 时空变化 电离层延迟 太阳活动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区不同区域电离层时空频域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润川 章浙涛 +2 位作者 文援兰 何秀凤 曾平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44-950,共7页
利用中国区域电离层格网数据,采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中国不同区域的电离层周期差异和极值差异,并采用电离层梯度计算法分析不同区域的电离层小尺度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1)相比北方区域,南方区域电离层周期性特征更为明显;2)经度变化为... 利用中国区域电离层格网数据,采用频谱分析方法研究中国不同区域的电离层周期差异和极值差异,并采用电离层梯度计算法分析不同区域的电离层小尺度时空变化特性。结果表明:1)相比北方区域,南方区域电离层周期性特征更为明显;2)经度变化为5°时,全国范围内的电离层TEC变化值大多在-10~10 TECu之间;纬度变化为2.5°时,全国范围内的电离层TEC变化值大多在-20~20 TECu之间,南北部空间变化特性差异较大,东西部差异较小;3)时间间隔为1 h时,全国范围内的电离层TEC变化值大多在5~25 TECu之间,南北方时间变化特性差异较大,东西部差异较小,但随着时间间隔增大,东西部时间变化特性差异逐渐明显。研究结论可为中国区域的实时电离层建模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对中国区域的电离层时空变化、电离层磁暴监测研究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延迟 全球电离层格网 中国区域 时空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离层改正的PPP时间传递性能评估
4
作者 郭敬雨 左鸿铭 +3 位作者 龚晓鹏 郭文飞 辜声峰 赵齐乐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3年第3期53-62,共10页
为了进一步验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电离层参数化模型及不同精度电离层改正产品在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时间传递中的应用效果,提出一种不同电离层改正的PPP时间传递性能评估方法:分析比较无电离层组合PPP(IF-PPP)和非差非组合... 为了进一步验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电离层参数化模型及不同精度电离层改正产品在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PP)时间传递中的应用效果,提出一种不同电离层改正的PPP时间传递性能评估方法:分析比较无电离层组合PPP(IF-PPP)和非差非组合PPP(UDUC-PPP)时间传递模型与接收机钟差参数的差异;然后基于2020年年积日第11—31天欧洲永久跟踪站网数据进行实测数据验证,并选择其中202个跟踪站构建区域电离层格网图(RIM),比较全球电离层格网图(GIM)非差非组合PPP(GIM-PPP)及区域电离层格网图非差非组合PPP(RIM-PPP),基于5个外接氢钟的欧洲永久跟踪站网接收机实现进一步的PPP时间传递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IF-PPP模型相比,GIM-PPP和RIM-PPP模型PPP单向授时精度分别平均提高24%、44%,对于时间传递,IF-PPP、GIM-PPP和RIM-PPP模型重叠阿伦(Allan)方差百秒稳和千秒稳分别为9.36×10^(-14)、7.88×10^(-14)、5.11×10^(-14)和1.98×10^(-14)、1.78×10^(-14)、1.24×10^(-14);表明UDUC-PPP模型时间传递稳定性明显优于IF-PPP模型,而得益于高精度电离层模型,RIM-PPP可进一步提升GIM-PPP时间传递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单点定位(PPP) 单向授时 时间传递 区域电离层格网图(RIM) 阿伦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