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歌的地域书写——以文学景观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志英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4-139,共6页
明清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歌以景观书写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明清云南少数民族文人对滇云大地的山水景观、古迹形胜景观及民俗文化景观的多元描述,不仅是对云南古代文学地域文化特征的表现,也是其地缘认同情怀的重要反映... 明清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歌以景观书写为主要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明清云南少数民族文人对滇云大地的山水景观、古迹形胜景观及民俗文化景观的多元描述,不仅是对云南古代文学地域文化特征的表现,也是其地缘认同情怀的重要反映。滇云大地的江山之美是明清少数民族文人地域书写的重要条件;滇云大地独特的人文环境是明清云南少数民族文人地域书写的现实因素;滇云大地浓郁的农耕文化氛围与传统宗法文化传承是明清云南少数民族文人地域书写的内在因素。从文学景观的角度关注明清云南少数民族文人的诗歌创作,对探究地理、地域因素与少数民族文学的关系及文学景观的多重价值等均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云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歌 地域书写 文学景观 地缘情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云南汉语方言阳声韵的演变看少数民族语言对汉语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薛才德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64-70,共7页
本文汉语“阳声韵”所指的范围相当于中古咸山江宕深臻梗曾通九个韵摄的舒声韵。人们在描述汉语阳声韵演变的过程时,常使用这样的公式:还用现代汉语方言来给予说明。如,广州话保留-m、-n、-(?)三个鼻韵尾;北京话保留-n、
关键词 现代汉语方言 两种语言 阳声韵 第二语言 少数民族语言 云南汉语方言 汉族人 尾韵 云南方言 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少数民族诗歌与彝族诗歌的宗教意象比较
3
作者 王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1-155,共5页
台湾少数民族诗歌和彝族诗歌中都有大量具有宗教文化蕴涵的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的不同意境,充分体现了两地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以及他们不同的想象世界和心灵世界。通过对两地民族诗歌宗教意象的比较,诠释蕴含在意象背后的文... 台湾少数民族诗歌和彝族诗歌中都有大量具有宗教文化蕴涵的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的不同意境,充分体现了两地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以及他们不同的想象世界和心灵世界。通过对两地民族诗歌宗教意象的比较,诠释蕴含在意象背后的文化差异,领略不同的诗美风格和审美特征,揭示其和而不同的诗心与诗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少数民族 彝族 汉语诗歌 宗教意象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的西域图案,或理解之诗——沈苇新疆主题诗歌试论 被引量:2
4
作者 颜炼军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6,共5页
一1911年的辛亥革命,以"五族共和"而成民国。这个历经龃龉而达成的共识,从现代国家的意义上,将中国少数民族群体纳入"民国"之"民"的主体。有意思的是,随后"五四"开启的现代汉语文学,以"立... 一1911年的辛亥革命,以"五族共和"而成民国。这个历经龃龉而达成的共识,从现代国家的意义上,将中国少数民族群体纳入"民国"之"民"的主体。有意思的是,随后"五四"开启的现代汉语文学,以"立人"为旗号,却未及考虑"人"与"族群"的异同,大概与此相关,新文学传统中少有关于新疆的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文学 新文学传统 沈苇 立人 少数民族群体 主题诗歌 民国 辛亥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在昆民族语言学家的调查研究
5
作者 聂蒲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212-214,共3页
抗日战争时期,一批民族语言学家来到大后方昆明工作,他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云南的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研究,对我国民族语言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民族语言学 云南 调查研究 云南 汉语方言 少数民族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唐时期的云南儒学 被引量:2
6
作者 木霁弘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9-34,共6页
汉唐时期的云南儒学木霁弘儒家学说及其地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演进得到了发展和强化。到西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汉唐时期的云南儒学木霁弘儒家学说及其地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演进得到了发展和强化。到西汉武帝时,大儒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唐时期 云南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汉语言文字 儒学 《十三经注疏》 董仲舒 文心雕龙 地主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方言的形成 被引量:1
7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90-93,共4页
一云南境内多处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云南在远古时代就已有人居住。当时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夷、越、濮等原始族群,就是后来各少数民族的祖先。根据历史记载,早在先秦时代,就已有汉族先民到云南定居。楚威王时,派将军... 一云南境内多处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址,证明云南在远古时代就已有人居住。当时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夷、越、濮等原始族群,就是后来各少数民族的祖先。根据历史记载,早在先秦时代,就已有汉族先民到云南定居。楚威王时,派将军庄跻带兵攻打巴、蜀、黔中以西,并到达滇池沿岸,凭他的兵力在滇称王。这是第一批进入云南的数量较多的汉族先民,估计约两万人。他们对滇池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当然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所用的语言也必然会对当地的民族语言产生影响。但比起原来的土著民族,毕竟是少数,所以“变服,从其俗”逐步融化在当地民族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方言 云南汉语方言 少数民族语言 新石器时代遗址 汉族人 地区经济 北方方言 滇东北 中原音韵 当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大学中文系简介
8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96,共3页
云南大学中文系是一个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老系,1923年云南大学建校后即设立。原仅有汉语言文学一个专业,1985年增设新闻专业,1990年新增设秘书专业。几十年来许多著名学者如闻一多、楚图南、刘文典、游国恩、吕叔湘、罗庸、傅懋勉、... 云南大学中文系是一个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老系,1923年云南大学建校后即设立。原仅有汉语言文学一个专业,1985年增设新闻专业,1990年新增设秘书专业。几十年来许多著名学者如闻一多、楚图南、刘文典、游国恩、吕叔湘、罗庸、傅懋勉、姜亮夫、李广田、刘尧民等都曾在中文系任教。现有张文勋、赵仲牧、杜东枝、殷光熹、李从宗、乔传藻、张福三、傅光宇、李子贤、秦家华、杨振昆、孙钦华、王开莲、金丹元等教授。建国后历任系主任为陆万美、刘尧民、张文勋、蒙树宏、杨世强、李从宗等教授。现系主任为杨振昆教授。 中文系现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包括汉语言文学、旅游文化两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系 云南大学 文艺学 中国当代文学 张文勋 汉语言文学专业 民族文化学 新闻专业 中国民间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傣族诗歌的童年——读《傣族古歌谣》
9
作者 岩林 《思想战线》 1981年第4期56-57,共2页
我们傣族是一个诗的民族。就目前所知,仅有关《阿銮》的叙事长诗就达五百多部。有人怀疑,这些诗是不是傣族人民自己创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分所等单位编的《傣族古歌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说明傣族在... 我们傣族是一个诗的民族。就目前所知,仅有关《阿銮》的叙事长诗就达五百多部。有人怀疑,这些诗是不是傣族人民自己创作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分所等单位编的《傣族古歌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答案。说明傣族在远古的洪荒时代,就已经以自己充沛的感情和质朴的语言,无拘无束地歌唱自己的生活、劳动、爱情和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族 中国社会科学院 所知 云南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古歌谣 叙事长诗 诗歌发展 凤凰 童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景颇族书面文学发展概况
10
作者 石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53-54,共2页
景颇族现有九万多人口,有自已的语言、文字,主要居住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美丽富绕的亚热带崇山峻岭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里,景颇人民不仅为开发边疆,巩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瑰丽多彩的民族... 景颇族现有九万多人口,有自已的语言、文字,主要居住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美丽富绕的亚热带崇山峻岭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里,景颇人民不仅为开发边疆,巩固祖国的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瑰丽多彩的民族文学,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解放前,由于沉重的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景颇族广大劳动人民长期过着极其贫困落后的生活。解放后,景颇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很大发展。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作家杨苏、彭荆风、苗歌、李钩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颇族 书面文学 发展概况 少数民族文学 小说 青年作者 发表作品 云南民族学院 诗歌 青年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语言学会第三届年会在昆明举行
11
作者 仲语荟 《汉语学习》 1985年第5期43-45,共3页
中国语言学会第三届年会于1985年7月28日至8月1日在昆明举行。 7月28日上午在昆明圆通饭店举行开幕式。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维贵、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杜玉亭、省教育厅副厅长唐鸿龄等同志到会祝贺。开幕式由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 中国语言学会第三届年会于1985年7月28日至8月1日在昆明举行。 7月28日上午在昆明圆通饭店举行开幕式。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维贵、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杜玉亭、省教育厅副厅长唐鸿龄等同志到会祝贺。开幕式由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清格尔泰主持,会长季羡林致开幕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学 昆明 朱德熙 少数民族语文 季羡林 儿音 汉语方言 学术交流 汉语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世纪的纳西族文学
12
作者 林向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1-73,共3页
面向新世纪的纳西族文学林向萧二十世纪的纳西族文学,如果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应该一分为三:1918年以前,属于“民间传统大调的产生、作家文学的兴起和繁荣时期”;1919——1948年,属于“新文学兴起时期”;19... 面向新世纪的纳西族文学林向萧二十世纪的纳西族文学,如果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应该一分为三:1918年以前,属于“民间传统大调的产生、作家文学的兴起和繁荣时期”;1919——1948年,属于“新文学兴起时期”;1949—,属于“社会主义文学时期”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族 民间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面向新世纪 作家文学 新文学家 东巴文 传统文学 云南 汉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