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助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以捞车河传统村落为例
1
作者 吴曼颖 唐而如 危清华 《现代园艺》 2025年第6期153-155,共3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一直都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生态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将乡村现有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资...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一直都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生态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将乡村现有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基于此,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以捞车河古村为例,分析了古村生态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推动传统村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策略,旨在开创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生态文化旅游 捞车河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战、机遇与图景:时代语境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论绎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洪珅 胡帅 +1 位作者 陈家明 唐明欢 《体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66,共12页
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下,增强文化自信及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有助于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研究界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 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下,增强文化自信及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成为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在此背景下,深入探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有助于全面和深入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研究界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概念,并确定其构成要素为族群、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功能和意义,着重分析其在时代语境下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图景。研究分别从族群层面、自然环境层面、社会环境层面和文化传统层面指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存在的问题,如文化认同代际递减、活动场所与氛围遭受冲击、制度安排与发展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仪式异化等。同时,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迎来了发展机遇:乡村文化振兴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重构和优化带来契机;文化产业崛起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提供资源转化空间;文化保护意识增强催生相关支持政策出台;新兴技术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注入创新和创造动力。据此,从人本化、生活化、多元化和社会化4个方面提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未来发展图景: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发展过程中,族群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其文化选择和创造力将受到更多重视,族群发展将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发展协同共进;民族传统体育也将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在族群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并以生活化的形式实现活态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将会赢得更多尊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将以多元化的形式存在;社会化代理、个体文化适应和跨领域渗透也将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的社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 族群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 被引量:9
3
作者 者丽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5,共5页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中,有许多体现现代生态伦理学思想的因素和内涵。其中各少数民族对自然价值主体地位、自然权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理性生态人"等的观点,正好与生态伦理学从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出发,把... 在云南各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态伦理文化中,有许多体现现代生态伦理学思想的因素和内涵。其中各少数民族对自然价值主体地位、自然权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理性生态人"等的观点,正好与生态伦理学从承认自然界的价值出发,把道德权利的概念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其他实体,并对于动物植物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确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这一理论体系暗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 生态伦理观念 现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与生态系统 被引量:2
4
作者 苏建灵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6-60,18,共6页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长期历史中形成发展的。传统文化并非自古不变始终如一,它总是随着文化的交流、社会的进步或自然环境的改动而发生不同的变异。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情况也不例外。这里我们首先考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异与生...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长期历史中形成发展的。传统文化并非自古不变始终如一,它总是随着文化的交流、社会的进步或自然环境的改动而发生不同的变异。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情况也不例外。这里我们首先考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异与生态系统破坏的关系。 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物质和能量不断输入和输出。如果输入和输出在较长时间趋于相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平衡。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这个限度叫“生态阈限”。超越了生态阈限,自动调节降低甚或消失,生态平衡失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发生障碍,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系统慢性崩溃,出现生态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云南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变异 云南各族人民 生态问题 生态阈限 石梓 生态平衡 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刍议 被引量:3
5
作者 方慧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60-66,共7页
根据人类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变异,均与所处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依赖旧生存模式的人类,其生产活动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能量循环流动途径,生产方式、传统文化也受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新的生存方... 根据人类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变异,均与所处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依赖旧生存模式的人类,其生产活动属于自然生态系统正常的物质能量循环流动途径,生产方式、传统文化也受其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新的生存方式则是以打破旧的生态平衡为前提,随着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传统文化的改变,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在这块辽阔的红土高原上,地势起伏、气候复杂、资源丰富,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富饶的红土地,哺育了云南各个民族的优秀儿女。自从远古时代起,云南就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德宏地区 自然环境 远古时代 发祥地 气候 自然生态环境 山地民族 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 被引量:34
6
作者 方桢 黄光伟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1-93,共3页
云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除了具有民族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共同特征以外,还呈多样性、自然性、民间性、亲和性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这些特征既是研究少数民族... 云南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除了具有民族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共同特征以外,还呈多样性、自然性、民间性、亲和性的地域文化特征。研究这些特征既是研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也是进一步认识和发展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地域性 文化特征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文化生态建设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 被引量:41
7
作者 韦晓康 方征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2-85,共4页
文章从民族文化生态建设与民族体育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入手,阐述了民族文化生态建设的内涵、现状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生态资源中具有的巨大魅力,并提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对此应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民族文化 生态建设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兵兵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7,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价值、困境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路径。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产业调整、推动产业融合;推进文化润疆战略实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困境:组织保障能力待提升,经...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价值、困境进行研究,并提出发展路径。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产业调整、推动产业融合;推进文化润疆战略实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困境:组织保障能力待提升,经济价值转化待增强,文化内涵挖掘待深入,场域适配能力待提高。路径:强化传承发展保障,推动经济价值转换,加强文化内涵挖掘,构建发展适配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新疆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以怒江峡谷诸民族为例 被引量:24
9
作者 李子贤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25,共6页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以怒江峡谷诸民族为例李子贤编者按: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已开始了社会、文化转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少数...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刍议──以怒江峡谷诸民族为例李子贤编者按: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已开始了社会、文化转型,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 保存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 云南少数民族 怒江峡谷 文化转型 口承文艺 民俗文化 傈僳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生态学研究——“土家族第一村”双凤村的田野调查报告 被引量:73
10
作者 万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1-50,共10页
运用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支撑,采用质的研究范式,分析由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村落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结构、文化生态变迁、生态传承方式、生态发展困境及生态修复机制等问题,探寻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生态模式。研... 运用田野调查研究方法,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支撑,采用质的研究范式,分析由传统走向现代进程中村落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结构、文化生态变迁、生态传承方式、生态发展困境及生态修复机制等问题,探寻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生态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民俗事项。村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不仅仅是体育自身的问题,要具备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生态结构,形成与社会文化高度发展相协调的运行环境,建立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的生态修复机制,营造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核心的文化生态村,才是实现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落 双凤村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文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 被引量:50
11
作者 何星亮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1期48-56,共9页
生态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文化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生态与文化、生态保护与人类理性的关系;着重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料,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的保护生态的各种观念、行为、习俗和措施,并分别根据传统经济生... 生态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从文化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生态与文化、生态保护与人类理性的关系;着重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料,论述了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的保护生态的各种观念、行为、习俗和措施,并分别根据传统经济生产、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中反映的生态保护事例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 生态保护 宗教信仰 民族风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类型 被引量:16
12
作者 郭家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53,共6页
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是生态人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可持续发展可资利用的宝贵文化资源。云南少数民族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方式,以生态文化中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线,大体可概括为四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中自然与文化的... 对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是生态人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当代可持续发展可资利用的宝贵文化资源。云南少数民族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的文化适应方式,以生态文化中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线,大体可概括为四种类型。对每一种类型中自然与文化的互动调适进行深入分析,可为云南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民族地区实行分类指导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 生态环境 文化适应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特困少数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变迁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晓斌 龚卿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24-29,共6页
教育的正规化与文化场的转换客观上形成文化传承的中断与新文化选择机制的形成,在其作用下主流文化对传统精神文化的替代趋向日愈明显;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必然引发与之相关联的意识形态系统的变化;特困民族的家庭形式通过对血缘性的影响... 教育的正规化与文化场的转换客观上形成文化传承的中断与新文化选择机制的形成,在其作用下主流文化对传统精神文化的替代趋向日愈明显;传统农业的现代化必然引发与之相关联的意识形态系统的变化;特困民族的家庭形式通过对血缘性的影响对传统精神文化的变迁产生影响;作为文化载体的人随着双向流动的加强,形成文化变迁的直接动因。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云南特困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形成较大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变迁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5
14
作者 郭家骥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适应云南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生活在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生态文化。本文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藏、纳西、白、彝、傈僳、普米、独龙、傣族等民族的生态文化作了初步阐述,并就各民族生态文化的复兴与民族地区可持... 为适应云南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生活在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生态文化。本文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藏、纳西、白、彝、傈僳、普米、独龙、傣族等民族的生态文化作了初步阐述,并就各民族生态文化的复兴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特征及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陶坤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60,共4页
通过文献资料、现场考察和逻辑思维等研究方法,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背景,从武陵山区各民族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诸多因素入手,探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学特征和关系。在武陵山区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背景下,产生了... 通过文献资料、现场考察和逻辑思维等研究方法,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背景,从武陵山区各民族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诸多因素入手,探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学特征和关系。在武陵山区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背景下,产生了多元化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了各民族在自然地理和社会生活各层面的文化生态特征和与之相适应的生存关系。这些文化生态学特征和关系既是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生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在现代文化环境下持续承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区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理念与实践研究——基于云南省环州大村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然 李兴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4,共5页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在云南提出并得到了较好实践,它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以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为目的。依据生态人类学"文化生态"理论和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政策保护规定,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在云南提出并得到了较好实践,它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以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为目的。依据生态人类学"文化生态"理论和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政策保护规定,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更加注重生态性,缩小规模、突显文化同质性,尽量避免与其他民族文化出现保护上的交叉,是一种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小规模保护策略。建设理念、政策规范性、村民主体意识及加强民族村寨社区建设是保护区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全球化背景下和现代化进程中,该模式有利于促进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州大村 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理念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10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研究述评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爱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109-114,共6页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开始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文章对近10年国内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内容涉及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内涵、形成因素、价值评估、发展创新... 随着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开始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文章对近10年国内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内容涉及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内涵、形成因素、价值评估、发展创新、传承保护五大领域,以期展现学界的研究现状和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与传统纺织文化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少萍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6期66-69,共4页
本文通过对传统纺织文化与少数民族女性种种关联的分析,进而论述了纺织文化与女性的性别认同、纺织文化是女性利用空隙的劳作、纺织文化是社会衡量女性的价值尺度,以及纺织文化对女性的双重塑造。
关键词 云南 少数民族 女性 传统纺织文化 性别认同 价值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哲学——研究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的一种思路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志明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5期156-159,共4页
文章认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哲学的任务是运用哲学所特有的方法 ,对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作总体的根本的存在论把握和发展论建构。它的建构既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 ,也是理解和透视云南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根本途径。构建云南... 文章认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哲学的任务是运用哲学所特有的方法 ,对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作总体的根本的存在论把握和发展论建构。它的建构既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 ,也是理解和透视云南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根本途径。构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哲学的设想 ,不仅有相当充分的文化类型划分依据 ,以及来自民族学研究成果和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 ,而且存在有利的社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 文化哲学 文化类型 传统文化 现代化 存在论 发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志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93-97,共5页
艺术化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一种倾向,它贯穿在物质和精神的、神圣和世俗的文化实践的各个层面,并有着人类符号行为方面、文化互动和变迁方面的内在依据和必然性。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只有在相对超越的审美—艺术化方式的转换下。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 艺术化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