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异色瓢虫幼虫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若虫的捕食效应
被引量:
12
1
作者
马艳芳
张山林
+4 位作者
张永强
常承秀
马慧
朱惠英
陈小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在室内研究了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若虫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拟合的圆盘方程为N_a=1.028 9 N_t/(1+0.009 8 N_t)。根据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
在室内研究了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若虫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拟合的圆盘方程为N_a=1.028 9 N_t/(1+0.009 8 N_t)。根据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N_a=a·exp^(-b/N_t)计算出最佳寻找密度43.54头;在猎物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利用其捕食作用率与个体间相互干扰作用的关系用Hassell-Varley的干扰反应模型拟合为E=0.242 4P^(-0.398 5);分摊竞争强度与其密度的关系式为I=0.005 4lgP+0.679 6。利用Holling(1959)寻找效应(E)与猎物密度(N_t)关系式计算了寻找效应;利用Hassell&Varley(1969)模型和Beddington(1975)2种模型对异色瓢虫4龄幼虫寻找效应和自身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模拟,模拟方程分别为:E=0.748 7P^(-1.298 4)、E=1.021 3/(2.479 4P-1.479 4)和E=1.021 3/(0.01 N_a+2.479 4P-1.479 4),异色瓢虫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及捕食者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
捕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甘肃临夏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初步观察
被引量:
5
2
作者
邓刚
马艳芳
+3 位作者
张永强
常承秀
朱惠英
马慧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9期23-24,共2页
对临夏地区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定点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临夏1 a发生3代,若虫共4龄,6月下旬以受精卵在云杉侧梢一年生枝针叶上越冬。4月下旬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4 000倍液、1%苦参碱可...
对临夏地区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定点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临夏1 a发生3代,若虫共4龄,6月下旬以受精卵在云杉侧梢一年生枝针叶上越冬。4月下旬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4 000倍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3 000倍液和4.5%联菊·啶虫脒乳油6 000倍液防治第一代若虫,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
生活史
临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危险性分析和风险管理
3
作者
谢宁
马艳芳
+5 位作者
朱惠英
沈平
常承秀
杨学毅
赵晓阳
田炜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131-131,133,共2页
采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风险值(R)为1.45,在我国属于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我国大部分区域具有定殖、扩散的可能性,据此提出了相...
采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风险值(R)为1.45,在我国属于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我国大部分区域具有定殖、扩散的可能性,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及防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生物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
危险性分析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色瓢虫幼虫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若虫的捕食效应
被引量:
12
1
作者
马艳芳
张山林
张永强
常承秀
马慧
朱惠英
陈小玲
机构
甘肃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基金
甘肃省临夏州科技计划项目(2011-N-S-10)
文摘
在室内研究了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若虫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反应,拟合的圆盘方程为N_a=1.028 9 N_t/(1+0.009 8 N_t)。根据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新模型N_a=a·exp^(-b/N_t)计算出最佳寻找密度43.54头;在猎物密度一定的情况下,利用其捕食作用率与个体间相互干扰作用的关系用Hassell-Varley的干扰反应模型拟合为E=0.242 4P^(-0.398 5);分摊竞争强度与其密度的关系式为I=0.005 4lgP+0.679 6。利用Holling(1959)寻找效应(E)与猎物密度(N_t)关系式计算了寻找效应;利用Hassell&Varley(1969)模型和Beddington(1975)2种模型对异色瓢虫4龄幼虫寻找效应和自身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模拟,模拟方程分别为:E=0.748 7P^(-1.298 4)、E=1.021 3/(2.479 4P-1.479 4)和E=1.021 3/(0.01 N_a+2.479 4P-1.479 4),异色瓢虫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及捕食者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关键词
异色瓢虫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
捕食作用
Keywords
Harmonia axyridis
Cinara alba
predation
分类号
Q968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甘肃临夏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初步观察
被引量:
5
2
作者
邓刚
马艳芳
张永强
常承秀
朱惠英
马慧
机构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9期23-24,共2页
基金
甘肃省临夏州科技计划项目(2011-N-S-10)部分内容
文摘
对临夏地区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定点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临夏1 a发生3代,若虫共4龄,6月下旬以受精卵在云杉侧梢一年生枝针叶上越冬。4月下旬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4 000倍液、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3 000倍液和4.5%联菊·啶虫脒乳油6 000倍液防治第一代若虫,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
关键词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
生活史
临夏
分类号
Q969.35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危险性分析和风险管理
3
作者
谢宁
马艳芳
朱惠英
沈平
常承秀
杨学毅
赵晓阳
田炜
机构
甘肃省临夏州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131-131,133,共2页
基金
甘肃省临夏州科技计划项目(2014-N-6-008)
文摘
采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风险值(R)为1.45,在我国属于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我国大部分区域具有定殖、扩散的可能性,据此提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及防范对策。
关键词
有害生物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
危险性分析
风险管理
Keywords
forest pest
Cinara alba Zhang
risk analysis
risk management
分类号
S433.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异色瓢虫幼虫对云南云杉长足大蚜若虫的捕食效应
马艳芳
张山林
张永强
常承秀
马慧
朱惠英
陈小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在甘肃临夏生活史及生活习性初步观察
邓刚
马艳芳
张永强
常承秀
朱惠英
马慧
《甘肃农业科技》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云南云杉长足大蚜的危险性分析和风险管理
谢宁
马艳芳
朱惠英
沈平
常承秀
杨学毅
赵晓阳
田炜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