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FY-4A AGRI资料在对流尺度数值预报云初始化中的作用及对降水预报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彭菊香
谢元富
+1 位作者
康兆萍
王阳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9-296,共18页
针对2020年7月1~8日梅雨期暴雨过程,利用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云分析系统融合三维雷达反射率因子和FY-4A AGRI资料的可见光、水汽、红外通道辐射数据,获取云的三维分布,并将云场内的水凝物引入初始场热启动中尺...
针对2020年7月1~8日梅雨期暴雨过程,利用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云分析系统融合三维雷达反射率因子和FY-4A AGRI资料的可见光、水汽、红外通道辐射数据,获取云的三维分布,并将云场内的水凝物引入初始场热启动中尺度预报模式,通过比较融合卫星资料前后两种方案云分析产品和降水预报的异同,重点分析融合FY-4A AGRI资料对分析场和预报场的影响。通过两种方案云产品与MODIS反演云产品的对比可发现,融合FY-4A AGRI资料能明显修正分析场的云顶高度,改善云量的水平分布,减少虚假云区。通过两种方案分析的水凝物与ERA5逐时水凝物的对比发现,融合卫星资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云冰和云水混合比的峰值,有效剔除水凝物的虚假中心。通过两种方案预报降水与实况降水的对比发现,24 h累计降水的ETS和偏差评分均表明融合卫星资料对24 h降水预报有改进作用;逐时预报降水的FSS评分表明融合FY-4A AGRI资料能明显改善模式积分1 h的降水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Y-4A
AGRI卫星数据
云
分析
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LAPS)
云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流尺度数值预报中的云物理初始化方法改进及个例试验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佳
陈葆德
+1 位作者
黄伟
张旭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1-783,共13页
通过在云初始化方案中增加由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确定的对流尺度速度作为对流判据,同时增加层云云冰、云水计算方案,改进云分析方法,并基于第2代华东快速更新循环同化模式预报系统,针对2015年4月28日华东强对流个例,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
通过在云初始化方案中增加由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确定的对流尺度速度作为对流判据,同时增加层云云冰、云水计算方案,改进云分析方法,并基于第2代华东快速更新循环同化模式预报系统,针对2015年4月28日华东强对流个例,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改进的云初始化方案对云分析结果和模式预报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云分析中增加对流判据,使得平均40%左右的云分析格点判定为非对流格点,对流格点分布与正的感热通量分布相似,在陆地上有显著日变化。在对流和层云格点判定之后,增加层云云冰、云水计算方案分析层云格点,显著地减小了模式初始场的云冰、云水混合比,有效地减弱了模式积分初始阶段云冰、云水含量的剧烈调整,尤其是在陆地区域。采用改进的云初始化方案进行预报,可以减少模式前1 h和前6 h的降水强度;尤其在个例的循环试验中,强降水中心强度和面积的预报比原方案显著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尺度速度
云初始化
强对流
快速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云物理初始化对一次强对流天气数值预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佳
陈葆德
+1 位作者
黄伟
张旭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基于第二代华东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模式系统,针对2015年4月28日华东强对流天气,分析了云初始化对强对流数值预报的作用和影响。有无云初始化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在循环系统中使用云初始化,能够显著提高0~6 h的降水预报评分,强降水的位...
基于第二代华东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模式系统,针对2015年4月28日华东强对流天气,分析了云初始化对强对流数值预报的作用和影响。有无云初始化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在循环系统中使用云初始化,能够显著提高0~6 h的降水预报评分,强降水的位置预报更接近实况。云初始化能较好地改善初始场水凝物的质量分布,提供较准确的相关对流系统的初始信息,改进强对流区域内水凝物的预报效果,有效避免了模式初始阶段的降水滞后现象,缩短了模式由于初始微物理信息缺失引起的"spin-up"时间。而积分6 h以后的结果与无云初始化的结果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预报
预报方法
云初始化
快速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FY-4A AGRI资料在对流尺度数值预报云初始化中的作用及对降水预报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彭菊香
谢元富
康兆萍
王阳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
出处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9-296,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42213,42375139,U2342225,42230612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BCB119
湖北省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2024AFD208。
文摘
针对2020年7月1~8日梅雨期暴雨过程,利用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云分析系统融合三维雷达反射率因子和FY-4A AGRI资料的可见光、水汽、红外通道辐射数据,获取云的三维分布,并将云场内的水凝物引入初始场热启动中尺度预报模式,通过比较融合卫星资料前后两种方案云分析产品和降水预报的异同,重点分析融合FY-4A AGRI资料对分析场和预报场的影响。通过两种方案云产品与MODIS反演云产品的对比可发现,融合FY-4A AGRI资料能明显修正分析场的云顶高度,改善云量的水平分布,减少虚假云区。通过两种方案分析的水凝物与ERA5逐时水凝物的对比发现,融合卫星资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云冰和云水混合比的峰值,有效剔除水凝物的虚假中心。通过两种方案预报降水与实况降水的对比发现,24 h累计降水的ETS和偏差评分均表明融合卫星资料对24 h降水预报有改进作用;逐时预报降水的FSS评分表明融合FY-4A AGRI资料能明显改善模式积分1 h的降水预报。
关键词
FY-4A
AGRI卫星数据
云
分析
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LAPS)
云初始化
Keywords
FY-4A AGRI data
Cloud analysis
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LAPS)
Cloud initialization
分类号
P45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流尺度数值预报中的云物理初始化方法改进及个例试验
被引量:
7
2
作者
李佳
陈葆德
黄伟
张旭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台风数值预报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1-783,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6YFE0109700)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206006)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101
41505087)
文摘
通过在云初始化方案中增加由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确定的对流尺度速度作为对流判据,同时增加层云云冰、云水计算方案,改进云分析方法,并基于第2代华东快速更新循环同化模式预报系统,针对2015年4月28日华东强对流个例,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了改进的云初始化方案对云分析结果和模式预报效果的影响。试验表明:在云分析中增加对流判据,使得平均40%左右的云分析格点判定为非对流格点,对流格点分布与正的感热通量分布相似,在陆地上有显著日变化。在对流和层云格点判定之后,增加层云云冰、云水计算方案分析层云格点,显著地减小了模式初始场的云冰、云水混合比,有效地减弱了模式积分初始阶段云冰、云水含量的剧烈调整,尤其是在陆地区域。采用改进的云初始化方案进行预报,可以减少模式前1 h和前6 h的降水强度;尤其在个例的循环试验中,强降水中心强度和面积的预报比原方案显著减弱。
关键词
对流尺度速度
云初始化
强对流
快速更新
Keywords
Convection-scale velocity, Cloud initialization, Severe convection, Rapid refresh
分类号
P45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云物理初始化对一次强对流天气数值预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佳
陈葆德
黄伟
张旭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中国气象局台风数值预报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8-208,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重点专项(2016YFE01097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101
+1 种基金
41505087)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206006)共同资助
文摘
基于第二代华东快速更新循环同化预报模式系统,针对2015年4月28日华东强对流天气,分析了云初始化对强对流数值预报的作用和影响。有无云初始化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在循环系统中使用云初始化,能够显著提高0~6 h的降水预报评分,强降水的位置预报更接近实况。云初始化能较好地改善初始场水凝物的质量分布,提供较准确的相关对流系统的初始信息,改进强对流区域内水凝物的预报效果,有效避免了模式初始阶段的降水滞后现象,缩短了模式由于初始微物理信息缺失引起的"spin-up"时间。而积分6 h以后的结果与无云初始化的结果差别不大。
关键词
天气预报
预报方法
云初始化
快速更新
Keywords
weather forecast
forecast method
cloud initialization
rapid refresh
分类号
P45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FY-4A AGRI资料在对流尺度数值预报云初始化中的作用及对降水预报的影响分析
彭菊香
谢元富
康兆萍
王阳
《大气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流尺度数值预报中的云物理初始化方法改进及个例试验
李佳
陈葆德
黄伟
张旭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云物理初始化对一次强对流天气数值预报的影响研究
李佳
陈葆德
黄伟
张旭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