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构造转换区强震间相互作用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以2008—2020年4次M_(S)>6.0于田地震为例 |
刘雷
李玉江
季灵运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2008年MS7.1于田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及其震源滑动反演 |
张国宏
屈春燕
单新建
张桂芳
宋小刚
汪荣江
李振洪
胡植庆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8
|
|
3
|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地震强地面运动初步模拟及烈度预测 |
张振国
张伟
孙耀充
朱耿尚
文健
陈晓非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4
|
两次于田M_S7.3地震间应力触发作用及2014年于田地震的发生对周缘断层的影响 |
李玉江
陈连旺
杨树新
刘少峰
杨兴悦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5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正断层型地表破裂调查中的应用--以2008M_S7.3于田地震为例 |
谭锡斌
徐锡伟
于贵华
吴国栋
陈建波
沈军
方伟
宋和平
|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6
|
大地震震前热异常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以2014年M_(W)6.9于田地震为例 |
吴玮莹
单新建
屈春燕
李新艳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7
|
于田地震同震形变场ALOS干涉雷达观测及初步分析 |
许丹
姚鑫
陈奇
孙岳
刘远
刘丰敏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11 |
|
|
8
|
2014年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序列重定位 |
房立华
吴建平
王未来
杨婷
王长在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2
|
|
9
|
2008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影响及其正断层机制的区域构造解释 |
万永革
沈正康
盛书中
徐晓枫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90
|
|
10
|
2008年于田Ms7.3地震前重力场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
申重阳
李辉
孙少安
杨光亮
玄松柏
谈洪波
刘少明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51
|
|
11
|
基于升降轨ASAR的于田Ms 7.3级地震同震形变场信息提取与分析 |
洪顺英
申旭辉
单新建
刘智荣
戴娅琼
荆凤
|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
2010 |
19
|
|
12
|
2008年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中期预测 |
祝意青
徐云马
梁伟锋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41
|
|
13
|
2014年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发震构造和震前地震活动过程讨论 |
宋春燕
马瑾
冉慧敏
黄辅琼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4
|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_S7.3级地震主震及余震序列重定位研究 |
张广伟
雷建设
孙长青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8
|
|
15
|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_W7.0地震源区静态库仑应力变化和地震活动率 |
赵立波
赵连锋
谢小碧
曹俊兴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16
|
于田2008年和2014年两次M_S7.3地震孕育的应力环境 |
程惠红
庞亚瑾
董培育
张怀
石耀霖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0
|
|
17
|
2008年和2014年2次新疆于田M7地震之间的黏弹性应力转移 |
王辉
曹建玲
洪顺英
徐岳仁
荆凤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18
|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_S7.3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 |
解滔
郑晓东
康春丽
卢军
马未宇
|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9
|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7.3级地震发震构造与震前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
李志海
马宏生
曲延军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1
|
|
20
|
2008年新疆于田M_S7.3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和应力状态特征初步研究 |
王琼
聂晓红
温和平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