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湍流燃烧二阶矩模型DNS检验研究进展的回顾
1
作者 王方 周力行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0-574,共5页
现有的湍流燃烧模型中,有的缺乏普适性,也有的用于大涡模拟的计算量太大.一种基于湍流流动模拟思路的统计矩方法被提出来,称为二阶矩(second-order moment,SOM)燃烧模型,用于非预混射流火焰和旋流火焰的雷诺平均模拟(Reynolds-averaged ... 现有的湍流燃烧模型中,有的缺乏普适性,也有的用于大涡模拟的计算量太大.一种基于湍流流动模拟思路的统计矩方法被提出来,称为二阶矩(second-order moment,SOM)燃烧模型,用于非预混射流火焰和旋流火焰的雷诺平均模拟(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modeling,RANS)和大涡模拟(large-eddy simulation,LES),以及钝体后方预混火焰的大涡模拟,已经得到实验结果的良好检验.进一步的研究是该模型的直接数值模拟(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DNS)检验.本文对作者以及文献中报导的SOM模型DNS检验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燃烧 二阶矩燃烧模型 直接数值模拟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一二阶矩模型用于模拟旋流湍流两相流动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力行 陈涛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85-390,共6页
用统一二阶矩模型(USM)模拟了旋流数为047和15的气粒两相流动,并和实验结果以及kεkp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旋流数减小了轴向速度反流区,增大了切向速度似固核区.USM和kεkp... 用统一二阶矩模型(USM)模拟了旋流数为047和15的气粒两相流动,并和实验结果以及kεkp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旋流数减小了轴向速度反流区,增大了切向速度似固核区.USM和kεkp模型预报旋流数为047时的两相速度场差别不大,并都和实验结果接近,但前者预报的旋流数为15的两相速度场比后者有改进,在两种情况下,前者都能揭示出后者无法预报的两相湍流各向异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 两相流动 湍流模型 统一二阶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宾汉流体稠密两相湍流流动中的二阶矩模型 被引量:1
3
作者 曾卓雄 周力行 刘志和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02-1210,共9页
建立的Bingham流体稠密两相流动的二阶矩_颗粒动力论湍流模型(USM_theta模型)既体现了两相的作用,又体现了屈服应力所引起的附加项,并提出了USM_theta模型下考虑浓度修正值影响的两相湍流流动的算法.利用该模型对圆管内Bingham流体的单... 建立的Bingham流体稠密两相流动的二阶矩_颗粒动力论湍流模型(USM_theta模型)既体现了两相的作用,又体现了屈服应力所引起的附加项,并提出了USM_theta模型下考虑浓度修正值影响的两相湍流流动的算法.利用该模型对圆管内Bingham流体的单相湍流流动、稠密液固两相的湍流流动进行了计算,并和五方程湍流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利用USM_theta模型对含颗粒的Bingham流体的两相湍流流动进行了模拟,随着屈服应力的增加,Bing-ham流体相与颗粒相在管道中心附近的主流速度减小.液固两相湍流和Bingham流体两相湍流的计算结果表明屈服应力引起的附加项对流动有很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ngham流体 两相流 屈服应力 二阶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阶矩模型研究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诱导湍流混合
4
作者 杨玟 王丽丽 +1 位作者 周海兵 张树道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5-621,共7页
发展了考虑密度脉动和各向异性湍流的二阶矩模型,强调了涉及湍流能量产生项的关联。采用该模型对Poggi等的激波管实验进行了模拟。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了采用的模型封闭、模型常数、数值算法和程序实现是合适的。在此基础上,... 发展了考虑密度脉动和各向异性湍流的二阶矩模型,强调了涉及湍流能量产生项的关联。采用该模型对Poggi等的激波管实验进行了模拟。通过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了采用的模型封闭、模型常数、数值算法和程序实现是合适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冲击马赫数和Atwood数对混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矩模型 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 湍流混合 湍流产生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燃烧的统一二阶矩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乔丽 周力行 +1 位作者 陈兴隆 张健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97-301,共5页
提出了一种湍流燃烧统一二阶矩模型。其特点是对包括反应率系数 k的脉动和浓度脉动关联在内的所有关联量都用统一形式的二阶矩输运方程加以封闭和求解。考虑了化学反应对关联量耗散的影响 ,代替了已经提出的两种湍流燃烧二阶矩模型中 ,... 提出了一种湍流燃烧统一二阶矩模型。其特点是对包括反应率系数 k的脉动和浓度脉动关联在内的所有关联量都用统一形式的二阶矩输运方程加以封闭和求解。考虑了化学反应对关联量耗散的影响 ,代替了已经提出的两种湍流燃烧二阶矩模型中 ,或用温度指数函数的级数展开近似 ,或用单变量概率密度函数乘积模拟联合概率密度函数的近似。用本模型对甲烷 -空气射流湍流扩散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 ,将其结果和 EBU模型以及以前提出的两种二阶矩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并用美国国家实验室的标准实验数据加以检验 ,证实本模型效果更好。本模型可用于模拟详细反应动力学 ,其计算量远小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燃烧 二阶矩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颗粒气固两相流动的二阶矩模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6
作者 Namory Camara 陆慧林 +2 位作者 赵云华 刘文铁 李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15-2018,共4页
采用动理学方法,用各向异性的M axwell颗粒速度分布函数,建立颗粒相Boltzm ann方程,分别取零次矩、一次矩和二次矩得到颗粒相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二阶矩方程.模拟计算得到上升管内颗粒流场分布和脉动速度分布,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各向... 采用动理学方法,用各向异性的M axwell颗粒速度分布函数,建立颗粒相Boltzm ann方程,分别取零次矩、一次矩和二次矩得到颗粒相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和二阶矩方程.模拟计算得到上升管内颗粒流场分布和脉动速度分布,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各向异性颗粒动理学能够反映颗粒流动特性,从而能够更全面地认识高颗粒浓度气固两相流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二阶矩模型 颗粒动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矩闭合模型的液态金属圆管混合对流数值研究
7
作者 郭跃峰 苏兴康 +2 位作者 王冠 陈起健 顾龙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0-371,共12页
液态金属反应堆以低普朗特数液态金属为冷却剂,其在燃料组件内的流动存在混合对流状态,浮力引起的自然对流对液态金属对流换热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OpenFOAM开发二阶矩闭合模型(DHFM),并引入浮力项,采用SST-k-ω-DHFM模型研究NaK在不... 液态金属反应堆以低普朗特数液态金属为冷却剂,其在燃料组件内的流动存在混合对流状态,浮力引起的自然对流对液态金属对流换热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OpenFOAM开发二阶矩闭合模型(DHFM),并引入浮力项,采用SST-k-ω-DHFM模型研究NaK在不同倾斜角度、不同壁面热流的管道内的混合对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雷诺数Re较大时,强迫对流为影响对流传热的主要因素,浮力引起的自然对流忽略不计,轴向惯性力在对流换热中起主导作用;Re较小时,倾斜角度引起的浮力项改变引起自然对流强度的改变,影响液态金属对流传热,此时自然对流占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温度、横向流分布扭曲、不均匀性。随着Re的减小,湍动能k逐渐减小,温度脉动kθ逐渐增大。Re较小时,轴向局部努塞尔数Nu_(local)随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增幅约为1.3%~3.5%。随着Re的增加,自然对流的影响减弱,倾斜角度引起的Nulocal差异也不显著。当液态金属的流动以自然对流为主时,壁面热流的增加有助于增强自然对流对传热的影响,表现为Nu_(local)增加,增加幅度约为1.05%~11.55%。本文结果可为液态金属混合对流特性研究提供数据,丰富液态金属混合对流特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矩闭合模型 浮力项 倾斜角度 OPENFO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密度加权的时平均统一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柳朝晖 于勇 +1 位作者 郑楚光 周力行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79-684,共6页
在气粒两相湍流的双流体模型中,颗粒相的视(表观)密度是有脉动的,在时平均的统一 工阶矩(USM)模型中出现了和颗粒数密度或视密度脉动有关的项和方程;使模型方程比较复 杂.实际上,用LDV或PDPA测量的流体(用小颗粒代... 在气粒两相湍流的双流体模型中,颗粒相的视(表观)密度是有脉动的,在时平均的统一 工阶矩(USM)模型中出现了和颗粒数密度或视密度脉动有关的项和方程;使模型方程比较复 杂.实际上,用LDV或PDPA测量的流体(用小颗粒代表)和颗粒速度都是颗粒数加权平均 的结果.因此,在视密度加权平均基础上推导两相湍流模型更为合理.通过推导和封闭了视密 度加权平均的统一二阶矩模型(MUSM)方程组,改进了两相速度脉动关联的封闭,并引入了 颗粒遇到的气体脉动速度及其输运方程.MUSM模型可以减少所用方程数,节省计算量.视 密度加权平均的统一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是一种对原有时间平均的统一二阶矩模型的改进和 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密度加权平均 湍流两相流 二阶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尺度二阶矩颗粒湍流模型和提升管内稠密两相流动的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卓雄 周力行 张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稠密气固两相流动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常常采用将颗粒湍流模型和反映颗粒碰撞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叠加的办法来构造稠密两相流动的湍流模型。但是,对颗粒湍流模型,国内外尚没有进行双尺度湍流模型的研究。该文基于将颗粒脉动分成湍流... 稠密气固两相流动是当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常常采用将颗粒湍流模型和反映颗粒碰撞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叠加的办法来构造稠密两相流动的湍流模型。但是,对颗粒湍流模型,国内外尚没有进行双尺度湍流模型的研究。该文基于将颗粒脉动分成湍流引起的大尺度脉动和颗粒间碰撞产生的小尺度脉动的概念,建立了一种新的双尺度二阶矩颗粒湍流模型,并对提升管内的稠密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模拟。所得颗粒浓度及速度分布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能揭示出提升管内的环-核流动结构。该模型的结果比单尺度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的结果有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稠密两相流动 二阶矩模型 双尺度脉动 提升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中的改进算法
10
作者 曾卓雄 袁宁 +1 位作者 陈为国 周力行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9-612,共4页
建立了融合SIMPLEC算法在内的考虑了浓度修正影响的颗粒压力修正方程。提出了二阶矩湍流模型下考虑浓度修正值影响的两相湍流流动的算法,并将它和没有考虑浓度修正值影响的二阶矩湍流模型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在二阶矩模型中是否考虑浓... 建立了融合SIMPLEC算法在内的考虑了浓度修正影响的颗粒压力修正方程。提出了二阶矩湍流模型下考虑浓度修正值影响的两相湍流流动的算法,并将它和没有考虑浓度修正值影响的二阶矩湍流模型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在二阶矩模型中是否考虑浓度修正影响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流场的速度以及浓度等参数分布,考虑浓度修正影响的二阶矩湍流模型更能有效地预测稠密两相湍流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二阶矩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颗粒相双尺度二阶矩湍流模型模拟突扩两相流动
11
作者 曾卓雄 周力行 张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7-100,110,共5页
基于将颗粒脉动分成湍流引起的大尺度脉动和颗粒间碰撞产生的小尺度脉动的概念,应用单相流动多尺度湍流模型方法,从双流体模型出发,推导和封闭了颗粒的双尺度脉动雷诺应力方程、大尺度脉动能量传递率方程、小尺度脉动耗散率方程和两相... 基于将颗粒脉动分成湍流引起的大尺度脉动和颗粒间碰撞产生的小尺度脉动的概念,应用单相流动多尺度湍流模型方法,从双流体模型出发,推导和封闭了颗粒的双尺度脉动雷诺应力方程、大尺度脉动能量传递率方程、小尺度脉动耗散率方程和两相脉动关联方程,用统一的湍流模型方法构造了包含颗粒两类脉动的新的颗粒双尺度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用该模型对突扩管内的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和单尺度的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比单尺度的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有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动 二阶矩模型 双尺度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尺度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和水平槽道内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12
作者 曾卓雄 周力行 张健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44-1648,共5页
对有颗粒碰撞的两相流动,常常采用将颗粒湍流模型和反映颗粒碰撞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叠加的方法来构造稠密两相流动的二阶矩湍流模型,在理论上不协调.基于将颗粒脉动分成湍流引起的大尺度脉动和颗粒间碰撞产生的小尺度脉动的概念,建立了两... 对有颗粒碰撞的两相流动,常常采用将颗粒湍流模型和反映颗粒碰撞作用的动力学模型叠加的方法来构造稠密两相流动的二阶矩湍流模型,在理论上不协调.基于将颗粒脉动分成湍流引起的大尺度脉动和颗粒间碰撞产生的小尺度脉动的概念,建立了两相流动的双尺度二阶矩湍流模型.用该模型对水平槽道内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报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和单尺度二阶矩湍流模型的结果接近,表明了本模型的可行性.模拟结果还给出了大尺度和小尺度雷诺正应力分布,发现在同一方向上前者比后者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动 二阶矩模型 双尺度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尺度二阶矩颗粒相湍流模型经验系数的影响
13
作者 胡春波 曾卓雄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05-1311,共7页
基于将颗粒脉动分成湍流引起的大尺度脉动和颗粒间碰撞产生的小尺度脉动的概念,建立了双尺度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用该模型对下行床内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颗粒体积浓度、平均速度的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分析了双尺度二阶矩两... 基于将颗粒脉动分成湍流引起的大尺度脉动和颗粒间碰撞产生的小尺度脉动的概念,建立了双尺度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用该模型对下行床内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颗粒体积浓度、平均速度的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分析了双尺度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经验系数变化对预报结果的影响:在经验系数的一定变化范围内,预报结果并无明显的影响,但是变化范围增大,预报结果会产生较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动 二阶矩模型 双尺度脉动 经验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矩-EBU模型用于两相反应流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文祥 赵坚行 张靖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2-576,共5页
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模拟紊流粘性,二阶矩-EBU紊流燃烧模型计算燃烧速率,六通量热辐射模型考虑辐射传热对两相反应流场的影响,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对航空发动机环形燃烧室三维两相反应流场进行数值研究。气相流场采用P ISO算法求解,液... 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模拟紊流粘性,二阶矩-EBU紊流燃烧模型计算燃烧速率,六通量热辐射模型考虑辐射传热对两相反应流场的影响,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对航空发动机环形燃烧室三维两相反应流场进行数值研究。气相流场采用P ISO算法求解,液相采用颗粒轨道模型,并用PS IC考虑气液两相的耦合影响。对两种燃烧室的流场进行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该计算方法可靠,可为燃烧室性能的改善提供有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两相反应流 涡流器 二阶矩-EBU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台阶气固流动的双流体大涡模拟和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的验证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阳 周力行 +1 位作者 许春晓 胡瓅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485-2489,共5页
用基于气体Smagorinsky亚网格应力模型和颗粒动理学模型的双流体大涡模拟(LES)和统一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的RANS模拟(USM-RANS),对后台阶气固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瞬态模拟结果给出各向异性两相湍流结构和颗粒弥散的发展过程。LES经过统... 用基于气体Smagorinsky亚网格应力模型和颗粒动理学模型的双流体大涡模拟(LES)和统一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的RANS模拟(USM-RANS),对后台阶气固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瞬态模拟结果给出各向异性两相湍流结构和颗粒弥散的发展过程。LES经过统计平均得到的颗粒速度及颗粒均方根脉动速度和USM-RANS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照表明,两种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在定量上吻合较好。因此USM模型基本上得到了LES的验证。但是在剪切流区域中,LES得到的颗粒-气体纵向脉动速度关联的峰值大于USM-RANS模拟的结果,这就表明LES和USM-RANS模拟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台阶流动 气固流动 大涡模拟 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模拟鼓泡床内气泡-液体湍流两相流动 被引量:8
16
作者 杨玟 周力行 +4 位作者 廉春英 李荣先 L.SFan Y.Li D.JLee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9-255,共7页
建立了二阶矩气液两相湍流模型 ,模拟了不同工况下二维矩形断面气液鼓泡床中气泡 液体湍流两相流动 ,给出了气泡和液体的速度场、气泡体积分数和两相雷诺应力分布 ,基本工况的模拟结果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PIV测量结果符合较好。文中研... 建立了二阶矩气液两相湍流模型 ,模拟了不同工况下二维矩形断面气液鼓泡床中气泡 液体湍流两相流动 ,给出了气泡和液体的速度场、气泡体积分数和两相雷诺应力分布 ,基本工况的模拟结果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PIV测量结果符合较好。文中研究了不同气体表观速度对两相流场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了鼓泡床内液体的回流流动和气泡的上升运动、各向异性的两相湍流 ,气泡湍流脉动比液体的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鼓泡床 气液两相湍流 数值模拟 二阶矩两相湍流模型 气体表观速度 气泡湍流脉动 气泡体积分数 两相湍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正化群方法推导湍流二阶矩封闭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正锋 王晓宏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5-201,共7页
Rubinstein和Barton在其原始工作中,利用Yakhot-Orszag湍流重正化群方法对雷诺应力输运方程中的速度-压力梯度项和各向同性回归过程进行了模拟.文中分析了其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存在的数学物理上不自洽的问题及计算错误,并且利用重正化群... Rubinstein和Barton在其原始工作中,利用Yakhot-Orszag湍流重正化群方法对雷诺应力输运方程中的速度-压力梯度项和各向同性回归过程进行了模拟.文中分析了其在理论推导过程中存在的数学物理上不自洽的问题及计算错误,并且利用重正化群方法重新系统地对雷诺应力输运方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的湍流常数理论值和经验值相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模式 雷诺应力输运方程 二阶矩封闭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 重正化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的非预混湍流火焰的数值模拟(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国岫 Roekaerts Dirk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应用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进行了湍流非预混钝体稳定火焰数值模拟的研究.应用LRR IP模型,JM模型,SSG模型以及两个修正后的LRR IP模型等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进行了钝体稳定火焰数值模拟的研究.对于复杂的钝体稳定火焰,一些模型无法给出令... 应用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进行了湍流非预混钝体稳定火焰数值模拟的研究.应用LRR IP模型,JM模型,SSG模型以及两个修正后的LRR IP模型等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进行了钝体稳定火焰数值模拟的研究.对于复杂的钝体稳定火焰,一些模型无法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而且不同模型的结果差异很大.在研究中,湍流燃烧模型采用了化学平衡模型和假设PDF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钝体稳定火焰,SSG模型以及两个修正后的LRR IP模型要优于其他几个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非预混钝体稳定火焰 二阶矩封闭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_x生成湍流反应率的二阶矩-PDF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殷健 郑楚光 +1 位作者 周力行 胡俊玲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67-71,共5页
将对 NOx 生成湍流反应率模拟的二阶矩模型和设定 PDF模型结合起来 ,提出一种氮氧化物生成湍流反应率的二阶矩 - PDF模型 ,以兼顾解决工程问题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并对甲烷空气燃烧中的 NOx
关键词 燃烧 二阶矩概率密度模型 氧化氮 湍流反应率 二阶矩-P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混燃烧大涡模拟和燃烧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方 周力行 +1 位作者 许春晓 黄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6,共4页
用代数二阶矩亚网格(ASOM-SGS)燃烧模型对文献中测量的钝体后方丙烷-空气预混燃烧进行了大涡模拟,模拟统计的时平均速度、速度脉动均方根值和温度分布与实验数据结果吻合很好,表明所采用的ASOM-SGS亚网格燃烧模型是合理的。模拟的瞬态... 用代数二阶矩亚网格(ASOM-SGS)燃烧模型对文献中测量的钝体后方丙烷-空气预混燃烧进行了大涡模拟,模拟统计的时平均速度、速度脉动均方根值和温度分布与实验数据结果吻合很好,表明所采用的ASOM-SGS亚网格燃烧模型是合理的。模拟的瞬态结果显现了钝体后方湍流流动和火焰结构。将大涡模拟数据统计得到的反应率系数-浓度关联量的分布规律,与代数二阶矩RANS(ASOM-RANS)燃烧模型的模拟值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大涡模拟统计值和ASOM-RANS模型的模拟值很接近,从而证明了湍流燃烧代数二阶矩RANS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燃烧 大涡模拟 二阶矩模型 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