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雷电先导下行过程特高压直流线路电晕向流注放电转化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夏德智
贺恒鑫
+5 位作者
陈杉杉
殷禹
李鹏
余军
何俊佳
陈维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43-3253,共11页
为了定量研究雷暴过程中电晕空间电荷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后续流注放电起始的影响,基于带通量限制器的2阶有限体积方法和Kaptzov假设,建立雷暴过程中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开展动态电场下水平导线电...
为了定量研究雷暴过程中电晕空间电荷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后续流注放电起始的影响,基于带通量限制器的2阶有限体积方法和Kaptzov假设,建立雷暴过程中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开展动态电场下水平导线电晕放电电流的实测与仿真对比研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计算分析典型±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暴过程中导地线电晕电流时域波形和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特征。得出下行先导趋近过程会显著增加导、地线表面附近约0.5m范围内正离子密度,并使导、地线电晕电流最大值较雷云电场作用时增加6~7个数量级。随着地线表面附近正离子密度增加,电场最大值从地线表面向导线附近空间移动,而导致后续流注产生。所作研究工作可为后续研究电晕空间电荷对特高压直流线路雷电绕击特性的影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过程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二阶有限体积
电晕空间电荷
下行先导
流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雷云电场作用下±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特征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陈杉杉
贺恒鑫
+3 位作者
邹妍晖
余军
陈维江
何俊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67-1376,共10页
为了研究电晕空间电荷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特性的影响机制,基于带通量限制器的二阶有限体积方法,建立了雷云电场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与实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计算获得典型±1...
为了研究电晕空间电荷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特性的影响机制,基于带通量限制器的二阶有限体积方法,建立了雷云电场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与实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计算获得典型±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起始过程、电晕电流波形和空间电荷分布特征,得出正空间电荷边界在垂直地面方向的平均运动速度为4.05 m/s。考虑到电晕空间电荷引起的电位畸变对雷电上行先导存在屏蔽作用,通过分析不同时刻电位畸变量分布,得出雷云电场下电位畸变集中分布于地线上方,相较于仅存在直流工作电压情况,电位畸变量最大值增加了约20倍。由此推断,受电晕空间电荷影响平原地区±1 100kV线路地线产生的上行先导更易沿水平方向发展。该工作为后续研究电晕空间电荷对特高压直流线路雷电绕击特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空间电荷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绕击
二阶有限体积
空间电位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电先导下行过程特高压直流线路电晕向流注放电转化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夏德智
贺恒鑫
陈杉杉
殷禹
李鹏
余军
何俊佳
陈维江
机构
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243-3253,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90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07076)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GYW17201600056)~~
文摘
为了定量研究雷暴过程中电晕空间电荷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后续流注放电起始的影响,基于带通量限制器的2阶有限体积方法和Kaptzov假设,建立雷暴过程中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开展动态电场下水平导线电晕放电电流的实测与仿真对比研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计算分析典型±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暴过程中导地线电晕电流时域波形和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特征。得出下行先导趋近过程会显著增加导、地线表面附近约0.5m范围内正离子密度,并使导、地线电晕电流最大值较雷云电场作用时增加6~7个数量级。随着地线表面附近正离子密度增加,电场最大值从地线表面向导线附近空间移动,而导致后续流注产生。所作研究工作可为后续研究电晕空间电荷对特高压直流线路雷电绕击特性的影响奠定基础。
关键词
雷暴过程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二阶有限体积
电晕空间电荷
下行先导
流注
Keywords
thunderstorm
UHVDC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second-order accurate finite volume method
corona space charge
downward leader
streamer
分类号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云电场作用下±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特征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陈杉杉
贺恒鑫
邹妍晖
余军
陈维江
何俊佳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67-1376,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090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7076)~~
文摘
为了研究电晕空间电荷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雷电绕击特性的影响机制,基于带通量限制器的二阶有限体积方法,建立了雷云电场下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与实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计算获得典型±1 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起始过程、电晕电流波形和空间电荷分布特征,得出正空间电荷边界在垂直地面方向的平均运动速度为4.05 m/s。考虑到电晕空间电荷引起的电位畸变对雷电上行先导存在屏蔽作用,通过分析不同时刻电位畸变量分布,得出雷云电场下电位畸变集中分布于地线上方,相较于仅存在直流工作电压情况,电位畸变量最大值增加了约20倍。由此推断,受电晕空间电荷影响平原地区±1 100kV线路地线产生的上行先导更易沿水平方向发展。该工作为后续研究电晕空间电荷对特高压直流线路雷电绕击特性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电晕空间电荷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绕击
二阶有限体积
空间电位畸变
Keywords
corona space charge
UHVDC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lightning shielding failure
second-order accurate finite volume method
space potential distortion
分类号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雷电先导下行过程特高压直流线路电晕向流注放电转化的仿真研究
夏德智
贺恒鑫
陈杉杉
殷禹
李鹏
余军
何俊佳
陈维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雷云电场作用下±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空间电荷分布特征的仿真研究
陈杉杉
贺恒鑫
邹妍晖
余军
陈维江
何俊佳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