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推理和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的桩基础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于亚洲 王胤 +1 位作者 杨庆 陈龙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3-389,共7页
为辅助设计者准确高效地完成桩基础设计工作,降低工程造价,基于知识推理和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开发出一套桩基础优化设计系统.系统通过结合C#语言和CLIPS推理机实现桩基础埋深推理功能,进而求出当前场地条件下的最优桩长.选择以工程造价... 为辅助设计者准确高效地完成桩基础设计工作,降低工程造价,基于知识推理和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开发出一套桩基础优化设计系统.系统通过结合C#语言和CLIPS推理机实现桩基础埋深推理功能,进而求出当前场地条件下的最优桩长.选择以工程造价为目标函数设计优化数学模型,根据已知的最优桩长简化优化变量.选用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作为优化算法,结合桩基础规范设计约束条件,编制出桩基础优化程序.最后以某十层实验教学楼为例进行分析,证明了本优化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推理 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 桩基础优化设计 工程造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滚珠丝杠进给系统BP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沁 周顺仟 王星联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3,共10页
针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PID(BP-PID)控制因其初始权值随机,导致系统的收敛速度较慢、控制前期会有较大误差和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优化等问题,建立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伺服三环模型,设计了BP-PID控制器,提出了一种二阶振荡混沌映射粒子群算法... 针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PID(BP-PID)控制因其初始权值随机,导致系统的收敛速度较慢、控制前期会有较大误差和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优化等问题,建立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伺服三环模型,设计了BP-PID控制器,提出了一种二阶振荡混沌映射粒子群算法(SCMPSO)优化滚珠丝杠进给系统BP-PID控制器。首先,混沌映射初始化粒子位置,使粒子均匀分布于空间,增加粒子解的多样性;随后,提出一种非线性余弦自适应惯性权重,以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其次,在算法中引入二阶振荡环节,在面对突变多峰干扰时,能及时跳出局部最优解。研究结果表明:当加入外界干扰时,控制策略SCMPSO-BP-PID在正向进给时段的位移平均误差为0.013 mm,相比SAWPSO-BP-PID、LDWPSO-BP-PID、PSO-BP-PID这3种控制策略分别提升约45.8%、55.2%、61.7%;当加入阶跃响应时,SCMPSO-BP-PID的最大超调量仅为0.029,系统调节时间和峰值时间相比3种控制策略均有较大提升,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珠丝杠 控制器 混沌映射 二阶振荡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Otsu算法的金属器件镀锌表面缺陷识别方法
3
作者 马栎 冯占荣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3,共8页
镀锌表面纹理、颜色以及亮度变化的复杂度往往较高,且不同的光照条件会对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阴影产生显著影响,当前固定的阈值选择方式难以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识别环境,影响当前人工智能领域中表面缺陷的识别效果,故提出了基于改进Otsu算... 镀锌表面纹理、颜色以及亮度变化的复杂度往往较高,且不同的光照条件会对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阴影产生显著影响,当前固定的阈值选择方式难以适应这种复杂多变的识别环境,影响当前人工智能领域中表面缺陷的识别效果,故提出了基于改进Otsu算法的金属器件镀锌表面缺陷识别方法。首先,针对金属器件镀锌表面图像,根据结构张量提取图像的轮廓信息,利用Itti模型提取图像颜色和亮度信息,并分别生成各通道显著图。经规范化处理后,通过线性组合构成视觉显著图,用于初步判断图像中是否存在表面缺陷;然后,在常规的Otsu算法中,引入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算法多次调整灰度阈值,利用最优的灰度阈值分割出缺陷区域;最后,利用加权马氏距离表示协方差距离,突出缺陷边缘像素特征,使缺陷兴趣区域更加显著,再采用连通区域标记的方式准确识别表面缺陷。实验结果表明,在金属器件镀锌表面缺陷人工智能识别中,该方法可以准确检索到缺陷区域,识别结果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较高。由此可以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SU算法 金属器件 镀锌表面 缺陷识别 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算法 最优灰度阈值 GABOR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A-TOOPSO-LSSVM的港口吞吐量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华春 黄有方 胡坚堃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6,89,共5页
为对港口吞吐量进行科学预测,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基础上,引入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和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Two-Order Oscillat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TO... 为对港口吞吐量进行科学预测,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基础上,引入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和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Two-Order Oscillat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TOOPSO),提出一种新的GRA-TOOPSO-LSSVM算法预测港口吞吐量.采用GRA法筛选出对上海港吞吐量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并将其作为LSSVM的输入变量;采用TOOPSO法对LSSVM的参数进行寻优;运用LSSVM非线性映射的优势对上海港吞吐量进行预测.在上海港吞吐量实证研究的过程中,GRA-TOOPSO-LSSVM算法与TOOPSOLSSVM和基于交叉验证的LSSVM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RA-TOOPSO-LSSVM算法具有更好的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为港口吞吐量预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灰色关联分析(GRA) 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TOOPSO) 吞吐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扫路车行驶轨迹跟踪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仝光 尹浩 朱金栋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107,共7页
智能扫路车在规划好的全局路径下工作时,对路径跟踪的偏差较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模型预测控制(MPC)和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相结合的智能扫路车行驶轨迹跟踪控制算法。对智能扫路车运动学和动力学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处理得到线... 智能扫路车在规划好的全局路径下工作时,对路径跟踪的偏差较大。针对这个问题,提出模型预测控制(MPC)和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相结合的智能扫路车行驶轨迹跟踪控制算法。对智能扫路车运动学和动力学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处理得到线性时变系统;设计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目标函数和相关约束条件并利用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寻找最优的控制时域和预测时域,构建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器;将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算法与其他的轨迹跟踪算法进行实验对比,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算法在跟踪精度和响应时间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扫路车 路径跟踪 模型预测控制 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 轨迹跟踪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需求响应的家庭能量双层优化调度
6
作者 王辉 方航 +1 位作者 金子蓉 李旭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7,共10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家庭用电负荷也在逐渐升高,本文针对降低家庭用电支出问题,考虑需求响应在分时电价环境下,采用双层优化策略。上层是对家庭用电设备分类调度,通过对家庭设备分类调整,将可调度负荷从电价高的时间段调节到低电费...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家庭用电负荷也在逐渐升高,本文针对降低家庭用电支出问题,考虑需求响应在分时电价环境下,采用双层优化策略。上层是对家庭用电设备分类调度,通过对家庭设备分类调整,将可调度负荷从电价高的时间段调节到低电费的平时段和谷时段运行,从而大大减少家庭用户的用电开支;下层对光伏发电设备和储能设备出力时段进行调整,通过储能设备和光伏设备的配合,合理高效地利用光伏能量。最后通过某典型家庭负荷配置为例,采用改进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分析仅对用电时段优化、用电时段和光伏均优化等不同场景,结果显示该优化算法在迭代23次左右达到稳定,优化后家庭用电支出减少53.64%,验证了文中所采用的双层优化调度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低用电支出 双层优化 分时电价 改进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可靠性成本的风光储微电网储能容量协同优化 被引量:20
7
作者 汪宇航 李琰 +3 位作者 应飞祥 徐天奇 田华 贾鉴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5,共7页
对比常规能源,新能源具备可再生、污染低、资源丰富的优势,其中风光发电被大规模引入到微电网系统,但由于其发电量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如何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以及降低微电网配置成本成为了充满挑战性的... 对比常规能源,新能源具备可再生、污染低、资源丰富的优势,其中风光发电被大规模引入到微电网系统,但由于其发电量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这使得如何提高新能源消纳水平、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以及降低微电网配置成本成为了充满挑战性的重要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计及可靠性成本,同时考虑风、光资源多时间尺度不确定性的风光储互补微电网系统储能容量协同优化的方法。该方法采用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和Homer软件仿真离散的风速、光辐照度序列,构建出风机、光伏发电机的出力模型;采取电量不足期望值为评估指标建立可靠性成本函数,构建出微电网配置成本模型;使用改进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求解系统最优配置成本。算例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经济性,可为实际风光储互补微电网系统配置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不确定性 微电网 可靠性成本 改进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 配置成本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Otsu法的镀膜金属带缺陷分割 被引量:17
8
作者 赵梦超 孔令成 谭治英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11-2816,共6页
为实现镀膜金属带表面缺陷在线实时准确识别,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的Otsu算法。通过加入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Otsu算法最佳阈值选取,加快分割算法收敛速度,提高图像分割效率。针对图像分割结果,进行形态学分析与孔洞填充处理,... 为实现镀膜金属带表面缺陷在线实时准确识别,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的Otsu算法。通过加入二阶振荡粒子群优化Otsu算法最佳阈值选取,加快分割算法收敛速度,提高图像分割效率。针对图像分割结果,进行形态学分析与孔洞填充处理,得到精确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阈值分割仅需25 ms,比传统Otsu算法提高了约88%,比迭代最佳阈值法节省至少90%的时间,全局收敛性优于标准粒子群Otsu算法,在分割速度提高的同时能较好地实现缺陷准确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二阶振荡粒子群 OTSU算法 阈值分割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47
9
作者 李政洁 撖奥洋 +2 位作者 周生奇 陈子璇 张智晟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36-42,共7页
为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在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基础上引入综合需求响应,利用不同形式能源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实现削峰填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策略,建立了基于电价的电力负荷需求响应和基于激励的热负荷需... 为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在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的基础上引入综合需求响应,利用不同形式能源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实现削峰填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策略,建立了基于电价的电力负荷需求响应和基于激励的热负荷需求响应模型。并以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提出了综合考虑供需平衡和供储能设备约束的综合能源系统调度模型。采用改进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该算法在常规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对速度迭代公式进行更新,克服了常规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通过实际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综合需求响应 多元负荷 分时电价 优化调度 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R数据驱动的发电机进相极限最优化求解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登峰 杨旼才 +3 位作者 刘育明 徐瑞林 余霞 李昭炯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6-143,153,共9页
针对发电机进相限制条件中多变量间复杂非线性强耦合关系导致的机理建模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数据驱动的发电机进相极限最优化求解方法。该方法将发电机进相极限求解问题转化为计及多个进相限制因素约束下的无功功率最小... 针对发电机进相限制条件中多变量间复杂非线性强耦合关系导致的机理建模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数据驱动的发电机进相极限最优化求解方法。该方法将发电机进相极限求解问题转化为计及多个进相限制因素约束下的无功功率最小值问题。基于发电机功角方程推导建立无功功率的目标函数方程;基于SVR驱动模型建立约束变量与目标函数自变量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形成约束方程模型;采用改进的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建模简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泛化能力,可实现对任意已知有功出力工况下的发电机进相极限的快速计算,适用于发电机进相裕度在线建模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数据驱动 进相极限 最优化 二阶振荡粒子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辐射源的高精度参数估计
11
作者 张艳睛 龙伟军 潘明海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5期63-68,共6页
辐射源LFM信号的参数估计常采用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分数域最优阶次的搜索容易受到搜索间隔的影响,导致计算精度和计算量之间的矛盾。基于改进的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提出一种与分数域展宽法相结合的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不... 辐射源LFM信号的参数估计常采用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分数域最优阶次的搜索容易受到搜索间隔的影响,导致计算精度和计算量之间的矛盾。基于改进的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提出一种与分数域展宽法相结合的参数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不同辐射源脉冲之间初始相位不同的原理,在时域上进行辐射源信号与干扰信号的相参性识别;通过改进的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搜索最小分数域展宽值,计算最优阶次,从而得到信号参数估计值,解决了最优阶次的精确与否受限于搜索间隔的问题,并与多种其他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在混合信号中准确识别出目标辐射源信号,且能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快速估计出信号参数,提升了参数估计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估计 目标辐射源 LFM信号 最优阶次计算 分数域展宽 信号识别 二阶振荡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