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阶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的苯并(a)芘 被引量:12
1
作者 樊虎 盛良全 +2 位作者 童红武 金忠秀 刘少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27-1629,共3页
研究了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苯并(a)芘(BaP)的同步荧光及其一阶和二阶导数光谱,发现二阶导数同步光谱可明显减少背景及BaP同系物对BaP测定的干扰.据此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二阶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BaP的新方法.... 研究了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苯并(a)芘(BaP)的同步荧光及其一阶和二阶导数光谱,发现二阶导数同步光谱可明显减少背景及BaP同系物对BaP测定的干扰.据此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二阶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BaP的新方法.方法检测限为0.2ng·mL-1,平均回收率为80.2%~86.2%,相对标准偏差为2.64%~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导数同步荧光光谱 苯并(A)芘 卷烟主流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的多组分农药残留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玉田 崔立超 +1 位作者 王冬生 李艳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85-2088,共4页
多组分农药残留物的荧光检测中。由于组分间结构与化学性质相似,导致荧光光谱相互重叠,常规荧光光谱法难以同时进行测量。利用同步一导数荧光光谱法对西维因与克百威这2种常用农药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并试验了pH值对两者荧光特性... 多组分农药残留物的荧光检测中。由于组分间结构与化学性质相似,导致荧光光谱相互重叠,常规荧光光谱法难以同时进行测量。利用同步一导数荧光光谱法对西维因与克百威这2种常用农药的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并试验了pH值对两者荧光特性的影响。在pH为7.8的条件下,选择Δλ=60nm,在250~450nm的波长范围内对两者混合溶液进行了同步荧光光谱扫描,并做一阶导数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同步导数荧光光谱完全得到了分离,消除了彼此间的干扰,能够对两者的混合溶液进行同时测定。西维因与克百威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3~1.156μg·ml^-1与0.025~1.042μg·mL^-1,检出限分别为0.013μg·mL^-1与0.025μg·mL^-1,回收率分别为98%~104%与96%~103%;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2.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 同步-导数荧光光谱 多组分检测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合成色素 被引量:11
3
作者 谢志海 王玲燕 +3 位作者 刘宇 蔡清 王海力 闫宏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93-1296,共4页
建立了测定食品中胭脂红和日落黄的一阶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胭脂红和日落黄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同步荧光光谱特征,确定了同步荧光光谱的最佳波长差。当Δλ=130 nm时,胭脂红和日落黄导数同步荧光光谱的零交点位于313.6和302.8 ... 建立了测定食品中胭脂红和日落黄的一阶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胭脂红和日落黄在不同pH值溶液中的同步荧光光谱特征,确定了同步荧光光谱的最佳波长差。当Δλ=130 nm时,胭脂红和日落黄导数同步荧光光谱的零交点位于313.6和302.8 nm ,可分别测定日落黄和胭脂红的含量。胭脂红在0.1~4.0 mg·L -1、日落黄在0.1~2.0mg·L -1范围内浓度与导数同步荧光值呈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2和0.9966;检出限为0.041和0.019 mg· L -1;相对标准偏差(RSD )为4.8%和4.6%。回收率在91.0%~110%之间。测定结果与导数-分光光度法的结果相一致,具有简便、快捷等特点,能够同时测定食品中胭脂红和日落黄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荧光光谱 一阶导数 胭脂红 日落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测定尿样中的痕量氧氟沙星 被引量:13
4
作者 弓巧娟 杜黎明 +2 位作者 晋卫军 董川 刘长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6-358,共3页
尿样中内源激素等物质发射强的荧光 ,严重干扰氧氟沙星的测定。经过同步和一阶导数处理 ,很好地分辨了尿样背景和氧氟沙星的荧光信号。据此提出了尿样中痕量氧氟沙星含量测定的同步 导数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的线性范围为 :0 36~ 3 6 ... 尿样中内源激素等物质发射强的荧光 ,严重干扰氧氟沙星的测定。经过同步和一阶导数处理 ,很好地分辨了尿样背景和氧氟沙星的荧光信号。据此提出了尿样中痕量氧氟沙星含量测定的同步 导数荧光光谱法。测定样品的线性范围为 :0 36~ 3 6 μg·mL-1,检测限 0 30 μg·mL-1,回收率 10 1%~ 10 3%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氟沙星 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喹 喹诺酮类药物 测定 尿样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尿样中的洛美沙星 被引量:17
5
作者 许庆琴 杜黎明 王静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44-445,共2页
研究了洛美沙星在不同 pH值介质中的荧光特性 ,发现在 pH =3 3时 ,洛美沙星荧光波长有 4 0nm红移 ,据此建立了一种导数 同步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尿样中洛美沙星的新方法。经样品测定 ,其检测限为0 35mg·L- 1 ,平均回收率为 97%~ 1... 研究了洛美沙星在不同 pH值介质中的荧光特性 ,发现在 pH =3 3时 ,洛美沙星荧光波长有 4 0nm红移 ,据此建立了一种导数 同步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尿样中洛美沙星的新方法。经样品测定 ,其检测限为0 35mg·L- 1 ,平均回收率为 97%~ 10 4 %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83%~ 1 6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测定 洛美沙星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 尿样 抗菌素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三种B族维生素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唐波 何锡文 +2 位作者 沈含熙 栗风珍 高传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970-973,共4页
研究了维生素B_1的氧化产物(硫色素)、维生素B_2和B_6混合物体系的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提出了混合物体系荧光光谱被分辨开的同时测定方法。该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合维生素片剂中维生素B_1、B_2及B_6,其线性范围均为... 研究了维生素B_1的氧化产物(硫色素)、维生素B_2和B_6混合物体系的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提出了混合物体系荧光光谱被分辨开的同时测定方法。该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合维生素片剂中维生素B_1、B_2及B_6,其线性范围均为0~1.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5、1.5及4.0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 导数-同步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中3种芳香族氨基酸 被引量:7
7
作者 朱燕舞 陈燕 +3 位作者 姚昌中 窦焰 江欢 王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提出了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方法。试验表明:为排除干扰,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特征同步导数荧光波长宜选定279,224,256 nm,波长差Δλ为55,70,25 nm条件下进行同步扫描。3种芳香族氨基酸... 提出了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方法。试验表明:为排除干扰,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特征同步导数荧光波长宜选定279,224,256 nm,波长差Δλ为55,70,25 nm条件下进行同步扫描。3种芳香族氨基酸的浓度分别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导数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分别为6.3×10^(-9),1.6×10^(-8),4.0×10^(-7)mol·L^(-1)。方法用于蜂蜜、羊奶粉和啤酒样品中3种芳香族氨基酸的测定,回收率在92.3%~10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导数荧光光谱 芳香族氨基酸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人体尿液中的盐酸环丙沙星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静萍 杜黎明 许庆琴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研究了人体尿液中环丙沙星的荧光性质。通过控制体系中的 p H值 ,消除了背景干扰 ,据此建立了同步 -导数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人体尿液中环丙沙星含量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 1 .3~ 33.1 mg/L,回收率 99%~ 1 0 4 % ,相对标准偏差 2 .0 %... 研究了人体尿液中环丙沙星的荧光性质。通过控制体系中的 p H值 ,消除了背景干扰 ,据此建立了同步 -导数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人体尿液中环丙沙星含量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为 1 .3~ 33.1 mg/L,回收率 99%~ 1 0 4 % ,相对标准偏差 2 .0 %~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同步-导数荧光光谱 尿样 分析方法 抗菌药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的体内构型转化与同步一阶导数荧光光谱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弓巧娟 晋卫军 董川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88-690,共3页
控制 pH =3 ,用同步一阶导数荧光光谱技术能很好识别和分辨氧氟沙星消旋体的R和S对映体 ,据此建立了两种旋光体同时测定的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测定尿样中的对映体含量 ,线性范围为 :0 3 6~ 2 16μg·mL-1(R) ,0 3 6~ 2 89μg... 控制 pH =3 ,用同步一阶导数荧光光谱技术能很好识别和分辨氧氟沙星消旋体的R和S对映体 ,据此建立了两种旋光体同时测定的同步导数荧光光谱法。测定尿样中的对映体含量 ,线性范围为 :0 3 6~ 2 16μg·mL-1(R) ,0 3 6~ 2 89μg·mL-1(S)和 3 16~ 3 1 6μg·mL-1(S) ,检测下限 0 3 6μg·mL-1,回收率 95 %~10 4 % ,相对标准偏差 <6 6%。发现在体内S对映体向R对映体的转化。考察了S对映体的药代动力学行为 ,并测定了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对映异构体 同步导数荧光光谱 转化 体内构型 抗菌药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S-ANN分析血浆自体荧光光谱的二阶导数光谱识别胃癌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君 朱玉平 +4 位作者 毛伟征 李颖 史晓凤 郑荣儿 孟继武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5-508,共4页
探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神经网络法(简称PLS-ANN)分析血浆自体荧光光谱的二阶导数光谱识别胃癌的优势,对20例胃癌病人和23例健康人血浆进行以405nm为激发光的自体荧光光谱检测,采用PLS-ANN法分别对血浆自体荧光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进行判... 探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神经网络法(简称PLS-ANN)分析血浆自体荧光光谱的二阶导数光谱识别胃癌的优势,对20例胃癌病人和23例健康人血浆进行以405nm为激发光的自体荧光光谱检测,采用PLS-ANN法分别对血浆自体荧光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进行判别分析。PLS-ANN分析血浆的自体荧光光谱法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83%,准确率为79%,PLS-ANN分析血浆的二阶导数光谱法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96%,准确率为93%。结果表明PLS-ANN分析血浆的二阶导数光谱法识别胃癌,优于PLS-ANN分析血浆的自体荧光光谱法,有望成为快速识别胃癌的较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胃肿瘤 自体荧光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人工神经网络 二阶导数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对不同产区熟地黄的鉴别
11
作者 朱纯 谢心 +2 位作者 杜家蒙 赵金辰 陈国庆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450-3453,共4页
实验测定了不同产区熟地黄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提取其特征参数,发现不同产区熟地黄的有效荧光成分相似,并建立了谱-效关系,为临床用药剂量提供参考。进一步,对不同产区熟地黄的同步荧光发射光谱分别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放大了同步荧... 实验测定了不同产区熟地黄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提取其特征参数,发现不同产区熟地黄的有效荧光成分相似,并建立了谱-效关系,为临床用药剂量提供参考。进一步,对不同产区熟地黄的同步荧光发射光谱分别求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放大了同步荧光发射谱的肩带,可区分光谱的细微变化,建立了鉴别不同产区熟地黄的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同步荧光光谱 一阶导数 二阶导数 熟地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α-萘乙酸和吲哚-3-乙酸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胜利 杜黎明 +1 位作者 许庆琴 高迎霞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3-35,共3页
研究了植物生长激素α-萘乙酸和吲哚 - 3-乙酸混合物体系的导数 -同步荧光光谱 ,提出了混合物体系中两种植物生长激素的荧光光谱同时测定方法。经样品测定 ,α-萘乙酸和吲哚 - 3-乙酸检出限分别为 0 .0 69μg/m L和 0 .1 4μg/m L,平均... 研究了植物生长激素α-萘乙酸和吲哚 - 3-乙酸混合物体系的导数 -同步荧光光谱 ,提出了混合物体系中两种植物生长激素的荧光光谱同时测定方法。经样品测定 ,α-萘乙酸和吲哚 - 3-乙酸检出限分别为 0 .0 69μg/m L和 0 .1 4μg/m 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8%和 95 .7% ,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1 .6%和 3.1 %。本方法用于商品萘 -吲可湿性粉剂中α-萘乙酸和吲哚 - 3-乙酸含量的同时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 Α-萘乙酸 吲哚-3-乙酸 植物生长调节剂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同步荧光法测定水体中双酚A的含量 被引量:9
13
作者 丁博 尹平河 +1 位作者 刘玉芳 李蔷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90-1193,共4页
采用以β-环糊精(-βCD)作分散剂的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水溶液中双酚A(BPA)的含量,结果显示BPA与溶液基体的导数同步荧光光谱完全分开,背景干扰被消除。考察了pH、-βCD的用量以及盐效应等因素对同步荧光光谱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导... 采用以β-环糊精(-βCD)作分散剂的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水溶液中双酚A(BPA)的含量,结果显示BPA与溶液基体的导数同步荧光光谱完全分开,背景干扰被消除。考察了pH、-βCD的用量以及盐效应等因素对同步荧光光谱的影响,建立了一种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直接测定水体中BPA的新方法。该方法检测水体中BPA的线性范围为1.5~500μg·L-1,检出限为0.46μg·L-1,用于桶装水、自来水、池塘水等实际水体的测定,回收率为94%~104%,相对标准偏差为0.76%~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PH Β-环糊精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导数同步荧光法同时测定生物样品中对羟苯基乳酸、多巴和尿黑酸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蕾 万益群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318,共6页
在pH=6.00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波长差△λ=35nm,采集260~325nm波长范围内的同步荧光光谱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一阶求导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处理,以此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对羟苯基乳酸(PHPLA)、多巴(Dopa)和... 在pH=6.00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波长差△λ=35nm,采集260~325nm波长范围内的同步荧光光谱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一阶求导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处理,以此建立了偏最小二乘-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对羟苯基乳酸(PHPLA)、多巴(Dopa)和尿黑酸(HGA)的新方法。该三种物质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6~3.00、0.06~3.00和0.08~3.00mg/L;检出限分别为0.0307、0.0310和0.0428mg/L。该法用于细胞培养液中PHPLA、Dopa和HGA三组分的同时测定,其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苯基乳酸 多巴 尿黑酸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同步荧光法同时测定1-萘胺和2-萘胺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丽敏 郭祥峰 +1 位作者 贾丽华 孙淑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1-614,共4页
为同时测定2种萘胺异构体的含量,研究了1-萘胺和2-萘胺的同步荧光光谱及其一阶导数同步荧光光谱,利用零交点法避免了它们之间的干扰。在pH=7.5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波长差为120nm的条件下,测定了1-萘胺和2-萘胺的同步荧光。进一步对... 为同时测定2种萘胺异构体的含量,研究了1-萘胺和2-萘胺的同步荧光光谱及其一阶导数同步荧光光谱,利用零交点法避免了它们之间的干扰。在pH=7.5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中,波长差为120nm的条件下,测定了1-萘胺和2-萘胺的同步荧光。进一步对2种萘胺的同步光谱做一阶导数处理,分别在1-萘胺和2-萘胺的导数同步荧光光谱为零的259和290nm处读取另一种异构体的信号值。该值与浓度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均在4.0×10-7~2.0×10-5mol/L;1-萘胺和2-萘胺的检出限分别是4.0×10-8和2.9×10-8mol/L;RSD均在5%以下。该方法用于产品中2种萘胺的同时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胺 同步-导数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氟沙星的荧光光谱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8
16
作者 徐莉英 俞文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15-1617,共3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诺氟沙星在不同 pH条件下的光谱行为 ,发现诺氟沙星在pH 3 0 4的水溶液中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 ,与中性介质相比荧光发射光谱红移了 30nm。据此分别建立了药物制剂中和人体尿液中诺氟沙星的荧光光谱法和同步 导数荧...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诺氟沙星在不同 pH条件下的光谱行为 ,发现诺氟沙星在pH 3 0 4的水溶液中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 ,与中性介质相比荧光发射光谱红移了 30nm。据此分别建立了药物制剂中和人体尿液中诺氟沙星的荧光光谱法和同步 导数荧光光谱法。经样品测定 ,其线性范围为 0 0 16~ 0 96 μg·mL-1,检出限为 0 0 16 μg·mL-1,回收率为 99 7%~ 10 0 94 % ,相对标准偏差为 1 6 5 %~ 2 8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荧光分光光度法 同步-导数荧光光谱 抗菌药物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细胞的激光荧光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碧芳 刘天夫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0-81,共2页
研究用于癌症诊断与治疗的光敏剂血卟啉(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对人体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亲和性,采用超短脉冲激光光谱技术和皮秒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系统,测量经血卟啉培养的活体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荧光光谱,观测到癌细胞样品... 研究用于癌症诊断与治疗的光敏剂血卟啉(h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HPD)对人体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亲和性,采用超短脉冲激光光谱技术和皮秒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系统,测量经血卟啉培养的活体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荧光光谱,观测到癌细胞样品在645nm处具有特有的光谱谱峰;测量不同浓度血卟啉荧光光谱,观测到随着血卟啉浓度的逐渐增大,在645nm处出现的光谱峰也随之显著增强。对荧光光谱的二阶导数光谱进行分析,发现癌细胞与浓度2×10-1mg/ml血卟啉的二阶导数光谱图形状相似,说明在癌细胞内部血卟啉浓度增大了约2个数量级。测量数据表明癌细胞对血卟啉有很强的亲和性,同时还得到了亲和性的量化值。测量结果确认了荧光光谱技术诊断与治疗癌症的可行性,并对化疗注射光敏剂药液浓度的计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测量 癌细胞 超短脉冲激光 二阶导数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古丁与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陈韵 孔祥荣 +1 位作者 沈星灿 梁宏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52-1657,共6页
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尼古丁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荧光研究表明,尼古丁浓度的增加引起BSA 345 nm处荧光有规律地猝灭。Stern-Volmer方程分析pH5.0,pH 7.4和pH 11.0体系的荧光猝灭机理发现,p... 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尼古丁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相互作用。荧光研究表明,尼古丁浓度的增加引起BSA 345 nm处荧光有规律地猝灭。Stern-Volmer方程分析pH5.0,pH 7.4和pH 11.0体系的荧光猝灭机理发现,pH 5.0体系属动态猝灭,而pH 7.4和pH 11.0体系为静态猝灭。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计算pH 7.4和pH 11.0体系在温度为20和37℃条件下尼古丁和B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k20℃=140.15 L.mol-1,k37℃=131.83 L.mol-1(pH 7.4)和k20℃=141.76 L.mol-1,k37℃=27.79 L.mol-1(pH 11.0),表明结合常数在pH 7.4条件下受温度的影响要比pH 11.0条件下小,推测是由于不同pH下尼古丁存在的不同形态所致。紫外-可见光谱研究表明,pH 7.4条件下尼古丁浓度的增加引BSA在210 nm处吸收峰吸收强度减小且红移,说明BSA二级结构发生变化,即螺旋结构变松散;紫外二阶导数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Δλ=λem-λex=15 nm和Δλ=λem-λex=60 nm)分析尼古丁对BSA芳香性氨基酸(Trp,Tyr和Phe)残基微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浓度的尼古丁使所有这些芳香性氨基酸残基微环境由疏水环境转变为亲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血清白蛋白 光谱研究 相互作用 BSA 氨基酸残基 荧光猝灭 牛血清白蛋白 同步荧光光谱 二阶导数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4’,7-四羟基黄酮醇与人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光谱学表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苏忠 谢孟峡 +1 位作者 李建东 王英典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5-129,共5页
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对3,3’,4’,7-四羟基黄酮醇(FIS)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机理进行了表征。在生理pH7.4下,FIS对HSA的内源荧光有显著的猝灭现象,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药物与蛋白质浓度比0.1至10之间)其荧光猝灭机理主要是静态猝... 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对3,3’,4’,7-四羟基黄酮醇(FIS)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机理进行了表征。在生理pH7.4下,FIS对HSA的内源荧光有显著的猝灭现象,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药物与蛋白质浓度比0.1至10之间)其荧光猝灭机理主要是静态猝灭。研究结果表明,FIS和HSA之间形成了1∶1的复合物,结合常数为(1.05±0.18)×105L·mol-1。利用紫外光谱研究了FIS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解离行为,发现FIS在生理条件下以离子和中性分子的混合形式存在。与蛋白质的结合使FIS的紫外吸收光谱Ⅰ带发生了明显的红移(与中性分子相比红移幅度超过40nm),证明了药物分子离子状态以静电力与蛋白质发生结合。其紫外光谱的二阶导数谱显示,药物分子与蛋白质的结合可分为特征和非特征形式。由于激发态质子转移,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引起了FIS内源荧光发射峰强度的明显增加,进一步证实了它们与蛋白质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3’ 4’ 7-四羟基黄酮醇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 二阶导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小米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晓燕 张彬 +5 位作者 李倩 沙淑莉 李丹丹 周冠霖 肖霄 于宏伟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第2期81-87,共7页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分别开展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地五种小米的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小米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OH伸缩振动模式(νOH)、CH3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H3)、CH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H2)、CH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分别开展山东、山西和河北等地五种小米的光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小米的红外吸收模式主要包括OH伸缩振动模式(νOH)、CH3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H3)、CH2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asCH2)、CH2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sCH2)、CH伸缩振动模式(νCH)、C==O伸缩振动模式(νC==O)、酰胺Ⅰ带吸收模式(ν^(amide-Ⅰ))、酰胺Ⅱ带吸收模式(ν^(amide-Ⅱ))、酰胺Ⅲ带吸收模式(ν^(amide-Ⅲ))及C—O伸缩振动模式(νC—O);进一步以小米νasCH3-二维、νasCH2-二维、νsCH2-二维和νCH-二维为研究对象,小米相应的同步2D-MIR光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上述五种小米。研究拓展了三级MIR光谱技术在优质小米结构及快速鉴别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一维MIR光谱 二阶导数MIR光谱 同步2D-MIR光谱 快速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