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酸二铵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负调控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 被引量:3
1
作者 崔吉正 孟瑶 +2 位作者 唐萍萍 张小宝 周中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35-2140,共6页
目的:评价甘草酸二铵(D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神经炎症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损伤模型,给予20、60μmol/L DG处理。MTS检测细胞活力;Griess检测细胞NO分泌水... 目的:评价甘草酸二铵(D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改善神经炎症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损伤模型,给予20、60μmol/L DG处理。MTS检测细胞活力;Griess检测细胞NO分泌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TNF-α、IL-6和IL-1β炎症因子水平。RT-qPCR检测细胞TNF-α、IL-6、IL-1β、TLR4和MyD88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LR4、MyD88、NF-κB、p-NF-κB、IκB-α和p-IκB-α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的BV2小胶质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NO分泌显著增加(P<0.05),TNF-α、IL-6和IL-1β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0.05),TNF-α、IL-6、IL-1β、TLR4和MyD88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TLR4、MyD88、p-NF-κB和p-IκB-α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不同浓度DG干预的BV2小胶质细胞活力明显升高(P<0.05),NO分泌明显减少(P<0.05),TNF-α、IL-6和IL-1β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TNF-α、IL-6、IL-1β、TLR4和MyD88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TLR4、MyD88、p-NF-κB和p-IκB-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DG可有效减轻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反应,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BV2小胶质细胞 TLR4/NF-κB信号通路 神经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与替比夫定联用对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肝炎抗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2
作者 刘怡 罗瑶 李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60-61,共2页
目的:分析甘草酸二铵与替比夫定联用对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肝炎抗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12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6例。对照... 目的:分析甘草酸二铵与替比夫定联用对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肝炎抗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12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6例。对照组采用抗结核药物、替比夫定联用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结核药物、甘草酸二铵与替比夫定联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与替比夫定联用对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肝炎抗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联合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替比夫定 肺结核 乙型肝炎 抗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信号通路在甘草酸二铵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流 周海洋 +1 位作者 冉珂 王建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8-300,共3页
目的观察p38MAPK信号通路在甘草酸二铵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甘草酸二铵处理组(Ⅲ组)。Ⅰ组行冠脉套线不阻断,Ⅱ、Ⅲ组均行后冠状动脉前降... 目的观察p38MAPK信号通路在甘草酸二铵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甘草酸二铵处理组(Ⅲ组)。Ⅰ组行冠脉套线不阻断,Ⅱ、Ⅲ组均行后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40min,再灌注120min。其中Ⅲ组在阻断前用甘草酸二铵2.5mg/kg静脉泵注。三组在阻断冠脉前20min(T0),阻断后20min(T1)、40min(T2)、再灌注后1h(T3)、2h(T4)取颈内动脉血测定血浆TNF-2、IL-6,IL-8细胞因子含量,再灌注结束后免疫印记法测心肌p38MAPK水平,再灌注结束后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同时用伊文思蓝和TIC染色法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Ⅱ组比较Ⅲ组p38MAPK表达降低(P<0.05),细胞炎性因子含量减少(P<0.05)。心肌细胞超微损伤减轻(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通用下调心肌P38MAPK表达,减少炎性因子生成,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改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缺血再灌注损伤 P38MAPK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斯汀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雷小兵 高冬 +4 位作者 张江安 吕敏贤 冉立伟 刘安 谭升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05-705,共1页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临床上很难用单一抗组胺药控制.我们应用咪唑斯汀(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慢性荨麻疹,并与单用皿治林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咪唑斯汀 甘草酸二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联合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庞晓文 赵广 +2 位作者 史飞 冯燕军 吴卫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型 甘草酸二铵 清开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血清iNOS及NO水平的影响及其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6
作者 辛维娜 蒋荣娜 +1 位作者 石卓 盛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1,196,共4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对博莱霉素(BLM)致肺纤维化的作用,阐明其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组(模型组)及甘草酸二铵组,每组12只。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来霉素5mg.kg-1复制肺...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对博莱霉素(BLM)致肺纤维化的作用,阐明其抗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博莱霉素所致大鼠肺纤维化组(模型组)及甘草酸二铵组,每组12只。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来霉素5mg.kg-1复制肺纤维化模型。实验第2天开始,甘草酸二铵组大鼠给以甘草酸二铵75mg.kg-1.d-1干预,采用腹腔给药,对照组及模型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mL.kg-1),连续给药27d。实验第28天处死所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一氧化氮(NO)的水平。同时取大鼠左肺下叶,行HE染色和Masson三联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光镜下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大致正常,甘草酸二铵组大鼠肺纤维化轻微,而模型组大鼠肺纤维化改变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NOS、NO水平明显增高(P<0.01),而甘草酸二铵组无明显变化(P>0.05);甘草酸二铵组大鼠血清iNOS、NO均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甘草酸二铵可以下调大鼠血清中iNOS及NO的表达,从而减轻肺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博莱霉素 甘草酸二铵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抗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欧强 陈良 +1 位作者 谭德明 李萍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46-1047,共2页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免疫性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环磷酰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江南 刘翠霞 +1 位作者 但汉雄 王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6-328,共3页
目的 :研究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环磷酰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随机分为 3个甘草酸二铵组、正常组和对照组。分别给大鼠 0 .5 %甘草酸二铵 (2 0、4 0、6 0mg·kg-1,ig)和生理盐水连续 9d。d 6、d 7、d 8给药后 1h ,各给药组和对照... 目的 :研究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环磷酰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随机分为 3个甘草酸二铵组、正常组和对照组。分别给大鼠 0 .5 %甘草酸二铵 (2 0、4 0、6 0mg·kg-1,ig)和生理盐水连续 9d。d 6、d 7、d 8给药后 1h ,各给药组和对照组ip环磷酰胺 15 0mg·kg-1,检测血液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水平以及心脏、肾、肝脏组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 ,同时检测各组的凝血时间。结果 :甘草酸二铵能够抑制环磷酰胺引起的血液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的降低 ,明显降低心脏、肾、肝脏组织丙二醛的含量。甘草酸二铵对由环磷酰胺引起的凝血时间延长也有治疗作用。结论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环磷酰胺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白细胞 总蛋白 凝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运动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丁磊 马玉林 +4 位作者 马国强 罗小军 殷刚 刘秉锐 马宗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76-779,I0004,共5页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两组采用手术夹闭大鼠左右肾动脉之间的腹主动脉30min致脊髓缺血,然后松开再灌注,其中一组在缺血前10...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两组采用手术夹闭大鼠左右肾动脉之间的腹主动脉30min致脊髓缺血,然后松开再灌注,其中一组在缺血前10min舌下静脉注射DG20mg/kg(DG干预组),一组仅造成脊髓缺血损伤(损伤组);另一组打开腹腔后即关腹,不进行缺血再灌注(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3、24、72、16 8h处死大鼠取腰段脊髓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脊髓前角Caspase-3光密度变化情况;72、168h处死动物前先采用Behrmann 5点评分法评定大鼠后肢功能。结果:损伤组与干预组72h时后肢功能评分分别为4.2±0.45分、5.8±1.1分;168h时分别为5±0分、6.2±1.3分,两组相同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aspase-3表达位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胞浆。术后3、24、72、168h,正常对照组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平均光密度为0.13±0.04、0.15±0.06、0.13±0.06、0.15±0.06,损伤组为0.18±0.04、0.18±0.03、0.20±0.04、0.20±0.05,DG干预组为0.17±0.06、0.15±0.02、0.16±0.04、0.15±0.02,损伤组各时间点与对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DG干预组在24、72、168h与损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DG可下调凋亡信号转导通路中Caspase-3的表达水平,从而抑制脊髓前角神经元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CASPASE-3 甘草酸二铵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以群 卢玉兰 +4 位作者 林大东 林珍辉 沈建坤 许正锯 纪树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292-2293,共2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甘草酸二铵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B组甘草酸单铵联合丹参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后A组肝功能、TNF-α及IL-6、I...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甘草酸二铵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B组甘草酸单铵联合丹参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后A组肝功能、TNF-α及IL-6、IL-8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肝组织TGF-β表达显著下降,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x2=6.538,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有明显改善肝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和抗肝纤维化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促肝细胞生长素 丹参 肝炎 乙型 慢性 肿瘤坏死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对急慢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晓瑾 茹仁萍 +3 位作者 尤琳雅 李松龙 王琪 宋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2期2636-2639,共4页
目的:评价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DG-PC)的对急性、慢性免疫性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57BL/6 J小鼠注射氨基半乳糖和Freund完全佐剂(FCA)分别复制急性和慢性肝脏损害模型,测定血清ALT、AST,并对肝脏进... 目的:评价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注射剂(DG-PC)的对急性、慢性免疫性肝脏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C57BL/6 J小鼠注射氨基半乳糖和Freund完全佐剂(FCA)分别复制急性和慢性肝脏损害模型,测定血清ALT、AST,并对肝脏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DG-PC能降低急性肝损大鼠ALT水平(P<0.05)和慢性肝损伤小鼠的AST水平(P<0.01)。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评分结果显示DG-PC能显著降低四氯化碳染毒肝脏组织的病理评分(P<0.01),DG和模型组没有差异。肝组织切片光镜和电镜观测均显示,DG-PC可以改善急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细胞变性和损伤。结论:DG-PC对于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和C57BL/6 J小鼠慢性免疫性肝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磷脂复合物 急性肝损伤 慢性免疫性肝损伤 病理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胶囊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悠 杨俊 +3 位作者 魏磊 吴鹏飞 龙利红 陈建国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8期915-917,共3页
目的建立甘草酸二铵的活性代谢产物甘草次酸血药浓度的液-质联用色谱测定法(LC-MS),并对甘草酸二铵胶囊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两制剂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例男性健康受试者先后分别单剂量口服甘草酸二铵... 目的建立甘草酸二铵的活性代谢产物甘草次酸血药浓度的液-质联用色谱测定法(LC-MS),并对甘草酸二铵胶囊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两制剂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例男性健康受试者先后分别单剂量口服甘草酸二铵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150 mg,采用液-质联用色谱法,以熊果酸为内标,测定血浆中其活性代谢产物甘草次酸的浓度。采用DAS 2.0药动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的AUC0-t分别为(1648.49±230.55)和(1609.27±265.59)ng.mL-1.h;Cmax分别为(95.97±14.99)和(93.05±17.91)ng.mL-1;tmax分别为(12.00±1.30)和(11.80±1.44)h。结论两种制剂人体内血药浓度变化符合二室模型,两药的平均生物利用度为(103.5±12.7)%(AUC0-t),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甘草次酸 液-质联用色谱法 生物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α-甘草酸二铵与格列本脲联用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洁 彭仁琇 +1 位作者 杨静 吕靖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4-279,共6页
目的探讨18α-甘草酸二铵(DG)是否影响格列本脲(Gli)的代谢及降糖效应,联用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观察DG(25mg·kg-1·d-1,ip,×5d)及与Gli(1mg·kg-1·d-1,ig,×5d)联用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浆胰岛... 目的探讨18α-甘草酸二铵(DG)是否影响格列本脲(Gli)的代谢及降糖效应,联用的效应及其机制。方法观察DG(25mg·kg-1·d-1,ip,×5d)及与Gli(1mg·kg-1·d-1,ig,×5d)联用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肝糖原及CYP3A活性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胰岛及B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定量分析胰岛素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DG与Gli联用比单用Gli进一步降低空腹血糖,上调胰岛素及肝糖原水平。DG单用或联用Gli均抑制CYP3A活性并下调肝损伤指标。DG联用Gli时,随CYP3A活性下降,胰岛素及空腹血糖下降率均提高。免疫组化显示,DG可进一步改善Gli对胰岛及B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并使胰岛素分泌增加。结论DG可增强Gli降糖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YP3A活性,使Gli代谢延缓,致使降糖效应增强并与其促进胰岛B细胞修复和再生有关,提示DG有作为口服降糖药辅助用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实验性 18α-甘草酸二铵 格列本脲 药物协同作用 血糖 胰岛素 细胞色素 P450 CYP3A 肝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脱毛小鼠治疗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章建华 吕鹏 +4 位作者 杨春琳 金建波 徐宏江 俞璐 陈立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52-2255,I0024-I0025,共6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对环磷酰胺诱导小鼠脱毛动物模型治疗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建立小鼠脱毛模型,甘草酸二铵(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DG)组和生理盐水组脱毛后,分别灌胃DG(100mg/kg)和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对环磷酰胺诱导小鼠脱毛动物模型治疗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建立小鼠脱毛模型,甘草酸二铵(Diammonium Glycyrrhizinate,DG)组和生理盐水组脱毛后,分别灌胃DG(100mg/kg)和生理盐水(100mg/kg),持续8周。模型组不作任何处理。运用HE染色、电镜观察脱毛区毛囊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脱毛区CD4+T细胞(CD4+)、CD8+T细胞(CD8+)、INF-γ表达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IL-2、IL-4以及INF-γ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CD4+/CD8+比值。结果:给药8周后,肉眼观察到DG组脱毛区毛发生长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相比较为浓密;电镜观察到DG组残存毛囊细胞中线粒体模糊、空泡样化程度比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较轻。在各个时间点,DG组脱毛区CD4+、CD8+、INF-γ表达和外周血IL-2、INF-γ表达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P<0.05),而外周血IL-4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CTX造成脱毛小鼠T淋巴细胞过度表达,DG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促炎因子过度表达、提高抗炎因子的表达来改善脱毛小鼠毛发的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甘草酸二铵 脱毛 T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去氧胆酸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玉果 赵素贤 +2 位作者 李文聪 任伟光 南月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2-1325,共4页
目的对比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甘草酸二铵与单用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生化学应答和肝脏硬度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的PBC患者66例,均行FibroTouch检测,以肝脏... 目的对比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甘草酸二铵与单用UDCA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生化学应答和肝脏硬度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的PBC患者66例,均行FibroTouch检测,以肝脏硬度值表示肝纤维化程度,对比分析UDCA联合甘草酸二铵与单用UDCA治疗PBC患者4、12、24和48周的肝生化学应答和治疗24、48周后肝脏硬度值变化情况。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生化学指标及肝脏硬度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UDCA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组与单用UDCA对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组AST水平在治疗后4周[(38.4±15.4) U/L vs (61.6±28.8) U/L,t=2.684,P=0.012]、12周[(36.4±12.6) U/L vs (58.1±24.8) U/L,t=2.953,P=0.006)]、24周[(37.0±8.5) U/L vs (52.9±17.2) U/L,t=3.134,P=0.004]、48周[(34.9±7.9) U/L vs (48.6±12.7) U/L,t=3.242,P=0.00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ALP水平在治疗24周[(91.6±15.1) U/L vs (137.3±55.6) U/L,t=2.970,P=0.006]、48周[(71.3±14.7) U/L vs (128.7±45.5) U/L,t=4.503,P <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联合治疗组肝脏硬度值治疗后24周[(12.9±6.8) kPa vs (13.9±7.6) kPa,t=4.814,P <0.001;(13.4±7.0) k Pa vs (15.8±9.7) k Pa,t=3.031,P=0.010)]、48周[(12.6±6.4) kPa vs (13.9±7.6) kPa,t=3.928,P=0.010;(12.0±5.7) k Pa vs (15.8±9.7) k Pa,t=3.044,P=0.010)]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两组之间肝脏硬度值在治疗24周、48周无显著差异(P值均> 0.05)。结论 UDCA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PBC可改善患者的血清生化学应答反应,优于单用UDCA治疗,两组治疗24周、48周肝脏硬度值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有利于病情稳定。FibroTouch在PBC患者定期随访监测时对判断肝纤维化有无进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熊去氧胆酸 甘草酸二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抑制慢性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平滑肌增生 被引量:5
16
作者 肖敏 朱涛 +1 位作者 汪涛 文富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416-1420,共5页
目的评价甘草酸二铵(DG)对气道重构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 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既空白组、卵清蛋白+甘草酸二铵组(OVA+DG组)和卵清蛋白组(OVA组)。在干预75 d后处死小鼠获得肺组织标本,并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 目的评价甘草酸二铵(DG)对气道重构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 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既空白组、卵清蛋白+甘草酸二铵组(OVA+DG组)和卵清蛋白组(OVA组)。在干预75 d后处死小鼠获得肺组织标本,并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及气道上皮基底膜下胶原沉积测量。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对α-SMA和PPARγ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行测定。结果 HE染色发现OVA致敏和激发75 d后小鼠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且OVA组较OVA+DG组更加明显。Masson染色和基底膜下胶原沉积分析发现OVA干预后小鼠基底膜下胶原沉积明显增加,且OVA组较OVA+DG组增加更显著。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OVA干预后小鼠肺组织α-SMA表达明显增加,而PPARγ表达则明显下降,但与OVA+DG组相比较OVA组α-SMA表达增加和PPARγ表达下降更明显。结论 DG可能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减轻OVA诱导的慢性哮喘导致的气道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基底膜下的胶原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支气管哮喘 气道平滑肌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 Α-S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蒋建刚 吴基良 陈金和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5期282-283,共2页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 (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经右颈总动脉行左心室插管 ,于给药前、注药后 10min ,缺血即刻、2 0min及再灌注即刻、3 0 ,60min时 ,分别测定各组...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 (DG)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经右颈总动脉行左心室插管 ,于给药前、注药后 10min ,缺血即刻、2 0min及再灌注即刻、3 0 ,60min时 ,分别测定各组左心室内压峰值 (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 (LVEDP)、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最大压力变率 (+dp/dtmax)、左心室舒张期压力下降最大变率 ( dp/dtmax) ,以评价左心室功能。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 ,给予DG后LVSP、+dp/dtmax 、-dp/dtmax 都下降 (P <0 .0 5 ,P <0 .0 1) ,LVEDP上升 (P <0 .0 1)。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缺血再灌注组的LVSP、+dp/dtmax 、-dp/dtmax 呈进行性下降 ,LVEDP呈进行性上升。DG组的缺血 2 0min ,再灌注即刻、3 0 ,60min的LVSP、+dp/dtmax 、-dp/dtmax 显著高于同时间点的缺血再灌注组 (P <0 .0 1) ,LVEDP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缺血再灌注组指标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左心室功能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脑缺血再灌致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亚军 陈金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缺血再灌注 神经细胞凋亡 脑脂质过 氧化 BCL-2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红艳 朱红辉 胡光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轻中度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甘草酸二铵、维生素C、肌苷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轻中度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甘草酸二铵、维生素C、肌苷等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还原型谷胱甘肽1.8静滴qd疗程3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在不停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下,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轻中度肝损害能较快使肝功能恢复正常,比单独应用甘草酸二铵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甘草酸二铵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二铵三七总苷等联合治疗活动性肝硬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细球 程芳洲 +1 位作者 何小飞 袁学文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4期210-211,共2页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三七总苷、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活动性肝硬化患者 60例 ,分为治疗组 3 2例 ,应用甘草酸二铵 3 0mL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2 5 0mL ,静脉滴注 ,qd ;酚妥拉明 10mg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2 5 0mL... 目的 :观察甘草酸二铵、三七总苷、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活动性肝硬化患者 60例 ,分为治疗组 3 2例 ,应用甘草酸二铵 3 0mL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2 5 0mL ,静脉滴注 ,qd ;酚妥拉明 10mg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2 5 0mL静脉滴注 ,qd ;三七总苷 5 0mg ,po ,tid。对照组 2 8例 ,用甘草酸二铵 3 0mL加入 5 %葡萄糖溶液 2 5 0mL ,静脉滴注 ,qd ;10 %氯化钾 10mL及维生素C 2 .0g加入 5 %葡萄糖 2 5 0mL ,静脉滴注 ,qd ;水飞蓟宾 77mg ,po ,tid。两组均给予小剂量利尿药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疗程 8周。结果 :治疗组显效 2 5例 (78.1% ) ,总有效率 86.6% ;对照组显效 13例(4 6.4% ) ,总有效率 68.3 % ,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甘草酸二铵、三七总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性肝硬化 甘草酸二铵 酚妥拉明 三七总苷 药物疗法 疗效 治疗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