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图-文”二重证据法的宋代竹家具品类考证研究 |
张小开
朱婷婷
|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古史辨”派、“二重证据法”及其相关问题——裘锡圭先生访谈录 |
裘锡圭
曹峰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7
|
|
3
|
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出土文献?——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不可证伪性 |
西山尚志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7
|
|
4
|
“抢占前沿”和“新二重证据法”、“结合论”——由赵彤《战国楚方言音系》引发的思考 |
鲁国尧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5
|
论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及其文学批评 |
李铎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6
|
二重证据法溯源 |
巩富文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3
|
|
7
|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和古史新证论 |
吴怀琪
|
《河北学刊》
|
1987 |
3
|
|
8
|
试论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及其逻辑-方法论意义 |
彭汶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0 |
0 |
|
9
|
夏商周秦汉时期黄河流域体育文明探赜——源于宗教祭祀仪式的“二重证据法” |
徐耀铎
|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东晋之前导引术存在的二重证据——从文献传说到考古发现 |
魏燕利
|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1
|
从神话—原型理论到人类学“三重证据法”——叶舒宪先生访谈录 |
叶舒宪
汪宇
|
《现代中文学刊》
|
1996 |
0 |
|
12
|
“三重证据法”与人类学──读萧兵《楚辞的文化破译》 |
路坦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5
|
|
13
|
论“古史三重证” |
周书灿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4
|
从“梁王”到“二冯”:文化史研究中的观念传承与范式转型 |
傅才武
严星柔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5
|
"疑古"与"释古"——文明探源与古史重建理论的百年反思与展望 |
黄东阳
成祖明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6
|
中国服饰艺术的多维探析——评《华服史迹:考古视域下的中国服饰艺术研究》 |
罗雅莉
|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7
|
疑古与新证的交融--顾颉刚与王国维的学术关联 |
曹书杰
杨栋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6
|
|
18
|
出土文献可以改写思想史吗? |
曹峰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3
|
|
19
|
国学方法论的现代变革 |
叶舒宪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10
|
|
20
|
评长沙走马楼吴简“吏民”问题研究及其学术乱象——兼论大陆史学界“吏户”问题研究60年 |
李文才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