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国有经济的二重性质及其主导作用
1
作者 杜家远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0-44,共5页
我国改革的实践反复证明,如欲从根本上改善现有国有企业的状况,不仅要着眼于国有企业本身的改革,更须侧重于国有经济宏观经济功能的整合,从根本上改善整个国有经济的状况。欲达此目的,其关键则是取决于对国有经济性质的正确认识。... 我国改革的实践反复证明,如欲从根本上改善现有国有企业的状况,不仅要着眼于国有企业本身的改革,更须侧重于国有经济宏观经济功能的整合,从根本上改善整个国有经济的状况。欲达此目的,其关键则是取决于对国有经济性质的正确认识。本文认为,正确揭示并深刻认识国有经济的二重性质,特别是其非商品经济性质,对于理解现代市场经济,强化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功能,规范国有经济的行为并切实发挥其“主导作用”,具有明显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 二重性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行政管理的二重性质及现实意义
2
作者 田莉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行政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非社会主义 二重性质 资本主义 社会管理职能 马克思 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知识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密生产劳动理论二重性质疑
3
作者 于洪波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5期15-17,共3页
马克思认为,“亚·斯密对一切问题的见解都具有二重性”。这就是说,斯密对所有经济问题的解释都含有科学的灼见和谬误。那么他的生产劳动理论的二重性应该如何理解呢? 学术界有关的论著几乎普遍认为,由于斯密的研究方法具有二重性质... 马克思认为,“亚·斯密对一切问题的见解都具有二重性”。这就是说,斯密对所有经济问题的解释都含有科学的灼见和谬误。那么他的生产劳动理论的二重性应该如何理解呢? 学术界有关的论著几乎普遍认为,由于斯密的研究方法具有二重性质,导致了他生产劳动理论的二重性质。这个二重性表现在,他一方面把生产劳动规定为生产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劳动。另一方面又把它规定为与资本直接交换、并为资本提供利润的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劳动理论 资本主义生产劳动 斯密 二重性质 理论体系 马克思 规定性 社会规定性 资本家 劳动创造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
4
作者 左中海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48-52,共5页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及经济管理二重性的再认识和深刻分析,论证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进而指出了正确认识这一问题的重大在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宏观经济管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二重性质 管理二重性 正确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 企业管理 二重性理论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经济对精神文明影响的二重性──兼评“代价论”和“滑坡论”的错误认识
5
作者 鲁荣寰 李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代价论” 文明影响 滑坡论 二重性质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市场经济条件 精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经济全球化”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兴亚 张建伟 张昆仑 《现代经济探讨》 2000年第10期3-7,共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世界性,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从根本上说仍是资本主义经济世界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经济全球化作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发展的结果,是世界经济...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特点就在于它的世界性,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从根本上说仍是资本主义经济世界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经济全球化作为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发展的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但是由资本主义首先推动的全球化本质上就是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 (当然,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是不断变化的 );经济全球化的领导权仍掌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中国应对其二重性质保持全面的认识,争取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利益,理性融入经济全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 二重性质 对策 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播电视走产业化、集团化道路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鸿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9-62,共4页
关键词 广播电视产业化 集团化道路 信息产业 息社会 经济广播电台 喉舌功能 二重性质 经济属性 理论依据 政治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国家资本主义
8
作者 方兴起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10,共5页
社会主义可以被理解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建立与垄断资本主义统治的世界市场的联系,并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利用垄断资... 社会主义可以被理解为"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建立与垄断资本主义统治的世界市场的联系,并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利用垄断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以完善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探索国家资本主义及其二重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二重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