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荀况的二重化世界观
1
作者
宋立卿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6-80,共5页
对于荀子哲学,学者大多认为是唯物论,但又以为其中包含某些唯心论因素;偶或有人认为是唯心论,但夹杂唯物论因素。二者都没有把荀子哲学的基本倾向和对立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讲清楚,就是说,都没有找到其内在逻辑结构上的根据。其实,心物二...
对于荀子哲学,学者大多认为是唯物论,但又以为其中包含某些唯心论因素;偶或有人认为是唯心论,但夹杂唯物论因素。二者都没有把荀子哲学的基本倾向和对立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讲清楚,就是说,都没有找到其内在逻辑结构上的根据。其实,心物二重化世界观和以一举多的方法论,是荀子哲学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化世界
万物
荀况
《天论》
解蔽
本体
现象界
天地
礼论
圣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思维的自我建构到对现实历史的阐释——兼论哲学二重化的理论实质及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进路
2
作者
陆杰荣
浦家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9,共7页
哲学世界二重化的历史嬗变一直伴随着哲学自身的阶段性发展,这一古老的理论设计和概念内涵不断地被激活、充实和转型,并隐含在哲学不同样式的自身之变化中。希腊哲学在面对变换不居的感性世界时,借助于早期形而上学对本体的追问,凸显了...
哲学世界二重化的历史嬗变一直伴随着哲学自身的阶段性发展,这一古老的理论设计和概念内涵不断地被激活、充实和转型,并隐含在哲学不同样式的自身之变化中。希腊哲学在面对变换不居的感性世界时,借助于早期形而上学对本体的追问,凸显了理念世界的价值重要性,理念世界的永恒性保障了知识与价值绝对性,所有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两个领域的划分是形而上学的必然选择。究其根本,世界二重化理论就其实质上是思维自身在对本体探究过程中的二重本性的展现。随着世界二重化理论的确立,对二者紧张关系的消解也随之展开,黑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都试图突破这一两难境遇,尝试通过思维自身来调适二者之关系,但均没有达到最初的理论预期。从现实的历史维度观察会看到,真正完成这一任务的是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只有马克思真正消解了世界二重化的抽象的思维本性,从实践层面重新理解世界二重化的本质规定,在突破西方哲学的抽象性的世界二重化的同时,彰显出自身哲学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二重化
思维建构
现实维度
马克思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北学刊》1989年第1—6期总目录
被引量:
2
3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北学
总目录
元杂剧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开放区
二重化世界
田中谦二
技术商品定价
晋察冀文艺
社会进步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荀况的二重化世界观
1
作者
宋立卿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76-80,共5页
文摘
对于荀子哲学,学者大多认为是唯物论,但又以为其中包含某些唯心论因素;偶或有人认为是唯心论,但夹杂唯物论因素。二者都没有把荀子哲学的基本倾向和对立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讲清楚,就是说,都没有找到其内在逻辑结构上的根据。其实,心物二重化世界观和以一举多的方法论,是荀子哲学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二重化世界
万物
荀况
《天论》
解蔽
本体
现象界
天地
礼论
圣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思维的自我建构到对现实历史的阐释——兼论哲学二重化的理论实质及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进路
2
作者
陆杰荣
浦家滢
机构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3-99,共7页
基金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现代形而上学思想研究"(14BZX114)
2012年度辽宁省教育厅重大招标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价值观建构"(ZW2012010)
文摘
哲学世界二重化的历史嬗变一直伴随着哲学自身的阶段性发展,这一古老的理论设计和概念内涵不断地被激活、充实和转型,并隐含在哲学不同样式的自身之变化中。希腊哲学在面对变换不居的感性世界时,借助于早期形而上学对本体的追问,凸显了理念世界的价值重要性,理念世界的永恒性保障了知识与价值绝对性,所有感性世界与理念世界两个领域的划分是形而上学的必然选择。究其根本,世界二重化理论就其实质上是思维自身在对本体探究过程中的二重本性的展现。随着世界二重化理论的确立,对二者紧张关系的消解也随之展开,黑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都试图突破这一两难境遇,尝试通过思维自身来调适二者之关系,但均没有达到最初的理论预期。从现实的历史维度观察会看到,真正完成这一任务的是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只有马克思真正消解了世界二重化的抽象的思维本性,从实践层面重新理解世界二重化的本质规定,在突破西方哲学的抽象性的世界二重化的同时,彰显出自身哲学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世界
二重化
思维建构
现实维度
马克思哲学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北学刊》1989年第1—6期总目录
被引量:
2
3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北学
总目录
元杂剧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开放区
二重化世界
田中谦二
技术商品定价
晋察冀文艺
社会进步观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荀况的二重化世界观
宋立卿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思维的自我建构到对现实历史的阐释——兼论哲学二重化的理论实质及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进路
陆杰荣
浦家滢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北学刊》1989年第1—6期总目录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