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聚体水/醇/氨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梅 李思佳 +3 位作者 徐玮峰 黄金保 罗小松 吴雷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8,共9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P86/6-31++G(d,p)方法对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聚体的水/醇/氨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了水/醇/氨降解过程的各种可能反应路径,对参与反应的各种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以获得热力...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P86/6-31++G(d,p)方法对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聚体的水/醇/氨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了水/醇/氨降解过程的各种可能反应路径,对参与反应的各种中间体、过渡态及产物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以获得热力学与动力学参数值,分析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聚体主链酯键中的酰氧键位置水/醇/氨降解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水/醇/氨解能够降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二聚体主链酯键中的酰氧键裂解的反应活化能,使反应更易于进行,其中水解中主要基元反应步的反应能垒最高约为169.0 kJ/mol,氨解最低约为153.0 kJ/mol,其次是醇解约为155.0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密度泛函理论 水解 氨解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醇解制备阻燃水性聚氨酯及其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庞明科 王淑花 +6 位作者 史晟 薛立钟 郭红 高承永 卢建军 赵晓婉 王子涵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4-221,共8页
为解决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纺织品日益增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浪费问题,采用醇解法对PET纤维进行解聚,优化其解聚工艺;并以醇解产物为原料合成磷硅协同阻燃改性水性聚氨酯,探究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NCO基团与对苯二甲酸... 为解决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纺织品日益增多,造成巨大的能源和资源浪费问题,采用醇解法对PET纤维进行解聚,优化其解聚工艺;并以醇解产物为原料合成磷硅协同阻燃改性水性聚氨酯,探究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中NCO基团与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中OH基团的量比(n(NCO)/n(OH))、阻燃剂三羟甲基氧膦(THPO)和二氧化硅(SiO_(2))质量分数对阻燃改性水性聚氨酯形态和稳定性的影响;然后将得到的阻燃改性水性聚氨酯通过后整理的方法改性PET织物,并表征其阻燃性能。结果表明:在乙二醇(EG)为解聚剂,酯酸锌和氯化胆碱为催化剂的条件下,最佳解聚工艺为EG与PET质量比为4∶1、氯化胆碱与酯酸锌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185℃、反应时间为4 h,解聚产物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的产率可达87.6%;当THPO质量分数小于24%,SiO_(2)质量分数小于6%,n(NCO)/n(OH)在3~7时,阻燃改性水性聚氨酯呈均匀稳定的乳液形态;当THPO质量分数为24%,SiO_(2)质量分数为4%,n(NCO)/n(OH)为6时,阻燃改性PET织物具有较高的阻燃性能,残炭率可达13.9%(比原PET织物的残炭率提高127%),极限氧指数最高达29.7%,垂直燃烧测试达V-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水性 阻燃改性 整理工艺 回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废弃共聚酯膜材料的醇解回收研究
3
作者 何乐清 李双白 +1 位作者 黄崇品 李红坤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82-387,共6页
二醇类改性聚酯(PETG)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衍生的一种改性共聚酯,因其优异的性能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废弃PETG的循环利用也逐显重要。针对有色PETG废弃膜转化为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进行了探索,以有色PETG印刷膜为原料... 二醇类改性聚酯(PETG)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衍生的一种改性共聚酯,因其优异的性能日益得到广泛应用,废弃PETG的循环利用也逐显重要。针对有色PETG废弃膜转化为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进行了探索,以有色PETG印刷膜为原料,确定了采用醋酸锌催化乙二醇醇解PETG为BHET、以Al_(2)O_(3)为吸附剂在乙二醇中进行BHET吸附重结晶提纯。结果表明:在较佳的醇解反应条件下PETG废弃膜醇解率为99%,BHET收率为94.5%;经提纯后BHET产品纯度>99.5%、产品白度值为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有色废料 乙二醇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环二醇改性PET共聚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朱坚 尚小愉 +2 位作者 王滢 张先明 陈文兴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003-6010,共8页
为了扩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应用范围,常通过引入第三单体来改变其性能。本研究以螺环二醇(SPG)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熔融缩聚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单体含量的共聚酯。采用超高效聚合物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APC-MALLS)联用分析... 为了扩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应用范围,常通过引入第三单体来改变其性能。本研究以螺环二醇(SPG)为原料,采用酯交换法熔融缩聚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单体含量的共聚酯。采用超高效聚合物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APC-MALLS)联用分析了共聚酯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利用核磁氢谱(^(1)H NMR)、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共聚酯的化学结构,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了共聚酯的热性能以及结晶性能,测试了共聚酯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符合纤维级聚酯数均分子量(M_(n))和重均分子量(M_(w))要求的共聚酯,分子量分布较窄,随着第三单体含量的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从77℃提升至85℃,而熔融温度从255℃降低至222℃,热分解温度无明显变化,结晶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 结晶 螺环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类聚酯吸氧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柳 崔爱军 +2 位作者 何明阳 陈群 蔡煜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72-377,共6页
制备了1,4-丁烯二醇/顺丁烯二酸酐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物吸氧剂,讨论了反应时间及醇酐比对吸氧剂酯化率的影响,并且将1,4-丁烯二醇/顺酐、HTPB/顺酐吸氧剂接枝共聚到PET中得到改性吸氧材料。考察了两种吸氧材料的... 制备了1,4-丁烯二醇/顺丁烯二酸酐和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顺丁烯二酸酐酯化物吸氧剂,讨论了反应时间及醇酐比对吸氧剂酯化率的影响,并且将1,4-丁烯二醇/顺酐、HTPB/顺酐吸氧剂接枝共聚到PET中得到改性吸氧材料。考察了两种吸氧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吸氧性能,以及影响吸氧性能的双键保留率,催化剂用量、醇酐比。实验表明,顺酐与1,4-丁烯二醇、HTPB反应的最佳酯化时间分别为2 h和3 h,含1,4-丁烯二醇/顺酐和HTPB/顺酐的吸氧材料最大数均分子量分别为3.66万和4.97万,最大双键保留率分别为77.4%和76.3%,最大催化剂用量为1.0 g/kg,含1,4-丁烯二醇/顺酐和HTPB/顺酐的吸氧材料24 h最大吸氧量为3.17 mL/g和10.04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丁烯 端羟基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吸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G共聚酯切片挤出板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颖 宋杰 +1 位作者 史君 宋桂霞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39,共4页
研究了PETG(二醇类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酯切片的干燥工艺条件和挤出板材工艺条件,探讨了PETG共聚酯切片挤出板材的后加工行为。结果表明,PETG共聚酯切片的干燥工艺可以选择2种方式:一种是电热鼓风干燥的,其干燥温度在70℃(玻... 研究了PETG(二醇类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共聚酯切片的干燥工艺条件和挤出板材工艺条件,探讨了PETG共聚酯切片挤出板材的后加工行为。结果表明,PETG共聚酯切片的干燥工艺可以选择2种方式:一种是电热鼓风干燥的,其干燥温度在70℃(玻璃化转变温度附近);一种是真空转鼓干燥方式,其干燥温度可提高至100℃,且真空转鼓干燥效果好于电热鼓风干燥。挤出板材加工中,控制螺杆前两区进料温度低于PETG共聚酯软化点30℃左右,则工艺控制稳定,板材成型良好,且辗光一辊温度在70℃(稍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挤出的板材不易粘辊,辗光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醇类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切片 干燥 板材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回收废聚酯制备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 被引量:7
7
作者 宋红玮 许忠斌 郑素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141-2148,共8页
在微波辅助下,采用新戊二醇(NPG)对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多元醇解,产物经酯化后,制备了能用于聚酯-环氧粉末涂料的聚酯树脂。通过研究各主要因素对醇解反应和酯化反应的影响,实现了反应条件的最优化组合。同时研究了酯化... 在微波辅助下,采用新戊二醇(NPG)对废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多元醇解,产物经酯化后,制备了能用于聚酯-环氧粉末涂料的聚酯树脂。通过研究各主要因素对醇解反应和酯化反应的影响,实现了反应条件的最优化组合。同时研究了酯化过程中引入的均苯四酸二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回收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新戊 粉末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薄膜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制备 被引量:3
8
作者 宋有信 鲍俊杰 +3 位作者 陶灿 许戈文 黄毅萍 程芹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7-740,共4页
以聚对苯二甲酸-3-甲基-1,5-戊二醇酯二醇(TPA-1000)、聚乙二醇(PEG-2000)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一缩二乙二醇(DEG)、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硬段,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用于PET薄膜的粘接。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以聚对苯二甲酸-3-甲基-1,5-戊二醇酯二醇(TPA-1000)、聚乙二醇(PEG-2000)为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一缩二乙二醇(DEG)、2,2-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硬段,合成了一系列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用于PET薄膜的粘接。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聚氨酯的结构,同时对聚氨酯胶膜进行了拉伸、耐水性、DSC和T型剥离等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聚乙二醇含量的减少,大大增加了胶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胶膜的热稳定性能有所提高,粘接强度先增加后减小,质量比TPA-1000∶PEG-2000=1∶1时,T型剥离强度达到最大值4.55 N/2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3-甲基-1 5-戊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乙二醇 水性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g-MAH增容改性PLA/PETG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0
9
作者 蒋文柔 包睿莹 +3 位作者 刘正英 杨伟 谢邦互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采用熔融法制备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PLA-g-MAH)用于增容改性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LA/PETG)共混物,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SEM... 采用熔融法制备聚乳酸接枝马来酸酐(PLA-g-MAH)用于增容改性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LA/PETG)共混物,通过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SEM结果显示,加入增容剂PLA-g-MAH后,PLA/PETG共混物两相间的界面明显变得模糊,说明PLA-g-MAH对共混物具有一定的增容作用;增容剂的引入,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弯曲模量略有下降,但冲击强度略有提高,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PLA的为6.9%,而加入3%增容剂共混物的为21.9%,提高到纯样的3倍左右),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1 4-环己烷 乳酸接枝马来酸酐 增容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牌号的PC与PETG共混改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苏昱 丁雪佳 +4 位作者 刘凤娇 王艺霏 王国胜 范义峰 魏永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109,共5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不同聚碳酸酯(PC)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熔融共混,制备出3组不同的PC/PETG共混物,研究了不同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能、透明性、相容性、加工流动性及微观形态结构等性能。研究发现,3...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对不同聚碳酸酯(PC)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熔融共混,制备出3组不同的PC/PETG共混物,研究了不同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耐溶剂性能、透明性、相容性、加工流动性及微观形态结构等性能。研究发现,3种PC中PC2858与PETG共混的综合性能最优。制备出的PETG/PC2858合金在高透明的热塑性塑料中特别是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相当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1 4-环己烷 共混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M用PETG系列耗材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乔雯钰 王晨蕾 胡浩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4-31,共8页
对市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丝材及原材料进行研究,选用PETG 2012作为制备熔融堆积成型技术(FDM)用PETG丝材的基体树脂。选用聚碳酸酯(PC)对基体PETG进行增韧增强改性,并制成3D打印高分子丝材进行打印测试,探... 对市售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丝材及原材料进行研究,选用PETG 2012作为制备熔融堆积成型技术(FDM)用PETG丝材的基体树脂。选用聚碳酸酯(PC)对基体PETG进行增韧增强改性,并制成3D打印高分子丝材进行打印测试,探讨了PC含量对PETG耗材及制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PC含量下,PETG与PC的相容性较好,PETG与PC制件未出现明显的分层,分布比较均匀;共混物的流动性随着PC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打印件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热变形温度随着PC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此外,PC材料的加入使得PETG打印件的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改善:打印件的拉伸强度随着PC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缺口冲击强度却随着PC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PETG/PC的配比为1∶1时,可制得力学性能优异的3D打印耗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1 4-环己烷 碳酸 熔融堆积成型技术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镁烟气脱硫废渣制备催化剂及其醇解废PET的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婷 赵丹 +5 位作者 董延茂 韦辽余 朱广爱 顾明玉 贡昀 祝妍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35,41,共8页
采用氧化镁烟气脱硫废渣制备了类水滑石(HTLcs),将其焙烧制备了用以醇解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新型催化剂。对催化剂及降解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煅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乙二醇溶剂中,用所制催化剂醇解废PET得到... 采用氧化镁烟气脱硫废渣制备了类水滑石(HTLcs),将其焙烧制备了用以醇解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新型催化剂。对催化剂及降解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煅烧温度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在乙二醇溶剂中,用所制催化剂醇解废PET得到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BHET),获得了最优实验条件:催化剂煅烧温度为500℃,醇解温度为198℃,催化剂质量分数为2.0%时,BHET的产率达69.34%。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其催化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该催化剂在固体废物处理和高分子降解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 氧化镁 水滑石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G/PC共混物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雨 丁雪佳 +3 位作者 郭甜甜 周克斌 韩海军 张丽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26,共3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与聚碳酸酯(PC)熔融共混,制备PETG/PC共混物,研究了共混物的透明性、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结构以及流变性等性能。研究发现,制备的PETG/PC共混物透光率约为91%;PETG、PC...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G)与聚碳酸酯(PC)熔融共混,制备PETG/PC共混物,研究了共混物的透明性、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结构以及流变性等性能。研究发现,制备的PETG/PC共混物透光率约为91%;PETG、PC相容性很好;PETG/PC共混物为韧性断裂;随着PC含量的增加,共混物拉伸强度升高,断裂伸长率下降;共混物在低频区表现出典型的非牛顿流体行为,有剪切变稀现象;复数粘度随着PC含量的增加而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酸乙二醇-1 4-环己烷 碳酸 共混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O/MgO复合固体碱催化剂催化降解PET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继明 刘润清 +1 位作者 韦恩光 吴思展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6-50,共5页
以草酸盐为前驱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aO/MgO复合固体碱催化剂,将其用于乙二醇(EG)介质中催化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CO_2程序升温脱附对固体碱催化剂进行表征,分别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 以草酸盐为前驱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aO/MgO复合固体碱催化剂,将其用于乙二醇(EG)介质中催化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CO_2程序升温脱附对固体碱催化剂进行表征,分别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EG与PET的质量比对降解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钙镁比为1∶3时,复合固体碱催化剂碱性最强并且形貌规整;催化降解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5 h,催化剂用量为2.5%(以PET质量计),EG与PET用量比为25 m L/5 g时催化效果最佳,降解产物最大收率为85.5%。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分析表明PET降解产物是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二甲酸 固体碱 共沉淀法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进回用PET加工性能的树脂添加剂
15
作者 牟发章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0-100,共1页
日本钟渊化学工业公司开发成功一种用于回收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添加剂。这种添加剂是以MBS(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酸类为基础的改性剂,它们能够改进回用PET瓶的缺点,从而增进其加工和可模塑性能及冲击... 日本钟渊化学工业公司开发成功一种用于回收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添加剂。这种添加剂是以MBS(甲基丙烯酸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酸类为基础的改性剂,它们能够改进回用PET瓶的缺点,从而增进其加工和可模塑性能及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加工性能 树脂 回用 聚对二甲酸乙二醇 烯-乙烯共 甲基丙烯酸 开发成功 化学工业 丙烯酸 PET瓶 冲击性能 改性 MBS 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