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桦甸地区二道甸子金矿床成因与成矿背景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存柱 徐明芳 +6 位作者 刘长纯 张苍江 郑大贺 李国郡 金忠宝 许帅农 王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54,共16页
吉林省桦甸地区二道甸子金矿床是一座大型金矿床,位于桦甸市二道甸子镇西北约2 km处。为了揭示该矿床成因和成矿地质背景,在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矿物流体包裹体、H-O-S-Pb同位素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流体包裹体... 吉林省桦甸地区二道甸子金矿床是一座大型金矿床,位于桦甸市二道甸子镇西北约2 km处。为了揭示该矿床成因和成矿地质背景,在矿床地质研究基础上,开展了矿物流体包裹体、H-O-S-Pb同位素及成矿时代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是气液两相包裹体和液相包裹体;获得均一温度为218.7~347.8℃,流体盐度为3.33%~14.57%,密度为0.69~0.89 g/cm^(3),成矿深度<1.4 km;流体包裹体的δ^(18)O H_(2)O为5.23‰~9.50‰、δD为-83.8‰~-111.1‰,δ^(34)S为-8.25‰~-2.00‰,^(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值分别为16.7210~18.4898、15.3400~15.6230、36.4880~38.3730。上述特征揭示其为中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来自岩浆水,演化过程发生与围岩的水岩交换,晚阶段有大气水混入,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伴有地壳物质的混染。结合获得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单颗粒锆石U-Pb年龄((192.7±1.6)Ma)和区域金矿成矿时代的研究成果,分析认为该矿床为与深成岩浆作用有关的岩浆热液金矿床,成矿适值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下的活动大陆边缘造山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 流体包裹体 H-O-S-Pb同位素 锆石U-PB定年 成矿地质环境 二道甸子金矿床 岩浆热液型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