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二连探区可控震源激发优化技术
被引量:
1
1
作者
常建华
刘金浓
+2 位作者
姚京耀
尹卫东
史英龙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2期57-62,70,共7页
二连探区主要凹陷勘探程度较高,构造油气藏大多已经发现并落实。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目前已进入隐蔽性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要求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分辨率、主频和频宽。二连探区勘探目的层相对较浅,但地表类型复杂,大部分...
二连探区主要凹陷勘探程度较高,构造油气藏大多已经发现并落实。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目前已进入隐蔽性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要求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分辨率、主频和频宽。二连探区勘探目的层相对较浅,但地表类型复杂,大部分地区沙化,激发接收条件差,高频信号衰减严重,提高资料的频宽和主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极大的难度。自2003年起在二连探区开始探索应用可控震源模拟变频扫描技术和基于高密度空间采样的可控震源震次拆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采集资料的主频和频宽,尤其中深层和层间弱反射成像得到了很大改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地质效果。依据新资料已发现多个隐蔽性岩性油气藏,也为有利区块的二次采集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探区
可控震源
模拟变频
高密度
震次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巨厚低渗砂砾岩储层控缝高蓄能缝网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修书志
贾元钊
+3 位作者
张斌
陈守雨
郝艳
葛腾泽
《中外能源》
CAS
2016年第10期58-63,共6页
二连探区勘探开发的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具有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纵向上砂层厚度大、夹隔层薄、存在微裂缝、分层控高压裂难度大等特点,采用常规压裂技术投产后表现为初期产量高,后期递减快,注水效果差,一旦注水见效后易形成注水大通...
二连探区勘探开发的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具有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纵向上砂层厚度大、夹隔层薄、存在微裂缝、分层控高压裂难度大等特点,采用常规压裂技术投产后表现为初期产量高,后期递减快,注水效果差,一旦注水见效后易形成注水大通道,导致储层水淹,严重影响开发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根据砂砾岩脆性强、天然裂缝发育、两向水平主应力差值小等特点,采用低黏度变排量二次加砂组合控高工艺控制裂缝高度,研发了具有较强的洗油、润湿、破乳助排和黏土稳定性能的新型低伤害蓄能压裂液体系,应用了滑溜水+基液+弱交联冻胶组合工作液体系,形成了"组合控缝高工艺+规模缝网+最优主缝"蓄能缝网压裂技术。研究成果现场实施3口井,有效率100%,其中Ba77-21X井微地震裂缝监测解释储层改造总体积约为36.9×10~4m^3,压裂后井温测井显示裂缝高度有效控制在3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探区
砂砾岩储层
组合控缝高工艺
蓄能压裂液
缝网压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连探区可控震源激发优化技术
被引量:
1
1
作者
常建华
刘金浓
姚京耀
尹卫东
史英龙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部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华北经理部
出处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2期57-62,70,共7页
文摘
二连探区主要凹陷勘探程度较高,构造油气藏大多已经发现并落实。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目前已进入隐蔽性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阶段,要求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分辨率、主频和频宽。二连探区勘探目的层相对较浅,但地表类型复杂,大部分地区沙化,激发接收条件差,高频信号衰减严重,提高资料的频宽和主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极大的难度。自2003年起在二连探区开始探索应用可控震源模拟变频扫描技术和基于高密度空间采样的可控震源震次拆分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采集资料的主频和频宽,尤其中深层和层间弱反射成像得到了很大改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地质效果。依据新资料已发现多个隐蔽性岩性油气藏,也为有利区块的二次采集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二连探区
可控震源
模拟变频
高密度
震次拆分
Keywords
Erlian exploration area
vibroseis
stimulated frequency variation
high-density
shock separation
分类号
P631.421.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巨厚低渗砂砾岩储层控缝高蓄能缝网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
5
2
作者
修书志
贾元钊
张斌
陈守雨
郝艳
葛腾泽
机构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采油工程研究院
四川合能正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渤海钻探井下作业公司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中外能源》
CAS
2016年第10期58-63,共6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华北油田上产稳产800×104t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2014E-35-08-03)资助
文摘
二连探区勘探开发的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具有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纵向上砂层厚度大、夹隔层薄、存在微裂缝、分层控高压裂难度大等特点,采用常规压裂技术投产后表现为初期产量高,后期递减快,注水效果差,一旦注水见效后易形成注水大通道,导致储层水淹,严重影响开发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根据砂砾岩脆性强、天然裂缝发育、两向水平主应力差值小等特点,采用低黏度变排量二次加砂组合控高工艺控制裂缝高度,研发了具有较强的洗油、润湿、破乳助排和黏土稳定性能的新型低伤害蓄能压裂液体系,应用了滑溜水+基液+弱交联冻胶组合工作液体系,形成了"组合控缝高工艺+规模缝网+最优主缝"蓄能缝网压裂技术。研究成果现场实施3口井,有效率100%,其中Ba77-21X井微地震裂缝监测解释储层改造总体积约为36.9×10~4m^3,压裂后井温测井显示裂缝高度有效控制在30m。
关键词
二连探区
砂砾岩储层
组合控缝高工艺
蓄能压裂液
缝网压裂技术
Keywords
Erlian exploration area
glutenite reservoirs
synthetic fracture height control technique
energizing fracturing fluid
network fracturing technology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二连探区可控震源激发优化技术
常建华
刘金浓
姚京耀
尹卫东
史英龙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巨厚低渗砂砾岩储层控缝高蓄能缝网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
修书志
贾元钊
张斌
陈守雨
郝艳
葛腾泽
《中外能源》
CAS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