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目标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的高速球轴承优化设计方法
1
作者 杨文 叶帅 +2 位作者 姚齐水 余江鸿 胡美娟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6,共11页
目前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等为代表的超高转速运行场景越来越多,对轴承类关键零部件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对轴承的承载性能和温升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优化轴承的结构,提升其服役性能,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6206轴承为例,提出... 目前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等为代表的超高转速运行场景越来越多,对轴承类关键零部件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对轴承的承载性能和温升控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优化轴承的结构,提升其服役性能,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6206轴承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的球轴承结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建立了以轴承最大额定动载荷、最大额定静载荷和最小摩擦生热率为目标函数的优化数学模型;然后,利用多目标粒子群算法(MOPSO)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的进化操作,引入粒子寻优速度控制策略、交叉变异策略和罚函数机制,解决了带约束优化问题求解和局部最优问题,增强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解集探索能力;最后,在特定工况下对轴承结构进行了优化,采用层次分析法,从Pareto前沿中优选了内外圈沟曲率半径系数、滚动体数量、滚动体直径和节圆直径的最优值。研究结果表明:在16 kN径向载荷、15 000 r/min的高转速工况下,以新能源汽车电驱系统6206型深沟球轴承为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轴承接触应力下降了21.2%,应变下降了25.6%,摩擦生热下降了16.7%,体现了该方法在收敛性能、寻优速度等方面的优势。该优化设计方法可为球轴承的工程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球轴承结构设计 多目标粒子-遗传混合算法 改进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目标函数 层次分析法 6206型深沟球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的柔性作业车间多资源调度问题 被引量:9
2
作者 杨帆 方成刚 吴伟伟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8-142,146,共6页
在传统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FJSP)中加入运输和装配环节,提出一种柔性作业车间多资源调度问题(MRFJSP),以完工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了包含加工、运输和装配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模型。为了提高传统遗传算法(GA)在车间调度问题中的寻优能力... 在传统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FJSP)中加入运输和装配环节,提出一种柔性作业车间多资源调度问题(MRFJSP),以完工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了包含加工、运输和装配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模型。为了提高传统遗传算法(GA)在车间调度问题中的寻优能力,将粒子群算法(PSO)的寻优过程进行改进并与遗传算法进行结合,提出一种带保优策略的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利用单层编码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并将提出的混合算法与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进行比较,证明了混合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作业车间 多资源调度 遗传-粒子混合算法 单层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遗传-粒子群优化混合算法求取剩余静校正量 被引量:3
3
作者 何超群 王彦春 张品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6-659,共4页
剩余静校正是一个具有多参数、多极值的全局优化问题,当大量未知参数存在时,常规的遗传算法(GA)几乎无法避免早熟现象,难以保证收敛于全局最优。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遗传算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粒子群优化-遗传混合算法。混... 剩余静校正是一个具有多参数、多极值的全局优化问题,当大量未知参数存在时,常规的遗传算法(GA)几乎无法避免早熟现象,难以保证收敛于全局最优。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和遗传算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粒子群优化-遗传混合算法。混合算法利用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速度和位置的更新规则,并引入遗传算法里的交叉变异思想。用混合算法和遗传算法分别对两个理论模型进行试处理,处理结果表明,混合算法比遗传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是一种求取复杂地形条件下剩余静校正量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静校正 遗传算法 粒子算法 粒子优化-遗传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粒子群算法的支斗两级渠系优化配水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高建 张运鑫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8-113,123,共7页
灌区支斗两级渠道是灌区渠系配水由续灌转为轮灌的关键衔接部分,对实现灌区渠系优化配水和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了灌区支渠和斗渠两级渠道优化配水0-1规划模型,在分析利用离散二进制粒子群算法(BPSO)和遗传算法(GA... 灌区支斗两级渠道是灌区渠系配水由续灌转为轮灌的关键衔接部分,对实现灌区渠系优化配水和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了灌区支渠和斗渠两级渠道优化配水0-1规划模型,在分析利用离散二进制粒子群算法(BPSO)和遗传算法(GA)的优缺点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混合二进制粒子群算法(GA-BPSO),应用MATLAB对BPSO算法和GA-BPSO算法进行编程计算,并通过应用案例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GA-BPSO算法比BPSO算法效率更高,其中GA-BPSO算法在迭代大约12代左右时可得到案例的最优解,而BPSO算法则在21代左右得到最优解。GA-BPSO算法在支斗两级渠系优化配水中具有快速收敛性,该算法还有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渠系配水 轮灌分组 优化配水 遗传算法 混合二进制粒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R代理模型和GA-APSO混合优化算法的软基水闸底板脱空反演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火坤 柯贤勇 +3 位作者 黄伟 刘双平 唐义员 方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10,29,共11页
软基水闸底板脱空是水闸在长期服役期间受水流侵蚀等环境因素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危害极大且难以察觉的病害。由于其病害部位于水下,传统方法难以检测,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代理模型和遗传-自... 软基水闸底板脱空是水闸在长期服役期间受水流侵蚀等环境因素影响所产生的一种危害极大且难以察觉的病害。由于其病害部位于水下,传统方法难以检测,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回归(Gaussian process regression,GPR)代理模型和遗传-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群(genetic algorithm-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GA-APSO)混合优化算法的水闸底板脱空动力学反演方法,用于检测软基水闸底板脱空。首先,构建表征软基水闸底板脱空参数和水闸结构模态参数之间非线性关系的GPR代理模型;其次,基于GPR代理模型与水闸实测模态参数建立脱空反演的最优化数学模型,将反演问题转化为目标函数最优化求解问题;最后,为提高算法寻优计算的精度,提出一种GA-APSO混合优化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脱空反演计算,并提出一种更合理判断反演脱空区域面积和实际脱空区域面积相对误差的指标—面积不重合度。为验证所提方法性能,以一室内软基水闸物理模型为例,对两种不同脱空工况开展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反演脱空区域面积和模型实际设置脱空区域面积的相对误差分别为8.47%和10.77%,相对误差值较小,证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反演出水闸底板脱空情况,可成为软基水闸底板脱空反演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基水闸 底板脱空反演 动力学方法 高斯过程回归(GPR)代理模型 遗传-自适应惯性权重粒子(GA-APSO)混合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_(EV)准则的I-UMOP问题求解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孟祥飞 王瑛 +2 位作者 亓尧 吕茂隆 李超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8-345,共8页
针对传统方法在求解不确定多目标规划问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该问题在新准则下的求解方法。首先,提出了求解方法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引入不确定变量之间的序关系定义了不确定多目标规划的帕累托有效解;其次,根据线性加权或理想点法... 针对传统方法在求解不确定多目标规划问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该问题在新准则下的求解方法。首先,提出了求解方法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引入不确定变量之间的序关系定义了不确定多目标规划的帕累托有效解;其次,根据线性加权或理想点法将原问题转化为不确定单目标规划问题,再利用期望-方差准则将不确定单目标规划问题转化为确定的单目标规划问题;再次,通过相关理论推导证明了在该准则下转化后的问题求得的最优解是原不确定问题的帕累托有效解;最后,设计了决策变量分别为连续型和离散型的数值算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加以说明,考虑算例的复杂度,分别采用遗传-粒子群算法和二进制狼群算法进行了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理论 多目标规划 期望方差准则 遗传-粒子算法 二进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舰船舱室的输电线路智能化布局设计
7
作者 廖娟 答惠琳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7-180,共4页
随着舰船电力系统复杂度提升,大型舰船舱室输电线路需在复杂电磁环境、紧凑空间与高可靠性要求下实现优化布局,传统人工设计方法已难以满足需求。分析了舰船电力系统负荷特性、舱室空间限制及输电线路的功能需求,确定不同舱室设计侧重... 随着舰船电力系统复杂度提升,大型舰船舱室输电线路需在复杂电磁环境、紧凑空间与高可靠性要求下实现优化布局,传统人工设计方法已难以满足需求。分析了舰船电力系统负荷特性、舱室空间限制及输电线路的功能需求,确定不同舱室设计侧重点。采用激光雷达与多类型传感器采集舱室空间信息和电力参数,通过边缘计算与云端协同完成数据处理与传输。设计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及二者融合的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对输电线路布局进行优化并进行仿真,结果显示遗传-粒子群混合算法在缩短线路长度、降低功率损耗上显著优于人工布局与单一算法,为舰船舱室输电线路智能化布局提供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粒子混合算法 输电线路 智能化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的配电网谐波状态估计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韩茂岳 尹忠东 +2 位作者 沈子伦 付瑜 汪泽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43-3250,共8页
随着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配电网谐波问题愈发严重。谐波状态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谐波治理效果。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可以实时测量节点电压与支路电流,可借助其实现谐波状态估计。然而目前PMU价格较... 随着大量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配电网谐波问题愈发严重。谐波状态估计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后续的谐波治理效果。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可以实时测量节点电压与支路电流,可借助其实现谐波状态估计。然而目前PMU价格较高,如何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保证全网谐波状态可观,同时提高谐波状态估计的准确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构建以PMU经济配置和谐波状态估计精度最高为目标的PMU优化配置模型,并提出一种改进二进制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用于求解。随后在实时仿真器中搭建IEEE14节点模型,选用均值插补法以及Vondrak滤波法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了优化所得多种PMU配置场景对谐波状态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从减少投资成本及降低谐波状态估计误差角度考虑,能够给出合理的PMU配置方案,有助于支撑工程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可观性 相量测量单元(PMU)优化配置 二进制粒子-遗传(bpso-ga)混合算法 谐波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载荷下的核管路支架智能布置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宇翔 陈丽 +3 位作者 龙波 王艳苹 刘诗华 贾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23,336,共8页
当前,核电管路支架布置通过人工试算反复迭代来实现,存在劳动强度大、设计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借助管路有限元力学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的三维空间核电管路支架智能布置方法。布置示例表明,所提方法可在管路的三维... 当前,核电管路支架布置通过人工试算反复迭代来实现,存在劳动强度大、设计周期长、成本高等缺点。借助管路有限元力学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遗传混合算法的三维空间核电管路支架智能布置方法。布置示例表明,所提方法可在管路的三维全局空间内自动布置不同功能的多个支架,在满足《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设计规范的同时减小了工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管路 支架布置 智能布置 粒子-遗传混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SOGA的含风电机组的配电线路故障区段定位 被引量:32
10
作者 金涛 李鸿南 刘对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3,共7页
风电机组等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线路中,将导致传统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不再适用。对传统的开关函数和适应度函数进行改进,统一假定开关的正方向,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的二进制混合算法。该算法采用双种群进化和信息交换的策略... 风电机组等分布式电源并入配电线路中,将导致传统的故障区段定位方法不再适用。对传统的开关函数和适应度函数进行改进,统一假定开关的正方向,提出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的二进制混合算法。该算法采用双种群进化和信息交换的策略,在寻优搜索开始时产生2个子种群,双种群在进化过程中互不干扰,在每一代进化完成后相互共享信息,选择最优信息进行2个种群下一代的进化,直至得出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风电机组的并网数量和位置不作限制,适用于单一故障和多重故障的定位,并且具有一定的容错性。与单独的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算法和遗传算法对比,所提混合算法性能较高、收敛速度较快,能明显降低出现'未成熟收敛'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优化算法 遗传算法 二进制混合算法 风电机组 配电线路 故障区段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风电机组叶片延寿为目标的风电场优化调度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晋华 刘永前 +2 位作者 田德 顾波 汪宁渤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78-1985,共8页
通过对叶片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分析,建立不同运行工况与风电机组叶片损伤量的关系,确定风电机组叶片损伤量与风电机组叶片寿命的关系;应用遗传-粒子群混合方法,以风电场内机组叶片延寿为优化目标,建立风电场内机组优化调度模型。将所提... 通过对叶片在不同工况下的受力分析,建立不同运行工况与风电机组叶片损伤量的关系,确定风电机组叶片损伤量与风电机组叶片寿命的关系;应用遗传-粒子群混合方法,以风电场内机组叶片延寿为优化目标,建立风电场内机组优化调度模型。将所提出的模型应用于某49.5MW风电场,对33台机组进行组合优化,算例结果表明在满足负荷的要求下,可减少启停机次数,延长机组寿命,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疲劳载荷 损伤理论 遗传-粒子混合算法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中心共同配送的收益分配优化问题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勇 任音吉 许茂增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571-1580,共10页
针对多中心共同配送优化研究在收益分配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先进行多中心共同配送优化后再进行收益分配优化的思想。以多中心共同配送网络构建的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配送中心到配送单元的配送成本和配送中心间运输成... 针对多中心共同配送优化研究在收益分配机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先进行多中心共同配送优化后再进行收益分配优化的思想。以多中心共同配送网络构建的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基于配送中心到配送单元的配送成本和配送中心间运输成本的数学规划模型,并提出一种改进的遗传—粒子群优化混合算法求解模型;应用最小最大费用收益分配模型求解多中心共同配送优化成本的收益分配方案,并综合不同合作博弈论收益分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应用合作联盟稳定性模型探讨不同收益分配方案的优劣;应用严格单调路径方法分析联盟成员的优化合作序列。通过实例对所提方法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在多中心共同配送收益分配优化中能提高合作联盟的稳定性,也适用于基于多中心合作联盟稳定性的物流配送网络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规划模型 改进遗传-粒子优化混合算法 合作博弈论 联盟稳定性 严格单调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铁联运的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文晖 孙克洋 +2 位作者 王兵 倪少权 陈钉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1-358,共8页
高铁与航空联合运输服务因具备良好的换乘衔接性与可达性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正逐渐受到关注。基于铁路车站与机场间出行乘客的换乘需求,调整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使其与高铁列车时刻表以及机场航班时刻表实现合理的衔接。通过分析高铁... 高铁与航空联合运输服务因具备良好的换乘衔接性与可达性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正逐渐受到关注。基于铁路车站与机场间出行乘客的换乘需求,调整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使其与高铁列车时刻表以及机场航班时刻表实现合理的衔接。通过分析高铁列车与机场航班间的联运时间差对联运乘客出行路径选择的影响,以实现乘客等待时间最小化、空-铁联运乘客数最大化为目标,建立衔接铁路车站与机场间的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优化与联运乘客出行路径选择的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通过改进混合粒子群-遗传算法,并以衔接重庆北站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城市轨道交通10号线和3号线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使得350名空-铁联运乘客实现联运,比优化前的列车时刻表满足的联运乘客数增加了2.34%。乘客总等待时间为16950.25 min,其中联运乘客总等待时间为1407.25 min,比原时刻表减少了16.1%;普通乘客总等待时间为15543 min,比原时刻表减少了9%。因此调整后的列车时刻表能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通过分析空-铁联运乘客与普通乘客等待时间的目标权重、以及联运乘客出行路径的选择对时刻表优化的影响,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部门编制合理的列车时刻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刻表优化 混合粒子遗传算法 城市轨道交通 -铁联运乘客需求 乘客等待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的风蓄火联合优化经济调度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王博 詹红霞 +1 位作者 张勇 王颖杰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3-100,共8页
风电的间歇性、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导致大量风能成为弃风,致使风电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均受到影响。针对风电和抽水蓄能以及火电出力的不同特性,文中采用内外两层模型嵌套求解,即优先建立内层风蓄联合运行收益最大和风电入网波动最小... 风电的间歇性、波动性和反调峰特性导致大量风能成为弃风,致使风电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均受到影响。针对风电和抽水蓄能以及火电出力的不同特性,文中采用内外两层模型嵌套求解,即优先建立内层风蓄联合运行收益最大和风电入网波动最小的双目标模型,以决定抽水蓄能机组的抽水功率或发电功率,再在外层建立计及不同置信水平风电预测误差的风蓄火联合收益最大的目标模型。以抽水蓄能和风电合作运行来应对风电的不确定性,同时采用机会约束规划来处理模型中的随机变量。采用粒子群优化-遗传算法混合优化算法求解模型,并通过IEEE 30节点系统验证了该模型在增加系统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降低风电出力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抽水蓄能 风电预测误差 机会约束规划 粒子优化-遗传算法混合算法 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信号流图模型的导弹系统级测试性设计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露 史贤俊 +1 位作者 翟禹尧 林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119,共9页
针对导弹长时间贮存,一次性使用特点,开展测试性设计工作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多信号流图模型对导弹系统进行测试性设计研究。根据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信息确定系统的故障模式,采用多信号流图模型建立导弹系统级测试... 针对导弹长时间贮存,一次性使用特点,开展测试性设计工作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采用多信号流图模型对导弹系统进行测试性设计研究。根据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FMECA)信息确定系统的故障模式,采用多信号流图模型建立导弹系统级测试性模型,根据可达性算法得到故障-测试相关性矩阵,确定系统的测试性指标。考虑到现有算法如遗传算法、二进制粒子群算法等诸多算法的缺点,提出采用混合离散二进制粒子群-遗传算法对测试进行优化选取,将22个备选测试减少至14个,大大减少测试个数。最后通过实例验证,所提算法可以满足系统测试性指标精度要求,并有效降低测试个数,减少测试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性设计 多信号流图模型 相关性矩阵 测试性指标 混合离散二进制粒子-遗传算法 测试优化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