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配离子氧化乙二胺的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志庭 常青 +2 位作者 李宝文 杨利庭 王安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47-751,共5页
在恒定离子强度(μ=0. 40 mol/L)的碱性介质中,于 20~35℃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 Ⅳ)配离子(DDN)氧化乙二胺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 DDN为一级,对乙二胺为正分数级.准一级速率常数... 在恒定离子强度(μ=0. 40 mol/L)的碱性介质中,于 20~35℃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 Ⅳ)配离子(DDN)氧化乙二胺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 DDN为一级,对乙二胺为正分数级.准一级速率常数 kobs随〔OH-]增加而增加, 1/kobs对[IO4-]有线性关系,表明二羟基一过碘酸合镍(Ⅳ)配离子(DMN)是氧化剂的活性物种.无盐效应未检出自由基存在,据此提出了包括DDN和DMN存在前期平衡和内层一步双电子转移的氧化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二过碘酸合镍 氧化还原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氧化还原引发丙烯酸甲酯在尼龙6上的接枝共聚合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盈海 刘占军 +2 位作者 刘晓辉 李军波 王红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29-33,共5页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尼龙6为还原剂,二者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尼龙6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用X光衍射、红外光谱(...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尼龙6为还原剂,二者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尼龙6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用X光衍射、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引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二过碘酸合镍 尼龙6 丙烯酸甲酯 氧化还原 接枝共聚反应 引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研究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氧化三乙醇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2
3
作者 单金缓 魏海英 +4 位作者 王莉 申世刚 刘保生 孙汉文 王安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860-1863,共4页
在碱性介质中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 ( )配离子氧化三乙醇胺的动力学 .结果表明 ,反应对 Ni( )为准一级反应 ,速率常数 kobs=(k1 +k2 [OH- ]) K1 K2 [OH- ][TEA]/{[H2 IO3- 6 ]+K1[OH- ]+K1 K2 [OH- ][TEA]},对还原剂... 在碱性介质中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 ( )配离子氧化三乙醇胺的动力学 .结果表明 ,反应对 Ni( )为准一级反应 ,速率常数 kobs=(k1 +k2 [OH- ]) K1 K2 [OH- ][TEA]/{[H2 IO3- 6 ]+K1[OH- ]+K1 K2 [OH- ][TEA]},对还原剂三乙醇胺为正非整数级 ,表观速率常数随 [OH- ]的增加而增加 ,随[IO- 4]的增加而减小 .据此提出了 Ni( )和还原剂所形成的活化配合物的内部电子转移的反应机理 .并求得2 8℃时前期平衡常数和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分别为 K1 =2 .0 63 ,K2 =3 6.471 L· mol- 1 ;k1 =8.0 0 8× 1 0 - 2s- 1 ,k2 =0 .2 896mol- 1 · L· s-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 三乙醇胺 氧化还原 动力学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镍(Ⅳ)氧化乳酸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
4
作者 鲁越青 陈平 +1 位作者 钮渭钧 胡科诚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62-466,共5页
】通过对二过碘酸合镍(Ⅳ)(DPN)在碱性溶液中与乳酸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对DPN为一级,对乳酸为一分数级。表观速率常数随[OH-]增大而增大,随[KIO4]增大而减小,随[乳酸]增大而增大。该... 】通过对二过碘酸合镍(Ⅳ)(DPN)在碱性溶液中与乳酸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对DPN为一级,对乳酸为一分数级。表观速率常数随[OH-]增大而增大,随[KIO4]增大而减小,随[乳酸]增大而增大。该文所提出的机理成功地解释了上述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过碘酸合镍 配位离子 乳酸 氧化还原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合镍(Ⅳ)氧化酒石酸钠的动力学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恩海 孟庆水 王之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00-504,共5页
1 引言近年来,关于超常价态过渡金属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的研究逐渐增多。四价镍的各种配合物氧化有机物和低价金属离子的动力学及机理在文献中也有报导.但对Ni(Ⅳ)和高碘酸根的配合物(DPN)氧化有机物的动力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采... 1 引言近年来,关于超常价态过渡金属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的研究逐渐增多。四价镍的各种配合物氧化有机物和低价金属离子的动力学及机理在文献中也有报导.但对Ni(Ⅳ)和高碘酸根的配合物(DPN)氧化有机物的动力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采用停止流动分光光度法对DPN在碱性介质中的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包括两组相互平行的两步单电子转移连串反应的反应机理。据此导出了能够解释本文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并求得了表观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过碘酸合镍 氧化 酒石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Ⅳ)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碳黑表面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盈海 周玮琪 +3 位作者 白利斌 张建平 张荣月 李胜贤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9-495,共7页
以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为氧化剂,碳黑表面的活性羟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碳黑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通... 以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为氧化剂,碳黑表面的活性羟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碳黑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对接枝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分光光度计法考察了接枝碳黑在水介质中的分散效果,并探讨了引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 碳黑 甲基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氧化还原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Ⅳ)引发苯乙烯在纤维素上接枝共聚合反应 被引量:1
7
作者 程倩 徐建中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268,共6页
以超常价态过渡金属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酸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纤维素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纤维素表面引发苯乙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不同的Ni(Ⅳ)浓度、单体与纤维素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 以超常价态过渡金属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酸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纤维素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纤维素表面引发苯乙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不同的Ni(Ⅳ)浓度、单体与纤维素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H值对接枝参数的影响,获得了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得到了高接枝参数的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IR)、电镜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引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酸钾 纤维素 苯乙烯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Ⅳ)引发丙烯酸甲酯与三元尼龙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盈海 杨兰英 +1 位作者 刘晓辉 李艳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8-291,共4页
以二过碘酸合镍(Ⅳ)钾〔Ni(Ⅳ)〕为氧化剂,共聚尼龙上的弱的还原基团(酰胺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直接在共聚尼龙分子骨架上产生接枝点,引发丙烯酸甲酯(MA)的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较高的接枝效率(可达90%以上)... 以二过碘酸合镍(Ⅳ)钾〔Ni(Ⅳ)〕为氧化剂,共聚尼龙上的弱的还原基团(酰胺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直接在共聚尼龙分子骨架上产生接枝点,引发丙烯酸甲酯(MA)的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较高的接枝效率(可达90%以上)。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Ni(Ⅳ)〕=8×10-4mol/L,c(MA)=1 5mol/L,θ=35℃时,接枝效率和接枝百分比可达到最高值。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提出了建立在镍(Ⅳ)还原为镍(Ⅱ)的过程为两步单电子转移的基础之上的引发机理。将所得接枝共聚物用作尼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系的增容剂,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该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过碘酸合镍(Ⅳ)钾 三元尼龙 丙烯酸甲酯 氧化还原引发 接枝共聚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