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过碘酸合银(Ⅲ)钾引发丙烯酸甲酯在淀粉上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盈海 张劲松 +1 位作者 李卫平 邓奎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研究了由二过碘酸合银 ( )钾 (简称 Ag( ) )与可溶性淀粉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 ,于碱性介质中引发淀粉的接枝共聚合反应 ,得到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 ,测定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p H值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 。
关键词 过碘酸() 引发机理 可溶性淀粉 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合银(Ⅲ)钾引发丙烯酸甲酯在尼龙66上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盈海 商亚娟 +1 位作者 于同利 范志涛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3期30-33,共4页
以二过碘酸合银(Ⅲ)钾(简称Ag(Ⅲ))为氧化剂,尼龙66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尼龙66表面上引发丙烯酸酯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高接枝参数的接枝共聚物,测定了各种外界条件和不同结构丙烯酸酯单体对... 以二过碘酸合银(Ⅲ)钾(简称Ag(Ⅲ))为氧化剂,尼龙66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尼龙66表面上引发丙烯酸酯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高接枝参数的接枝共聚物,测定了各种外界条件和不同结构丙烯酸酯单体对接枝参数的影响。由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引发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 聚酰胺66 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合铜(Ⅲ)钾引发丙烯酸甲酯在淀粉上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盈海 张劲松 李卫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57-60,共4页
研究了由二过碘酸合铜 (Ⅲ )钾 (简称Cu(Ⅲ ) )与可溶性淀粉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 ,于碱性介质中引发淀粉的接枝共聚合反应 ,得到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 ,测定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 ,探讨了引发机理 .
关键词 过碘酸 可溶性淀粉 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氧化还原体系 反应机理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分光光度法研究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Ⅲ)氧化谷氨酸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3
4
作者 单金缓 霍树营 +2 位作者 申世刚 孙汉文 王安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06-709,共4页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Ⅲ)(DPA)氧化谷氨酸(GA)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A为准一级,对GA为一级反应;在保持准一级条件([GA]0[DPA]0)下,表观速率常数随着[OH-]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着[I...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Ⅲ)(DPA)氧化谷氨酸(GA)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A为准一级,对GA为一级反应;在保持准一级条件([GA]0[DPA]0)下,表观速率常数随着[OH-]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随着[IO-4]的增加而减小,且有正盐效应.据此提出了此反应的反应机理,由此反应机理推导出来的速率方程可很好地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骤速率常数k和298.2K时的平衡常数K及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过碘酸根)() 谷氨酸 氧化还原反应 动力学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氧化四氢糠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4
5
作者 宋文玉 李文魁 贾春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767-1771,共5页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于27~42 ℃区间氧化四氢糠醇(THFA)的反应动力学. 结果表明, 反应对Ag(Ⅲ)及四氢糠醇均为一级, 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 ]增大而增大, 随[IO-...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于27~42 ℃区间氧化四氢糠醇(THFA)的反应动力学. 结果表明, 反应对Ag(Ⅲ)及四氢糠醇均为一级, 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 ]增大而增大, 随[IO-4 ]增加而减小, 并有微弱的正盐效应. 在氮气保护下, 反应体系不能引发丙烯腈或丙烯酰胺聚合. 提出了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 求出了平衡常数、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 四氢糠醇 氧化还原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合银(Ⅲ)——乙酰丙酮体系引发丙烯腈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盈海 宋明芳 侯日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2年第2期55-59,共5页
本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研完了二过碘酸合银(Ⅲ)络离子[Ag(Ⅲ)]—已酰丙酮氧化还原体系在碱性介质中引发丙烯腈的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速率(Rp)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探讨了引发反应机理。
关键词 过碘酸 乙酰丙酮 丙烯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含铜(Ⅲ)钾—尿素氧化还原引发丙烯腈聚合反应的研究
7
作者 刘盈海 宋杏茹 +1 位作者 赵敏 王继英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4期23-27,共5页
本文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钾—尿素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碱性介质中引发丙烯睛聚合反应。测得了各种因素对聚合反应速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探讨了聚合反应机理。
关键词 过碘酸-尿素 氧化还原 丙烯腈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过碲酸合铜(Ⅲ)钾引发尼龙6接枝共聚合反应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盈海 李胜贤 +3 位作者 周玮琪 张建平 张荣月 邓奎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2,共4页
在碱性介质中以二过碲酸合铜(Ⅲ)钾-尼龙6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酸甲酯在尼龙6上发生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反应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 在碱性介质中以二过碲酸合铜(Ⅲ)钾-尼龙6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酸甲酯在尼龙6上发生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反应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引发机理。通过实验表明了接枝共聚物在尼龙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龙6/聚丙烯的共混体系中有很好的增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过碲酸铜() 尼龙6 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氧化还原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氧化还原引发丙烯酸甲酯在尼龙6上的接枝共聚合反应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盈海 刘占军 +2 位作者 刘晓辉 李军波 王红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29-33,共5页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尼龙6为还原剂,二者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尼龙6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用X光衍射、红外光谱(...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尼龙6为还原剂,二者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尼龙6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用X光衍射、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引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过碘酸 尼龙6 丙烯酸甲酯 氧化还原 接枝共聚反应 引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合银(Ⅲ)氧化还原引发丙烯腈聚合反应的研究
10
作者 刘盈海 连玉剑 王书香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5年第2期61-63,共3页
本文研究了在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络离子引发丙烯腈自由基聚合反应,测得了各种条件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给出了聚合反应速率和表观活化能,探讨了引发反应机理。
关键词 过碘酸 氧化还原引发 丙烯腈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分光光度法研究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1,3-丙二醇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立平 单金缓 +2 位作者 许明远 申世刚 葛旭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2-606,共5页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DPC)氧化1,3-丙二醇(PG)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C和PG均为一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PG]0[Cu(Ⅲ)]0)下,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IO4-]增加而减小,随着[OH-]增大而增大...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DPC)氧化1,3-丙二醇(PG)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C和PG均为一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PG]0[Cu(Ⅲ)]0)下,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IO4-]增加而减小,随着[OH-]增大而增大,没有明显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PG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快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k和平衡常数K及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铜() 1 3-丙 氧化还原反应 动力学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2-氨基-1-丁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单金缓 韩冲 +1 位作者 霍树营 范立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1,共6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在298.2~313.2K内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酸根配离子(DPC)氧化2-氨基-1-丁醇(AB)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氧化剂(DPC)是一级,对还原剂AB的表观反应级数(nap):1〈nap〈2,准一级速... 采用分光光度法在298.2~313.2K内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酸根配离子(DPC)氧化2-氨基-1-丁醇(AB)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氧化剂(DPC)是一级,对还原剂AB的表观反应级数(nap):1〈nap〈2,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在弱碱性介质中随[OH^-]增大而减小,在较强碱性介质中随[OH^-]增大而增大,随[IO^-4]ex(ex表示外加的IO^-4的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也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并且有弱的负盐效应.据此导出了一个能够解释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求出了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298.2K时的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铜() 2-氨基-1-丁醇 氧化还原反应 动力学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Ⅲ)二过碘酸配离子氧化1,3-丙二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13
作者 单金缓 王晓倩 +1 位作者 韩冲 王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了给有机合成反应路径提供有利的依据,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298.2~313.2K的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DPC)酸根配离子氧化1,3-丙二胺(PDA)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氧化剂DPC是一级,对还原剂PDA的表观... 为了给有机合成反应路径提供有利的依据,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298.2~313.2K的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DPC)酸根配离子氧化1,3-丙二胺(PDA)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氧化剂DPC是一级,对还原剂PDA的表观反应级数(nap),1〈nap〈2时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大而增大,碘酸根离子对反应速率起阻碍作用,且离子强度对反应有弱的负盐效应.据此提出了氧化反应的机理并求出了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298.2K时的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铜() 1 3-丙 氧化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u(Ⅲ)络离子为引发剂合成带支链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共聚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 毛国梁 黎钢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3-115,共3页
为提高聚丙烯酰胺(HPAM)的性能,以Cu(Ⅲ)络离子为引发剂,以一定物质的量配比的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混合水溶液,通过共聚反应合成了带支链的部分水解HPAM.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共聚法可合成水解度为10%~30%,超高黏度平均相对分... 为提高聚丙烯酰胺(HPAM)的性能,以Cu(Ⅲ)络离子为引发剂,以一定物质的量配比的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混合水溶液,通过共聚反应合成了带支链的部分水解HPAM.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共聚法可合成水解度为10%~30%,超高黏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为6.0×10。的聚合物;增加Cu(Ⅲ)络离子及链转移剂甲酸钠的浓度将导致聚合物的Mr降低;降低初始聚合温度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铜() 共聚 支链 聚丙烯酰胺(HPAM)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u(Ⅲ)络离子为引发剂合成带支链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均聚共水解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日韦 毛国梁 黎钢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6-117,共2页
以Cu(Ⅲ)络离子为引发剂,采用均聚共水解法合成带有支链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均聚共水解法可合成水解度为10%~30%、黏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为8.0×10^6的聚合物;增大Cu(Ⅲ)络离子及链... 以Cu(Ⅲ)络离子为引发剂,采用均聚共水解法合成带有支链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均聚共水解法可合成水解度为10%~30%、黏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为8.0×10^6的聚合物;增大Cu(Ⅲ)络离子及链转移剂甲酸钠的浓度,将会降低聚合物的Mr;加入适量氨可提高聚合物的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铜() 均聚共水解 支链 聚丙烯酰胺(HP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盈海 张荣月 +3 位作者 张建平 周玮琪 李胜贤 邓奎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6-89,共4页
以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Ⅲ)钾(简称DPC)为氧化剂与季戊四醇二聚体(简称DPE)组成氧化还原体系,在碱性介质中引发丙烯酸钠(简称AA-Na)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了星形聚丙烯酸钠(简称SSPAA-Na)。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1 h,单体浓... 以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Ⅲ)钾(简称DPC)为氧化剂与季戊四醇二聚体(简称DPE)组成氧化还原体系,在碱性介质中引发丙烯酸钠(简称AA-Na)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了星形聚丙烯酸钠(简称SSPAA-Na)。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1 h,单体浓度c(AA-Na)=1.0 mol/L,氧化剂浓度c(DPC)=1.4×10-3mol/L,还原剂浓度c(DPE)=1.0×10-4mol/L,反应体系pH=13.0。测定不同反应条件对聚合反应速率和动力学的影响,得到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Rp=kc(AA-Na)2.0c(DPC)1.97c(DPE)0.31,反应活化能为38.6 kJ/mol。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过碘酸铜() 丙烯酸钠 季戊四醇聚体 氧化还原引发 星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Ⅳ)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在碳黑表面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盈海 周玮琪 +3 位作者 白利斌 张建平 张荣月 李胜贤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9-495,共7页
以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为氧化剂,碳黑表面的活性羟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碳黑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通... 以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为氧化剂,碳黑表面的活性羟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碳黑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IR)、扫描电镜(SEM)对接枝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分光光度计法考察了接枝碳黑在水介质中的分散效果,并探讨了引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过碘酸镍(Ⅳ) 碳黑 甲基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氧化还原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Ⅳ)引发苯乙烯在纤维素上接枝共聚合反应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倩 徐建中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3-268,共6页
以超常价态过渡金属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酸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纤维素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纤维素表面引发苯乙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不同的Ni(Ⅳ)浓度、单体与纤维素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 以超常价态过渡金属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酸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纤维素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纤维素表面引发苯乙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不同的Ni(Ⅳ)浓度、单体与纤维素质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pH值对接枝参数的影响,获得了接枝共聚合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得到了高接枝参数的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IR)、电镜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引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过碘酸镍(Ⅳ)酸 纤维素 苯乙烯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Ⅳ)引发丙烯酸甲酯与三元尼龙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盈海 杨兰英 +1 位作者 刘晓辉 李艳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8-291,共4页
以二过碘酸合镍(Ⅳ)钾〔Ni(Ⅳ)〕为氧化剂,共聚尼龙上的弱的还原基团(酰胺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直接在共聚尼龙分子骨架上产生接枝点,引发丙烯酸甲酯(MA)的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较高的接枝效率(可达90%以上)... 以二过碘酸合镍(Ⅳ)钾〔Ni(Ⅳ)〕为氧化剂,共聚尼龙上的弱的还原基团(酰胺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直接在共聚尼龙分子骨架上产生接枝点,引发丙烯酸甲酯(MA)的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较高的接枝效率(可达90%以上)。探讨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Ni(Ⅳ)〕=8×10-4mol/L,c(MA)=1 5mol/L,θ=35℃时,接枝效率和接枝百分比可达到最高值。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提出了建立在镍(Ⅳ)还原为镍(Ⅱ)的过程为两步单电子转移的基础之上的引发机理。将所得接枝共聚物用作尼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系的增容剂,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该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镍(Ⅳ) 三元尼龙 丙烯酸甲酯 氧化还原引发 接枝共聚 增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