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过碘酸合铜(Ⅲ)钾引发丙烯酸甲酯在淀粉上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盈海 张劲松 李卫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57-60,共4页
研究了由二过碘酸合铜 (Ⅲ )钾 (简称Cu(Ⅲ ) )与可溶性淀粉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 ,于碱性介质中引发淀粉的接枝共聚合反应 ,得到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 ,测定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 ,探讨了引发机理 .
关键词 过碘酸 可溶性淀粉 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氧化还原体系 反应机理 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合铜(Ⅲ)钾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聚丙烯酰胺上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盈海 杜勇 +1 位作者 年立峰 王书香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4期50-53,共4页
本文以二过碘酸合铜(Ⅲ)络离子(简称Cu(Ⅲ))为引发剂,聚丙烯酰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聚丙烯酰胺上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具有一定接枝效率和接枝百分比的接枝共聚物。测定了各种反应条件对接枝参数的影响... 本文以二过碘酸合铜(Ⅲ)络离子(简称Cu(Ⅲ))为引发剂,聚丙烯酰胺为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聚丙烯酰胺上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具有一定接枝效率和接枝百分比的接枝共聚物。测定了各种反应条件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并对引发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MA 共聚 聚丙烯酰胺 过碘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含铜(Ⅲ)钾—尿素氧化还原引发丙烯腈聚合反应的研究
3
作者 刘盈海 宋杏茹 +1 位作者 赵敏 王继英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1年第4期23-27,共5页
本文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钾—尿素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在碱性介质中引发丙烯睛聚合反应。测得了各种因素对聚合反应速率、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影响,探讨了聚合反应机理。
关键词 过碘酸-尿素 氧化还原 丙烯腈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氨基丙酸的动力学 被引量:8
4
作者 单金缓 刘铁英 王安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110-1115,共6页
The kineties and mechanism of oxidation of α-alanine by diperiodatocuprate (Ⅲ) ion was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try in alkaline medium. The reaction rate showed first order dependance in oxidant and 1.25 order depen... The kineties and mechanism of oxidation of α-alanine by diperiodatocuprate (Ⅲ) ion was studied by spectrophotometry in alkaline medium. The reaction rate showed first order dependance in oxidant and 1.25 order dependance in α-alamne. It was found that the pesudo first-order ([Ala].》 [Cu(Ⅲ)].) rate constant kob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s in [OH]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s in [IO]. The h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Ala/kobs and 1/[Ala] and between 1/kobs and [IO] were observed in our experiment. There is a positive salt effect. Under the protection of nitrogen gas, the reaction system can induce polyn1erzation of acrylamide. A plausible mechanism involving free redicals has been proposed. The rate equations derived from the mechanism explained al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atisfactorily. The rate constant activation paIameters of rate determing step have been calc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 氧化还原反应 氨基丙酸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过碲酸合铜(Ⅲ)钾引发尼龙6接枝共聚合反应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盈海 李胜贤 +3 位作者 周玮琪 张建平 张荣月 邓奎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2,共4页
在碱性介质中以二过碲酸合铜(Ⅲ)钾-尼龙6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酸甲酯在尼龙6上发生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反应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 在碱性介质中以二过碲酸合铜(Ⅲ)钾-尼龙6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酸甲酯在尼龙6上发生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反应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对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引发机理。通过实验表明了接枝共聚物在尼龙6/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龙6/聚丙烯的共混体系中有很好的增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过碲酸() 尼龙6 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氧化还原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合银(Ⅲ)钾引发丙烯酸甲酯在淀粉上接枝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盈海 张劲松 +1 位作者 李卫平 邓奎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1-164,共4页
研究了由二过碘酸合银 ( )钾 (简称 Ag( ) )与可溶性淀粉组成的氧化还原体系 ,于碱性介质中引发淀粉的接枝共聚合反应 ,得到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 ,测定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p H值和反应温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 。
关键词 过碘酸银() 引发机理 可溶性淀粉 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分光光度法研究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1,3-丙二醇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立平 单金缓 +2 位作者 许明远 申世刚 葛旭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2-606,共5页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DPC)氧化1,3-丙二醇(PG)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C和PG均为一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PG]0[Cu(Ⅲ)]0)下,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IO4-]增加而减小,随着[OH-]增大而增大...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DPC)氧化1,3-丙二醇(PG)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C和PG均为一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PG]0[Cu(Ⅲ)]0)下,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IO4-]增加而减小,随着[OH-]增大而增大,没有明显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PG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快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k和平衡常数K及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 1 3-丙 氧化还原反应 动力学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二(高碘酸根)合铜(Ⅲ)酸根氧化乙二醇独丁醚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5
8
作者 单金缓 王立平 +1 位作者 申世刚 孙汉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87-891,共5页
在25℃~40℃区间用分光光度法在碱性介质中研究了二(高碘酸根)合铜?酸根配离子(DPC)氧化乙二醇独丁醚(EGB)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DPC为一级,对EGB是1<nap<2(nap代表表观反应级数);在保持准一级条件(犤EGB犦0犤Cu?犦0)下... 在25℃~40℃区间用分光光度法在碱性介质中研究了二(高碘酸根)合铜?酸根配离子(DPC)氧化乙二醇独丁醚(EGB)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DPC为一级,对EGB是1<nap<2(nap代表表观反应级数);在保持准一级条件(犤EGB犦0犤Cu?犦0)下,表观速率常数,kobs,在弱碱性介质中,随犤OH-犦增大而减小,在较强碱性介质中随犤OH-犦增大而增大,随着犤IO4-犦增加而减小;无盐效应。提出了含有自由基过程的反应机理,由假设的两种同时进行的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很好的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和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碘酸根)()酸根 醇独丁醚 氧化还原反应 动力学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2-氨基-1-丁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单金缓 韩冲 +1 位作者 霍树营 范立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1,共6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在298.2~313.2K内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酸根配离子(DPC)氧化2-氨基-1-丁醇(AB)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氧化剂(DPC)是一级,对还原剂AB的表观反应级数(nap):1〈nap〈2,准一级速... 采用分光光度法在298.2~313.2K内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酸根配离子(DPC)氧化2-氨基-1-丁醇(AB)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氧化剂(DPC)是一级,对还原剂AB的表观反应级数(nap):1〈nap〈2,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在弱碱性介质中随[OH^-]增大而减小,在较强碱性介质中随[OH^-]增大而增大,随[IO^-4]ex(ex表示外加的IO^-4的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也随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并且有弱的负盐效应.据此导出了一个能够解释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求出了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298.2K时的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 2-氨基-1-丁醇 氧化还原反应 动力学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乙醇胺的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单金缓 刘铁英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947-949,共3页
The kinetics of okidation of ethanolaInine by potassium diperiodatocupate (Ⅲ) was studi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in alkallne medium at 293-2-303.2K. The reaction rate showed first order dependance on Cu(Ⅲ) and posit... The kinetics of okidation of ethanolaInine by potassium diperiodatocupate (Ⅲ) was studied spectrophotometrically in alkallne medium at 293-2-303.2K. The reaction rate showed first order dependance on Cu(Ⅲ) and positive fractiona order dependance on ethanolndne. It was fou-nd that the pesudo first-order([EA]. X[Cu(Ⅲ)].) rate constan k.b.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OH-] and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IO-4].There is a negative salt effect of addtion of KNO3. The active species and a plausible mechedsm involing free redical have been proposed. All the experimental phenomena can be explaimed by the rate equation derived from the mechanism. The rate constant of the rate-determing step together with the activation paraments haye also been eval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 乙醇胺 氧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乙二胺的动力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单金缓 申世刚 +1 位作者 马志广 徐雅君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3期253-255,共3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乙二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是准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乙二胺(EDA)的浓度增大而增大,为正分数级,且1/kobs对1/[EDA]有较好的线性...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乙二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是准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乙二胺(EDA)的浓度增大而增大,为正分数级,且1/kobs对1/[EDA]有较好的线性关系。kobs随OH-[]的增大而增大;随IO-4[]的增大而减小。据此提出了包括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解释了实验现象,求得了速率控制步骤的速率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 动力学 分光光度法 氧化
全文增补中
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氨基乙酸的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单金缓 赵建国 +1 位作者 申世刚 柳艳敏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4期29-33,共5页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氨基乙酸的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是准一级。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氨基乙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OH-〕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IO-4〕... 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氨基乙酸的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是准一级。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氨基乙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OH-〕的增大而增大,但随着〔IO-4〕的增大反而减小;且发现1/kobs对〔氨基乙酸〕和1/kobs对〔IO-4〕有线性关系。据此提出了一种含有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推出了一个能够解释全部实验事实的速率方程式,求得了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k,并给出了相应的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 氨基乙酸 氧化还原 动力学
全文增补中
二过碘酸含铜(Ⅲ)配离子氧化异丙胺的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文玉 李振华 王安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842-1846,共5页
在碱性价质中于30~45℃区间,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含铜(Ⅱ)配离子(DPC)氧化异丙胺(PA)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DPC为一级,对PA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15~1.39级;准一级([PA]0≥[Cu(Ⅲ)]0)速率常数kobs随[OH-]和[IO... 在碱性价质中于30~45℃区间,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含铜(Ⅱ)配离子(DPC)氧化异丙胺(PA)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DPC为一级,对PA的表观反应级数为1.15~1.39级;准一级([PA]0≥[Cu(Ⅲ)]0)速率常数kobs随[OH-]和[IO4]cx的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体系能引发丙烯酰胺聚合,表明有自由基参与反应.此外,还观察到对速率有负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DPC离解出一个H2IO的前期平衡和[Cu(HIO6)]-与PA之间生成加成物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 异丙胺 氧化 还原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氧化还原引发丙烯酸甲酯在尼龙6上的接枝共聚合反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盈海 刘占军 +2 位作者 刘晓辉 李军波 王红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29-33,共5页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尼龙6为还原剂,二者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尼龙6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用X光衍射、红外光谱(...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钾(简称Ni(Ⅳ)为氧化剂,尼龙6为还原剂,二者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于碱性介质中,在尼龙6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接枝参数的影响,得到了高接枝效率的接枝共聚物。用X光衍射、红外光谱(IR)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引发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过碘酸 尼龙6 丙烯酸甲酯 氧化还原 接枝共聚反应 引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二(碲酸根)合铜(Ⅲ)酸根氧化乙二醇一乙醚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单金缓 王莉 +2 位作者 魏海英 申世刚 孙汉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中国乐凯胶片厂,保定071051)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碲酸合铜?配离子(DTC)氧化乙二醇一乙醚(EGE)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反应速率表明:反应对DTC为准一级,对EGE为分数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犤EGE犦犤DTC犦)下,表观速率常数随... (中国乐凯胶片厂,保定071051)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碲酸合铜?配离子(DTC)氧化乙二醇一乙醚(EGE)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反应速率表明:反应对DTC为准一级,对EGE为分数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犤EGE犦犤DTC犦)下,表观速率常数随着OH-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TeO42-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有负的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EGE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很好的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和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酸()离子 醇-乙醚 氧化还原反应 动力学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草酸合铜(Ⅱ)酸钾的固相合成、晶体结构与表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钟国清 王一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4,共6页
以草酸钾和乙酸铜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备二草酸合铜(Ⅱ)酸钾配合物,用容量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及热分析等方法进行组成与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二草酸合铜(Ⅱ)酸钾的组成为K_2[Cu(C_2O_4)_2]&#... 以草酸钾和乙酸铜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制备二草酸合铜(Ⅱ)酸钾配合物,用容量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及热分析等方法进行组成与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得的二草酸合铜(Ⅱ)酸钾的组成为K_2[Cu(C_2O_4)_2]·2H_2O,晶体结构属于三斜晶系,P 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693 08(5)nm,b=0.869 91(6)nm,c=0.901 11(7)nm,α=108.315(2)°,β=99.906(2)°,γ=97.179(2)°,Z=2,Dc=2.356 g·cm^(-3).铜(Ⅱ)与草酸根中的氧原子及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配位,形成配位数为6的变形八面体配合物.该配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包括失水、脱CO_2和脱CO,残余物为Cu和K_2C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Ⅱ)酸 室温固相 晶体结构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分光光度法研究二过碲酸合铜(Ⅲ)氧化某些氨基酸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17
作者 王立平 单金缓 +2 位作者 申世刚 许明远 葛旭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0-645,共6页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碲酸合铜(Ⅲ)(DTC)氧化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TC为准一级,对氨基酸均为分数级;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OH-]和[TeO42-]的增大均减小,且有负盐效应.据此提出... 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碲酸合铜(Ⅲ)(DTC)氧化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TC为准一级,对氨基酸均为分数级;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OH-]和[TeO42-]的增大均减小,且有负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氨基酸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快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和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过碲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酸 氧化还原反应 动力学及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丙酮酸钾的动力学
18
作者 单金缓 郄录江 申世刚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1期91-94,共4页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丙酮酸钾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当丙酮酸钾(py)[py]》[Cu(Ⅲ)]时,反应对Cu(Ⅲ)是准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py]的增加而增加,但...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丙酮酸钾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当丙酮酸钾(py)[py]》[Cu(Ⅲ)]时,反应对Cu(Ⅲ)是准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py]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的增加而减小,有正盐效应。提出了包含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据此求出了不同温度下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25℃的活化参数,并且能圆满地解释所有实验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过碲酸 氧化还原反应 丙酮酸 动力学
全文增补中
Cu(Ⅲ)二过碘酸配离子氧化1,3-丙二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19
作者 单金缓 王晓倩 +1 位作者 韩冲 王芳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了给有机合成反应路径提供有利的依据,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298.2~313.2K的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DPC)酸根配离子氧化1,3-丙二胺(PDA)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氧化剂DPC是一级,对还原剂PDA的表观... 为了给有机合成反应路径提供有利的依据,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在298.2~313.2K的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铜(Ⅲ)(DPC)酸根配离子氧化1,3-丙二胺(PDA)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反应对氧化剂DPC是一级,对还原剂PDA的表观反应级数(nap),1〈nap〈2时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大而增大,碘酸根离子对反应速率起阻碍作用,且离子强度对反应有弱的负盐效应.据此提出了氧化反应的机理并求出了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298.2K时的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 1 3-丙 氧化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Cu(Ⅲ)络离子为引发剂合成带支链的聚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共聚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 毛国梁 黎钢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3-115,共3页
为提高聚丙烯酰胺(HPAM)的性能,以Cu(Ⅲ)络离子为引发剂,以一定物质的量配比的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混合水溶液,通过共聚反应合成了带支链的部分水解HPAM.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共聚法可合成水解度为10%~30%,超高黏度平均相对分... 为提高聚丙烯酰胺(HPAM)的性能,以Cu(Ⅲ)络离子为引发剂,以一定物质的量配比的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混合水溶液,通过共聚反应合成了带支链的部分水解HPAM.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共聚法可合成水解度为10%~30%,超高黏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为6.0×10。的聚合物;增加Cu(Ⅲ)络离子及链转移剂甲酸钠的浓度将导致聚合物的Mr降低;降低初始聚合温度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碘酸() 共聚 支链 聚丙烯酰胺(HPAM)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