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InSAR技术的北京城区地面沉降监测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彦兵 洪伟 +2 位作者 李小娟 宫辉力 王旭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68,79,共4页
差分雷达干涉测量(D-In SAR)技术对于城市地面沉降的监测具有精度高、连续监测、成本低等特点。本文以北京市区为例,利用获取的2010—2012年间15景Terra SAR-X影像进行了二轨差分干涉测量,获取了北京市区的地表形变图,研究发现了此期间... 差分雷达干涉测量(D-In SAR)技术对于城市地面沉降的监测具有精度高、连续监测、成本低等特点。本文以北京市区为例,利用获取的2010—2012年间15景Terra SAR-X影像进行了二轨差分干涉测量,获取了北京市区的地表形变图,研究发现了此期间北京市地面沉降较为明显的两个沉降中心,进而分析了地面沉降发展的趋势及其形成机理。试验表明D-In SAR技术在城市地区的地面不均匀沉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面沉降 D-INSAR技术 二轨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nSAR技术用于震后地表形变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孝青 党亚民 《海洋测绘》 2008年第6期25-28,共4页
简要介绍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量原理以及二轨差分处理流程,利用D-InSAR技术和ENVISAT ASAR雷达影像数据,获取了巴姆地区震后一个月期间的形变场,得到了形变等值线图和最大形变处剖面图,通过对震后形变场深入分析与解译,分析研究了地震... 简要介绍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量原理以及二轨差分处理流程,利用D-InSAR技术和ENVISAT ASAR雷达影像数据,获取了巴姆地区震后一个月期间的形变场,得到了形变等值线图和最大形变处剖面图,通过对震后形变场深入分析与解译,分析研究了地震造成的地壳运动。这些结果有利于分析地震后地壳运动趋势、幅度以及进行震后灾害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SAR 二轨差分 巴姆地震 震后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