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D-InSAR技术的北京城区地面沉降监测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王彦兵
洪伟
李小娟
宫辉力
王旭
-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68,79,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130744)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2015)
+1 种基金
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题课题(2012CB723403)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重点项目(ICS-2013-A-01)
-
文摘
差分雷达干涉测量(D-In SAR)技术对于城市地面沉降的监测具有精度高、连续监测、成本低等特点。本文以北京市区为例,利用获取的2010—2012年间15景Terra SAR-X影像进行了二轨差分干涉测量,获取了北京市区的地表形变图,研究发现了此期间北京市地面沉降较为明显的两个沉降中心,进而分析了地面沉降发展的趋势及其形成机理。试验表明D-In SAR技术在城市地区的地面不均匀沉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关键词
城市地面沉降
D-INSAR技术
二轨差分
-
分类号
P23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
-
题名D-InSAR技术用于震后地表形变监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孝青
党亚民
-
机构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海洋测绘》
2008年第6期25-28,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0774099)
国家863项目(2006AA12Z303)
+1 种基金
重点实验室项目(B2531
200604)
-
文摘
简要介绍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测量原理以及二轨差分处理流程,利用D-InSAR技术和ENVISAT ASAR雷达影像数据,获取了巴姆地区震后一个月期间的形变场,得到了形变等值线图和最大形变处剖面图,通过对震后形变场深入分析与解译,分析研究了地震造成的地壳运动。这些结果有利于分析地震后地壳运动趋势、幅度以及进行震后灾害估计。
-
关键词
D—InSAR
二轨差分
巴姆地震
震后形变
-
Keywords
D-InSAR
two-pass differential interferogram
Bam earthquake
deformation in post-earthquake
-
分类号
P237
[天文地球—摄影测量与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