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新的二茂铁基席夫碱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非 徐琰 冶保献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16-19,共4页
以二茂铁间(对)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两个新的二茂铁基席夫碱衍生物FcL1[N-(2-羟基亚苄基)-3-二茂铁基苯胺]和FcL2[N-(2-羟基亚苄基)-4-二茂铁基苯胺],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1HNMR光谱分析等确证了标题化合物的结构.电化学研究表明:FcL1和F... 以二茂铁间(对)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两个新的二茂铁基席夫碱衍生物FcL1[N-(2-羟基亚苄基)-3-二茂铁基苯胺]和FcL2[N-(2-羟基亚苄基)-4-二茂铁基苯胺],通过元素分析,IR,UV和1HNMR光谱分析等确证了标题化合物的结构.电化学研究表明:FcL1和FcL2的电化学性质相似,亚胺基团的引入显著影响了二茂铁的式量电位,同时,茂环上取代基的氧化会导致电极的钝化.此外,利用多种电化学手段测定了标题化合物在CH3CN中的扩散系数(D)和标准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基席夫碱衍生物 合成 表征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研磨法合成二茂铁基查尔酮衍生物
2
作者 唐文强 高艳蓉 +2 位作者 徐小娜 仝红娟 刘斌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61,共8页
采用固相研磨法,经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了26个二茂铁基查尔酮衍生物(1a~1z),采用FTIR、1H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1a~1z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单晶衍射法对目标化合物1c、1m、1u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确证。结果表明,以... 采用固相研磨法,经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了26个二茂铁基查尔酮衍生物(1a~1z),采用FTIR、1HNMR、ESI-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1a~1z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单晶衍射法对目标化合物1c、1m、1u的晶体结构进行了确证。结果表明,以乙酰基二茂铁与苯甲醛的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为模型,确定最佳合成条件如下:物料比n(苯甲醛)∶n(乙酰基二茂铁)为2.4∶1、KOH用量n(KOH)∶n(乙酰基二茂铁)为1.3∶1、室温研磨20 min,在此条件下,目标化合物1a的收率为93.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研磨法 二茂铁查尔酮衍生物 绿色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拉电子取代基对二茂铁衍生物性质及电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柴向东 姜月顺 +4 位作者 杨文胜 张东 曹云伟 诸真家 李铁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890-1903,共14页
根据前线轨道理论分析3种具有推拉电子取代基的二茂铁衍生物循环伏安曲线、电子吸收光谱及光谱电化学行为,并给出了分子轨道能级图,实验结果表明,PⅡ有两对可逆氧化还原峰,E1、E2分别为0.33、0.59V,第一氧化态PⅡ... 根据前线轨道理论分析3种具有推拉电子取代基的二茂铁衍生物循环伏安曲线、电子吸收光谱及光谱电化学行为,并给出了分子轨道能级图,实验结果表明,PⅡ有两对可逆氧化还原峰,E1、E2分别为0.33、0.59V,第一氧化态PⅡ+ ̄(D—Fc ̄+—R)在613nm有强的LMCT(ligand-to-metal-charge-transfer)带,是一种良好的光学特性氧化还原开关.PⅡ在354nm处出现强的LMCT带,PⅢ在356nm和320nm处分别出现强的LMCT和π→πCT带,应具有较高的二阶分子极化系数,应当是较好的SHG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衍生物 推拉电子取代 电子结构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桥联双二茂铁衍生物的取代基效应与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刘万毅 袁耀锋 +1 位作者 张凌云 王积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251-1255,共5页
对烷基桥联双二茂铁衍生物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稳定构象对该类分子体系的茂铁基电化学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即两个二茂铁与桥头碳的夹角越小,其分子中2个茂铁基之间相互作用越大,ΔEp值越大.此外,讨论了酰基... 对烷基桥联双二茂铁衍生物的电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子稳定构象对该类分子体系的茂铁基电化学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即两个二茂铁与桥头碳的夹角越小,其分子中2个茂铁基之间相互作用越大,ΔEp值越大.此外,讨论了酰基对茂铁中心的电氧化作用的影响,酰基表现出较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取代效应 桥联 电化学性质 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二茂铁基吡咯衍生物电荷交互通道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宇强 竺宁 韩利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以二茂铁炔烃为原料通过“一锅法”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5.双二茂铁基-1-苯基.吡咯衍生物。包括:2,5.双二茂铁基-1-(3-三氟甲基苯基)-吡咯(1),2,5-双二茂铁基-1-(4-氟苯基)-吡咯(2),2,5-双二茂铁基-1-苯基。吡咯(... 以二茂铁炔烃为原料通过“一锅法”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5.双二茂铁基-1-苯基.吡咯衍生物。包括:2,5.双二茂铁基-1-(3-三氟甲基苯基)-吡咯(1),2,5-双二茂铁基-1-(4-氟苯基)-吡咯(2),2,5-双二茂铁基-1-苯基。吡咯(3),2,5.双二茂铁基.1.(4-乙基苯基).吡咯(4)和2,5-双二茂铁基-1-(4-乙氧基苯基)-吡咯(5),使用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等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计算研究了苯基上取代基对双二茂铁间电荷交互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氧化电位(Ea1),峰电位差(△E)与取代基的哈米特常数(σ),吡咯^1HNMR的化学位移(δ),吡咯N原子自然轨道(NBO)电荷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联:同时发现,N原子电荷密度升高,双二茂铁间电荷交互能力减弱,N原子电荷密度降低,双二茂铁间电荷交互能力提高.因此这类双二茂铁基吡咯衍生物中N原子电荷密度对双二茂铁问电荷交互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吡咯衍生物 电荷交互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二茂铁基的氨基硫脲,1,2,4-三唑和1,3,4-恶二唑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许鹏飞 张林梅 +1 位作者 褚长虎 张自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80-480,共1页
关键词 1 3 4-恶二唑 2 4-三唑 硫脲 二茂铁 杂环衍生物 生物活性分子 化学化工 二茂铁甲酸 兰州大学 二茂铁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些有机硅及2-三丁基锡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3
7
作者 杜洪光 石新需 +1 位作者 叶继东 师树简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642-1647,共6页
由N,N-二甲氨甲基二茂铁(I)单锂化后与三甲基氯硅烷(Me3SiCl)反应,合成了2-(三甲硅基)二甲氨甲基二茂铁(Ⅱ);Ⅱ再单锂化后与Me3SiCl反应得到了2,5-二(三甲硅基)二甲氨甲基二茂铁(Ⅲ);单锂化的I与Me2SiCl2反应得到了双... 由N,N-二甲氨甲基二茂铁(I)单锂化后与三甲基氯硅烷(Me3SiCl)反应,合成了2-(三甲硅基)二甲氨甲基二茂铁(Ⅱ);Ⅱ再单锂化后与Me3SiCl反应得到了2,5-二(三甲硅基)二甲氨甲基二茂铁(Ⅲ);单锂化的I与Me2SiCl2反应得到了双-[2-(二甲氨甲基)二茂铁基」二甲基硅烷(N);双锂化I与二倍量的Me3SiCl反应得到2,1'-二(三甲硅基)二甲氨甲基二茂铁(V).由碘化[2-(三丁基锡)三甲铵甲基二茂铁]分别与醇盐、酚盐、胺、邻苯二甲酰亚胺等亲核试剂反应,得到10个2-(三丁基锡)二茂铁衍生物.化合物经元素分析、1HNMR、IR和质谱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二茂铁衍生物 有机锡 三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衍生物清除羟自由基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邱潇 詹冬梅 +2 位作者 周文涓 赵红莉 蓝闽波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8-881,共4页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了10种二茂铁衍生物清除羟自由基(.OH)活性,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进而探讨了取代基结构与清除.OH活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取代基共轭效应、诱导效应和体积都对衍生物清除.OH活性有明显影响。含共轭...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了10种二茂铁衍生物清除羟自由基(.OH)活性,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进而探讨了取代基结构与清除.OH活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取代基共轭效应、诱导效应和体积都对衍生物清除.OH活性有明显影响。含共轭或吸电子取代基二茂铁衍生物,半波电位(E1/2)较高,清除.OH活性较弱;而含给电子取代基的二茂铁衍生物,E1/2较低,清除.OH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衍生物 羟自由 化学发光 循环伏安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双二茂铁基二氢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9
作者 卓继斌 李恒东 +1 位作者 谢莉莉 袁耀锋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9期78-83,共6页
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吡唑杂环和磺酰基与茂铁基结合在同一分子中,以二茂铁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双二茂铁基取代的4,5-二氢吡唑化合物,用IR、MS、1 H-NMR等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 将具有生物活性的吡唑杂环和磺酰基与茂铁基结合在同一分子中,以二茂铁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一种双二茂铁基取代的4,5-二氢吡唑化合物,用IR、MS、1 H-NMR等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C29H26Fe2N2O2S)属于单斜晶系(monoclinic),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958 6±0.000 4)nm,b=(1.093 6±0.000 2)nm,c=(1.164 9±0.000 2)nm,α=90.00°,β=(92.71±0.03)°,γ=90.00°,Z=4,F(000)=1 472,DC=1.541g/cm3,μ=1.278nm-1.该化合物以氢键作用沿c轴连接成链状结构,相邻的链状结构再通过氢键作用连接,以此延伸形成一个空间网格结构,得到结构稳定的超分子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衍生物 二氢吡唑 合成 晶体结构 超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基席夫碱及盐的合成与导电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卫军 熊国宣 黄海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31-1336,共6页
中性条件下,以二茂铁甲醛和对苯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二茂铁基席夫碱,考查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并测得其本征态室温电导率σ=1.26×10^-3 S·cm^-1。利用Fe^3+、Al^3+、Ti^3+盐对二茂铁基席夫碱进行了掺杂,探讨... 中性条件下,以二茂铁甲醛和对苯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二茂铁基席夫碱,考查了反应温度和时间对产率的影响,并测得其本征态室温电导率σ=1.26×10^-3 S·cm^-1。利用Fe^3+、Al^3+、Ti^3+盐对二茂铁基席夫碱进行了掺杂,探讨了掺杂量和掺杂温度对产物室温电导率的影响,研究了掺杂产物电导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并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电子探针对产物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金属盐掺杂后,电导率可提高4~5个数量级,根据Arrhenius曲线得到了化合物的电活化能在0.09~1.54eV范围内,表明了它们具有较好的半导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席夫碱 掺杂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二茂铁基席夫碱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艳 崔汉峰 樊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5-689,共5页
以乙炔二茂铁为原料,通过Sonogashira和胺醛缩合反应合成了三个共轭二茂铁基席夫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1H和13C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I的晶体结构,电化学研究表明合成的配合物均经历一个可逆的单电子氧... 以乙炔二茂铁为原料,通过Sonogashira和胺醛缩合反应合成了三个共轭二茂铁基席夫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1H和13C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I的晶体结构,电化学研究表明合成的配合物均经历一个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还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席夫碱 合成 晶体结构 电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茂铁基-5-芳基-1-苯磺酰基二氢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12
作者 李春艳 卓继斌 +3 位作者 谢莉莉 李恒东 王文峰 袁耀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05-1311,共7页
以α,β-不饱和酮为原料,设计合成了2种二茂铁取代的4,5-二氢吡唑化合物(3),采用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认了化合物3a和3b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化合物3a(C25H22FeN2SO2)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 以α,β-不饱和酮为原料,设计合成了2种二茂铁取代的4,5-二氢吡唑化合物(3),采用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认了化合物3a和3b的晶体和分子结构.化合物3a(C25H22FeN2SO2)属于正交晶系,P212121空间群,晶胞参数:a=0.59466(12)nm,b=1.1653(2)nm,c=3.1274(6)nm,α=β=γ=90.00°,Z=4,F(000)=1280,Dc=1.442 g/cm3,μ=0.817 nm-1.该化合物通过分子间的氢键沿a轴延伸形成一维链状结构.化合物3b(C25H21FeN2SO2Br)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087(3)nm,b=0.9844(2)nm,c=1.7752(4)nm,α=90.00°,β=99.42(3)°,γ=90.00°,Z=4,F(000)=1379,Dc=1.617 g/cm3,μ=2.558 nm-1.该化合物中每一个分子与其邻近的3个分子以氢键作用缔合在一起,延伸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衍生物 二氢吡唑 分子间氢键 分子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手性分离二茂铁衍生物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峰 万晓龙 +1 位作者 王军锋 康经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1,共5页
建立了4个单手性和3个双手性(含有手性中心和面手性)的二茂铁衍生物在Chiralpak IC(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和Chiralpak IE3(直链淀粉-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上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4个单手性二茂铁衍... 建立了4个单手性和3个双手性(含有手性中心和面手性)的二茂铁衍生物在Chiralpak IC(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和Chiralpak IE3(直链淀粉-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上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方法。4个单手性二茂铁衍生物中有3个可以在Chiralpak IE3固定相上实现基线分离,另外1个则在Chiralpak IC手性固定相上实现基线分离。3个双手性二茂铁衍生物可在Chiralpak IC手性固定相上实现基线分离。研究表明,这两种手性固定相对二茂铁衍生物具有较好的手性识别作用,并且具有互补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可为手性二茂铁化合物的分离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纤维素-三(3 5-二氯苯甲酸酯) 直链淀粉-三(3 5-二氯苯甲酸酯) 手性固定相 二茂铁衍生物 手性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氮)二茂铁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14
作者 向进福 王冀英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4期36-38,共3页
正戊醛、异戊醛、对氯苯甲醛、胡椒醛、环已酮与二茂铁在浓H_2SO_4(-10℃)中缩合,产物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水解,水解产物在F_3CCO_2H催化下发生巯基化反应,合成了五种含硫二茂铁衍生物,(C_5H_5)Fe(C_5H_4CR′R^2SCH_2CO_2H)(I,R′=H,R^2=n-... 正戊醛、异戊醛、对氯苯甲醛、胡椒醛、环已酮与二茂铁在浓H_2SO_4(-10℃)中缩合,产物用碳酸氢钠水溶液水解,水解产物在F_3CCO_2H催化下发生巯基化反应,合成了五种含硫二茂铁衍生物,(C_5H_5)Fe(C_5H_4CR′R^2SCH_2CO_2H)(I,R′=H,R^2=n-C_4H_9;Ⅱ,R′=H,R^2=i-C_4H_9;Ⅲ,R′=H,R^2=C_6H_4Cl-4;Ⅳ,R′=H,R^2=C_6H_3O_2CH_2-3.4;V,R′R^2=-(CH_2)-_5);再由Ⅲ和V与氨和羟胺反应,合成两种含氮二茂铁化合物,(C_5H_5)Fe(C_5H_4CH(NH_2)(C_6H_4Cl-4))(Ⅵ)和(C_5H_5)Fe(C_5H_4C(NH)H)(CH_2)_5)(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硫代乙醇酸 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合-二(3-二茂铁基丙烯酸二正丁基锡(Ⅳ))]配合物的合成及谱学表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文贯 陶家洵 +1 位作者 李旭宇 王玉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36-839,共4页
由 FcCH=CHCO2H和 (n- Bu)2SnO反应合成了 {[(FcCH=CHCO2)Sn(n- Bu)2]2O}2(A)新配合物 [其中 Fc=(η 5- C5H5)Fe(η 5- C5H4)].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 (1H、 13C、 119Sn)谱学研究 ,确定其组成和结构 .提出 [(RCOOSnR′ 2)2O]2类化合物... 由 FcCH=CHCO2H和 (n- Bu)2SnO反应合成了 {[(FcCH=CHCO2)Sn(n- Bu)2]2O}2(A)新配合物 [其中 Fc=(η 5- C5H5)Fe(η 5- C5H4)].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 (1H、 13C、 119Sn)谱学研究 ,确定其组成和结构 .提出 [(RCOOSnR′ 2)2O]2类化合物中一一指认与内环锡、外环锡键连的两类烷基 R′中各个碳峰的原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羧酸酯 二茂铁衍生物 合成 表征 抗癌药物 核磁共振谱 二[氧合-二(3-二茂铁丙烯酸二正丁锡(Ⅳ))]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二茂铁基-3-[(9-乙基)咔唑-3-基]丙烯酮的合成及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玉芳 孙金鱼 +1 位作者 刘成琪 赵明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94-998,共5页
合成了一个新的非线性光学(NLO)有机材料1-二茂铁基-3-[(9-乙基)咔唑-3-基]丙烯酮(FCAK),并通过NMR、IR、MS和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采用粉末Nd∶YAG激光技术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并确定了相关参数。激光脉冲... 合成了一个新的非线性光学(NLO)有机材料1-二茂铁基-3-[(9-乙基)咔唑-3-基]丙烯酮(FCAK),并通过NMR、IR、MS和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采用粉末Nd∶YAG激光技术测定了标题化合物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并确定了相关参数。激光脉冲为4 ns时,非线性折射率n2=-3.5×10-18m2/W,非线性吸收系数β=-2.7×10-11m/W,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2.04×10-12esu,三阶非线性分子超极化率γ=1.1×10-30esu。激光脉冲为21 ps时,n2=0.55×10-18m2/W,β=-0.6×10-11m/W,χ(3)=3.4×10-13esu,γ=0.13×10-30es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衍生物 二茂铁-[(乙)咔唑-]丙烯酮 查耳酮 合成 非线性光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雷亮 熊国宣 王银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0,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席夫碱及其配合物在生物抑菌、催化、氧载体活性研究、功能材料、分析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席夫碱类化合物作了简要的展望。
关键词 甲亚胺 席夫碱 配合物 亚胺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甲酸(2-丙烯酰氧乙基)酯的合成及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科 张教强 +3 位作者 康拴艳 石绘敏 周宏玉 豆荣荣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5-770,共6页
二茂铁类燃速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推进剂贮存过程中易产生迁移和挥发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对二茂铁衍生物进行改性,在二茂铁的茂环上引入极性基团以增大分子极性。以二茂铁甲酸(FCA)和2-羟乙基丙烯酸酯(HEA)为反应... 二茂铁类燃速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在推进剂贮存过程中易产生迁移和挥发问题。针对这些不足,对二茂铁衍生物进行改性,在二茂铁的茂环上引入极性基团以增大分子极性。以二茂铁甲酸(FCA)和2-羟乙基丙烯酸酯(HEA)为反应物,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脱水剂,以对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在二氯甲烷(DCM)中合成二茂铁甲酸(2-丙烯酰氧乙基)酯(AEFC),优化各反应条件,确定最佳投料摩尔比为n(FCA)∶n(HEA)∶n(DMAP)∶n(DCC)=20∶28∶20∶24,反应温度为0℃,DCC溶液滴加时间为60~75 min,反应时间为15 h,搅拌速率为1000 r/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AEFC的产率为75.1%,纯度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化反应 二茂铁衍生物 二环己碳二亚胺/对二甲氨吡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茂铁金属有机液晶的合成、结构及介晶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赵可清 胡平 +1 位作者 许洪波 张良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4-76,共3页
我们曾研究了以季铵盐作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二茂铁的芳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带活泼官能团的二茂铁衍生物[1]。这些衍生物可作为合成二茂铁非线性光学材料、液晶材料的良好中间体[2-4]。为了探索分子几何结构与介晶性能之间... 我们曾研究了以季铵盐作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二茂铁的芳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带活泼官能团的二茂铁衍生物[1]。这些衍生物可作为合成二茂铁非线性光学材料、液晶材料的良好中间体[2-4]。为了探索分子几何结构与介晶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制备结构新颖、稳定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液晶 二茂铁衍生物 液晶 介晶性 席夫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BAK/钼磷酸电荷转移型杂化分子的合成及性能
20
作者 吴莹 李正 +1 位作者 鞠金梅 闻荻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9-782,共4页
二茂铁衍生物l-二茂铁基3-苯基丙-2-烯-1-酮(FcBAK)与钼磷酸盐Na2HPMo12O40·xH2O经室温固相合成得到有机-无机杂化分子,通过元素分析、IR、ICP、AAS和TG等表征手段确证产物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为(FcBAK)3HPMo12O40·2H2O.固体电... 二茂铁衍生物l-二茂铁基3-苯基丙-2-烯-1-酮(FcBAK)与钼磷酸盐Na2HPMo12O40·xH2O经室温固相合成得到有机-无机杂化分子,通过元素分析、IR、ICP、AAS和TG等表征手段确证产物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为(FcBAK)3HPMo12O40·2H2O.固体电子光谱及ESR谱表明,FcBAK与钼磷酸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作用,生成电荷转移型有机-无机分子复合物,该复合物的磁学行为表现出较强的铁磁性质,粉末样品的室温饱和磁化强度为0.41A·m2/kg,矫顽力为0.0105T,属于软磁性有机-无机分子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分子 二茂铁衍生物 钼磷杂多酸 电荷转移 铁磁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