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纸浆中代表性酚类对二苯并-对-二噁英/二苯并呋喃氯化生成多氯代二噁英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夏科学 张海军 +2 位作者 倪余文 张亦弛 陈吉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79-1386,共8页
二苯并-对-二噁英/二苯并呋喃(DBD/F)的直接氯化是纸浆氯漂白过程中形成多氯代二噁英(PCDD/Fs)的重要途径.纸浆中的酚类在氯化漂白过程中也将消耗氯而生成氯化产物.本文在模拟纸浆氯漂白的实验条件下,对实验环境中的DBD/F进行检测,排除... 二苯并-对-二噁英/二苯并呋喃(DBD/F)的直接氯化是纸浆氯漂白过程中形成多氯代二噁英(PCDD/Fs)的重要途径.纸浆中的酚类在氯化漂白过程中也将消耗氯而生成氯化产物.本文在模拟纸浆氯漂白的实验条件下,对实验环境中的DBD/F进行检测,排除了背景DBD/F值对实验的干扰后,研究了纸浆中含量较高的酚类(苯酚、愈创木酚和儿茶酚)对DBD/F氯化生成PCDD/Fs的转化率和同系物模式的影响.发现酚类的加入使DBD/F氯化生成PCDD/Fs的氯化度下降;一定剂量酚类的加入会使体系中DBD/F氯化生成PCDD/Fs的转化率增大,当超出剂量范围后,DBD/F氯化生成PCDD/Fs得到抑制,不同酚类的效应大小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 二苯并-对-二噁英/二苯并呋喃 二噁 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征及掺杂石墨烯对2,3,7,8-四氯二苯并呋喃吸附机理的计算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群 宋小东 +3 位作者 林小龙 刘佳 曾巧玲 孙玉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9,共7页
二噁英对人类和环境具有较高的毒性,因此,研制出有效的二噁英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和检测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模拟方法详细探讨了本征及Ti,Fe及Pt掺杂石墨烯对2,3,7,8-四氯二苯并呋喃(2,3,7,8-tetrachlorodibenzofuran,TCDF... 二噁英对人类和环境具有较高的毒性,因此,研制出有效的二噁英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和检测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模拟方法详细探讨了本征及Ti,Fe及Pt掺杂石墨烯对2,3,7,8-四氯二苯并呋喃(2,3,7,8-tetrachlorodibenzofuran,TCDF)二噁英污染物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本征石墨烯及掺杂石墨烯表面对TCDF均有一定程度的吸附,而Ti和Fe掺杂石墨烯对TCDF的吸附远大于本征石墨烯对TCDF的吸附.主要原因是TCDF与本征石墨烯之间主要形成了π…π,C-H…π和C-Cl…π非共价的相互作用,而与掺杂石墨烯之间主要形成了metal-O共价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有望为石墨烯材料在二噁英污染物TCDF吸附方面的应用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2 3 7 8-四氯苯并呋喃 二噁 石墨烯 掺杂石墨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油中二噁英和呋喃的多氯(溴)代二苯并衍生物的含量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晓明 张莉娜 +1 位作者 牟靖芳 陈佩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5-240,共6页
提出了用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油中17种多氯取代以及8种多溴取代的苯并二噁英和苯并呋喃含量的方法。食用油样品依次经过酸性硅胶床、多段硅胶柱及Florisil柱净化。净化中分别用正己烷、正己烷-二氯甲烷(97+3)混合液、正己... 提出了用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油中17种多氯取代以及8种多溴取代的苯并二噁英和苯并呋喃含量的方法。食用油样品依次经过酸性硅胶床、多段硅胶柱及Florisil柱净化。净化中分别用正己烷、正己烷-二氯甲烷(97+3)混合液、正己烷-二氯甲烷(40+60)和单一的二氯甲烷作为淋洗剂,洗脱上述化合物,GC-MS测定。各化合物的检出限(3S/N)在0.022 3~1.67μg·L-1之间。用标准加入法测得多氯代化合物的回收率在97.8%~118%之间,多溴代化合物的回收率在96.5%~11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4.9%~6.7%和6.6%~1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气相色谱-质谱法 多氯代苯并二噁 多氯代苯并呋喃 多溴代苯并二噁 多溴代苯并呋喃 食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和Aroclor 1254对大鼠睾丸的单独和联合毒性效应 被引量:7
4
作者 卢春凤 王以美 +2 位作者 彭双清 邹莉波 檀德宏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3-68,共6页
为了探讨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Aroclor1254对大鼠睾丸的单独和联合毒性效应,采用2×2析因设计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Aroclor1254单独染毒组(10mg·kg-1)、TCDD单独染毒组(10μg·kg-1)和联合染毒组(TC... 为了探讨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Aroclor1254对大鼠睾丸的单独和联合毒性效应,采用2×2析因设计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Aroclor1254单独染毒组(10mg·kg-1)、TCDD单独染毒组(10μg·kg-1)和联合染毒组(TCDD10μg·kg-1+Aroclor125410mg·kg-1),每组5只.灌胃染毒,每天1次,连续12d.染毒结束后处死大鼠,称睾丸湿重、检测睾丸组织病理学及睾丸组织脂质过氧化状况.结果表明,各染毒组大鼠的睾丸均呈现毒性效应,表现为睾丸湿重降低,睾丸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这些毒性效应多数在联合染毒组表现更为明显.析因分析结果表明TCDD与Aroclor1254对大鼠睾丸的联合毒性效应为相加作用.以上结果提示TCDD与Aroclor1254单独和联合染毒均具有睾丸毒性,且二者的联合效应为相加作用,在对二噁英和PCBs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应考虑这种联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苯并二噁 AROCLOR 1254 睾丸毒性 联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8-四氯苯并二噁英(TCDD)短期染毒可造成着床前胚胎丢失并伴随雌性生殖器官中毒物相关蛋白的诱导表达 被引量:9
5
作者 黄莉 黄韧 +3 位作者 冯媛瑜 刘寒英 丘剑峰 李冰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34-342,共9页
为探明妊娠早期胚胎的丢失是否与卵巢、输卵管、子宫组织受到2,3,7,8-四氯苯并二噁英(TCDD)直接毒害有关,检测了NIH小鼠胚胎着床前期和后期TCDD暴露对胚胎毒性影响的敏感性,并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了模型动物肝脏、子宫、输卵管和卵巢... 为探明妊娠早期胚胎的丢失是否与卵巢、输卵管、子宫组织受到2,3,7,8-四氯苯并二噁英(TCDD)直接毒害有关,检测了NIH小鼠胚胎着床前期和后期TCDD暴露对胚胎毒性影响的敏感性,并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了模型动物肝脏、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组织中TCDD所引起的AhR、ARNT以及Cyp1a2分子标记物的变化.检测发现:妊娠第9d,100ng·kg-1·d-1剂量TCDD经口染毒,造成胚胎着床数量减少,且着床前期暴露的影响大于着床后期;子宫蜕膜反应受到明显抑制;胚胎迁移率没有明显变化,但胚胎数量减少.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发现正常组小鼠的肝脏、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组织中有AhR和Cyp1a2弱阳性信号表达,ARNT有细胞核的强阳性信号表达;妊娠第1~8d、第1~3d和第4~8d处理组小鼠肝脏、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组织中的AhR、Cyp1a2的阳性面积和光密度值均高于正常组;随处理时间和组织蓄积量的增加,ARNT在组织中的变化由胞核(妊娠第1~3d组)表达到胞浆(妊娠第4~8d组)表达,然后完全无表达(妊娠第1~8d组).以上研究结果表明:TCDD对早期妊娠小鼠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组织中的AhR、ARNT和Cyp1a2的激活和代谢方式与肝脏相同,说明雌性生殖系统中的组织有TCDD蓄积和代谢活性,这可能是导致早期胚胎迁移、着床等过程改变,造成胚胎丢失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苯并二噁(TCDD) 胚胎丢失 毒性介导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对2,3,7,8-四氯二苯并-p-二噁英致建鲤精密肝切片组织损伤中生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杜金梁 曹丽萍 +4 位作者 刘英娟 贾睿 赵才源 申玉金 殷国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7-843,共7页
利用精密肝组织切片来评价甘草提取物对2,3,7,8-四氯二苯并-p-二噁英(TCDD)诱导建鲤精密肝切片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制备的肝组织切片分为6个处理组,即Control组、TCDD模型组、甘草提取物对照组、甘草提取物前处理组、甘草提取物后处理组... 利用精密肝组织切片来评价甘草提取物对2,3,7,8-四氯二苯并-p-二噁英(TCDD)诱导建鲤精密肝切片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制备的肝组织切片分为6个处理组,即Control组、TCDD模型组、甘草提取物对照组、甘草提取物前处理组、甘草提取物后处理组、甘草提取物前后处理组,其中甘草提取物前处理组、甘草提取物后处理组、甘草提取物前后处理组分别换用含0.2、0.4、0.8 mg·m L-1的甘草提取物L-15培养基与精密肝切片共培养,用于检测损伤肝切片培养液中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免疫球蛋白M(Ig M)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前处理组甘草提取物可以较好缓解TCDD对肝组织造成的损伤,降低了肝切片培养液中GOT、GPT活性以及MDA、TNF-α、IL-1β、Ig M含量,提高了培养液中SOD活性。这说明甘草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TCDD造成的肝组织损伤,对肝组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2 3 7 8-四氯-p-二噁(TCDD) 精密肝组织切片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 免疫球蛋白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和β-萘黄酮暴露对斑马鱼肝和鳃MROD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谢英明 聂芳红 +3 位作者 汤陈坚 杨蓉 林红英 陈进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42-146,共5页
为了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β-萘黄酮(β-NF)对斑马鱼(Danio rerio)肝脏和鳃CYP1A依赖性7-甲氧基-3-异酚噁唑酮-脱甲基酶(MROD)活性的影响,分别利用不同浓度的TCDD(0、0.05、0.1、0.2、0.4μg·L-1)和β-NF(0、25、5... 为了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β-萘黄酮(β-NF)对斑马鱼(Danio rerio)肝脏和鳃CYP1A依赖性7-甲氧基-3-异酚噁唑酮-脱甲基酶(MROD)活性的影响,分别利用不同浓度的TCDD(0、0.05、0.1、0.2、0.4μg·L-1)和β-NF(0、25、50、100、200μg·L-1)对斑马鱼进行水浴暴露,48h后取样测定肝脏和腮MROD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TCDD暴露组和β-NF暴露组斑马鱼肝脏和鳃MROD活性均显著增强(p<0.01),且MROD活性的增加与TCDD或β-NF暴露浓度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初步推断斑马鱼肝脏和鳃CYP1A依赖性MROD酶活性可能能够作为TCDD或β-NF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苯并二噁 β-萘黄酮 7-甲氧基-3-异酚噁唑酮-脱甲基酶 生物标志物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H自由基引发的2,3,7,8-四氯代二苯并呋喃降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8
作者 张坤 孙胜敏 张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3-109,共7页
对2,3,7,8-四氯代二苯并呋喃(2,3,7,8-TCDF)的OH自由基加成反应机理以及后续的单分子降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从微观反应动力学角度解释了常温下2,3,7,8-TCDF作为二噁英类物质难降解的根本原因,并阐述了其在高温下的单分子降解反应... 对2,3,7,8-四氯代二苯并呋喃(2,3,7,8-TCDF)的OH自由基加成反应机理以及后续的单分子降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从微观反应动力学角度解释了常温下2,3,7,8-TCDF作为二噁英类物质难降解的根本原因,并阐述了其在高温下的单分子降解反应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得到了反应势能面上各稳定点的几何结构,同时完成了简谐振动频率分析,并通过内禀反应坐标理论计算出各反应通道的最低能量路径.结果表明,OH自由基容易加成到2,3,7,8-TCDF上,但后续的降解反应的能垒过高,因此2,3,7,8-TCDF降解反应只能在高温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代苯并呋喃 二噁 过渡态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提取物对2,3,7,8-四氯二苯并-p-二口恶英致建鲤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杜金梁 曹丽萍 +3 位作者 贾睿 刘英娟 申玉金 殷国俊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3-601,共9页
为了评价甘草提取物是否对2,3,7,8-四氯二苯并-p-二口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引起建鲤肝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实验用含甘草提取物的饲料(0.1、0.5和1.0g/kg)饲喂建鲤60d,再腹腔注射0.6μg/kg TCDD,72h后收... 为了评价甘草提取物是否对2,3,7,8-四氯二苯并-p-二口恶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引起建鲤肝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实验用含甘草提取物的饲料(0.1、0.5和1.0g/kg)饲喂建鲤60d,再腹腔注射0.6μg/kg TCDD,72h后收集血液和肝组织,检测血清和肝组织匀浆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过氧化氢酶(hydrogen peroxid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等生化指标,同时制备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甘草提取物对TCDD诱导建鲤肝组织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1.0g/kg甘草提取物显著降低血清中ALT、AST、LDH和AKP活性,显著提高总蛋白(TP)、白蛋白(Alb)质量浓度、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P<0.05或P<0.01)。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甘草提取物处理组可以明显减轻TCDD引起肝组织损伤。提示,甘草提取物对TCDD引起的建鲤肝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而且甘草提取物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性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提取物 2 3 7 8-四氯苯并-p-口恶 肝损伤 建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急性暴露于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大鼠肝组织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闫会萍 张弛 +5 位作者 杜乐 宋小波 丁孝民 魏东洋 许振成 陆一帆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09,共6页
为了研究运动对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2,3,7,8-TCDD)急性暴露大鼠肝组织酶活性的影响,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染毒组(NT)、运动对照组(EC)、运动染毒组(ET)。染毒组(NT组与ET组)腹腔注射10μg·kg-1(以... 为了研究运动对2,3,7,8-四氯二苯并二恶英(2,3,7,8-TCDD)急性暴露大鼠肝组织酶活性的影响,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染毒组(NT)、运动对照组(EC)、运动染毒组(ET)。染毒组(NT组与ET组)腹腔注射10μg·kg-1(以单位体重计)的TCDD,对照组(NC组与EC组)腹腔注射等量的玉米油;NT、NC组静养4周,ET、EC组运动(尾部负重5%游泳30分钟)4周。4周后,称重并宰杀大鼠,分离肝组织,称重后-80℃保存待测7-乙氧基异吩恶唑酮脱乙基酶(EROD)、7-乙氧基香豆素-O-脱乙基酶(ECOD)及芳香烃羟化酶(AHH)的活性。将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MAVONA)处理,结果表明,染毒可降低大鼠体重,增加肝湿重和肝相对重量、增加EROD、ECOD活性;运动可增加大鼠肝相对重量、增加AHH的活性;染毒后运动可降低EROD、ECOD的活性。结论:急性10μg·kg-1(以单位体重计)TCDD染毒后4周可增加大鼠肝相对重量;4周的运动能有效降低TCDD对EROD、ECOD活性的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苯并(2 3 7 8-TCDD) 大鼠 肝毒性 肝微粒体酶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及投喂调控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友卿 李太元 +1 位作者 丁兆坤 吴卫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8,共5页
二噁英(dioxin)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鱼、人和其他动物体,并在脂肪中积蓄,使机体畸形、突变和致癌等。其中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物质"。文中主要综... 二噁英(dioxin)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鱼、人和其他动物体,并在脂肪中积蓄,使机体畸形、突变和致癌等。其中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被称为"地球上毒性最强的物质"。文中主要综述TCDD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同时提出通过投喂无污染或抗污染毒害的饲料,积极地预防TCDD对鱼类生长的影响。旨在更好的研究TCDD对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影响、机制与预防,控制TCDD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生产健康、卫生和安全的渔业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苯并-对-二噁(TCDD) 生长 影响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铁厂及其周围环境中二噁(口英)和多氯联苯土-气交换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英明 张庆华 +1 位作者 杨洪彪 江桂斌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共4页
利用逸度模型及其相关算法,研究了东北某钢铁厂及其周围居住区、背景对照区二噁(口英)和多氯联苯污染物土-气迁移方向和交换通量。结果表明,二噁(口英)主要由大气向土壤迁移,其土-气交换通量为每月618~5373mg/km2,多氯联苯污染物主要... 利用逸度模型及其相关算法,研究了东北某钢铁厂及其周围居住区、背景对照区二噁(口英)和多氯联苯污染物土-气迁移方向和交换通量。结果表明,二噁(口英)主要由大气向土壤迁移,其土-气交换通量为每月618~5373mg/km2,多氯联苯污染物主要由土壤向大气迁移,交换通量为每月47~230mg/km2。基于实测污染物的浓度和逸度模型能较好地估算该地区二噁(口英)、多氯联苯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土-气界面迁移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噁(口) 多氯联 钢铁厂 -气交换 逸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诱导腭裂发生的差异蛋白筛选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丽玲 傅跃先 +1 位作者 蒲亚兰 甘立强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以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致先天性腭裂发生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以TCDD诱导建立胎鼠先天性腭裂模型,行腭部的大体解剖及组织学检查。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胎鼠的腭组织... 目的:以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2,3,7,8-四氯二苯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致先天性腭裂发生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以TCDD诱导建立胎鼠先天性腭裂模型,行腭部的大体解剖及组织学检查。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胎鼠的腭组织,分别提取组织总蛋白。通过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筛选出实验组和对照组腭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并用免疫组化对鉴定出的相关蛋白质进行验证。结果:成功诱导胎鼠腭裂模型。筛选出10种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7个蛋白点在试验组上调,3个蛋白点在实验组下调。过氧化物还原酶1(Peroxiredoxin 1,Prx 1)与鸟嘌呤核苷酸解离抑制剂(GDP-dissociation inhibitor,GDI)在实验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Prx 1、GDI表达的明显增强可能与TCDD所致胎鼠先天性腭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 7 8-四氯二噁 腭裂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持续暴露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会萍 宋小波 +5 位作者 李飞霏 陆一帆 彭朋 王娟娟 胡兵 张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87,共7页
为探索运动对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2,3,7,8-TCDD)持续暴露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本研究将7周龄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NC)、运动对照(EC)、染毒1(NT1)、运动染毒1(ET1)、染毒2(NT2)、运动染毒2(ET2)、染毒3(NT3... 为探索运动对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2,3,7,8-TCDD)持续暴露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本研究将7周龄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对照(NC)、运动对照(EC)、染毒1(NT1)、运动染毒1(ET1)、染毒2(NT2)、运动染毒2(ET2)、染毒3(NT3)、运动染毒3(ET3)、染毒4(NT4)及运动染毒4(ET4)共10组。染毒组(NTs、ETs)腹腔注射TCDD(溶于玉米油),对照组及各染毒组首次剂量依次为0、0.4、1.6、6.4、25.6μg·kg^(-1)(以单位体重计),之后每周给予上述剂量的21%作为维持剂量,持续染毒8周;运动组尾部负重5%游泳,每周5 d,每次30 min。实验结束取材,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含量。结果显示:1)染毒可升高各染毒组大鼠血清AST活性及NT4组大鼠血清ALT活性,增加NT2、NT3组肝脏MDA含量,而降低NT1、NT2组大鼠血清ALT活性;2)运动可升高大鼠血清AST及ALT活性,增加大鼠肝组织GSH-Px活性;3)运动可升高染毒大鼠血清AST活性(T1剂量),降低染毒大鼠血清ALT活性(T1剂量),降低染毒大鼠血清AST活性(T3剂量),升高染毒大鼠血清ALT活性(T3、T4剂量),增加染毒大鼠肝组织SOD活性(T2、T3剂量)、CAT活性(T1、T2、T3剂量)及GSH-Px活性(T2、T3、T4剂量),降低染毒大鼠肝组织MDA含量(T2、T3、T4剂量)及ROS含量(T1、T3剂量)。结果表明,2,3,7,8-TCDD持续暴露8周可引起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并产生剂量依赖效应;而有氧运动可增加2,3,7,8-TCDD持续暴露(T2、T3剂量)大鼠肝组织抗氧化酶活性,有效降低氧化应激损伤而减轻肝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苯并二噁(2 3 7 8-TCDD) 大鼠 肝脏氧化应激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8-四氯二苯并-p-二恶英对建鲤肝组织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杜金梁 曹丽萍 +5 位作者 贾睿 刘英娟 赵才源 申玉金 丁炜东 殷国俊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8-251,共4页
利用精密肝切片培养技术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p-二恶英(TCDD)对建鲤肝组织的损伤作用,将精密肝切片组织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将不同浓度TCDD(浓度设定为0.00、0.05、0.10、0.30、0.60μg/L)处理肝切片3 h后,收集上清培... 利用精密肝切片培养技术研究2,3,7,8-四氯二苯并-p-二恶英(TCDD)对建鲤肝组织的损伤作用,将精密肝切片组织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将不同浓度TCDD(浓度设定为0.00、0.05、0.10、0.30、0.60μg/L)处理肝切片3 h后,收集上清培养液及肝切片组织测定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等生化指标含量变化。结果表明:TCDD浓度在0.30μg/L时,对精密肝切片组织损伤较大,可以显著提高上清培养液中GPT、GOT、MDA的含量,显著提高切片匀浆上清液中LDH的活性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可以显著降低切片匀浆上清液中ATP、GSH-PX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显著降低上清培养液中SOD活性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采用TCDD进行急性染毒后,可以造成建鲤肝组织的损伤,使机体组织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产生一系列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p-(TCDD) 精密肝切片 建鲤 毒性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对鱼类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友卿 吴卫君 +1 位作者 丁兆坤 李太元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5-58,共4页
二噁英(dioxin)所以被称为"世纪之毒",因之是危害极大的环境激素,致畸、致癌和突变性强,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鱼、人和其他动物体内,并在脂肪中积蓄,对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中尤以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 二噁英(dioxin)所以被称为"世纪之毒",因之是危害极大的环境激素,致畸、致癌和突变性强,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进入鱼、人和其他动物体内,并在脂肪中积蓄,对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其中尤以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的毒性最强,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文中着重综述TCDD对鱼类胚胎发育的影响、机理及目前预防TCDD对鱼类胚胎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旨在更好地为研究TCDD对鱼类胚胎发育的影响、机理及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苯并-对-二噁(TCDD) 胚胎发育 影响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邻羟基苯基取代对亚甲基醌与酮亚胺环加成反应合成二氢-1,3-苯并噁嗪化合物
17
作者 孙一丹 李鑫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53,共19页
发展了邻羟基苯基取代对亚甲基醌与酮亚胺在磷酸催化体系中的[4+2]环加成反应,以高产率和优良的非对映选择性得到了一系列二氢-1,3-苯并噁嗪化合物.当向反应体系加入催化量的B(C_(6)F_(5))_(3)时,产物的产率得到保持且发生非对映选择性... 发展了邻羟基苯基取代对亚甲基醌与酮亚胺在磷酸催化体系中的[4+2]环加成反应,以高产率和优良的非对映选择性得到了一系列二氢-1,3-苯并噁嗪化合物.当向反应体系加入催化量的B(C_(6)F_(5))_(3)时,产物的产率得到保持且发生非对映选择性翻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羟基基取代对亚甲基醌 酮亚胺 [4+2]环加成反应 -1 3-苯并噁嗪化合物 非对映选择性翻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的分子印迹材料的计算机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谷雪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1-174,共4页
二噁英类污染物是一种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为了开发分离、检测二噁英类污染物的二噁英分子印迹材料,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模板分子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与不同功能单体在不同配比、不同溶剂条件下的结合模式以及对应的结合能,筛选出... 二噁英类污染物是一种持久性的有机污染物。为了开发分离、检测二噁英类污染物的二噁英分子印迹材料,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模板分子四氯二苯并-对-二噁英与不同功能单体在不同配比、不同溶剂条件下的结合模式以及对应的结合能,筛选出最佳功能单体为四-乙烯基苯甲酸,最佳反应摩尔比为1∶4,最佳溶剂为环己烷。该模拟结果为二噁英分子印迹材料的开发及应用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苯并-对-二噁 量子化学 分子印迹材料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和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单独和联合作用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爱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72,共6页
从运动与健康的视角出发,研究运动、2,3,7,8-TCDD两个因素及其联合作用对大鼠血脂的影响,试图发现运动能否改变2,3,7,8-TCDD这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脂代谢的影响,来改变人类对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为运动干预治疗代谢性疾病... 从运动与健康的视角出发,研究运动、2,3,7,8-TCDD两个因素及其联合作用对大鼠血脂的影响,试图发现运动能否改变2,3,7,8-TCDD这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脂代谢的影响,来改变人类对肥胖等代谢性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为运动干预治疗代谢性疾病提供理论支持。采用2x2析因设计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C)、运动组(E)、染毒组(T)和运动染毒组(ET),每组8只。腹腔注射染毒,首剂量6.4μg/kg·bw,之后每隔1周给予上述剂量的21%持续染毒,连续7周。尾部负重5%bw游泳运动,每周5天,每次30分钟。给药后第1、3、4、6、8周末内眦静脉取血检测血脂指标,8周末处死动物,称肝脏湿重、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表明,染毒大鼠肝脏均呈现毒性效应,表现为肝脏湿重增加,肝脏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增高。毒性效用在T组大鼠表现更为明显,ET组毒性效用较T组有所改善。析因分析结果表明,运动与2,3,7,8-TCDD对大鼠血脂联合作用效应为相加作用。以上结果提示,二噁英能够引起血脂增高,肝脏脂质沉积,运动可以改善二噁英造成的肝脏脂质沉积及脂质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2 3 7 8-四氯苯并二噁 联合作用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与Aroclor 1254单独与联合作用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
20
作者 刘刚 王以美 +4 位作者 卢春凤 付泽 赵君 孙岩松 彭双清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800-806,共7页
为探讨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多氯联苯(Aroclor 1254)联合染毒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将2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对照组(橄榄油)、Aroclor 1254单独染毒组(10mg·kg-1)、TCDD单独染... 为探讨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多氯联苯(Aroclor 1254)联合染毒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效应,将2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即对照组(橄榄油)、Aroclor 1254单独染毒组(10mg·kg-1)、TCDD单独染毒组(10μg·kg-1)和联合染毒组(TCDD 10μg·kg-1+Aroclor 1254 10 mg·kg-1).大鼠每天灌胃染毒1次,连续染毒6d.染毒过程中记录大鼠的体征和体重.末次染毒后24h取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彗星试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并采用CASP软件分析各组彗星的尾部DNA百分含量(Tail DNA%)、尾长(Tail Length)和尾矩(Tail Moment).结果表明,染毒结束时TCDD单独染毒和联合染毒组大鼠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联合染毒组表现更为明显.TCDD单独染毒组和联合染毒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可见明显损伤,TailDNA%、Tail Length和Tail Momen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染毒组大鼠细胞DNA损伤更为严重,但Arolor 1254单独染毒组大鼠未见明显DNA损伤.析因分析提示TCDD与Aroclor 1254对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联合毒性效应为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TCDD与Aroclor 1254联合染毒可加重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在对PCBs与二噁英的混合暴露进行危险性评估时要注意这种联合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 7 8-四氯苯并二噁 AROCLOR 1254 外周血淋巴细胞 DNA损伤 联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