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中原油超高二苯并噻吩硫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素梅 张宝收 +2 位作者 张海祖 盛世忠 赵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08-1120,共13页
塔中相当部分原油具有高丰度芳香硫——二苯并噻吩(DBTs)特征,其在原油中的绝对丰度高达26 859μg/g,在芳烃中的相对丰度高达58.2%,主要分布在塔中I号构造带下奥陶统、塔中4(TZ4)和塔中1-6(TZ1-6)井区。采用综合地球化学研究途径,对该... 塔中相当部分原油具有高丰度芳香硫——二苯并噻吩(DBTs)特征,其在原油中的绝对丰度高达26 859μg/g,在芳烃中的相对丰度高达58.2%,主要分布在塔中I号构造带下奥陶统、塔中4(TZ4)和塔中1-6(TZ1-6)井区。采用综合地球化学研究途径,对该区原油的高DBTs特征及其主控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分析表明,研究区母源岩较强地控制DBTs的丰度,纯泥岩、页岩中DBTs丰度不高,灰岩、云岩等烃源岩DBTs丰度偏高或超高;观察到在正常油窗范围内,烃源岩和相关原油随成熟度增加DBTs丰度增加,而塔中型高-过熟原油中DBTs丰度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表明热成熟作用对该化合物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发现生物降解、水洗可使原油中DBTs丰度降低,但对塔中原油中DBTs影响较小;观测到塔中相当部分原油的DBTs含量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的作用产物H2S、硫醇、长链烷基四氢噻烷有一定正相关性。对比研究认为,有多种因素控制塔中原油中DBTs丰度与分布,热成熟作用、TSR是导致塔中下奥陶统部分原油高DBTs特征的重要原因,前者可能是主要因素,特殊母源岩因素相对较少,尽管尚不能排除。TZ4井区等石炭系高DBTs原油主要来自深部地层,与下奥陶统抑或更深层高DBTS原油的混入有关。本研究对于该区深层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隆起 苯并噻吩(dbts) 母源岩类型 热成熟作用 TSR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TiO2光催化氧化二苯并噻吩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地顺 张娟 +1 位作者 孙增涛 王佳蕾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2-325,共4页
以活性炭负载的TiO2为光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30W紫外灯为光源,对含二苯并噻吩(DBT)的模型硫化物进行光催化氧化脱硫研究。考察了TiO2的煅烧温度、负载量、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和光照时间对DBT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 以活性炭负载的TiO2为光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30W紫外灯为光源,对含二苯并噻吩(DBT)的模型硫化物进行光催化氧化脱硫研究。考察了TiO2的煅烧温度、负载量、催化剂用量、H2O2用量和光照时间对DBT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活性炭催化剂对DBT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效果。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煅烧温度400℃,TiO2的负载量为32%,催化剂用量0.7g/100mL,H2O2最佳用量为10mL,即O/S(摩尔比)为14。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光照时间8h,DBT去除率为90%,此反应为一级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TIO2 苯并噻吩(dbt)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并噻吩类硫化物在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上加氢脱硫反应机理 被引量:15
3
作者 殷长龙 翟西平 +1 位作者 赵蕾艳 刘晨光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91-997,共7页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在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产物分布及反应机理,给出了它们在非负载型催化剂上加氢脱硫反应网络。研究发现,由于甲基的空间位阻效应,二...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和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在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产物分布及反应机理,给出了它们在非负载型催化剂上加氢脱硫反应网络。研究发现,由于甲基的空间位阻效应,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加氢脱硫转化率顺序为4,6-DMDBT≈4-MDBT<DBT,而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具有很高的芳环加氢活性,有利于烷基取代的芳环加氢,减弱空间位阻效应,使烷基取代的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得到有效脱除。DBT的脱硫产物会被进一步加氢,其产物分布与联苯加氢产物相似。4-MDBT有两种预加氢脱硫反应路径,甲基取代的苯环由于甲基的供电子效应会被优先加氢。非负载型催化剂存在的L酸中心会使部分4-MDBT和4,6-DMDBT通过脱甲基反应生成DBT再进行脱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吩 4-甲基苯并噻吩 4 6-甲基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反应网络 非负载型NiMoW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负载不同金属离子的活性炭吸附二苯并噻吩 被引量:26
4
作者 余谟鑫 李忠 +1 位作者 夏启斌 王书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816-1818,共3页
主要研究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金属离子以提高其对二苯并噻吩吸附性能。通过浸渍法制备5种负载过渡金属离子活性发Ag(Ⅰ)/AC、Cu(Ⅱ)/AC、Ni(Ⅱ)/AC、Zn(Ⅱ)/AC和Fe(Ⅲ)/AC。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二苯并噻吩在不同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等温线... 主要研究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金属离子以提高其对二苯并噻吩吸附性能。通过浸渍法制备5种负载过渡金属离子活性发Ag(Ⅰ)/AC、Cu(Ⅱ)/AC、Ni(Ⅱ)/AC、Zn(Ⅱ)/AC和Fe(Ⅲ)/AC。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二苯并噻吩在不同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等温线,并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分析和讨论活性炭表面负载不同金属离子对二苯并噻吩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发表面负载Ag^+,Ni^(2+)、Cu^(2+)或Zn^(2+)离子,可提高其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而活性炭表面负载Fe^(3+),反而降低了其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能力。由于Ag^+价格昂贵,而Ni^(2+)、Cu^(2+)和Zn^(2+)价廉易得,而且Zn(Ⅱ)/AC、Cu(Ⅱ)/AC和Ni(Ⅱ)/AC对二苯并噻吩又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故表面负载Ni^(2+)、Cu^(2+)和Zn^(2+)可改善活性炭吸附脱除油品中有机硫化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金属离子 苯并噻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啶对Mo/MCM-41催化剂上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瑶 王安杰 +1 位作者 阮立峰 鲁墨弘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14,共6页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哌啶对二苯并噻吩(DBT)的加氢脱硫(HDS)反应活性及反应路径的影响。反应所用催化剂为MCM-41分子筛担载的Co-Mo或Ni-Mo硫化物,MoO3的负载量为20%,Co(Ni)与Mo的摩尔比为0.75。反应前,催化剂用10% H2S和90% H2的混... 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哌啶对二苯并噻吩(DBT)的加氢脱硫(HDS)反应活性及反应路径的影响。反应所用催化剂为MCM-41分子筛担载的Co-Mo或Ni-Mo硫化物,MoO3的负载量为20%,Co(Ni)与Mo的摩尔比为0.75。反应前,催化剂用10% H2S和90% H2的混合气进行硫化,硫化温度为400℃,硫化时间为3 h。HDS反应压力为5.0 MPa,温度为260-340℃,催化剂用量为0.2 g。反应原料为含哌啶和DBT分别为0-0.3%和0.8%的十氢萘溶液,液时空速为27 h-1。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Co-Mo/MCM-41 催化剂上还是在Ni-Mo/MCM-41催化剂上进行DBT的HDS反应,少量哌啶的存在都会大幅度降低催化剂的活性。由DBT的HDS反应产物的选择性分析发现,哌啶对HDS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加氢反应路径的毒害作用。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哌啶的加氢脱氮活性提高,HDS的反应活性接近于原料中没有哌啶时的活性,说明哌啶的毒害作用可能是因为它与含硫化合物竞争吸附而低温下加氢脱氮活性较低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啶 催化剂用量 MCM-41 反应 CO-MO 硫化时间 HDS dbt 苯并噻吩 加氢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并噻吩脱硫微生物菌种的筛选与活性 被引量:7
6
作者 魏玉霞 肖宝清 +1 位作者 闫海 简明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1-314,共4页
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对二苯并噻吩(DBT)进行高效脱硫的微生物菌种,初步鉴定为红串红球菌USTB-03(RhodococcuserythropolisUSTB-03).该菌种可以按特异性脱硫途径(简称4S途径)将DBT转化为2-羟基联苯(2HBP)和亚硫酸作为最终脱... 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1株能对二苯并噻吩(DBT)进行高效脱硫的微生物菌种,初步鉴定为红串红球菌USTB-03(RhodococcuserythropolisUSTB-03).该菌种可以按特异性脱硫途径(简称4S途径)将DBT转化为2-羟基联苯(2HBP)和亚硫酸作为最终脱硫产物.在葡萄糖、甘油和乙醇分别作为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时,葡萄糖是支持该菌生长和提高其脱硫比活性的较好碳源,使培养出的微生物对DBT的脱硫比活性达到了68.63mmol2HBP/(kg·h).该菌株还可以对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进行脱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吩(dbt) 红串红球菌USTB-03 生物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基球形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二苯并噻吩的吸附性能(英文)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琴 梁晓怿 +5 位作者 张睿 刘朝军 刘小军 乔文明 詹亮 凌立成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60,共6页
通过水蒸气活化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基球形活性炭,并研究了其对二苯并噻吩(DBT)的吸附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N2吸附、热重分析(TG)以及液相吸附试验考察了球形活性炭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以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通过水蒸气活化法... 通过水蒸气活化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基球形活性炭,并研究了其对二苯并噻吩(DBT)的吸附性能。采用扫描电镜(SEM)、N2吸附、热重分析(TG)以及液相吸附试验考察了球形活性炭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以苯乙烯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通过水蒸气活化法,可以得到比表面积979m2/g~1672m2/g的球形活性炭。其中,BET比表面积和孔容随活化时间和水蒸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孔径小于0.7nm的窄微孔却减小。球形活性炭对DBT的吸附量可达109.36mg/g,吸附量与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关系不大,而与小于0.7nm的窄微孔成正比。球形活性炭在对DBT的吸附过程中存在不可逆吸附。球形活性炭所含窄微孔的孔容越大,脱附所需要的温度越高,不可逆吸附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活性炭 苯并噻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咔唑、酚类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周树青 黄海平 +2 位作者 徐旭辉 朱建辉 刘玉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6-150,156,共6页
原油和源岩中咔唑、酚类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为油气运移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工具。烷基咔唑浓度、屏蔽和半屏蔽异构体-暴露异构体比值和苯并咔唑比值是很好的运移指标,但源岩有机质输入、沉积环境、热成熟度、初次和二次运移及生物降解作... 原油和源岩中咔唑、酚类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为油气运移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工具。烷基咔唑浓度、屏蔽和半屏蔽异构体-暴露异构体比值和苯并咔唑比值是很好的运移指标,但源岩有机质输入、沉积环境、热成熟度、初次和二次运移及生物降解作用都可能对这些化合物分布产生影响。不同沉积环境的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分布差异很大,咔唑类化合物运移参数在成熟度较低时随成熟度增加而增加,在成熟度较高时随成熟度增加而降低,限制了其作为油气运移指标的适用性。烷基酚浓度可以指示油气运移方向,但同样受相和沉积环境、成熟度和生物降解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源石油的烷基二苯并噻吩类参数(如4-/1-MDBT,2,4-/1,4-DMDBT和4,6-/1,4-DMDBT)可应用于不同成熟度的原油、生物降解原油和同源石油两期充注的混合油的油气运移示踪,是很好的油气运移评价工具。断陷盆地生成的油气成熟度差异大,相和沉积环境变化快,因此利用分子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油气运移示踪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咔唑类化合物 酚类化合物 甲基苯并噻吩 甲基苯并噻吩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氏假单胞菌对二苯并噻吩的降解 被引量:14
9
作者 史德青 赵金生 +2 位作者 杨金荣 侯影飞 孔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0-733,共4页
从胜利油田油井附近土壤中筛选到 1 株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UP1),可把二苯并噻吩(DBT)降解成水溶性硫化物,静息细胞实验证实该菌株细胞内存在能够降解DBT的酶系,降解过程的某些中间产物及终产物与已知的Kodama 路线相同,... 从胜利油田油井附近土壤中筛选到 1 株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UP1),可把二苯并噻吩(DBT)降解成水溶性硫化物,静息细胞实验证实该菌株细胞内存在能够降解DBT的酶系,降解过程的某些中间产物及终产物与已知的Kodama 路线相同,表明此菌株对DBT的降解是以 Kodama 路线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吩 生物降解 施氏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在改性Y型分子筛上的吸附 被引量:10
10
作者 肖静 雷筱娱 +3 位作者 刘冰 夏启斌 奚红霞 李忠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73-1376,共4页
主要研究了金属离子交换分子筛对有机硫化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吸附。首先通过液相离子交换法对商品的Na(Ⅰ)/Y分子筛进行改性,分别制备了5种过渡金属离子的Y型分子筛Ag(Ⅰ)/Y、Ni(Ⅱ)/Y、Zn(Ⅱ)/Y、Cu(Ⅱ)/Y和Fe(Ⅲ)/Y,用静态吸附... 主要研究了金属离子交换分子筛对有机硫化物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吸附。首先通过液相离子交换法对商品的Na(Ⅰ)/Y分子筛进行改性,分别制备了5种过渡金属离子的Y型分子筛Ag(Ⅰ)/Y、Ni(Ⅱ)/Y、Zn(Ⅱ)/Y、Cu(Ⅱ)/Y和Fe(Ⅲ)/Y,用静态吸附法测定了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分别在6种Y型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应用软硬酸碱理论分析和讨论了其吸附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Na(Ⅰ)/Y对苯并噻吩有吸附,而对二苯并噻吩无吸附作用;Na (Ⅰ)/Y分子筛经离子交换Ag^+、Ni^(2+)、Zn^(2+)、Cu^(2+)、Fe^(3+)后,其吸附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交换软酸离子的Ag(Ⅰ)/Y其吸附容量增加最多,交换交界酸的Ni(Ⅱ)/Y、Zn(Ⅱ)/ Y、Cu(Ⅱ)/Y次之,而交换硬酸的Fe(Ⅲ)/Y增加最少。这表明,当Na(Ⅰ)/Y分子筛上分别离子交换以上5种软酸性大于Na^+的金属离子时,所得到的改性分子筛其对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的吸附容量均增强。同时,这种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基本上与这些离子的绝对硬度η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金属离子 吸附等温线 苯并噻吩 苯并噻吩 软硬酸碱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离子液体萃取/催化二苯并噻吩氧化脱硫反应的优化 被引量:39
11
作者 赵地顺 孙智敏 +1 位作者 李发堂 单海丹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4-198,共5页
以Br nsted酸性离子液体N-甲基-2-吡咯烷酮磷酸二氢盐([Hnmp]H2PO4)为萃取剂和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二苯并噻吩(DBT)溶于正辛烷为模型油,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DBT氧化脱硫反应工艺。所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模型油与离子液... 以Br nsted酸性离子液体N-甲基-2-吡咯烷酮磷酸二氢盐([Hnmp]H2PO4)为萃取剂和催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二苯并噻吩(DBT)溶于正辛烷为模型油,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了DBT氧化脱硫反应工艺。所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模型油与离子液体体积比为1∶1,氧/硫摩尔比为16,氧化时间5 h;在此条件下模型油脱硫率达99.8%,实际柴油脱硫率为64.3%。由正交实验极差可知,各因素对DBT脱硫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硫摩尔比>剂油比;离子液体循环利用6次,脱硫率下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nsted酸性离子液体 氧化脱硫 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改性HZSM-5和氧气气氛下氧化二苯并噻吩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娟 赵地顺 +2 位作者 王春芳 段二红 王金龙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6-39,共4页
以氧气为氧化剂,使用14种金属离子改性的HZSM-5为催化剂,对含二苯并噻吩(DBT)的模型硫化物进行氧化脱硫实验,筛选最佳催化剂,并考察了最佳催化剂的金属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氧气流速、反应时间对二苯并噻吩转化率的影响。实... 以氧气为氧化剂,使用14种金属离子改性的HZSM-5为催化剂,对含二苯并噻吩(DBT)的模型硫化物进行氧化脱硫实验,筛选最佳催化剂,并考察了最佳催化剂的金属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氧气流速、反应时间对二苯并噻吩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钨原子改性的HZSM-5活性最好。最佳反应条件为:以WO3/HZSM-5(W原子质量分数为8%)为催化剂,反应温度90℃,氧气流速100 mL/min,反应时间5 h时,DBT转化率可达100%。催化剂经离心分离、干燥、煅烧后循环使用5次,活性没有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 苯并噻吩(dbt) HZSM-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油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与沉积环境及次生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9
13
作者 姜乃煌 朱光有 +1 位作者 张水昌 王欢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6-194,共9页
如果把芳烃TIC(总离子色谱图)上所有芳烃峰的峰面积之和作分母,以m/z198质量色谱图上三个甲基二苯并噻吩异构体峰面积之和作分子,计算出来的比值本文称为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它既是甲基二苯并噻吩化合物在原油中的丰度参数,也是苯并... 如果把芳烃TIC(总离子色谱图)上所有芳烃峰的峰面积之和作分母,以m/z198质量色谱图上三个甲基二苯并噻吩异构体峰面积之和作分子,计算出来的比值本文称为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它既是甲基二苯并噻吩化合物在原油中的丰度参数,也是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总和的含量参数。根据对中国含油气盆地112个原油样品中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统计发现,当原油无TSR作用时,海相原油的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要大于陆相原油;陆相原油中,盐湖相原油的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又大于淡水湖相。当有TSR经历时,无论是海相或陆相原油,其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都急剧增加,而且与伴生天然气中H2S的含量呈正相关。分析数据也表明,虽然原油的生物降解也可以使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增加,但与TSR和烃源岩的沉积环境相比,生物降解的贡献可能并不大。似甲基二苯并噻吩含量可以作为沉积环境、TSR和原油的生物降解研究的地球化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吩 似甲基苯并噻吩含量 盐湖相 塔里木盆地 TSR H2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原油中二苯并噻吩的分布及主力油源岩类型判识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治君 罗斌杰 +3 位作者 王有孝 王春江 孟仟祥 李玉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8-106,共9页
在塔北隆起大部分地区和塔中隆起发现的工业油气流具有与海相下古生界(奥陶系)油源岩相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且含有十分丰富的二苯并噻吩类有机硫化物。本文详细研究了世界各地若干典型海相碳酸盐岩和泥页岩来源油中二苯并噻吩(DBT... 在塔北隆起大部分地区和塔中隆起发现的工业油气流具有与海相下古生界(奥陶系)油源岩相同的地球化学特征,且含有十分丰富的二苯并噻吩类有机硫化物。本文详细研究了世界各地若干典型海相碳酸盐岩和泥页岩来源油中二苯并噻吩(DBTs)的分布。发现新参数二苯并噻吩脱甲基指数(DDI)和甲基重排指数(DMI)受成熟度影响小,能有效地区分油源岩岩性。根据DBTs的相对含量和DDI及DMI指标判识,表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原油主要来自碳酸盐岩,奥陶系广海陆棚台地相喑色泥晶灰岩是主力油源岩。这一认识将有助于确认主力油源区的分布,具有较大的勘探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苯并噻吩 碳酸盐岩 油源岩 油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热氧化对其吸附二苯并噻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余谟鑫 李忠 +1 位作者 夏启斌 王书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38-943,共6页
The effect of thermal oxid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 on its adsorption of dibenzothiophene was investigated.The surface oxidation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was carried out by heat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 The effect of thermal oxidation of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 on its adsorption of dibenzothiophene was investigated.The surface oxidation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was carried out by heating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the air.Static equilibrium ad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isotherms of dibenzothiophene on the original and oxidized activated carbons.Th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f oxygen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activated carbons were determined by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Fourier transform spectroscopy(DRIFTS)and Boehm titration respectively.The influence of the surface chemistry of the activated carbons on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dibenzothiophene was discuss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id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of the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adsorption of dibenzothiophene.It was shown that the use of thermal oxidation could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on the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s,and consequently increase its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dibenzothiophene.It was also found that the higher the oxidation temperature,the more the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on activated carbon surface,which enhance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dibenzothiophene on its surfaces.The Langmuir equation was shown to fit well these isothe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热氧化 苯并噻吩 吸附相平衡 含氧基团 LANGMU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并噻吩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在Mo和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加氢脱硫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16
16
作者 徐永强 赵瑞玉 +2 位作者 商红岩 赵会吉 刘晨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21,共8页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在Mo/γ-Al_2O3和CoMo/γ-Al_2O_3上加氢脱硫反应的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并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DBT在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 研究了二苯并噻吩(DBT)和4-甲基二苯并噻吩(4-MDBT)在Mo/γ-Al_2O3和CoMo/γ-Al_2O_3上加氢脱硫反应的产物分布及其可能的反应网络,并通过反应压力和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揭示了加氢脱硫反应的可能机理。DBT在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和加氢路径进行,两种途径的作用相近;在CoMo/γ-Al_2O_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主要通过直接氢解路径进行。4-MDBT在Mo/γ-Al_2O_3和CoMo/γ-Al_2O_3上的加氢脱硫反应主要通过加氢路径进行。Co的加入有助于提高Mo/γ-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尤其是直接氢解脱硫活性。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加氢路径的相对作用显著大于DBT加氢脱硫反应的加氢路径,间接证明4-MDBT的加氢脱硫过程存在对“端连吸附”的空间位阻。4-MDBT分子中甲基的供电子作用有利于促进苯环的加氢反应,从而有助于缩小与DBT分子间加氢脱硫活性的差别。在DBT和4-MDBT加氢脱硫反应中,反应压力和温度对加氢路径的影响大于对氢解路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吩 4-甲基苯并噻吩 氧化铝 Mo/γ-Al2O3 CoMo/γ-Al2O3 催化剂 加氢脱硫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环己酮对二苯并噻吩的氧化脱硫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建源 周新锐 +2 位作者 赵德丰 赵彩霞 蹇海鸥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9-251,共3页
The oxidation of dibenzothiophene(DBT) in decalin(as solvent) was conducted using oil-soluble oxidant cyclohexanone peroxide(CYHPO).The effects of oxidant amount,reaction temperature,reaction time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oxidation of dibenzothiophene(DBT) in decalin(as solvent) was conducted using oil-soluble oxidant cyclohexanone peroxide(CYHPO).The effects of oxidant amount,reaction temperature,reaction time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atio of CYHPO to sulfur 2.5∶1,reaction temperature 100℃ and reaction time 3h,the desulfurization rate was up to 87%.The little water produced after oxidation was removed by molecular sieve adsorption.The recovery ratio of model oil was up to 98%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centrifugation and adsor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吩 过氧化环己酮 氧化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二苯并噻吩分布指数(MDBI)作为烃源岩成熟度标尺的探讨 被引量:46
18
作者 魏志彬 张大江 +1 位作者 张传禄 陈建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2-247,共6页
选择库车坳陷和雅布赖盆地两个烃源岩热演化系列,在GC/MS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苯并噻吩类成熟度参数,如MDR4、MDR23、MDR、MDR’等的热演化特征,首次提出利用甲基二苯并噻吩分布指数(MDBI)作为研究区有效的新型成熟度标尺。结果表明... 选择库车坳陷和雅布赖盆地两个烃源岩热演化系列,在GC/MS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苯并噻吩类成熟度参数,如MDR4、MDR23、MDR、MDR’等的热演化特征,首次提出利用甲基二苯并噻吩分布指数(MDBI)作为研究区有效的新型成熟度标尺。结果表明,在成熟至高成熟阶段MDR4和MDR23主要受热力作用控制,在研究区应用效果良好;MDR在较高热演化阶段变化速率显著增加,而且适合于Ⅱ2和Ⅲ型有机质。甲基二苯并噻吩分布指数与其他有效参数,如Ro、tmax和MPI等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进一步证实,在Ro=0.67%~1.22%范围内,MDBI能够准确提供烃源岩热演化历史方面的信息。该指数的提出还有望为原油热成熟度的判识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参数 相关系数 甲基苯并噻吩分布指数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脱附其表面吸附的二苯并噻吩 被引量:9
19
作者 余谟鑫 王书文 +2 位作者 黄思思 肖静 李忠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25-1429,共5页
主要研究了活性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脱附其表面吸附的二苯并噻吩。比较了使用H2O2水溶液,H2O2+HCOOH水溶液和H2O2+CH3COOH水溶液对活性炭进行催化氧化再生的性能,并考察了催化条件对活性炭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催化氧化再... 主要研究了活性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脱附其表面吸附的二苯并噻吩。比较了使用H2O2水溶液,H2O2+HCOOH水溶液和H2O2+CH3COOH水溶液对活性炭进行催化氧化再生的性能,并考察了催化条件对活性炭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的催化氧化再生方法都能使活性炭获得不同程度的再生,其中,使用H2O2+HCOOH水溶液进行催化氧化再生的活性炭再生效果最好,达90%以上。使用H2O2+HCOOH水溶液对活性炭进行再生时,H2O2浓度、HCOOH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对活性炭再生性能均有影响,选择合适的催化条件,可使再生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苯并噻吩 催化氧化 再生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二苯并噻吩氧化脱硫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薇 丁永萍 +1 位作者 宫敬 宋溪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26-629,共4页
以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1-甲基-3-羧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mmim]BF4)为催化剂和萃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催化氧化二苯并噻吩(DBT)。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0℃,O/S摩尔比为6,反应时间80 min时,DBT的转化率可以达到100%。离子液体回收重... 以羧基功能化离子液体1-甲基-3-羧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mmim]BF4)为催化剂和萃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催化氧化二苯并噻吩(DBT)。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60℃,O/S摩尔比为6,反应时间80 min时,DBT的转化率可以达到100%。离子液体回收重复使用四次,催化活性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功能化 离子液体 氧化脱硫 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