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9,10-二苯基蒽骨架LED光引发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1
作者 孙一昊 项清 +3 位作者 刘鹏程 刘仁 张丽萍 朱乙 《涂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5,共8页
【目的】实现光引发剂与紫外-可见LED光源的高效匹配。【方法】将9,10-二苯基蒽基团引入羟基氧化膦结构中,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紫外-可见光响应的单组分自由基光引发剂(羟基(4-(10-苯基蒽−9-基)苯基)甲基)二苯基氧化膦(DPOH),并发现其... 【目的】实现光引发剂与紫外-可见LED光源的高效匹配。【方法】将9,10-二苯基蒽基团引入羟基氧化膦结构中,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紫外-可见光响应的单组分自由基光引发剂(羟基(4-(10-苯基蒽−9-基)苯基)甲基)二苯基氧化膦(DPOH),并发现其前体化合物4-(10-苯基蒽−9-基)苯甲醛(DPO)同样具有优异的光引发性能。利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DPOH与DPO的吸收与光解行为,通过电子顺磁共振实验与质谱分析推测了光引发机理,采用热重分析法与差示扫描量热法评估了引发剂的热稳定性,实时红外法研究了光引发剂的光聚合动力学。【结果】DPOH和DPO在近紫外-可见光区域展现显著的光吸收能力,DPOH与DPO引发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合的双键转化率可达49%~68%,引发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合的双键转化率分别为87%和95%。DPOH与DPO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53℃和330℃,与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混合时热聚合起始温度分别为176℃和187℃,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结论】DPOH与DPO是一类高效稳定的可裂解LED光引发剂,在光固化材料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 10-二苯基 光引发剂 自由光聚合 α-羟膦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及pH值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分析法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许申鸿 杭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50-52,共3页
研究了水和多种有机溶剂以及pH值对1,1_二苯基_2_苦肼基自由基(DPPH·)分析法的影响。结果表明 ,所试溶剂对该测定体系的影响不大 ,通过扣除溶剂的影响后 ,同一种抗氧化剂在不同溶剂中的抗氧化活性相近 ,表明该分析体系可用于水及... 研究了水和多种有机溶剂以及pH值对1,1_二苯基_2_苦肼基自由基(DPPH·)分析法的影响。结果表明 ,所试溶剂对该测定体系的影响不大 ,通过扣除溶剂的影响后 ,同一种抗氧化剂在不同溶剂中的抗氧化活性相近 ,表明该分析体系可用于水及多种有机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性质的研究。 pH值对该分析体系的影响较大 ,强酸、强碱使DPPH·溶液迅速失效 ,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二苯基 自由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的电子顺磁共振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辉 陈燕 彭宗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53,共3页
为了更好地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评价物质的抗氧化能力,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法对DPPH进行了研究.采用自动调模法寻找共振频率,从而实现严格偶合.设定调制频率为100kHz,调制幅度为1 GT,在0~9 500 GT范围内寻找样品的电... 为了更好地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评价物质的抗氧化能力,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法对DPPH进行了研究.采用自动调模法寻找共振频率,从而实现严格偶合.设定调制频率为100kHz,调制幅度为1 GT,在0~9 500 GT范围内寻找样品的电子顺磁共振谱图,并确定中心磁场和扫描宽度.分别改变微波功率、时间常数、接收机增益及x轴的扫描次数,运行后得到不同条件下的电子顺磁共振谱图.得到的实验优化条件:DPPH浓度0.5 mmol/L,中心磁场3522.33 GT,扫描宽度100 GT,调制频率100 kHz,调制幅度1 GT,接收机增益5.02×104,时间常数10.24 ms,扫描次数3次.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DPPH的g因子,与其理论值2.003 6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苯基-2-自由 自由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吗啉基片段的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淬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凤梅 韩琼 +3 位作者 赵潘祥 王佳 芮佳怡 徐继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4-531,共8页
通过3-氟-4-吗啉基苯胺和取代水杨醛缩合反应,合成了14个含吗啉基片段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Ⅰa-Ⅰn)。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和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和淬灭1... 通过3-氟-4-吗啉基苯胺和取代水杨醛缩合反应,合成了14个含吗啉基片段水杨醛席夫碱类化合物(Ⅰa-Ⅰn)。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和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和淬灭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活性。结果表明,在0. 02~0. 10 g/L,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淬灭DPPH自由基活性。其中,化合物Ⅰd和Ⅰf表现出较为优异的性能,化合物Ⅰd的活性在30%~55%,化合物Ⅰf的活性则大于50%。随着化合物Ⅰd、Ⅰh、Ⅰj和Ⅰn质量浓度的增大,其淬灭DPPH自由基的活性均呈现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氟-4-吗啉苯胺 席夫碱 1 1-二苯基-2-三硝苯肼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苯基四硫富瓦烯-十二钨杂多酸自由基盐的合成、性质和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亚光 朱志平 +3 位作者 刘景福 林永华 邢燕 贾恒庆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用电结晶法合成了二苯基四硫富瓦烯(DBTTF)-十二钨杂多酸自由基盐,(DBTTF)6HSiW12O40·2H2O和(DBTTF)6PW12O40·5H2O,并用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ESR谱进行了表征。测定了... 用电结晶法合成了二苯基四硫富瓦烯(DBTTF)-十二钨杂多酸自由基盐,(DBTTF)6HSiW12O40·2H2O和(DBTTF)6PW12O40·5H2O,并用红外光谱、电子光谱和ESR谱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两个盐的磁化率、电导率和(DBTTF)6HSiW12O40·2H2O的单晶结构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图。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3.774(2),b=14.196(2),c=15.628(3),α=104.48(1)°,β=103.97(1)°,γ=95.82(1)°,V=2828.4(8)3,Z=1,Dc=2.789mg/m3,R=0.0615。两种盐均为顺磁性物质,具有半导体的电传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杂多阴离子 二苯基 四硫富瓦烯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皮藤中酚性成分抗羟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绣华 马同森 +2 位作者 王敏 陈伯森 汪汉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1-14,共4页
从苦皮藤中分离出四个酚性成分 :( +)儿茶素 ( 1) ,(— ) -表儿茶素 ( 2 ) ,3,4 ,5-三甲氧基 -苯 - 1- O- β- D-葡萄糖甙 ( 3)和 3,7,4 -三羟基 - 3 -甲氧基黄烷 - 5- O- β- D-葡萄糖甙 ( 4 )。其中 ( 4 )为新化合物。用电子自旋共... 从苦皮藤中分离出四个酚性成分 :( +)儿茶素 ( 1) ,(— ) -表儿茶素 ( 2 ) ,3,4 ,5-三甲氧基 -苯 - 1- O- β- D-葡萄糖甙 ( 3)和 3,7,4 -三羟基 - 3 -甲氧基黄烷 - 5- O- β- D-葡萄糖甙 ( 4 )。其中 ( 4 )为新化合物。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 ( ESR)研究了它们对羟自由基即(· OH)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藤 酚性成分 自由 电子自旋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麦苗黄酮类化合物清除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的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方玉梅 谭萍 +1 位作者 王毅红 张春生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1-23,共3页
为了研究苦荞麦苗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以70%乙醇为溶剂提取苦荞麦苗黄酮类化合物,并以抗坏血酸(VC)和VE为对照品,采用DPPH清除率测定法对苦荞麦苗黄酮提取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苦荞麦苗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在其浓度为46.67... 为了研究苦荞麦苗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以70%乙醇为溶剂提取苦荞麦苗黄酮类化合物,并以抗坏血酸(VC)和VE为对照品,采用DPPH清除率测定法对苦荞麦苗黄酮提取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苦荞麦苗黄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在其浓度为46.674μg/mL时其清除率可达70.07%,显著高于相同浓度下的VC和VE的清除率。表明,苦荞麦苗黄酮提取物是一种有前途的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苗 黄酮 二苯代味酰肼(DPPH)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的聚合物改性剂──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及其衍生物 被引量:3
8
作者 沈晓东 丁先锋 王建新 《江南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85-88,共4页
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由于其结构上的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稳定性较高的自由基,可作为一种自由基引发剂用于聚合物的交联共聚,达到改善聚合物性能的目的。对于烯烃类聚合物可用作阻燃剂的增效剂,降低卤素类阻燃剂... 2,3-二甲基-2,3-二苯基丁烷,由于其结构上的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稳定性较高的自由基,可作为一种自由基引发剂用于聚合物的交联共聚,达到改善聚合物性能的目的。对于烯烃类聚合物可用作阻燃剂的增效剂,降低卤素类阻燃剂的用量及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提高聚合物的防火阻燃效果。与常见自由基引发剂相比较,使用安全是它的又一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基丁烷 自由引发剂 聚合物 阻燃 交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热带一些常见木本油料树种鲜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初探 被引量:13
9
作者 胡丰林 陆瑞利 +1 位作者 何云核 许成林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5-370,共6页
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酶标仪法,对亚热带常见的90余种油料树种鲜叶80%甲醇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所有树种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率都随浓度的增加和随着37℃下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中,苦茶槭、金缕梅、黄连木、茶、... 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酶标仪法,对亚热带常见的90余种油料树种鲜叶80%甲醇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所有树种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率都随浓度的增加和随着37℃下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其中,苦茶槭、金缕梅、黄连木、茶、三角枫、黄山栾树、山麻杆、红瑞木、木、秀丽槭、算盘子、木蜡树、油茶、米心水青冈、乌桕、栾树和山茶等树叶提取物在相当于鲜叶浓度0.5mg/mL时,37℃下孵育20min后的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96.7%、93.2%、90.6%、87.5%、86.4%、85.0%、84.3%、82.1%、80.8%、77.1%、74.5%、72.5%、72.3%、68.7%、63.8%、62.0%和61.7%。这些树种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油料树种 鲜叶提取物 自由清除率 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些单子叶木本植物鲜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初探 被引量:9
10
作者 陆瑞利 胡丰林 许成林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7-39,共3页
研究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酶标仪法 ,对常见的三十余种单子叶木本植物鲜叶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比较 ,发现不同科属、不同种植物鲜叶的 80 %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有很大差异 ,其中供试的棕榈科 7种植物鲜叶提取物 ,在... 研究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酶标仪法 ,对常见的三十余种单子叶木本植物鲜叶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比较 ,发现不同科属、不同种植物鲜叶的 80 %甲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有很大差异 ,其中供试的棕榈科 7种植物鲜叶提取物 ,在相当于鲜叶浓度为 2 5mg/ml于 3 7℃下孵育 2 0min时 ,对 0 5mmol/LDPPH自由基清除率平均可达 40 0 % ,而龙舌兰科 5种植物平均仅为 7 2 % ;刺葵、棕竹、筋头竹、蒲葵和棕榈等鲜叶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 ,它们在相当于鲜叶浓度为 2 5mg/ml时的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可达 83 1%、79 2 %、64 9%、60 5 %和 5 1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子叶木本植物 鲜叶提取物 自由清除率 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些野生果树鲜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丰林 陆瑞利 许成林 《经济林研究》 2003年第2期12-15,共4页
本研究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酶标仪法,对亚热带常见的70余种果树鲜叶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石榴、板栗、尖嘴林檎和黄山栎鲜叶的80%甲醇提取物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其次是杨梅、麻栎、茅栗、短柄苞栎、木瓜、湖北海棠... 本研究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酶标仪法,对亚热带常见的70余种果树鲜叶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石榴、板栗、尖嘴林檎和黄山栎鲜叶的80%甲醇提取物有很强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其次是杨梅、麻栎、茅栗、短柄苞栎、木瓜、湖北海棠、南酸枣、三花悬钩子和黄山花楸,它们在相当于鲜叶浓度为0.5mp·mL^(-1) ,在37℃下孵育20min时的自由基清除率分别可达93.5%、89.3%、85.0%、82.9%、79.1%、77.6%、75.5%、74.3%、70.7、64.5%、63.7%、63.4%和61.3%,显示这些树种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果树 鲜叶提取物 自由清除率 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酶标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碳键引发剂2,3-二氰基-2,3-二苯基丁二酸二异丁酯的合成、结构及引发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洪波 李兆陇 洪啸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752-1756,共5页
合成了具有较大空间位阻的碳 -碳键型引发剂 2 ,3-二氰基 -2 ,3-二苯基丁二酸二异丁酯 ,测定了其分子结构 ,其中心碳 -碳键长达 0 .1 5 92 nm.对其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自由基聚合的研究结果表明 ,聚合物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 合成了具有较大空间位阻的碳 -碳键型引发剂 2 ,3-二氰基 -2 ,3-二苯基丁二酸二异丁酯 ,测定了其分子结构 ,其中心碳 -碳键长达 0 .1 5 92 nm.对其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进行自由基聚合的研究结果表明 ,聚合物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增大 ,而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则逐渐变小 .聚合反应按照自由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键引发剂 合成 晶体结构 “活性”自由聚合 丙烯酸甲酯 2 3-二氰-2 3-二苯基丁二酸二异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介导的芳烃碳氢键芳基化反应制备联芳基骨架(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庆兵 郭政伟 +1 位作者 陈弓 何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21-1026,共6页
联芳基骨架的合成过去主要依赖于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和碳氢键芳基化反应。近年来,碱促进的芳基卤化物与非活化芳烃的自由基芳香取代反应(BHAS)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合成联芳基骨架提供了更简洁的策略。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使用... 联芳基骨架的合成过去主要依赖于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和碳氢键芳基化反应。近年来,碱促进的芳基卤化物与非活化芳烃的自由基芳香取代反应(BHAS)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合成联芳基骨架提供了更简洁的策略。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使用叔丁醇钾作碱和电子供体,dppf(1,1’-双(二苯基膦基)二茂铁)介导的非活化芳烃与芳基碘的直接芳基化反应。在标准反应条件下,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基团的芳基碘化物和芳烃都能顺利反应,以良好的收率和区域选择性生成芳基化产物。分子内芳基化反应也可以顺利进行:该反应经历了单电子转移(SET)/引发、5-exo-trig自由基加成、扩环、去质子化和芳构化/链增长等步骤。机理研究表明,dppf骨架中的二苯基膦基团通过与叔丁醇阴离子作用提高其单电子还原能力,是顺利引发反应的关键。同时,同位素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叔丁醇钾与环己二烯基自由基中间体的去质子化过程是整个反应中的决速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键芳 叔丁醇钾 1 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 自由 联芳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种木材提取物清除自由基活性初探
14
作者 陆瑞利 胡丰林 徐斌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94,共4页
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酶标仪法,对亚热带常见的50种木材甲醇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木材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差别很大,最大相差15.48倍,其中刺槐、桑树、李树、桃树和杉木的木材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 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酶标仪法,对亚热带常见的50种木材甲醇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木材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差别很大,最大相差15.48倍,其中刺槐、桑树、李树、桃树和杉木的木材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它们单位质量干样的半数清除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0.52、0.64、0.66、0.67、1.00 g/L。活性较弱的主要有银杏、朴树、广玉兰和加杨等。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耐腐性"强"和"弱"的木材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提取物 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 自由 清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引发1,1-二苯基乙烯法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丁酯嵌段共聚物
15
作者 郭飞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0,共5页
在紫外光(UV)照射下,以1,1-二苯基乙烯(DPE)为自由基控制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基酮(1173)为光引发剂,在室温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共聚,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丁酯嵌段共聚物。用红外光谱、核磁... 在紫外光(UV)照射下,以1,1-二苯基乙烯(DPE)为自由基控制剂,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基酮(1173)为光引发剂,在室温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共聚,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丁酯嵌段共聚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紫外光谱及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技术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分析了聚合机理。研究表明,在室温UV照射及DPE存在下,1173能引发MMA聚合,生成具有可控相对分子质量及较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且DPE以一种半醌式结构存在于所生成的聚合物链中。该聚合物链可作为一种大分子引发剂,引发BA聚合,生成PMMA-b-PBA嵌段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引发 1 1-二苯基乙烯 自由聚合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法评价竹叶提取物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88
16
作者 郭雪峰 岳永德 +2 位作者 汤锋 王进 姚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78-1582,共5页
通过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溶液吸收光谱、DPPH溶液反应体系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分光光度法测定DPPH溶液反应体系的测定波长为518.4nm,反应体系为4.00mL257.7mg·L-1的DP-PH溶液中加1mL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反应体系加入抗氧... 通过对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溶液吸收光谱、DPPH溶液反应体系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分光光度法测定DPPH溶液反应体系的测定波长为518.4nm,反应体系为4.00mL257.7mg·L-1的DP-PH溶液中加1mL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反应体系加入抗氧化剂后反应时间为40min;用上述方法研究评价合成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浓度的关系,以IC50值(清除率为50%时,抗氧化剂的浓度值)作为评价指标,测得合成抗氧化剂和效果最好竹叶提取物样品IC50值分别为,TBHQ(21.14mg·L-1),BHT(42.09mg·L-1),M40(108.40mg·L-1),M40等竹叶提取物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进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叶提取物 1 1-二苯基苯肼 清除率 IC50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腊梅叶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及薄层色谱和液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朱华年 朱永胜 胡丰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6期30-31,48,共3页
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是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本研究首次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质谱以及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试验法对其成分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腊梅叶片的甲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对0.4mg/ml... 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是腊梅科腊梅属落叶灌木,本研究首次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质谱以及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试验法对其成分及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腊梅叶片的甲醇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对0.4mg/ml 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为3.2 mg叶片/ml甲醇。薄层试验表明该植物叶片的甲醇提取物组成较丰富。DPPH试验表明提取物中有一极性较低的弱自由基清除活性物质存在。HPLC-DAD-MS分析表明腊梅叶片甲醇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可能为:C33H40O19和C22H26O19。其中前者化合物都有明显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经天然产物数据库查询发现化合物C33H40O19可能为已知的化合物Grosvenor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腊梅 成分 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 液质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67
18
作者 陈丛瑾 黄克瀛 +2 位作者 李德良 王旭强 袁双山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69-72,共4页
建立了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抗氧化剂清除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通过测定芦丁、檞皮素、抗坏血酸、没食子酸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曲线,提出以IC50值作为评价试样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指标,并将此应用于测定香椿叶... 建立了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抗氧化剂清除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通过测定芦丁、檞皮素、抗坏血酸、没食子酸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曲线,提出以IC50值作为评价试样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指标,并将此应用于测定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通过测定香椿叶提取物与DPPH溶液反应后,DPPH溶液在517 nm处的吸光度的变化,确定了测定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条件。即:测定波长517 nm,反应时间50 m in。在此条件下测得的以总黄酮计的香椿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22.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叶提取物 分光光度法 清除能力 二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叶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李姣娟 黄克瀛 +1 位作者 龚建良 马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2-86,共5页
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测定了油茶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芦丁、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进行了比较,在波长517nm、反应时间40min的条件下测定了DPPH.的清除率为50%时抗氧化剂的质量浓度(EC50)值。结果表明,油茶叶乙醇提取物... 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测定了油茶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芦丁、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进行了比较,在波长517nm、反应时间40min的条件下测定了DPPH.的清除率为50%时抗氧化剂的质量浓度(EC50)值。结果表明,油茶叶乙醇提取物对DPP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随着油茶叶乙醇提取物纯化程度的提高,其清除能力也相应增强。测得油茶叶粗提物、油茶叶精提物、芦丁和BHT清除DPPH.的EC50值分别为12.19、6.765、9.481和37.53mg/L,清除DPPH.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油茶叶精提物>芦丁>油茶叶粗提物B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叶 乙醇提取物 二苯基自由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清除有机自由基DPPH法评价市售腐乳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12
20
作者 汪立君 李里特 +1 位作者 范俊峰 齐藤昌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9-172,共4页
用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表示腐乳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并以抗氧化剂(α-生育酚)为当量浓度表示抗氧化的能力大小。中国市售14种腐乳的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2.03~11.93μgα-生育酚/mg,5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用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表示腐乳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并以抗氧化剂(α-生育酚)为当量浓度表示抗氧化的能力大小。中国市售14种腐乳的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2.03~11.93μgα-生育酚/mg,5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0.75~4.94μgα-生育酚/mg。14种腐乳提取物的总抗氧化活性为2.91~16.87μgα-生育酚/mg)。贵州的“老干爹”和福建的“米酱豆腐乳”均显出最大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除作用 有机自由 DPPH法 评价 腐乳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1 1-二苯基-2-苯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