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的电子顺磁共振法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辉 陈燕 彭宗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53,共3页
为了更好地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评价物质的抗氧化能力,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法对DPPH进行了研究.采用自动调模法寻找共振频率,从而实现严格偶合.设定调制频率为100kHz,调制幅度为1 GT,在0~9 500 GT范围内寻找样品的电... 为了更好地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评价物质的抗氧化能力,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法对DPPH进行了研究.采用自动调模法寻找共振频率,从而实现严格偶合.设定调制频率为100kHz,调制幅度为1 GT,在0~9 500 GT范围内寻找样品的电子顺磁共振谱图,并确定中心磁场和扫描宽度.分别改变微波功率、时间常数、接收机增益及x轴的扫描次数,运行后得到不同条件下的电子顺磁共振谱图.得到的实验优化条件:DPPH浓度0.5 mmol/L,中心磁场3522.33 GT,扫描宽度100 GT,调制频率100 kHz,调制幅度1 GT,接收机增益5.02×104,时间常数10.24 ms,扫描次数3次.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DPPH的g因子,与其理论值2.003 6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二苯基-2-自由 自由 电子顺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叶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李姣娟 黄克瀛 +1 位作者 龚建良 马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82-86,共5页
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测定了油茶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芦丁、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进行了比较,在波长517nm、反应时间40min的条件下测定了DPPH.的清除率为50%时抗氧化剂的质量浓度(EC50)值。结果表明,油茶叶乙醇提取物... 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测定了油茶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芦丁、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进行了比较,在波长517nm、反应时间40min的条件下测定了DPPH.的清除率为50%时抗氧化剂的质量浓度(EC50)值。结果表明,油茶叶乙醇提取物对DPP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随着油茶叶乙醇提取物纯化程度的提高,其清除能力也相应增强。测得油茶叶粗提物、油茶叶精提物、芦丁和BHT清除DPPH.的EC50值分别为12.19、6.765、9.481和37.53mg/L,清除DPPH.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油茶叶精提物>芦丁>油茶叶粗提物B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叶 乙醇提取物 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董文宾 许先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8-31,共4页
用95%乙醇、丙酮、甲醇及乙酸乙酯对杜仲叶进行常温震荡提取,采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物均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清除能力强弱顺序为95%乙醇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 用95%乙醇、丙酮、甲醇及乙酸乙酯对杜仲叶进行常温震荡提取,采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各溶剂提取物均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清除能力强弱顺序为95%乙醇提取物>甲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丙酮提取物.在波长517 nm、样品浓度0.33 mg/mL、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不同浓度乙醇的杜仲叶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大小顺序为60%>95%>30%(乙醇提取物);用大孔树脂对6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不同浓度乙醇洗脱物中60%乙醇洗脱物对DPPH.清除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 清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管藻中新溴代酚的鉴定及其自由基清除活性 被引量:6
4
作者 柳全文 徐慧 +4 位作者 李桂华 柳成荫 张婷 邹宁 张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27-129,共3页
应用正相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反相HPLC方法,从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合物A,通过IR、MS、1D和2DNMR波谱技术鉴定为3-溴-4-[3-溴-4,5-二羟基苄基]-5-(乙氧甲基)-1,2-苯二酚。对化合物A进行的生... 应用正相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反相HPLC方法,从多管藻(Polysiphonia urceolata)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合物A,通过IR、MS、1D和2DNMR波谱技术鉴定为3-溴-4-[3-溴-4,5-二羟基苄基]-5-(乙氧甲基)-1,2-苯二酚。对化合物A进行的生物活性测试显示:其有明显的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显示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管藻 溴代苯酚 结构鉴定 2 2-二苯基-1-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经济林树木鲜叶清除自由基活性比较研究——以牯牛降自然保护区为例
5
作者 包锦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1期7067-7069,7079,共4页
该研究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试验法对牯牛降30种主要经济林树木鲜叶提取物的清除DPPH·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供试的树木鲜叶提取物都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其中板栗和杨梅等叶子的甲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强,它们对DPPH·... 该研究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试验法对牯牛降30种主要经济林树木鲜叶提取物的清除DPPH·活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供试的树木鲜叶提取物都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其中板栗和杨梅等叶子的甲醇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较强,它们对DPPH·的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0.36和0.39 mg/ml。研究还发现不同植物样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与样品的浓度都呈明显的正相关,样品浓度越高其自由基清除率越高;不同类经济林树种鲜叶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没有明显的规律,其中木本干果类、木本水果类、木本油料类、木本香料类等都分别有些高活性和低活性的树种。比较甲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清除自由基活性可知,板栗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极性较大的物质,结合相关报道可初步推断可能以鞣质为主;杨梅叶中同时存在极性较大和较小物质,可能以黄酮类物质为主,但具体化合物组成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清除自由 1 1-二苯基-2-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地区19株野生茶树主要活性成分研究
6
作者 王河川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0期37-42,共6页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闽南野生茶树资源,采用传统醇提法提取泉州市境内19株野生茶树叶片中的总黄酮,分析不同野生茶树叶片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及其种类变化。结果表明,19株野生茶树的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部分野生...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闽南野生茶树资源,采用传统醇提法提取泉州市境内19株野生茶树叶片中的总黄酮,分析不同野生茶树叶片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儿茶素类物质含量及其种类变化。结果表明,19株野生茶树的总黄酮含量差异较大,部分野生茶树之间差异显著;19株野生茶树的总黄酮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有15株野生茶树对·O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较高水平,部分野生茶树群体间对DPPH和·OH的清除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处于同一生长环境的不同野生茶树的清除率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中TK-2对DPPH和·OH的消除能力均为最强;19株野生茶树在儿茶素组成上差异较大,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都不属于高EGCG的种质资源;HL-1、ST-1、ST-3、ST-5的茶叶品质相对较好,HL-1、HL-2、HL-3和HL-4可作为儿茶素提取的优质原料品种。综上,研究表明分布于闽南地区19株野生茶树的黄酮含量、儿茶素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差异,且表现出单株特异性,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开发利用和选育优良品种提供优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茶树 总黄酮 2 2-二苯基-1-自由 自由 儿茶素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瓜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宋亚玲 封智兵 +1 位作者 程永现 高锦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31-833,共3页
从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果实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MS、^1H NMR、^13C NMR)进行结构鉴定,它们分别为对苯二酚(1)、3,4-二羟基苯甲酸(2)、槲皮素(3)和3-羟基丁二酸甲酯... 从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果实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4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技术(MS、^1H NMR、^13C NMR)进行结构鉴定,它们分别为对苯二酚(1)、3,4-二羟基苯甲酸(2)、槲皮素(3)和3-羟基丁二酸甲酯(4).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表明化合物(1~3)显示抗氧化活性.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瓜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2 2-二苯基-1-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杉灵芝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巍巍 包海鹰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9-41,51,共4页
利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脂质过氧化(LPO)和羟基自由基(.OH)3种抗氧化活性分析方法,对松杉灵芝石油醚提取物(PE)、氯仿提取物(TE)、甲醇提取物(ME)、水提取物(WE)进行抗氧化评价。结果表明,在2 mg.mL-1时,各组提取液都... 利用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脂质过氧化(LPO)和羟基自由基(.OH)3种抗氧化活性分析方法,对松杉灵芝石油醚提取物(PE)、氯仿提取物(TE)、甲醇提取物(ME)、水提取物(WE)进行抗氧化评价。结果表明,在2 mg.mL-1时,各组提取液都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8.73%(ME)、65.28%(WE)、57.78%(PE)和51.56%(TE);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分别为64.55%(ME)、59.72%(WE)、55.63%(PE)和49.31%(TE);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100.00%(WE)、81.26%(ME)、75.07%(TE)和60.34%(PE)。提取物浓度与抗氧化性成正相关,甲醇层和水层的抗氧化活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杉灵芝 1 1-二苯基-2-自由 脂质过氧化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过渡金属对槲皮素的化学改性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5
9
作者 郭艳华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通过对槲皮素的化学改性,合成了槲皮素的第一过渡系生命元素的配合物,并对槲皮素配合物的溶解性、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2.-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配合物的在水中的溶解性优于槲皮素;槲皮素配合... 通过对槲皮素的化学改性,合成了槲皮素的第一过渡系生命元素的配合物,并对槲皮素配合物的溶解性、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2.-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配合物的在水中的溶解性优于槲皮素;槲皮素配合物的总抗氧化能力强弱为:槲皮素<槲皮素铁(II)<槲皮素铬(II)<槲皮素镍(Ⅱ)<槲皮素钴(Ⅱ)<槲皮素锰(Ⅱ)<槲皮素铜(Ⅱ)<槲皮素锌(Ⅱ);清除O2-自由基的能力为:槲皮素<槲皮素铁(II)<槲皮素铬(II)<槲皮素镍(Ⅱ)<槲皮素锰(Ⅱ)<槲皮素铜(Ⅱ)<槲皮素钴(Ⅱ)<槲皮素锌(Ⅱ);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为:槲皮素<槲皮素铁(II)<槲皮素镍(Ⅱ)<槲皮素铬(II)<槲皮素铜(Ⅱ)<槲皮素钴(Ⅱ)<槲皮素锰(Ⅱ)<槲皮素锌(Ⅱ)。槲皮素经化学改性的产物比槲皮素有更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化学改性 抗氧化活性 O2· 自由 2 2-二苯基-1-自由(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及复方水提物对DPPH·和·OH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龚永欢 刘霞 +2 位作者 周海霞 李伟 马林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4995-5000,共6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测定了具有抗仔猪腹泻作用的12种中药及5个复方的水提物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并对其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2种中药及5个复方对DPPH·和·... 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测定了具有抗仔猪腹泻作用的12种中药及5个复方的水提物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并对其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2种中药及5个复方对DPPH·和·OH均有一定程度的清除作用。浓度在0.2~1.0 mg/mL范围内,秦皮、白头翁、黄连、黄柏以及复方2、4、5对DPPH·清除作用较好,在高浓度时与维生素C对DPPH·的清除作用相当。除复方3外,中药复方在高浓度时对DPPH·的清除率接近或高于其组成中药,表现出协同效应。浓度在5~25 mg/mL范围内,白术、防风、鱼腥草及复方1和复方3对·OH的清除作用较好,复方1和复方3表现出对·OH清除的协同作用。中药及其复方多糖含量与DPPH·和·OH清除作用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腹泻中药 抗氧化 1 1-二苯基-2-自由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