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啤酒内源性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44
1
作者 严敏 李崎 顾国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2-83,87,共3页
二苯代苦味酰肼(DPPH)自由基被广泛应用于物质的抗氧化力评价。啤酒具有一定的内源性抗氧化能力是由于其含有的抗氧化物质能清除自由基的缘故。本文以DPPH为作用底物,初步建立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方法,该值与啤酒的... 二苯代苦味酰肼(DPPH)自由基被广泛应用于物质的抗氧化力评价。啤酒具有一定的内源性抗氧化能力是由于其含有的抗氧化物质能清除自由基的缘故。本文以DPPH为作用底物,初步建立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方法,该值与啤酒的抗氧化能力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老化 抗氧化 苦味(dpph)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醋液及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钱华 王衍彬 +3 位作者 张邦川 许炯 柏明娥 蒋应梯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4-28,共5页
用DPPH·法测定了竹醋液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竹醋液及其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但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APR)是竹醋液的6.27倍;其反应动力学方程不符合线性关系。
关键词 竹醋液提取物 苦味自由(dpph·)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产生和清除自由基的双重性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崎 严敏 +2 位作者 董建军 单连菊 顾国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7-70,共4页
本文利用自旋捕集技术,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仪研究了啤酒经保温产生自由基以及啤酒自身清除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的过程,说明啤酒具有产生和清除自由基的双重性质。文章初步探讨了啤酒酿造及贮存过程中易于形成自由基和发生自... 本文利用自旋捕集技术,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仪研究了啤酒经保温产生自由基以及啤酒自身清除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的过程,说明啤酒具有产生和清除自由基的双重性质。文章初步探讨了啤酒酿造及贮存过程中易于形成自由基和发生自由基链反应的工艺阶段,以及清除自由基的物质种类及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电子自旋共振(ESR) 自由 苦味自由(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蜂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燕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2,共5页
研究不同溶剂蜂胶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 (DPPH)的清除作用 ,同时用硫代巴比妥酸 (TBA)法测定其对亚油酸的抗氧化性。实验表明 ,体积分数为 95 %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其他提取物。其最佳提取工艺为 ,体积分数 95 ... 研究不同溶剂蜂胶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 (DPPH)的清除作用 ,同时用硫代巴比妥酸 (TBA)法测定其对亚油酸的抗氧化性。实验表明 ,体积分数为 95 %乙醇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其他提取物。其最佳提取工艺为 ,体积分数 95 %乙醇于 85℃浸提 3h。初步鉴定出蜂胶中含有黄酮、查耳酮、异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等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苦味自由 巴比妥酸 消除作用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DPPH^*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42
5
作者 陈季武 胡斌 +2 位作者 赵实 邓玉 秦海燕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4-668,共5页
应用DPPH.分光光度测定法研究了11种高纯度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这11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都能有效地清除DPPH.,其清除DPPH.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槲皮素>泽漆新苷>儿茶素>金... 应用DPPH.分光光度测定法研究了11种高纯度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清除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这11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都能有效地清除DPPH.,其清除DPPH.作用大小顺序依次为:槲皮素>泽漆新苷>儿茶素>金丝桃苷>芸香苷>山奈素>桑色素>异槲皮苷>黄芩苷>石吊兰素>金雀异黄素。发现这11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有如下构效关系:1.B环上和/或A环上具有邻位羟基可大大增强清除DPPH.作用;2.B环上4′位羟基和A环上6位羟基清除DPPH.的活性都很强;3.异黄酮清除DPPH.的活性弱于相应的黄酮;4.黄酮醇清除DPPH.的活性强于相应的双氢黄酮醇,提示C环具有C2-C3双键结构可增强清除DPPH.作用;5.黄酮类化合物对DPPH.的清除能力与其酚羟基位置密切相关;6.C环3位上羟基被糖基化时,其清除DPPH.的作用减弱。所得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苦味自由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核中柠檬苦素类物质最佳提取条件的探讨及清除DPPH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施英 徐玉娟 +2 位作者 陈卫东 张友胜 刘学铭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76,88,共4页
文章对桔核中柠檬苦素类物质的提取条件及其清除DPPH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桔核粉碎物以85倍体积的混合溶液(A∶B=55∶45,其中A为极性溶剂,B为极性溶剂),温度在65℃下,提取3.5h,一次提取即达到最佳的提取效果。桔核中的柠檬苦素清除DPP... 文章对桔核中柠檬苦素类物质的提取条件及其清除DPPH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桔核粉碎物以85倍体积的混合溶液(A∶B=55∶45,其中A为极性溶剂,B为极性溶剂),温度在65℃下,提取3.5h,一次提取即达到最佳的提取效果。桔核中的柠檬苦素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20.7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苦素类物质 双溶剂 提取 苦味(dpph)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椹醋绿茶饮料的总抗氧化能力和对DPPH·的清除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锋 金杰 解成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7-99,共3页
研究开发桑椹醋绿茶饮料的加工工艺,以及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桑椹醋绿茶饮料总抗氧化能力和对DPPH.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桑椹醋绿茶饮料的总抗氧化能力和对DPPH.的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其它三种饮料,为进一步开发桑椹醋绿茶饮料奠定了研... 研究开发桑椹醋绿茶饮料的加工工艺,以及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桑椹醋绿茶饮料总抗氧化能力和对DPPH.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桑椹醋绿茶饮料的总抗氧化能力和对DPPH.的抗氧化能力均高于其它三种饮料,为进一步开发桑椹醋绿茶饮料奠定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椹醋 总抗氧化能力 苦味自由(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PPH法测定桑籽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孟祥凯 孔凡刚 +1 位作者 丁菲 巩丽丽 《食品与药品》 CAS 2015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研究桑籽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桑籽,得到不同极性部位的提取物,通过测定对二苯代苦味酰肼基(DPPH)的清除能力,评价桑籽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桑籽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性不同,乙酸乙酯部... 目的研究桑籽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桑籽,得到不同极性部位的提取物,通过测定对二苯代苦味酰肼基(DPPH)的清除能力,评价桑籽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桑籽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性不同,乙酸乙酯部位EC50(半数清除率)为0.0540 mg/m L;正丁醇部位EC50为0.1521 mg/m L;石油醚部位EC50为0.3746 mg/m L;水部位EC50为0.2156 mg/m L。结论桑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石油醚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籽 极性部位 苦味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金黎明 郑奕 +4 位作者 杨艳 赵小菁 田文杰 王雅玲 范圣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66-68,共3页
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和DPPH法,研究5种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壳聚糖(chitosan)、壳寡糖(ol-igo-chitosan)、羧甲基壳聚糖(CM-chitosan)、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氨基葡萄糖盐酸盐(GlcNH2.HCl)的体外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 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和DPPH法,研究5种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壳聚糖(chitosan)、壳寡糖(ol-igo-chitosan)、羧甲基壳聚糖(CM-chitosan)、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氨基葡萄糖盐酸盐(GlcNH2.HCl)的体外清除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依次为oligo-chitosan>chitosan>GLcNAc>GlcNH2.HCl>CM-Chitosan,且其清除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2 mg/mL的Oligo-chitosan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达到97.81%,相当于4 mmol/L的VC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DPPH.的清除能力大小依次为oligo-chitosan>chitosan>GlcNH2.HCl≥GLcNAc>CM-chitosan,且其清除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 mg/mL oligo-chitosan的清除率为97.34%,大于6mmol/L VC的清除速率79.92%。2种方法测定的结果比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衍生物 抗氧化性 1 1-苦味自由(dpph·)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豪 张冬青 +4 位作者 刘硕 马淑红 张艳玲 董阿力德尔图 朝格图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8-52,共5页
初步研究金银花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将金银花药材用石油醚脱脂后,分别用无水乙醇、95%乙醇、90%乙醇、80%乙醇、70%乙醇、60%乙醇和50%乙醇提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绿原酸、总黄酮和总酚含量进行分析,并测... 初步研究金银花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将金银花药材用石油醚脱脂后,分别用无水乙醇、95%乙醇、90%乙醇、80%乙醇、70%乙醇、60%乙醇和50%乙醇提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绿原酸、总黄酮和总酚含量进行分析,并测试各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OH)和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以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金银花95%乙醇提取物绿原酸、总黄酮和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23.99、242.62和48.76 mg/g;95%乙醇提取物清除·OH和DPPH·能力也最强,清除率分别为90.69%和65.64%。可见,金银花清除·OH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绿原酸、黄酮和多酚的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抗氧化活性 绿原酸 总黄酮 总酚 自由(·OH) 苦味自由(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蛎水提液的抗氧化特性 被引量:32
11
作者 吴海涛 张彧 +1 位作者 缪琪 朱蓓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45,共4页
研究了低温条件下制备牡蛎水提液体外抗氧化特性,及牡蛎水提液清除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Feton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能力,以Fe2 +诱发脂蛋白PUFA过氧化... 研究了低温条件下制备牡蛎水提液体外抗氧化特性,及牡蛎水提液清除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Feton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能力,以Fe2 +诱发脂蛋白PUFA过氧化体系研究牡蛎水提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牡蛎水提液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特性 水提液 牡蛎 苦味自由 超氧阴离子自由 脂质过氧化作用 自由 抗氧化活性 FE^2+ 清除自由 低温条件 氧化体系 三酚 体系研究 PUFA 脂蛋白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HQ与VE抗氧化协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郝晓丽 许申鸿 杭瑚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3年第3期53-55,共3页
利用DPPH·分光光度法研究TBHQ与VE的单一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它们对DPPH·清除作用为TBHQ>VE,活性大小与抗氧化剂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同时测试了TB HQ与VE的组合对DPPH·的清除作用,发现二者间存在协同抗氧化作用,机理... 利用DPPH·分光光度法研究TBHQ与VE的单一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它们对DPPH·清除作用为TBHQ>VE,活性大小与抗氧化剂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同时测试了TB HQ与VE的组合对DPPH·的清除作用,发现二者间存在协同抗氧化作用,机理可能为VE使TBHQ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HQ VE 抗氧化活性 协同作用 苦味自由 dpph· 分光光度法 油脂 抗氧化剂 叔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鞘蛇菰提取物及松柏苷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慧 张红歧 +1 位作者 邬昊洋 邹坤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99-101,共3页
研究了筒鞘蛇菰提取物及松柏苷的抗氧化作用.采用DPPH法对筒鞘蛇菰提取物、松柏苷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筒鞘蛇菰提取物中浓度为3 mg/mL时吸光度最小,其他浓度在40 min内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并基本达到稳定状态... 研究了筒鞘蛇菰提取物及松柏苷的抗氧化作用.采用DPPH法对筒鞘蛇菰提取物、松柏苷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筒鞘蛇菰提取物中浓度为3 mg/mL时吸光度最小,其他浓度在40 min内对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并基本达到稳定状态.这说明筒鞘蛇菰提取物及松柏苷均具有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苦味自由(dpph) 抗氧化 松柏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叶蛋白抗氧化肽水解用酶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谢正军 金征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42-346,共5页
研究了中性蛋白酶AS1.398、Neutrase及碱性蛋白酶Alcalase FG2.4L、Proleather FG-F、Protease S水解苜蓿叶蛋白的进程特性,考察了五种蛋白酶水解物及不同DH的Alcalase FG2.4L酶解物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的影响... 研究了中性蛋白酶AS1.398、Neutrase及碱性蛋白酶Alcalase FG2.4L、Proleather FG-F、Protease S水解苜蓿叶蛋白的进程特性,考察了五种蛋白酶水解物及不同DH的Alcalase FG2.4L酶解物对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Alcalase FG2.4L是制备苜蓿叶蛋白抗氧化肽的最适水解酶,其DH20的酶解物浓度为1.6mg/ml时对DPPH·清除率达80%以上;其酶解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组分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7.86%;酶解物的DH与DPPH·清除率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叶蛋白 抗氧化肽 蛋白酶 苦味自由(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色香蘑子实体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颖 孙红 +1 位作者 张树斌 王立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214-217,共4页
以肉色香蘑子实体为材料,采用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子实体干粉,除多糖外,各有机相提取物的得率为:乙醇相>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以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为阳性对照,通过抑制1,1-二苯代苦味肼基(DPPH)自由基实验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 以肉色香蘑子实体为材料,采用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子实体干粉,除多糖外,各有机相提取物的得率为:乙醇相>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以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为阳性对照,通过抑制1,1-二苯代苦味肼基(DPPH)自由基实验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实验,对各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各有机相提取物和多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以乙酸乙酯相、乙醇相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以抗肿瘤药物顺铂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对各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相提取物均具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抗肿瘤活性最强,达到82.7%,显著(P<0.05)高于阳性对照;其次为多糖,同浓度下与顺铂较接近。综上所述,肉色香蘑子实体含丰富的抗氧化、抗肿瘤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丁茴香醚 1 1-苦味自由 顺铂 MTT法 H446肺癌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菊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超杰 秦海林 +1 位作者 邓安珺 王爱平 《食品与药品》 CAS 2011年第3期93-96,共4页
目的研究苦菊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苦菊经95%乙醇加热回流、石油醚脱脂、乙酸乙酯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乙醇洗脱,取60%乙醇的洗脱液挥干后得到提取物。通过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的检测,及2,2... 目的研究苦菊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苦菊经95%乙醇加热回流、石油醚脱脂、乙酸乙酯提取和大孔吸附树脂乙醇洗脱,取60%乙醇的洗脱液挥干后得到提取物。通过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O2-)清除能力的检测,及2,2’-偶氮-双-(2-脒基丙烷)氯化二氢(AAPH)诱导的红细胞溶血模型的测试,总体评价该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该提取物能有效清除DPPH·和O2-·,其清除能力呈浓度依赖性,且清除O2-·的能力比阳性对照药维生素C更佳。同时,该提取物能有效防止AAPH诱导的兔红细胞溶血,提示具有预防机体细胞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结论苦菊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为其在食品和药品的抗氧化剂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菊 苦味自由 超氧阴离子 红细胞溶血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天然香辛料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郭艳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4-156,共3页
采用DPPH法对市售常用的16种天然植物香辛料的乙醇提取液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定,并研究了香辛料提取液对油脂的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大多数香辛料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其中丁香、桂皮、迷迭香、花椒、高良姜等抗氧化作用最强,桂丁、香叶子... 采用DPPH法对市售常用的16种天然植物香辛料的乙醇提取液进行了抗氧化活性测定,并研究了香辛料提取液对油脂的抗氧化特性。结果表明:大多数香辛料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其中丁香、桂皮、迷迭香、花椒、高良姜等抗氧化作用最强,桂丁、香叶子、草果药、生姜、药茴香籽的抗氧活性较强,这些天然植物香辛料大多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香辛料 苦味自由(dpph·)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发酵生产的葡甘聚糖结构分析及活性测定
18
作者 赵丽 范放 +3 位作者 黄菊艳 孟蕾 庞巍健 江晓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28,共6页
气相色谱检测菌株Pseudomonas fluorescens PGM37胞外多糖(EPS)由甘露糖和葡萄糖以1∶1的比例组成,红外显示该糖为β-D-吡喃构型且无其他取代基,经特异性降解酶水解,不同倍数醇沉分级,产物经LC-ESI-MS检测,推断该糖为线形β-D-Glcp-(1,... 气相色谱检测菌株Pseudomonas fluorescens PGM37胞外多糖(EPS)由甘露糖和葡萄糖以1∶1的比例组成,红外显示该糖为β-D-吡喃构型且无其他取代基,经特异性降解酶水解,不同倍数醇沉分级,产物经LC-ESI-MS检测,推断该糖为线形β-D-Glcp-(1,4)-β-D-Manp-(1,4)-β-D-Glcp-(1,4)-β-D-Manp结构。通过检测水分变化探索EPS吸湿和保湿性能,表明该多糖的动态保湿效果与甘油相当并仅次于透明质酸。采用Fenton反应,DP-PH.体系以及比色法,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对EPS清除羟自由基(.OH)、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以及抗脂质过氧化的效果进行了测定,其清除效果与EPS浓度呈正相关,清除三者的EC50值分别为7.44mg/mL、16.76 mg/mL和17.18 mg/mL,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多糖 结构 吸湿保湿性 自由 苦味自由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尼拟青霉中抗氧化活性组分的分离纯化和液质联用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章能胜 陈晓玲 胡丰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54-158,共5页
在虫生真菌代谢物抗氧化活性物质筛选中,发现一种古尼拟青霉菌株RCEF4117固体培养物中存在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该研究目的是分离纯化这些活性组分,并制备纯品进行结构鉴定。采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薄层色谱法(1,1-dipheny1-2-p... 在虫生真菌代谢物抗氧化活性物质筛选中,发现一种古尼拟青霉菌株RCEF4117固体培养物中存在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物质。该研究目的是分离纯化这些活性组分,并制备纯品进行结构鉴定。采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薄层色谱法(1,1-dipheny1-2-picrlyhydrazyl-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DPPH-TLC)和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酶标仪法(DPPH-Microplate)对古尼拟青霉固体培养菌丝的甲醇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液质联用DPPH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DPPH)对活性物质进行初步鉴定;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d-phase-HPLC,RP-HPLC)制备分离活性成分。研究发现供试样品的甲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进一步分离纯化从中得到2个高纯度的强抗氧化活性成分PG-1(纯度为97.31%,活性为89.62%)和PG-2(纯度为97.12%,活性为75.45%)。HPLC-MS-DPPH分析得PG-1、PG-2的分子式分别为C17H15NO6和C16H14O6。该研究首次从古尼拟青霉中成功分离纯化出2个抗氧化活性组分的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尼拟青霉 虫生真菌 抗氧化 苦味自由 分离纯化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种芳香植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霜霜 郑开斌 +3 位作者 邱珊莲 吴维坚 李珊珊 杨敏 《福建农业科技》 2018年第11期15-17,共3页
为研究不同芳香植物的抗氧化活性,以纯净水、95%乙醇、乙酸乙酯为提取剂,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法测定平阴玫瑰、迷迭香、薰衣草等15种芳香植物的抗氧化活性能力。试验结果表明:15种芳香植物不同溶剂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存在差... 为研究不同芳香植物的抗氧化活性,以纯净水、95%乙醇、乙酸乙酯为提取剂,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法测定平阴玫瑰、迷迭香、薰衣草等15种芳香植物的抗氧化活性能力。试验结果表明:15种芳香植物不同溶剂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存在差异,15种芳香植物水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均低于95%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在0.1g·mL^(-1)浓度下,平阴玫瑰、针叶迷迭香和匍匐迷迭香95%乙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均高于其他芳香植物,具备开发抗氧化产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植物 抗氧化 苦味自由(dp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