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乙叉二膦酸对Fe^(2+)活化O_(2)降解污染物的强化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茹金涛 王德玉 +3 位作者 张成武 李媛 刘柯阳 秦传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42-3150,共9页
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常与Fe^(2+)形成Fe^(2+)-HEDP配合物,本文验证了HEDP存在可以促进Fe^(2+)活化分子氧产生活性自由基(ROS),研究结果显示添加2mmol/L HEDP后,Fe^(2+)/O_(2)体系中苯酚(10mg/L)的降解效果从0.69%提升到69.31%,在此过程... 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常与Fe^(2+)形成Fe^(2+)-HEDP配合物,本文验证了HEDP存在可以促进Fe^(2+)活化分子氧产生活性自由基(ROS),研究结果显示添加2mmol/L HEDP后,Fe^(2+)/O_(2)体系中苯酚(10mg/L)的降解效果从0.69%提升到69.31%,在此过程中,体系中的HEDP还能够实现部分自降解.电子自旋共振(ESR)和掩蔽实验结果表明体系中主要ROS为HO^(•)和O_(2)^(•–),双电子传递途径(O_(2)→H_(2)O_(2)→HO^(•))是体系中产生HO^(•)的主要方式.在3.0~9.0的pH值范围内,HEDP都能够促进ROS的产生和污染物的降解,常见环境阴离子对体系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乙叉二膦酸 价铁 分子氧活化 高级氧化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二膦酸为配位体的无氰碱性镀铜 被引量:3
2
作者 郑精武 陆国英 +2 位作者 乔梁 姜力强 蒋梅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3-148,共6页
提出一种以亚甲基二膦酸(MDPA,H4L)为主配位剂的无氰镀铜体系.采用pH电位滴定法分别测定MDPA的四级解离常数和MDPA-Cu(II)的稳定常数,并比较MDPA-Cu(II)和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A)-Cu(II)的循环伏安曲线和阴极极化曲线.结果表明:MDPA各级... 提出一种以亚甲基二膦酸(MDPA,H4L)为主配位剂的无氰镀铜体系.采用pH电位滴定法分别测定MDPA的四级解离常数和MDPA-Cu(II)的稳定常数,并比较MDPA-Cu(II)和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A)-Cu(II)的循环伏安曲线和阴极极化曲线.结果表明:MDPA各级解离常数为,pK1=1.86,pK2=2.65,pK3=6.81,pK4=9.04;MDPA与Cu2+形成分级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pKML=10.65,pKML2=5.59,pKML3=2.50;随着pH升高,形成的配合物依次为,Cu(H3L)2、[Cu(H3L)(H2L)]-和[Cu(H2L)2]2-;当pH在7-10时,MDPA较HEDPA更易与Cu2+配位.当pH=9时,MDPA碱性镀铜体系阴极主要发生的是[Cu(H3L)(H2L)]-和[Cu(H2L)2]2-还原生成铜的过程;在10°C,MDPA体系的铜配位化合物还原生成铜的电位比HEDPA体系负移,扩散速度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氰镀液 亚甲基二膦酸 铜电沉积 pH电位滴定 羟基乙叉二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烷-1,1-二膦酸与乙烷-1,2-二膦酸阻垢效能差异的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方健 林艺辉 李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21,共4页
基于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 ,通过计算分析了乙烷 1,1 二膦酸 (1,1 EDPA)和乙烷 1,2 二膦酸 (1,2 EDPA)分子的空间电荷分布、几何构型以及有机分子与晶体表面的相互作用 ,初步探讨了分子结构与其阻垢性能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显示 ,1,1 ... 基于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 ,通过计算分析了乙烷 1,1 二膦酸 (1,1 EDPA)和乙烷 1,2 二膦酸 (1,2 EDPA)分子的空间电荷分布、几何构型以及有机分子与晶体表面的相互作用 ,初步探讨了分子结构与其阻垢性能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显示 ,1,1 EDPA分子中膦酸基的氧离子呈负电性 ,这使得膦酸基易与晶面上的钙离子发生静电交互作用。 1,1 EDPA分子中两个膦氧离子间距为 4 0 9× 10 -10 m ,这与方解石 { 10 4} { 10 2 }晶面钙离子间距互相匹配 ,因而加强了阻垢剂分子与特定晶面的结合 ,抑制了晶面的进一步生长发育。而 1,2 EDPA的分子构型不具备与方解石晶面钙离子匹配的特征 ,因而其对于方解石晶体的阻垢特性劣于 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 化学阻垢剂 方解石晶体 乙烷-1 1-二膦酸 乙烷-1 2-二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替二膦酸锶对大鼠腰椎及股骨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程 裴福兴 +2 位作者 杨静 沈彬 周宗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7-430,共4页
目的观察新合成的抗骨质疏松化合物依替二膦酸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去势SD大鼠为基础,对依替二膦酸锶、依替二膦酸二钠和二氯化锶以及不同剂量依替二膦酸锶对大鼠股骨及腰椎的骨密度的影响进行动态观察和比较。结果依替二膦酸锶与... 目的观察新合成的抗骨质疏松化合物依替二膦酸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以去势SD大鼠为基础,对依替二膦酸锶、依替二膦酸二钠和二氯化锶以及不同剂量依替二膦酸锶对大鼠股骨及腰椎的骨密度的影响进行动态观察和比较。结果依替二膦酸锶与相同摩尔剂量的依替二膦酸二钠和二氯化锶相比,对去势大鼠腰椎和股骨骨密度的影响更为明显。其干预后去势大鼠骨密度增加的出现更早,且其升高的幅度也较高。50 mg/(kg·d)、100 mg/(kg·d)和150 mg/(kg·d)3种不同剂量的依替二膦酸锶均能有效地增加去势大鼠椎体和股骨的骨密度,且其增加骨密度的能力无明显差异。结论新化合物中的骨吸收抑制物依替二膦酸和骨形成促进物锶进入大鼠体内后,两者的生物学效应可能存在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替二膦酸 依替二膦酸 氯化锶 骨密度 骨质疏松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替二膦酸锶对大鼠腰椎及股骨生物力学的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程 裴福兴 +2 位作者 杨静 沈彬 周宗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7-471,498,共6页
目的观察新合成的抗骨质疏松化合物依替二膦酸锶对骨组织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以去势SD大鼠为基础,对依替二膦酸锶、依替二膦酸二钠和二氯化锶以及不同剂量依替二膦酸锶对大鼠股骨及腰椎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进行动态观察和比较。结果依... 目的观察新合成的抗骨质疏松化合物依替二膦酸锶对骨组织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以去势SD大鼠为基础,对依替二膦酸锶、依替二膦酸二钠和二氯化锶以及不同剂量依替二膦酸锶对大鼠股骨及腰椎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进行动态观察和比较。结果依替二膦酸二钠治疗12 w后其股骨的最大负荷升高9.5%(P=0.028),并且其差异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依替二膦酸锶治疗组8 w、12 w后,其股骨的最大负荷分别升高21.9%和22.3%(P=0.020,P=0.047),且均表现出统计学差异。3种不同药物治疗下,股骨于最大负荷下的变形没有明显变化。所有治疗组大鼠椎体的最大负荷均高于去势对照组。依替二膦酸锶治疗12 w后,其椎体的最大负荷明显升高(P=0.016),并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观察到100 mg/(kg·d)和150 mg/(kg·d)治疗组干预8 w后,其股骨最大负荷升高(P=0.035,P=0.042),并表现出统计学意义;椎体最大负荷于也明显升高(P=0.018),并表现出统计学意义。大鼠股骨他椎体于最大负荷时的椎体变形并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实验发现依替二膦酸锶与依替二膦酸二钠相比,对去势大鼠腰椎和股骨生物力学性质的影响更为明显。其干预后去势大鼠骨组织生物力学性质的出现更早,且其升高的幅度也较高。50 mg/(kg·d)、100 mg/(kg·d)和150 mg/(kg·d)3种不同剂量的依替二膦酸锶均能有效地改善去势大鼠椎体和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质,且其改善生物力学性质的能力无明显差异。结论新化合物中的骨吸收抑制物依替二膦酸和骨形成促进物锶进入大鼠体内后,两者的生物学效应可能存在互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替二膦酸 依替二膦酸 氯化锶 骨组织生物力学 骨质疏松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替二膦酸锶对去势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程 裴福兴 +2 位作者 杨静 沈彬 周宗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7期493-497,486,共6页
目的观察新合成的抗骨质疏松化合物--依替二膦酸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去势SD大鼠为基础,对依替二膦酸锶、依替二膦酸二钠和二氯化锶以及不同剂量依替二膦酸锶对大鼠血清骨钙素(BGP)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的影... 目的观察新合成的抗骨质疏松化合物--依替二膦酸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去势SD大鼠为基础,对依替二膦酸锶、依替二膦酸二钠和二氯化锶以及不同剂量依替二膦酸锶对大鼠血清骨钙素(BGP)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的影响进行动态观察和比较。结果药物干预治疗后,依替二膦酸锶治疗组其血清TRAP-5b均逐渐下降,与去势对照组的相比表现出明显统计学差异;依替二膦酸锶150mg/kg·d治疗组,其血清BGP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于12w末与去势对照组相比差异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替二膦酸锶50mg/kg·d、100mg/kg·d和150mg/kg·d治疗剂量均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分泌TRAP-5b的能力。依替二膦酸锶150mg/kg·d治疗剂量可能有助于增强绝经期后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分泌BGP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替二膦酸 依替二膦酸 氯化锶 骨钙素 抗酒石性磷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新的具有梯子型链状结构的有机二膦酸铜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宋会花 郑丽敏 忻新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41-944,共4页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a new copper diphosphonate compound [NH2(C2H4)2NH2]Cu3(hedp)2(H2O)4(hedp=1 hydroxyethyli denediphosphonate, CH3C(OH)(PO3)2)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a new copper diphosphonate compound [NH2(C2H4)2NH2]Cu3(hedp)2(H2O)4(hedp=1 hydroxyethyli denediphosphonate, CH3C(OH)(PO3)2) synthesized under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reveals that the compound contains anionic ladder like chains of {Cu3(hedp)2(H2O)4}n which are linked by moderately strong inter chain hydrogen bonds, forming a supramolecular layer. The protonated piperazine fill the spaces between the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子型链状结构 有机二膦酸铜化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1-羟亚乙基二膦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羟基丙叉-1,1-二膦酸缓蚀、阻垢作用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艾仕云 张洁 +4 位作者 沈骎 戴立益 王丁林 胡先罗 朱传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9-64,共6页
用旋转挂片失重法、腐蚀电化学测试和静态阻垢实验 ,研究了 1-羟基丙叉 - 1,1-二膦酸 (HPDP)对碳钢的缓蚀性能以及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 ,并采用俄歇电子能谱 (AES)、X -射线衍射方法 ,对HPDP在碳钢表面上形成保护膜的元素分布 ,结构和成... 用旋转挂片失重法、腐蚀电化学测试和静态阻垢实验 ,研究了 1-羟基丙叉 - 1,1-二膦酸 (HPDP)对碳钢的缓蚀性能以及对碳酸钙的阻垢性能 ,并采用俄歇电子能谱 (AES)、X -射线衍射方法 ,对HPDP在碳钢表面上形成保护膜的元素分布 ,结构和成膜机理以及对不同浓度HPDP水溶液中沉积的碳酸钙垢的晶体结构进行了探讨。证明HPDP是一种有开发和应用前途的兼具缓蚀阻垢性能的有效水质稳定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膦酸 缓蚀剂 阻垢剂 冷却水 HPDP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膦酸盐药物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发生颌骨坏死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玉兴 王佃灿 +3 位作者 王洋 彭歆 毛驰 郭传瑸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骨转移在该类患者中较为常见。二膦酸盐药物是预防和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一线化学治疗药物,长期应用可以发生颌骨坏死。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应用二膦酸盐药物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后患者发生颌骨坏... 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骨转移在该类患者中较为常见。二膦酸盐药物是预防和控制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一线化学治疗药物,长期应用可以发生颌骨坏死。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应用二膦酸盐药物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后患者发生颌骨坏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二膦酸盐颌骨坏死的患者,筛选出其中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共纳入14例乳腺癌患者,平均年龄60.21岁,平均罹患肿瘤时间9.77年,平均出现骨转移时间为5.67年,平均应用二膦酸盐药物的时间为3.29年。患者均无系统应用激素治疗史,无糖尿病史。9例患者曾经拔牙,口腔内颌骨坏死症状的平均时间为8.58个月,发生在下颌骨者10例,上颌骨3例,上、下颌骨1例。10例经手术治疗的患者中,3例治愈,6例好转,而4例经保守治疗的患者中2例临床症状明显加重。结论:乳腺癌患者自开始应用二膦酸盐药物至发生颌骨坏死的用药时间较长,多数患者没有糖尿病及应用激素治疗史。拔牙本身与颌骨坏死的严重程度没有直接关系,下颌骨是最常受累的部位,手术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乳腺癌患者发生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膦酸盐类 骨坏死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与二膦酸盐对去卵巢大鼠股骨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25
10
作者 于顺禄 叶伟胜 +2 位作者 孔德诚 李健兵 许文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 采用去卵巢大鼠模型 ,观察服用他汀药 (simvastatin ,舒降之 )与二膦酸盐药物(etidronate ,邦德林 )对股骨下端骨量影响 ,进一步探讨他汀药物的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机制。方法 切除卵巢大鼠在术后 1个月开始分别给予辛伐他汀与二... 目的 采用去卵巢大鼠模型 ,观察服用他汀药 (simvastatin ,舒降之 )与二膦酸盐药物(etidronate ,邦德林 )对股骨下端骨量影响 ,进一步探讨他汀药物的治疗骨质疏松的疗效机制。方法 切除卵巢大鼠在术后 1个月开始分别给予辛伐他汀与二膦酸盐及对照激素替代治疗 ,同时设假手术对照与去势对照组。各组均在服药 10 0d后处死动物 ,进行全股骨骨密度及股骨下端不脱钙制片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结果 服药组均较去势对照组的骨密度值有所增加。骨计量学测量同样可见到骨体积明显改善。他汀类药物主要作用于骨形成类指标 ,如 :成骨活性增加、类骨质生成、骨转换加快、骨重建时间缩短等 ,这均与二膦酸盐药物作用机制与表现不同。二膦酸盐作用使骨吸收表面减少、骨重建周期延长 ,而类骨质表面与平均类骨质宽度等计量指标下降。结论 他汀类药物能阻止去卵巢大鼠股骨下端骨组织的快速骨丢失 ,其作用是通过促进骨组织形成与骨转换加快而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二膦酸 去卵巢大鼠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绝经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3^(2-)对羟基乙叉二膦酸镀铜液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精武 蒋梅燕 +3 位作者 乔梁 姜力强 盛嘉伟 张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33-1738,共6页
研究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A)镀铜液中CO23-含量对电沉积时阴、阳极过程及镀层的择优取向的影响.通过分析阴、阳极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发现镀液中逐渐加入的CO23-提高了阴极的极化,使电结晶晶粒细化,直至达到稳定;同时促进了铜阳极的溶解.而... 研究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A)镀铜液中CO23-含量对电沉积时阴、阳极过程及镀层的择优取向的影响.通过分析阴、阳极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发现镀液中逐渐加入的CO23-提高了阴极的极化,使电结晶晶粒细化,直至达到稳定;同时促进了铜阳极的溶解.而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铜镀层的晶面择优取向从(222)逐渐向(111)转变.通过镀液中固体络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CO23-的加入以第二配体的方式进入该镀液的放电络合离子结构中,参与Cu2+的络合,形成更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导致铜沉积电位负移,镀层(111)晶面取向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乙叉二膦酸 镀铜 晶粒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膦酸盐细胞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众志 陈璐璐 李裕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90-392,339,共4页
关键词 二膦酸 细胞分子 肿瘤 治疗 作用机制 骨病 骨矿 性疾病 研究进展 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乙叉二膦酸三聚氰胺盐的合成及膨胀阻燃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芳芳 丁逸飞 +2 位作者 夏寅 管涌 郑安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27,33,共7页
利用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与三聚氰胺(MEL)合成了水溶性很小的羟基乙叉二膦酸三聚氰胺盐(HEDP·MEL)。通过ICP,N-S分析得出HEDP与MEL以摩尔比为1∶1进行反应,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了HEDP·MEL是一种新型的结晶型盐。热... 利用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与三聚氰胺(MEL)合成了水溶性很小的羟基乙叉二膦酸三聚氰胺盐(HEDP·MEL)。通过ICP,N-S分析得出HEDP与MEL以摩尔比为1∶1进行反应,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结果证明了HEDP·MEL是一种新型的结晶型盐。热重分析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试,结果表明HEDP·MEL的热稳定性良好,与季戊四醇(PER)复配形成的HEDP·MEL-PER体系燃烧后得到稳定的炭质。将HEDP·MEL-PER阻燃体系用于聚丙烯(PP)的阻燃改性与传统的聚磷酸铵-季戊四醇(APP-PER)体系及相似的羟基乙叉二膦酸铵-季戊四醇(HEDPAPER)体系进行对比发现,阻燃体系在基体中的分散性较好,阻燃试样力学性能较好,水洗后阻燃性能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乙叉二膦酸三聚氰胺盐 水溶性 聚丙烯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玲 陈梨萍 邢健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8-809,共2页
目的观察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 Tc-MDP,商品名:云克)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疗效。方法将病程都在1年以内的42例TAO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应用99 Tc-MDP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冲击治疗,口服泼... 目的观察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 Tc-MDP,商品名:云克)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疗效。方法将病程都在1年以内的42例TAO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应用99 Tc-MDP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冲击治疗,口服泼尼松片40mg/d,1个月后停药;对照组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冲击治疗,口服泼尼松片40mg/d,4个月后停药。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突眼度及TAO眼病活动性,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TAO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其中在突眼度方面,实验组有效率为90.9%(20/22),对照组有效率为65%(13/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TAO眼病活动性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未出现与99 Tc-MDP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99 Tc-MDP联合甲泼尼龙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在突眼度的改善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同时缩短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锝-亚甲基二膦酸 甲泼尼龙 GRAVES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乙叉二膦酸用于纸浆漂白过程螯合处理的可能性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逄锦江 刘忠 +2 位作者 石瑜 蒋华朋 惠岚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0,共4页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含有螯合原子磷(P),以Fenton反应考察了其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并将其应用于纸浆OPQP漂序的螯合处理段(Q)。结果表明,HEDP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介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DT... 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含有螯合原子磷(P),以Fenton反应考察了其对金属离子的螯合作用,并将其应用于纸浆OPQP漂序的螯合处理段(Q)。结果表明,HEDP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介于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之间,将其用于纸浆OPQP漂白工序的螯合处理段(Q)后,漂白纸浆的性能接近于以EDTA或DTPA作为螯合剂时获得的纸浆性能,但HEDP的成本价格远低于EDTA和DT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 FENTON反应 螯合剂 纸浆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乙叉二膦酸溶垢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金营 许立铭 魏慧芳 《腐蚀与防护》 CAS 2003年第7期282-284,共3页
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失重和酸碱滴定试验 ,研究了羟基乙叉二膦酸溶解CaCO3 垢的性能和规律 ,并通过试验结果对羟基乙叉二膦酸的溶垢机理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羟基乙叉二膦酸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和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卫民 王身坚 +3 位作者 颜卫文 谢权 周影 王超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观察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云克)和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80例骨质疏松患者分为阿仑膦酸钠组(n=40)和云克组(n=40),两组服用足量基础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同时分别... 目的:观察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云克)和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80例骨质疏松患者分为阿仑膦酸钠组(n=40)和云克组(n=40),两组服用足量基础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同时分别增行阿仑膦酸钠和云克的治疗。疗程结束后,用数字模拟评分法(VAS)及测定骨密度(BMD)评定疗效。结果:阿仑膦酸钠组、云克组两组治疗后腰背痛均有缓解,组间比较云克组止痛起效快,改善最为显著(P<0.05)。阿仑膦酸钠组、云克组两组治疗后BMD均有一定增加,BMD的增加以云克组治疗后6个月最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严重的老年骨质疏松症,云克可在短期内迅速缓解疼痛,增加BMD。阿仑膦酸钠安全性较好,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长期药物治疗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症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 阿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低维Zn^Ⅱ-二膦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奎蓉 张宇 +2 位作者 阚玉和 李荣清 胡华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49-2558,共10页
通过引入第二配体2,2′-联吡啶(2,2′-bipyridine,bipy),在水热条件下得到3个低维ZnⅡ-二膦酸配位聚合物:[Zn1.5(H2L)(bipy)(H2O)]·3H2O(1),[Zn(H3L)(bipy)]2(2),[Zn(H3L)(bipy)(H2O)]·H2O(3)(H5L... 通过引入第二配体2,2′-联吡啶(2,2′-bipyridine,bipy),在水热条件下得到3个低维ZnⅡ-二膦酸配位聚合物:[Zn1.5(H2L)(bipy)(H2O)]·3H2O(1),[Zn(H3L)(bipy)]2(2),[Zn(H3L)(bipy)(H2O)]·H2O(3)(H5L=1-羟亚乙基-1,1-二膦酸,CH3C(OH)(PO3H2)2)。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PXRD)、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热重(TG-DSC)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表明化合物1为一维梯形双链结构,结构中含有2个晶体学独立的锌离子,分别以四配位和六配位模式与配体连接。化合物2为O-P-O双桥连接三角双锥[ZnO3N2]而成的双核零维结构。化合物3为八面体[ZnO4N2]通过O-P-O单桥连接而成的一维链状结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将3个低维ZnⅡ-二膦酸化合物扩展为三维超分子。对化合物1~3进行荧光性能的研究,测试结果表明,3个化合物均发射出强度远大于配体bipy的荧光发射峰(λem=374nm(1)、388nm(2)、387nm(3),λex=252nm),该峰来源于第二配体bipy(λem=391nm,λex=252nm)分子内部的π*-π电荷转移。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3个化合物均表现出一步单电子氧化还原过程,与自由配体相比给电子能力增强,未来可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在光电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Ⅱ-二膦酸配位聚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浸润性突眼88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立兵 叶方 刘刚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1期1436-1437,共2页
目的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发浸润性突眼的疗效。方法将88例甲亢并发浸润性突眼患者按突眼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突眼3组,按甲亢是否有效控制分为甲亢控制组和甲亢未控制组,均给予锝[99Tc]亚甲基... 目的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发浸润性突眼的疗效。方法将88例甲亢并发浸润性突眼患者按突眼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突眼3组,按甲亢是否有效控制分为甲亢控制组和甲亢未控制组,均给予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缓慢静脉注射,qd,10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1个月,一般治疗3个疗程。结果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轻、中、重度突眼有效率分别为100.0%,88.5%,70.6%(P<0.05);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前甲亢已得到控制组与甲亢未受到控制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2.8%(P<0.05)。88例甲亢并发浸润性突眼患者接受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后,显效32例,有效4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9%。结论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甲亢并发浸润性突眼的疗效与突眼程度以及治疗前甲亢是否被控制密切相关。突眼程度越轻疗效越好,甲亢得到控制后再应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 甲状腺功能亢进 突眼 浸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潘天荣 王长江 +1 位作者 邵宜波 汪延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56-358,共3页
目的观察第三代二膦酸盐利塞膦酸钠片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方法选择年龄在41~75岁女性,自然停经1年以上,按入选时间顺序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服用利塞膦酸钠片5mgd和凯思立D1片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 目的观察第三代二膦酸盐利塞膦酸钠片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方法选择年龄在41~75岁女性,自然停经1年以上,按入选时间顺序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服用利塞膦酸钠片5mgd和凯思立D1片d;对照组服用安慰剂加凯思立D1片d,两组均观察1年。结果43例患者遵照方案完成12个月治疗与观察,治疗组腰椎骨密度提高20.06%,股骨颈骨密度提高24.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45.00%。髋部(三角区、大转子)骨密度变化百分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代谢指标血ALP、尿NTXCr均较治疗前降低。结论利塞膦酸钠是一种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塞 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二膦酸 治疗组 随机对照研究 骨量减少 利塞钠片 股骨颈骨密度 腰椎骨密度 骨密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