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聚环戊二烯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石发 王赞信 程芝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1-48,共8页
以试剂级和工业级的二聚环戊二烯(简称DCPD)为原料,探讨其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阳离子聚合反应的规律,选出了较为理想的催化剂体系,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采用甲苯为溶剂,以CatⅢ为催化剂,其用量为35%~40%... 以试剂级和工业级的二聚环戊二烯(简称DCPD)为原料,探讨其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阳离子聚合反应的规律,选出了较为理想的催化剂体系,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采用甲苯为溶剂,以CatⅢ为催化剂,其用量为35%~40%(占原料总量),溶剂比(原料与溶剂的重量比)为1∶13,在-5~0℃下进行反应,反应物经过水解、过滤、水洗和蒸馏等工序,得到浅黄色树脂。对所得树脂进行物化性能的测试,树脂软化点为155~165℃(环球法),色阶7~9,得率达75%以上(以原料重量计)。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为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聚环戊二烯 聚合 树脂 DCPD树脂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聚环戊二烯掺混对正庚烷扩散火焰碳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向阳 周梦祥 +1 位作者 李青 王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为研究二聚环戊二烯(DCPD)燃料添加剂对碳烟颗粒生成演化的影响,采集掺混不同比例DCPD的正庚烷反扩散(IDF)及正扩散(NDF)火焰中的碳烟颗粒,使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拉曼光谱(RS)和热重分析仪(TGA)分析碳烟颗粒的微观结构、... 为研究二聚环戊二烯(DCPD)燃料添加剂对碳烟颗粒生成演化的影响,采集掺混不同比例DCPD的正庚烷反扩散(IDF)及正扩散(NDF)火焰中的碳烟颗粒,使用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拉曼光谱(RS)和热重分析仪(TGA)分析碳烟颗粒的微观结构、石墨化程度和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反扩散火焰中,随着DCPD掺混比例从0%增加到20%,颗粒中类液状物质显著减少,碳烟颗粒平均微晶尺寸增长,且平均微晶曲率降低,石墨化程度提高,氧化活性降低,表明在反扩散火焰中DCPD对初生碳烟具有促进其生长的作用.而在正扩散火焰中,随着DCPD掺混比例从0%增加到20%,碳烟颗粒粒径显著增加,微晶尺寸降低,微晶曲率升高,石墨化程度降低,氧化活性升高,表明正扩散火焰中DCPD可以通过改变碳烟颗粒的微观结构来增加其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聚环戊二烯 碳烟颗粒 反扩散火焰 微观结构 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香烃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石发 程芝 安鑫南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11,共11页
以优级松香和试剂级及工业级二聚环戊二烯(简称DCPD)为原料,探讨了松香烃树脂的合成丁艺,研究了松香与DCPD反应的规律,选出了较为理想的催化剂体系,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采用甲苯为溶剂,催化剂用过为5%(占总原料量... 以优级松香和试剂级及工业级二聚环戊二烯(简称DCPD)为原料,探讨了松香烃树脂的合成丁艺,研究了松香与DCPD反应的规律,选出了较为理想的催化剂体系,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采用甲苯为溶剂,催化剂用过为5%(占总原料量),松香与DCPD的摩尔比为1:2~3的范围山,在50~70℃一进行Diels-Aldcr反应,反应物经水解、水洗和蒸馏等工序,得到浅褐色树脂,对所得树脂进行了各物化性能的测试,选择了较为合理的测定方法。所得树脂软化点为140~150℃(环球法),色阶(Gardncr)≤13,得率在90%以。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为实现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二聚环戊二烯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PD改性UV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盼盼 谢晖 +1 位作者 黄莉 李斌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30,共7页
以二聚戊二烯(DCPD)为原料先合成不饱和聚酯二元醇,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合成紫外光固化树脂,用三乙胺中和得到稳定的DCPD改性UV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DUPUA)乳液,同时采... 以二聚戊二烯(DCPD)为原料先合成不饱和聚酯二元醇,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合成紫外光固化树脂,用三乙胺中和得到稳定的DCPD改性UV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DUPUA)乳液,同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WDUPUA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单因素变量法探讨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阻聚剂、n(—NCO)/n(—OH)、DMPA含量和中和剂对合成反应及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过程中第1步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0℃、2.5 h,第2步分别为75℃、4 h,第三步分别为75℃、3 h,阻聚剂用量为0.07%;当n(—NCO)/n(—OH)为1.5、DMPA质量分数为6%、中和度为100%时,为DCPD改性UV固化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的适宜合成工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固化 二聚环戊二烯 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