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黑磷晶体各向异性弹性的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陶金 姚琲 +1 位作者 孙崇玲 庞慰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5-550,共6页
利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悬臂梁弯曲法,对二维黑磷晶体两个特殊晶轴方向的弹性模量进行测量.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悬臂梁结构建模计算,分析了影响测量结果精度的因素:悬臂梁弯曲变形量-厚度比、悬臂梁的长宽比和黑磷晶体弹性模量各向异性.结... 利用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悬臂梁弯曲法,对二维黑磷晶体两个特殊晶轴方向的弹性模量进行测量.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悬臂梁结构建模计算,分析了影响测量结果精度的因素:悬臂梁弯曲变形量-厚度比、悬臂梁的长宽比和黑磷晶体弹性模量各向异性.结果表明,悬臂梁长宽比相对于变形量-厚度比、弹性模量各向异性,对测量结果影响更大,其最大相对误差达-40%,.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可以修正悬臂梁弯曲法力学模型中误差,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黑磷晶体 各向异性 原子力显微镜 悬臂梁弯曲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黑磷物理性质及化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贾蕾 雷天民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00-1106,共7页
1914年科研工作者首次合成了黑磷的块体形式。在黑磷沉寂了100年之后,2014年人们成功地将其薄化到少层状态,得到了新型二维纳米材料——二维黑磷。它是由磷原子堆叠而成的单一元素的二维层状半导体材料,具有合适的可控直接带隙、高的载... 1914年科研工作者首次合成了黑磷的块体形式。在黑磷沉寂了100年之后,2014年人们成功地将其薄化到少层状态,得到了新型二维纳米材料——二维黑磷。它是由磷原子堆叠而成的单一元素的二维层状半导体材料,具有合适的可控直接带隙、高的载流子迁移率、高的漏电流调制率、较高的开关电流比、良好的导电导热能力和明显的平面各向异性等性质,在低维无机半导体领域备受关注。二维黑磷是一种具有众多优异性质的内禀p型材料,但在空气中的不稳定性使得目前还不能分离得到大面积磷烯(即单原子层黑磷)薄膜,这限制了二维黑磷的应用。本文综述了自2014年以来国内外关于二维黑磷的研究进展,系统介绍了二维黑磷的结构、制备与性质,重点归纳了包括电学性质、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热学性质和磁学性质在内的物理性质及化学稳定性。最后总结并展望了二维黑磷作为电子材料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黑磷 物理性质 化学稳定性 磷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修饰黑磷纳米片的制备及体外光热抗肿瘤活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涵雪 阿依妮尕尔·艾力 +1 位作者 张霄仪 陈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5-652,共8页
目的为了寻找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修饰材料来提高二维黑磷的稳定性并能同时发挥出良好的光热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液相剥离法制备二维黑磷纳米片(BPNSs),继而通过静电吸引的方法得到壳聚糖修饰的二维黑磷纳米片,并通过粒径电位、AFM、TEM、... 目的为了寻找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修饰材料来提高二维黑磷的稳定性并能同时发挥出良好的光热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液相剥离法制备二维黑磷纳米片(BPNSs),继而通过静电吸引的方法得到壳聚糖修饰的二维黑磷纳米片,并通过粒径电位、AFM、TEM、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通过液相剥离得到棱角鲜明、纤薄均匀的二维黑磷纳米片,壳聚糖修饰后的二维黑磷纳米片粒径由206.60 nm变为221.93 nm,Zeta电位由-23.50 mV变为+18.93 mV;TEM结果显示黑磷纳米片较修饰前厚度增加、边缘圆润、表面有物质附着;IR图谱显示壳聚糖修饰后的二维黑磷纳米片具有修饰前的二维黑磷纳米片和壳聚糖两种物质谱图的特征峰,成功将壳聚糖修饰于二维黑磷纳米片表面;通过体外细胞学实验验证了所制备的壳聚糖黑磷纳米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体外光热抗骨肉瘤活性。结论二维黑磷纳米片可通过壳聚糖的有效修饰提高其分散稳定性,并发挥体外光热抗肿瘤的作用。该工作为二维黑磷的肿瘤生物学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黑磷纳米片 壳聚糖 修饰 骨肉瘤 近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