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砂井地基堆载沉降的PFC^(2D)模拟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伟
孙爱华
张宁
-
机构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0-173,共4页
-
文摘
砂井是利用土的排水固结原理来处理软弱地基的代表性施工技术。针对现有的软基沉降计算和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利用离散单元法中二维颗粒元法PFC2D建立了砂井二维模型,对砂井地基堆载沉降过程进行二维离散元仿真模拟。采用由2~7个不同组合方式的簇单元来体现软基的孔隙率,改进了PFC2D中的水位降深模型,分析了软基沉降过程中水位的变化规律。模拟与现场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模拟沉降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
-
关键词
砂井地基
堆载沉降
pfc2d
二维颗粒元
数值模拟
-
Keywords
sand-drained ground
settlement on heaped load
pfc^2d
two-dimensional particle elementmodel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U472.3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土石坝振动台模型试验颗粒流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刘汉龙
杨贵
-
机构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试验室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
-
出处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9年第5期479-484,共6页
-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08259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项目(50639050)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801014)资助
-
文摘
目前一般采用振动台试验、离心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动力分析来获得土石坝在设计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形态和抗震性能。本文结合孔宪京等的土石坝振动台试验结果开展了颗粒流细观数值模拟研究,克服了传统连续介质力学的宏观连续性假设,形象而直观地表现出坝体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数值模拟规律与振动台试验规律基本一致。同时还分析了坝体颗粒粘结强度和地震峰值加速度变化对坝体破坏特征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当颗粒间粘结强度较低时,表现为坝体表面颗粒的滑动破坏,粘结强度稍大时,会出现局部的小块颗粒团整体滑动破坏;随着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坝顶沉降量在增大,坝体破坏特征不变。
-
关键词
土石坝
振动台试验
破坏特征
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
数值模拟
-
Keywords
earth and rock-fill dam
shaking table test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Partical Flow Code in 2 dimensions(pfc2d)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TU443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岩石节理峰前循环直剪试验颗粒流宏细观分析
被引量:16
- 3
-
-
作者
刘新荣
邓志云
刘永权
路雨明
刘树林
韩亚峰
-
机构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库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
中建地下空间有限公司
重庆建工第七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103-2115,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72356)
-
文摘
利用二维颗粒流(PFC2D)程序较为完善地实现了考虑二阶起伏体岩石节理的峰前循环数值直剪试验,并分别从宏观和细观角度分析了节理峰前循环直剪试验中节理累积损伤特征与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已有的室内试验成果,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①随着岩石节理一阶起伏角、法向压力的增大,节理的破坏模式按爬坡—爬坡啃断—啃断趋势发展,且抗剪强度随着一阶起伏角、法向压力的增大总体上呈增大趋势。②低幅值的循环荷载对节理剪切强度的影响极为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但随着循环加载幅值的增加,节理起伏体上裂纹的扩展贯通程度、裂纹的数量均显著增多,表明循环加载幅值的大小是决定节理起伏体累积损伤速度的关键因素。③节理裂纹数量随循环加载次数的增大而增加,且有增速的趋势,在循环加载次数增加到某个量级时,裂纹出现激增的现象,表明节理疲劳裂纹的扩展贯通有累积后突变的演变特征;不同破坏模式下,节理的峰值抗剪强度均随着循环加载次数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表明有限次数的循环加载有利于增大节理的峰值抗剪强度,但循环加载最终会因节理的累积损伤造成其抗剪强度的劣化。研究结果丰富了室内试验成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岩石节理在微震频发作用下的累积损伤与强度劣化规律。
-
关键词
峰前循环剪切
节理
二维颗粒流(pfc2d)
损伤特征
抗剪强度
微震
-
Keywords
pre-peak cyclic shear loading
joint
pfc2d
damagecharacteristics
shear strength
-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正交-响应面法在PBM细观参数标定中的应用
- 4
-
-
作者
张慧梅
马志敏
陈世官
王赋宇
-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理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1,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172280)。
-
文摘
数值模拟作为研究岩石力学特性、再现细观裂纹演化的主要途径,已受到大量关注。现有的数值模拟参数标定方法主要为试错法及正交试验法,但二者都未能充分考虑细观参数交互作用的影响,模拟精度欠佳且宏观破坏形态与室内试验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采用正交-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数值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具有显著影响的平行黏结模型(PBM)细观参数,其次应用响应面法(RSM)研究其交互作用对模型试样宏观参量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岩石宏观破坏形态提出一套PBM参数标定流程。结果表明:有效模量E*与刚度比k n/k s对弹性模量E影响显著;k n/k s、接触摩擦系数μ、最小颗粒半径R_(min)对泊松比ν影响显著;黏聚力c与法向黏结强度σc及其交互作用对单轴抗压强度UCS影响显著,应用响应面法计算分析得出的细观参数的模拟值与试验值误差绝对值小于7%,且二者应力应变曲线力学特征相似,宏观破坏形态相同,证明所提出的PBM细观参数标定流程具备科学性和可靠性。
-
关键词
细观参数标定
正交-响应面法
平行黏结模型
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
-
Keywords
mesoscopic parameter calibration
orthogonal-response surface method
parallel bond model(PBM)
particle flow code in two dimensions(pfc^(2d))
-
分类号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TV16
[水利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