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直肠癌组织的二维荧光差异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宁 陈洋 +5 位作者 乔莹 李莉 王若梅 于爽 董明 姜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13-915,共3页
目的以二维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 DIGE)技术分析结直肠癌(CRC)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建立二者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图谱。方法6对样品分别取自6例CRC手术切除的新鲜的癌和正常肠黏膜组织,进行2-D DIGE,TyphoonTM多功能... 目的以二维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 DIGE)技术分析结直肠癌(CRC)组织及正常结直肠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建立二者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图谱。方法6对样品分别取自6例CRC手术切除的新鲜的癌和正常肠黏膜组织,进行2-D DIGE,TyphoonTM多功能扫描仪进行图像扫描,并以DeCyderTM2-D差异分析软件分析。结果正常肠黏膜组织和癌组织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表达蛋白点共有315个,癌组织中表达上调(>1.5倍)的有138个,下调(>1.5倍)的有103个。结论建立了CRC与正常肠黏膜组织的2-D DIGE图谱,发现并经统计学证实癌组织中有表达上调或下调的蛋白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荧光差异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差异凝胶电泳(2D-DIGE)技术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欢 张茂新 凌冰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0期14-17,19,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生物学技术已经发展到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是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新兴学科。二维差异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技术是在双向凝胶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生物学技术已经发展到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是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内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新兴学科。二维差异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技术是在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sis,2-DE)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荧光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是分析和鉴定基因功能的强有力工具,比经典的2-DE技术具有更高的动力学范围和灵敏性。该文就2D-DIGE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昆虫研究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凝胶电泳 蛋白质组学 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脑缺血再灌注OGD/R模型的差异凝胶电泳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守跃 张影 +3 位作者 胡林森 宋彬 罗毅男 关文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61-865,F0002,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I/R)诱导细胞凋亡的氧糖剥离再灌注(OGD/R)模型的建立,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凋亡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进一步揭示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选用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I/R)诱导细胞凋亡的氧糖剥离再灌注(OGD/R)模型的建立,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凋亡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进一步揭示神经元凋亡的发生机制。方法:选用人神经母细胞瘤系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OGD10h/R24h处理建立OGD/R诱导SH-SY5Y细胞凋亡模型,提取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总蛋白,利用荧光染色双向差异凝胶电泳技术(2D-DIGE)检测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变化。结果:DeCyder软件分析2D-DIGE凝胶图像显示平均分离了(1 800±156)个蛋白质点;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共有30个蛋白点的表达水平有显著变化(蛋白表达量上调或下调30%以上),其中22个升高,8个降低,与同时间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应用双向差异凝胶电泳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在OGD/R模型中发现有差异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糖剥离 再灌注 蛋白质组学 荧光差异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一维二维电泳法分析疟原虫子孢子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许颖 张锡林 +1 位作者 段建华 黄复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58-460,共3页
目的 建立及优化一维和二维凝胶电泳技术显示不同时期约氏疟原虫子孢子的蛋白差异表达的实验条件, 为进一步研究疟原虫具有感染性的唾液腺子孢子和不具感染性的卵囊成熟子孢子间的差异表达蛋白研究奠定基础。方 法 采用优化的蛋... 目的 建立及优化一维和二维凝胶电泳技术显示不同时期约氏疟原虫子孢子的蛋白差异表达的实验条件, 为进一步研究疟原虫具有感染性的唾液腺子孢子和不具感染性的卵囊成熟子孢子间的差异表达蛋白研究奠定基础。方 法 采用优化的蛋白质抽提试剂、方法分别获得疟原虫具有感染性的唾液腺子孢子和不具感染性的卵囊成熟子孢子蛋 白。采用一维和二维蛋白电泳技术对不同时期约氏疟原虫子孢子蛋白进行分析比较,建立约氏疟原虫子孢子蛋白质一 维、二维电泳图谱。结果 采用一维和二维蛋白电泳技术能够有效显示疟原虫具有感染性的唾液腺子孢子和不具感染性 的卵囊成熟子孢子蛋白,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子孢子侵入相关蛋白,进行功能学的分析奠定基础。结论 所采用的一维和 二维蛋白电泳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斯氏按蚊中约氏疟原虫唾液腺子孢子和卵囊成熟子孢子蛋白质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 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子孢子 蛋白质 电泳 凝胶电泳技术 差异表达蛋白 电泳图谱 不同时期 感染性 约氏疟原虫 唾液腺 实验条件 分析比较 相关蛋白 斯氏按蚊 蛋白电泳 步研究 成熟 卵囊 功能学 分辨率 重复性 显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二维同步荧光相关光谱研究温度对胶原溶液中分子聚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万烨 武昆 李国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9-414,共6页
采用恒波长同步荧光法和二维相关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Ⅰ型胶原溶液中胶原分子聚集行为随温度升高(10~70℃)的变化规律。选取0.2,0.4,1.6mg·mL-1的胶原溶液,在初始温度下各浓度溶液中胶原分子分别处于单分子状态、较低程度和... 采用恒波长同步荧光法和二维相关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Ⅰ型胶原溶液中胶原分子聚集行为随温度升高(10~70℃)的变化规律。选取0.2,0.4,1.6mg·mL-1的胶原溶液,在初始温度下各浓度溶液中胶原分子分别处于单分子状态、较低程度和较高程度的聚集态。研究表明:波长差为9nm的同步荧光光谱中,激发波长282和292nm处荧光峰分别归属于未参与形成氢键的Tyr(酪氨酸)残基和参与形成氢键的Tyr残基。对升温过程同步荧光数据进行二维相关分析,得两荧光值对温度的响应顺序,进而推测得到:当温度低于30℃时,0.2mg·mL-1溶液中出现了胶原分子间形成Tyr残基参与的氢键的趋势。0.4和1.6mg·mL-1的溶液中原有聚集体可能发生进一步聚集,形成疏水微区。当逐步接近胶原变性温度(36~38℃)时,推测0.4和1.6mg·mL-1胶原溶液中的疏水微区和聚集体有被破坏的趋势,而0.2mg·mL-1胶原溶液保持分子间形成氢键的趋势。超过胶原变性温度时,各浓度溶液中胶原分子三股螺旋结构发生松散。当超过45℃时,胶原分子三股螺旋结构松散的趋势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原溶液 温度 同步荧光光谱 相关光谱 聚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研究中的二维电泳分离技术 被引量:20
6
作者 李蕾 应万涛 +2 位作者 杨何义 蔡耘 钱小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31,共5页
对目前生命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领域蛋白质组研究中应用的主要分离技术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应用和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针对二维凝胶电泳的缺陷,介绍了目前正在发展的几种替代技术。
关键词 蛋白质组 凝胶电泳 等电聚焦 上差示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胶原基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分子的聚集行为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从虎 田振华 +1 位作者 刘文涛 李国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56,共6页
基于胶原基表面活性剂(collagen-based surfactant,CBS)中酪氨酸(Tyr)和苯丙氨酸(Phe)的荧光特性,应用恒波长差(Δλ)为15nm的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CBS浓度、溶液pH值、NaCl浓度和温度对其在水溶液中分子的聚集行为的影响,并以... 基于胶原基表面活性剂(collagen-based surfactant,CBS)中酪氨酸(Tyr)和苯丙氨酸(Phe)的荧光特性,应用恒波长差(Δλ)为15nm的同步荧光光谱技术研究CBS浓度、溶液pH值、NaCl浓度和温度对其在水溶液中分子的聚集行为的影响,并以温度为外扰,利用二维同步荧光相关分析研究CBS分子中Tyr残基和Phe残基随温度变化的响应顺序。结果表明,CBS分子在261和282nm处出现了分别归属于Phe和Tyr的特征吸收峰。随着CBS浓度的升高,CBS分子中Phe残基和Tyr残基数量逐渐增多使CBS分子聚集程度增加,并导致荧光强度增强;CBS溶液pH值(pH 5.0)在等电点附近时,由于CBS分子的疏水作用和氢键形成能力加强,导致CBS分子聚集程度增强;CBS溶液中NaCl浓度的升高,则使CBS分子间排斥力减弱,从而导致CBS分子的聚集;然而温度升高,CBS由聚集状态逐渐变为单分子状态,因猝灭、变性以及氢键形成能力降低,荧光强度逐渐降低。以温度为外扰的二维同步荧光相关光谱分析可知:低温下(10^40℃),CBS聚集体随温度升高逐渐松散,位于聚集体内部的Phe残基比Tyr残基优先响应;而在45~70℃时,CBS由单分子状态逐步水解为无规卷曲构造,Tyr残基的间距变大,氢键形成能力大大降低,Tyr残基比Phe残基优先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同步荧光光谱 相关光谱 聚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表达蛋白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玥 吴玉梅 +4 位作者 赵群 王晓丽 陈硕 钱小红 张玉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36-44,共9页
目的探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查正常宫颈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标志物,为研究CIN发生的分子机制及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 目的探讨蛋白质组学方法筛查正常宫颈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标志物,为研究CIN发生的分子机制及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收治的正常子宫颈组织因子宫肌瘤手术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例为对照组、CIN组织23例(其中CINⅠ7例、CINⅡ8例、CINⅢ8例)。应用二维荧光差异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difference in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及DeCyder软件寻找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串联质谱(MALDI-TOF/TOF MS)分析差异蛋白质点,数据库搜索鉴定差异表达最明显的S100蛋白家族A9(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 A9,S100A9),真核延长因子1α1(eukaryoticelongation factor 1-alpha-1,eEF1A1)及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3种蛋白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其中正常宫颈组织10例、CINⅠ10例、CINⅡ10例、CINⅢ10例)及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ting)(其中正常宫颈组织12例,CINⅠ~Ⅱ12例,CINⅢ12例)进一步验证上述3种蛋白在CIN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差异。结果获得CIN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2-D DIGE图,成功鉴定25个蛋白;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验证结果提示:S100A9蛋白表达于细胞质中,在CIN中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eEF1A1蛋白表达于细胞质中、PKM2蛋白表达于细胞核中,2者在CIN中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352,0.000)。结论在正常宫颈组织与CIN组织之间存在差异蛋白质表达,S100A9蛋白可能成为辅助诊断CIN的相关标志物,PKM2蛋白可能成为抑制CIN发生的蛋白质,并可根据2种差异蛋白表达预测CIN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宫颈上皮内瘤变 荧光差异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AGPM高产菌株选育及其蛋白差异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牛晋阳 乔建军 +2 位作者 陈贵斌 张建勇 元英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1-394,共4页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产生新型抗生素AGPM的藤黄灰链霉菌菌株.利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对新型抗生素AGPM产生菌藤黄灰链霉菌099菌株进行了联合诱变处理.最终得到了一株高产菌株TD0551,其抗生素AGPM产量可达到16.45mg/L,为出发菌株的2.1... 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能产生新型抗生素AGPM的藤黄灰链霉菌菌株.利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对新型抗生素AGPM产生菌藤黄灰链霉菌099菌株进行了联合诱变处理.最终得到了一株高产菌株TD0551,其抗生素AGPM产量可达到16.45mg/L,为出发菌株的2.1倍.应用蛋白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藤黄灰链霉菌的蛋白质组,比较了高产菌株与低产菌株在分泌AGPM过程中的蛋白质组差异.结果表明,在高产菌株的蛋白样品中有11个特异点,而在低产菌株的蛋白样品中有3个特异点,这些蛋白特异点可能与新型抗生素AGPM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AGPM 藤黄灰链霉菌 菌株选育 蛋白差异分析 蛋白质组 凝胶电泳 联合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非鱼源Ia和Ib血清型无乳链球菌可溶性蛋白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云良 李莉萍 +6 位作者 王瑞 梁万文 甘西 黄婷 李健 黄维义 陈明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5-131,共7页
前期研究表明,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Ia和Ib血清型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疫苗之间缺乏交叉保护力,为了从蛋白分子水平探讨其免疫原性差异的原因,在提取罗非鱼Ia和Ib血清型无乳链球菌可溶性蛋白后应用二维差异凝胶电... 前期研究表明,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Ia和Ib血清型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疫苗之间缺乏交叉保护力,为了从蛋白分子水平探讨其免疫原性差异的原因,在提取罗非鱼Ia和Ib血清型无乳链球菌可溶性蛋白后应用二维差异凝胶电泳(two dimension-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分析其表达差异蛋白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这些差异蛋白,并使用DAVID生物学数据库预测经鉴定后获得的蛋白功能。结果表明:在2D-DIGE电泳上,Ia和Ib两种不同血清型无乳链球菌具有167个表达差异蛋白点,对这些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获得32种蛋白,这些蛋白主要与氧化还原反应、代谢与能量前体物产生、糖代谢反应等生物学过程有关,主要参与糖解和糖异生作用、丙酮酸代谢与脂肪酸生物合成等通路;对蛋白功能的预测表明,GAPGH、半胱氨酸合成酶和锰依赖性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功能与免疫和疫苗研发相关。本研究首次证实,罗非鱼Ia和Ib血清型无乳链球菌存在较多的表达差异蛋白,部分表达差异蛋白的功能与免疫和疫苗研发相关,这可能与链球菌免疫原性有直接关系,但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Ia和Ib血清型 可溶性蛋白 差异凝胶电泳(2D-DIGE) 差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波紫外线与化学致癌物诱导下HaCaT细胞的蛋白表达应答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明忠 刘淑清 +4 位作者 吕晓 郭一萌 郭春梅 辛毅 唐建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65-1971,共7页
对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别进行中波紫外线(UVB)照射、2,4-二硝基苯磺酸(DNBS)刺激及UVB+DNBS(UD)共同刺激,利用二维荧光差异胶内凝胶电泳(2D DIGE)、DeCyder定量分析软件和HPLC-nESI-MS/MS分析技术,对HaCaT细胞产生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了... 对角质形成细胞HaCaT分别进行中波紫外线(UVB)照射、2,4-二硝基苯磺酸(DNBS)刺激及UVB+DNBS(UD)共同刺激,利用二维荧光差异胶内凝胶电泳(2D DIGE)、DeCyder定量分析软件和HPLC-nESI-MS/MS分析技术,对HaCaT细胞产生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了鉴定.有65个蛋白质点发生了明显表达差异(P<0.05),与UVB或DNBS单独处理细胞相比,有41个蛋白点表现为UVB和DNBS的正协同效应,13个蛋白点表现为负协同效应,5个蛋白点与UVB单独处理相近,6个蛋白点与DNBS单独处理相近.HPLC-nESI-MS/MS从65个差异表达蛋白质点中共鉴定出60种单一(Unique)蛋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这些鉴定蛋白所涉及的分子功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信号通路进行了系统分析.实验得到了与紫外辐射和化学诱导损伤的直接相关蛋白,有助于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皮肤癌的形成及皮肤疾病的有效防护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aT细胞系 中波紫外线 2 4-硝基苯磺酸 二维荧光差异胶内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腺组织蛋白质样品的制备及2-DE图谱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永新 陶金忠 +2 位作者 张勇 曹随忠 赵兴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46-850,共5页
本研究以奶牛乳腺组织为对象,采用了普通离心、超速离心、2-D clean-up kit和TCA/丙酮沉淀方法制备蛋白质样品,经二维凝胶电泳(2-DE)获得蛋白表达图谱。根据凝胶图谱上蛋白质斑点判断图谱的质量,并运用PDQuest7.4软件分析图谱。结果显示... 本研究以奶牛乳腺组织为对象,采用了普通离心、超速离心、2-D clean-up kit和TCA/丙酮沉淀方法制备蛋白质样品,经二维凝胶电泳(2-DE)获得蛋白表达图谱。根据凝胶图谱上蛋白质斑点判断图谱的质量,并运用PDQuest7.4软件分析图谱。结果显示:普通离心法制备的蛋白样品的凝胶图谱蛋白质斑点较为清晰,但横向条纹较多;超速离心法纯化蛋白样品的图谱,蛋白斑点清晰且可检测到较多的斑点;TCA/丙酮沉淀和2-D clean-up kit方法纯化蛋白样品的凝胶图谱条纹减少,蛋白斑点清晰,但可检测到的斑点数量有所减少。研究表明,超速离心方法纯化的蛋白质样品适合建立奶牛乳腺组织的蛋白质表达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腺组织 凝胶电泳 图谱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响应3-羰基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的膜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芊 牛亚丽 +4 位作者 张肖晗 刘方 贾振华 马宏 宋水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7,共7页
为了探索植物响应细菌信号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的分子机制。本文利用二维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3-羰基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3OC6-HSL)处理引起拟南芥膜蛋白质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OC6-HSL共诱导53个蛋白点发生显著变化,涉及天然... 为了探索植物响应细菌信号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的分子机制。本文利用二维差异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3-羰基己酰基高丝氨酸内酯(3OC6-HSL)处理引起拟南芥膜蛋白质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3OC6-HSL共诱导53个蛋白点发生显著变化,涉及天然免疫、逆境胁迫响应、碳代谢、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暗示了3OC6-HSL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阐明植物-细菌跨界通讯的分子机制提供更多的功能蛋白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 膜蛋白质组 差异凝胶电泳 生长发育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致癌相关蛋白质的筛选及其表达
14
作者 崔建国 蔡建明 +3 位作者 高福 赵芳 董俊瑞 李百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12-219,共8页
目的:通过建立辐射致癌的细胞模型,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辐射癌变细胞和正常细胞间的差异蛋白表达谱,以期获得辐射致癌相关蛋白。方法:选取永生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利用γ射线照射诱导癌变,建立辐射致癌的细胞模型。应... 目的:通过建立辐射致癌的细胞模型,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辐射癌变细胞和正常细胞间的差异蛋白表达谱,以期获得辐射致癌相关蛋白。方法:选取永生化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利用γ射线照射诱导癌变,建立辐射致癌的细胞模型。应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筛选癌变细胞和正常细胞间的差异表达蛋白点并进行质谱鉴定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其中4个蛋白(ENO1、PrxI、Dyrk2和GPX1)在辐射致癌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辐射癌变细胞和正常细胞间共得到差异表达蛋白点59个,其中14个点仅在癌变细胞中表达,15个点仅在正常细胞中表达,23个点在癌变细胞中表达降低,7个点在癌变细胞中表达升高。通过质谱分析,共有26个蛋白质点得到鉴定,主要包括一些参与细胞代谢、增殖、分化的酶类、信号调控蛋白、DNA结合蛋白以及一些细胞结构蛋白、少数功能不明的蛋白及肽段,其中ENO1和PrxI随辐射癌变的进展而升高,Dyrk2和GPX1随辐射癌变的进展而降低。结论:应用二维电泳技术获得了辐射致癌差异表达蛋白谱,筛选和鉴定了与辐射致癌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分析部分差异蛋白在辐射致癌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为阐明辐射致癌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致癌 差异表达蛋白 蛋白组学 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孤雌生殖相关蛋白PGL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15
作者 张文平 吕正兵 +3 位作者 龙晓辉 聂作明 夏佳音 张耀洲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89-896,共8页
应用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有性生殖蚕卵与孤雌生殖蚕卵的差异蛋白,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分析获得大量小肽的序列特征。与已构建的家蚕cDNA文库及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一个在家蚕孤雌生... 应用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有性生殖蚕卵与孤雌生殖蚕卵的差异蛋白,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分析获得大量小肽的序列特征。与已构建的家蚕cDNA文库及蛋白质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一个在家蚕孤雌生殖过程中表达量显著上调的差异蛋白为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phosphatidylinositol glycan,PGL)。为了探讨PGL蛋白在家蚕孤雌生殖发生中的作用,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扩增目的基因5′端片段,获得PGL蛋白基因的全长cDNA,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基因cDNA全长1038bp,编码345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理论分子质量为39.516kD,等电点为5.845,包含1个保守的GPI8结构域,信号肽概率为0.997,可能为分泌型蛋白,预测蛋白功能域包含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N糖基化、蛋白激酶C磷酸化等多个功能位点。依据PGL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功能推测其有可能在不同程度上通过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了家蚕孤雌生殖发生过程并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孤雌生殖 差异表达蛋白 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