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维红外相关谱欧氏距离判别掺杂牛奶 被引量:7
1
作者 杨仁杰 杨延荣 +3 位作者 董桂梅 杜艳红 单慧勇 张伟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98-2101,共4页
基于纯牛奶、掺杂牛奶样品间二维红外相关谱欧氏距离,依据未知样品与校正集中“极值样品”欧氏距离平均值、组内、组间样品欧氏距离平均值,提出了一种掺杂牛奶判别的新方法。分别配置掺杂尿素牛奶(0.01~0.3 g&#183;L-1)和掺杂... 基于纯牛奶、掺杂牛奶样品间二维红外相关谱欧氏距离,依据未知样品与校正集中“极值样品”欧氏距离平均值、组内、组间样品欧氏距离平均值,提出了一种掺杂牛奶判别的新方法。分别配置掺杂尿素牛奶(0.01~0.3 g&#183;L-1)和掺杂三聚氰胺牛奶(0.01~0.3 g&#183;L-1)样品各16个,采集纯牛奶及掺杂牛奶样品的红外光谱。以牛奶中掺杂物浓度为外扰,构建纯牛奶与掺杂牛奶的同步二维红外相关谱,并计算了各样品相关谱矩阵间的欧氏距离。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掺杂尿素牛奶、掺杂三聚氰胺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确定模型中的“极值样品”,组内、组间样品欧氏距离平均值。利用所建模型,计算未知样品与“极值样品”的欧式距离,并依据判别规则,对未知样品进行判别。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样品红外相关谱矩阵间欧氏距离可实现掺杂牛奶的判别,其判别正确率为100%,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为掺杂牛奶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关红外 欧氏距离 掺杂牛奶 尿素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红外相关谱判别掺假蜂蜜 被引量:1
2
作者 焦东升 孙雪杉 +3 位作者 朱文碧 杨仁杰 靳浩 张伟玉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67-71,共5页
将二维中红外相关谱与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法相结合,建立了掺假蜂蜜与纯蜂蜜的判别模型。分别配置纯蜂蜜和掺蔗糖蜂蜜样品各30个,室温下,在650~4 000 cm^(-1)范围内采集了所有样品的衰减全反射光谱。在研究纯蜂蜜和掺假蜂蜜光谱特征的基... 将二维中红外相关谱与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法相结合,建立了掺假蜂蜜与纯蜂蜜的判别模型。分别配置纯蜂蜜和掺蔗糖蜂蜜样品各30个,室温下,在650~4 000 cm^(-1)范围内采集了所有样品的衰减全反射光谱。在研究纯蜂蜜和掺假蜂蜜光谱特征的基础上,基于二维中红外相关谱矩阵建立了掺假蜂蜜的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并与常规一维中红外谱的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两个模型对未知样品的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5%和90%。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二维中红外相关谱的多维偏最小二判别模型能更有效地提取掺假蜂蜜的特征信息,能提供高的判别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关 偏最小乘判别 掺假蜂蜜 蔗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对不同产地山茱萸快速鉴别
3
作者 王磊 陈园杰 +6 位作者 栗磊 刘永红 徐可可 余焕英 杨林林 董诚明 乔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1-767,共7页
利用中红外光谱结合二维相关红外方法,对不同产地山茱萸的快速鉴别。运用中红外技术对三个省七个产地共30批山茱萸药材进行扫描,对原始光谱进行基线校正、平滑,二阶导数等预处理光谱进行差异性分析。同时将山茱萸药材红外光谱与马钱苷... 利用中红外光谱结合二维相关红外方法,对不同产地山茱萸的快速鉴别。运用中红外技术对三个省七个产地共30批山茱萸药材进行扫描,对原始光谱进行基线校正、平滑,二阶导数等预处理光谱进行差异性分析。同时将山茱萸药材红外光谱与马钱苷、莫诺苷、熊果酸三种标准品的红外光谱进行对比分析,建立二维红外相关图谱。利用分析软件对红外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并结合不同产地的气候因素对其差异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七个产地平均光谱的峰位和峰形相似度较高,而二阶导数光谱和二维红外相关谱差异在2370~2400、2200~2300、1500~1650 cm^(-1)三个波段基团频率区。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山茱萸在空间分布上相互独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七个产地划分为三个表征群,其中陕西丹凤、陕西佛坪、陕西商洛、陕西周至聚为一类,浙江临安聚为一类,河南西峡和河南栾川聚为一类。中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法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可以实现对不同产地山茱萸药材进行产地快速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山茱萸 相关红外 产地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pH值影响大豆分离蛋白二级结构含量的快速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畅 吴丹丹 +4 位作者 王宁 王睿莹 王立琦 刘峰 于殿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34,共9页
为满足不同种类食品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不同功能性的需求,本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快速采集70组不同pH值处理后SPI的数据,探讨pH值变化对SPI结构含量的影响。使用均值中心化、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归... 为满足不同种类食品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不同功能性的需求,本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快速采集70组不同pH值处理后SPI的数据,探讨pH值变化对SPI结构含量的影响。使用均值中心化、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归一化算法对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提取特征波段,再利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法和算术优化算法-随机森林(arithme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random forests,AOA-RF)建立不同pH值条件下SPI结构及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经均值中心化和多元散射校正结合处理后,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模型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9%、1.60%、1.37%、7.28%,两者结合对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效果最佳。预测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最优模型为AOA-RF(特征波段),校正集决定系数为0.9350和0.9266,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8568和0.8701;预测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最优模型为PLS(特征波段),校正集决定系数为0.9154和0.8817,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8913和0.7843。本研究结果可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快速检测和工艺条件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 大豆分离蛋白 级结构 PH值变化 预测模型 快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芥子炒制过程的红外及二维相关光谱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郁露 孙素琴 +1 位作者 周群 秦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81-2185,共5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动态跟踪药用植物白芥子的炒制过程,获得了不同炒制时间样本的红外谱,二阶导数谱和热扰动下的二维相关红外谱。白芥子的红外谱表明,白芥子在炒制过程中1 747 cm-1油脂特征蜂的相对强度变化不明显,说明白芥子...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动态跟踪药用植物白芥子的炒制过程,获得了不同炒制时间样本的红外谱,二阶导数谱和热扰动下的二维相关红外谱。白芥子的红外谱表明,白芥子在炒制过程中1 747 cm-1油脂特征蜂的相对强度变化不明显,说明白芥子羧酸酯相对较稳定;而1 657 cm-1附近酰胺Ⅰ带峰和1 546cm-1附近的酰胺Ⅱ带的吸收峰相对强度显著减小,是因为白芥子在高温炒制过程中,蛋白质(酶)发生了热变性;1 055 cm-1附近的纤维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在炒制10 min后明显减弱,这与药材表皮纤维多糖加热分解相关联。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谱的变化规律与红外谱的结果相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白芥子药材在炒制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蛋白质变性及多糖的分解。该方法揭示了药材在炮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从分子光谱水平上奠定了白芥子药材炮制的目的“杀酶保甙”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炒制 红外 阶导数 相关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头和归尾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吕光华 孙素琴 +1 位作者 梁曦云 陈金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1-314,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法 (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 ,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 (Two dimensionalcorrelation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析鉴别了来自甘肃岷县的两批当归药材各自的归头和归尾。尽管归头和归尾属于同种药材的不同药用部位 ... 采用红外光谱法 (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 ,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 (Two dimensionalcorrelation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析鉴别了来自甘肃岷县的两批当归药材各自的归头和归尾。尽管归头和归尾属于同种药材的不同药用部位 ,在红外的一维谱图上较为相似 ,但由于氨基酸和挥发油在当归的根头部分和归尾部分的分布不均一而引起二维相关红外谱的不同而可方便的加以区分鉴别。该法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头 归尾 相关红外 当归 中药材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掺伪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树 乐健 +2 位作者 陈桂良 柴逸峰 陆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12-2215,共4页
旨在建立基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 IR spectra)的分析技术,以进行中药中是否掺杂化学药物的判别。以减肥药盐酸芬氟拉明(fenfluramine hydrochloride,FH)、盐酸西布曲明(sibutramine hydrochloride,SH)为待检化合物,确定二者同步相关谱... 旨在建立基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 IR spectra)的分析技术,以进行中药中是否掺杂化学药物的判别。以减肥药盐酸芬氟拉明(fenfluramine hydrochloride,FH)、盐酸西布曲明(sibutramine hydrochloride,SH)为待检化合物,确定二者同步相关谱中的特征相关峰。首先通过比较掺杂中药与盐酸芬氟拉明的同步谱中特征相关峰的相似性,初步对掺杂化合物盐酸芬氟拉明进行判定,而后利用掺杂中药异步谱能确认相关峰来源的特性,进一步确证盐酸芬氟拉明的存在;此外,根据掺杂中药同步谱中未出现与盐酸西布曲明同步谱相似的特征相关峰,可以直接判别其中未掺杂盐酸西布曲明。实验所建立的方法无需样品分离,速度快,成本低,为快速简便地进行复杂体系中是否存在化学药物的判别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 中药掺伪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药草乌炮制前后二维红外相关光谱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朝鲁 温建民 +3 位作者 程桯 蒋科卫 孙素琴 图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98-1501,共4页
采用二维相关红外技术,并借助于变温过程所跟踪的动态光谱对蒙药生草乌进行了分析研究。蒙药生草乌和制草乌的一维谱图较相似,导数光谱进一步分析,1 745,1 468,1 337 cm-1处吸收峰在经过酸奶炮制之后向底波数位移,1 657 cm-1处吸收峰在... 采用二维相关红外技术,并借助于变温过程所跟踪的动态光谱对蒙药生草乌进行了分析研究。蒙药生草乌和制草乌的一维谱图较相似,导数光谱进一步分析,1 745,1 468,1 337 cm-1处吸收峰在经过酸奶炮制之后向底波数位移,1 657 cm-1处吸收峰在经过炮制之后向高波数位移,而二维红外相关谱则差别较大,在1 300~800 cm-1波数范围内,生品的二维红外光谱存在3个主要的自动峰(1 650,1 560,1 470cm-1),其中以1 560 cm-1峰最强。自动峰和交叉峰形成明显的3×3的对称分布,均为正相关;制草乌在这一范围内的自动峰主要在4个区域,1 220与1 200 cm-1两个吸收峰组成的一个区域,1 140和1 070 cm-1两个尖锐的峰区,以及1 000~900 cm-1区域内宽大重叠的峰,各自动峰均为正相关。凭借二维红外相关谱上的自动峰和交叉峰可以较直观地鉴别生草乌和制草乌,而且还可以揭示两者相应各官能团的变化规律。该法快速、准确,可为鉴别药材加工后结构的变化规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 生草乌 制草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量化二维相关红外谱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判别掺杂牛奶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延荣 杨仁杰 +2 位作者 张志勇 杨士春 梁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23-1128,共6页
将参量化二维相关谱方法与最小二乘向量机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掺杂牛奶判别方法.采集48个合格纯牛奶样品,并分别配置浓度范围0.01~0.3g/L的掺杂尿素牛奶、掺杂三聚氰胺牛奶和掺杂四环素牛奶各16个.在研究纯牛奶和掺杂牛奶二维相关红... 将参量化二维相关谱方法与最小二乘向量机结合起来,建立一种新的掺杂牛奶判别方法.采集48个合格纯牛奶样品,并分别配置浓度范围0.01~0.3g/L的掺杂尿素牛奶、掺杂三聚氰胺牛奶和掺杂四环素牛奶各16个.在研究纯牛奶和掺杂牛奶二维相关红外同步谱特性的基础上,提取并计算了各样品相关同步谱的6个统计特征参量.将处理后的6个特征参量输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该模型对未知样品的判别正确率为90.6%.结果表明:参量化二维相关谱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为快速判别牛奶是否掺杂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 参量化 最小乘支持向量机 掺杂牛奶 尿素 三聚氰胺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伪半夏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孙素琴 周群 +1 位作者 刘军 黄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7-430,共4页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法 (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技术 (Two DimensionalCorrelationSpectroscopy) ,对正品半夏和伪品水半夏进行了无损快速鉴别研究。半夏和水半夏在一维谱图上差别不显著 ,而在二维谱图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别。在 12 2 0...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法 (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技术 (Two DimensionalCorrelationSpectroscopy) ,对正品半夏和伪品水半夏进行了无损快速鉴别研究。半夏和水半夏在一维谱图上差别不显著 ,而在二维谱图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别。在 12 2 0~ 170 0cm- 1 波段范围内 ,半夏在同步图上有 1个较强的自动峰 ,在 14 10cm- 1 附近。而水半夏不仅在 14 10cm- 1 有一个比正品半夏较强的自动峰 ,还在 15 4 0和 16 80cm- 1 附近出现了自动峰 ;同样在 94 0~ 12 2 0cm- 1 波段范围内半夏有 3个较强的自动峰 ,分别在 980 ,10 80和 115 0cm- 1 附近 ,而水半夏只有 2个较强的自动峰 ,在 10 80和 115 0cm- 1 附近。在 980cm- 1 处未出现自动峰。两个波段的异步谱也显示出较大的差别。结果表明 :正品半夏和伪品水半夏的二维相关谱可以用于药材真伪品的鉴别依据。该法快速、准确 ,为中药材的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 半夏 天南星科植物 傅里叶变换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与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冬兰 孙素琴 +1 位作者 徐永群 陈小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96-2400,共5页
采用红外光谱的三级鉴定法分析鉴别了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在一维红外光谱中,刺果甘草的1 737 cm-1C O伸缩振动峰,明显高于黄芪的1 737 cm-1特征峰,说明刺果甘草含有机酯类化合物的量相对高于黄芪。在高分辨的二阶导数谱中,刺果甘草... 采用红外光谱的三级鉴定法分析鉴别了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在一维红外光谱中,刺果甘草的1 737 cm-1C O伸缩振动峰,明显高于黄芪的1 737 cm-1特征峰,说明刺果甘草含有机酯类化合物的量相对高于黄芪。在高分辨的二阶导数谱中,刺果甘草有明显的1 620,1 317,782和516 cm-1的草酸钙特征峰,而黄芪没有。此外,两者都存在1 463,1 511和1 596 cm-1的芳香类化合物的特征峰,不同的是刺果甘草的1 468 cm-1峰的右侧还有一个1 453 cm-1的小肩峰。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两者都存在1 070,1 095和1 140 cm-1的糖苷类化合物的自动峰,不同的是黄芪的1 140 cm-1的自动峰强度最大,但刺果甘草的1 090 cm-1自动峰强度最大。谱图的三级鉴定验证了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在糖苷类化合物、芳香类化合物和有机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上都是不一致的。该方法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别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还提供了两者的有机酯类化合物以及芳香类和糖苷类化合物具有很大差别的一些有用的结构信息。因此,运用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分析和鉴定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 黄芪 刺果甘草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相关近红外谱参数化及BP神经网络的掺杂牛奶鉴别 被引量:11
12
作者 苗静 曹玉珍 +3 位作者 杨仁杰 刘蓉 孙惠丽 徐可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032-3035,共4页
将二维相关近红外谱参数化方法与BP神经网络结合,建立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分别配制含有尿素牛奶(1~20g·L^-1)和三聚氰胺牛奶(O.01~3g·L^-1)样品各40个。研究了纯牛奶、掺杂牛奶的二维相关近红外谱特性... 将二维相关近红外谱参数化方法与BP神经网络结合,建立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分别配制含有尿素牛奶(1~20g·L^-1)和三聚氰胺牛奶(O.01~3g·L^-1)样品各40个。研究了纯牛奶、掺杂牛奶的二维相关近红外谱特性,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取了各样品二维相关同步谱的5个特征参数。将这5个特征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分别建立掺杂尿素、掺杂三聚氰胺、两种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采用这些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预测,其预测正确率分别为95%,100%和96.7%。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取了牛奶中掺杂目标物的特征光谱信息,同时又减少了BP神经网络输入变量的维数,实现了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 参数化 掺杂牛奶 BP神经网络 尿素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关近红外谱结合NPLS-DA判别掺杂牛奶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仁杰 刘蓉 +1 位作者 徐可欣 杨延荣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0-585,共6页
将二维相关近红外谱与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了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分别配置掺杂尿素牛奶(1~20g/L)和掺杂三聚氰胺牛奶(0.01~3g/L)样品各40个,采集纯牛奶及掺杂牛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在量化二维相关近红外... 将二维相关近红外谱与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了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分别配置掺杂尿素牛奶(1~20g/L)和掺杂三聚氰胺牛奶(0.01~3g/L)样品各40个,采集纯牛奶及掺杂牛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在量化二维相关近红外同步谱的基础上,采用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分别建立了掺杂尿素、掺杂三聚氰胺及两种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判别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判别,其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5%、90%和92.5%,并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和隐变量正交投影判别建模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可推广到其它食品的掺杂检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 偏最小乘判别分析 掺杂牛奶 尿素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维相关近红外谱和多维主成分分析判别掺杂牛奶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仁杰 刘蓉 +1 位作者 杨延荣 张伟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52-2358,共7页
为了有效地提取牛奶中微量的掺杂物特征信息,提出了基于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多维主成分分析(MP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判别牛奶掺杂物的方法。首先,采集纯牛奶、掺杂尿素牛奶和掺杂三聚氰胺牛奶的一维近红外谱,并对其进行相关计... 为了有效地提取牛奶中微量的掺杂物特征信息,提出了基于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多维主成分分析(MP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判别牛奶掺杂物的方法。首先,采集纯牛奶、掺杂尿素牛奶和掺杂三聚氰胺牛奶的一维近红外谱,并对其进行相关计算,构建各样品的二维相关近红外谱。然后,采用多维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二维相关谱矩阵,压缩数据,提取相关谱的得分矩阵。最后,将提取的得分矩阵输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分别建立掺杂尿素牛奶、掺杂三聚氰胺牛奶及两种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LS-SVM判别模型。用所建模型对测试集未知样品进行了判别,结果显示其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2.3%,96.2%,92.3%。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有效提取了牛奶中掺杂物的特征信息,而且缩短了建模所需时间,取得了较好的判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 主成分分析 掺杂牛奶 尿素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研究BMTPF分子光化学反应历程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琪 孙素琴 +2 位作者 郭浩波 周群 胡鑫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59-862,共4页
利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方法首次研究了1,2-二(2’,5’-二甲基-3’-噻吩)-全氟环戊烯(简称BMTPF)在紫外光照引发下发生光化学闭环反应的历程。BMTPF分子的一维红外谱图难以直观反映分子结构的变化情况;而二维相关分析结果清楚地表明:在紫... 利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方法首次研究了1,2-二(2’,5’-二甲基-3’-噻吩)-全氟环戊烯(简称BMTPF)在紫外光照引发下发生光化学闭环反应的历程。BMTPF分子的一维红外谱图难以直观反映分子结构的变化情况;而二维相关分析结果清楚地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BMTPF开环态分子中噻吩环的芳香性首先减弱,然后才是平面闭环态产物分子的形成。另外,在一维红外谱图中无法分辨的不同取代位置的甲基,在二维相关谱图中,可以清楚地区分开来。与激光光解方法相比,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 BMTPF 分子光化学 反应历程 芳基乙烯 光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二维相关光谱在原油快速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敬岩 褚小立 田松柏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5-660,共6页
测量不同温度下的一系列中红外光谱,通过二维相关处理即希尔伯特(Hilbert)矩阵变换得到二维相关光谱矩阵。另外,将一维的移动窗口相关系数法改进为二维的移动矩阵窗口相关系数法,选用二维相关的同步光谱作为特征光谱,给定了用于识别的... 测量不同温度下的一系列中红外光谱,通过二维相关处理即希尔伯特(Hilbert)矩阵变换得到二维相关光谱矩阵。另外,将一维的移动窗口相关系数法改进为二维的移动矩阵窗口相关系数法,选用二维相关的同步光谱作为特征光谱,给定了用于识别的相关系数阈值。此移动矩阵窗口相关系数法可准确识别出低比例混合原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模式识别 相关红外 快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及其伪品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冬兰 郭会时 +1 位作者 陈小康 徐永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5-26,共2页
采用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三七及其伪品姜黄、白术进行了快速无损的鉴别研究。结果表明:在红外谱图上,三七及其伪品姜黄、白术均有黄酮、芳香类和糖苷类成分的特征吸收峰,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二维红外谱图上,根据三者... 采用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三七及其伪品姜黄、白术进行了快速无损的鉴别研究。结果表明:在红外谱图上,三七及其伪品姜黄、白术均有黄酮、芳香类和糖苷类成分的特征吸收峰,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二维红外谱图上,根据三者的自动峰的位置、数量和峰的相对强度的差异,可快速将三者鉴别出来。因此,常规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可实现三七的真伪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 三七 姜黄 白术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异步二维中红外相关谱检测掺假芝麻油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舸 杨仁杰 +1 位作者 吕爱君 谭恩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5-1109,共5页
将同步-异步二维中红外相关谱和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法相结合定性分析掺假芝麻油。分别配置40个纯芝麻油和含有玉米油不同体积分数(3%~60%)的掺假芝麻油样品40个。室温下,分别采集所有样品的常规一维中红外光谱(650~4 000cm-1)。在研究... 将同步-异步二维中红外相关谱和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法相结合定性分析掺假芝麻油。分别配置40个纯芝麻油和含有玉米油不同体积分数(3%~60%)的掺假芝麻油样品40个。室温下,分别采集所有样品的常规一维中红外光谱(650~4 000cm-1)。在研究纯芝麻油和掺假芝麻油的一维中红外光谱的基础上,以芝麻油中掺假的玉米油浓度为外扰,进行相关计算,得到同步和异步二维中红外相关谱矩阵,并对其进行标准化。分别提取标准化的同步和异步二维中红外相关谱主对角线上部分和下部分元素进行融合,得到同步-异步二维中红外相关谱矩阵。在此基础上,分别基于同步-异步二维中红外相关谱矩阵、同步二维中红外相关谱矩阵和异步二维中红外相关谱矩阵建立了三个定性分析掺假芝麻油的多维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对预测集未知样品进行预测,其识别正确率分别为100%,96.2%和96.2%。结果表明:相对于同步和异步二维中红外相关谱,同步-异步二维中红外相关谱不仅包含了完整的掺假油特征信息,而且剔除了冗余信息,因此能取得更好的判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异步红外相关 偏最小乘判别法 掺假芝麻油 玉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方应用三种葛根水煎液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蓓蕾 孙素琴 +5 位作者 张贵君 李文兰 王锐 张琰 金哲雄 松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00-804,共5页
中药是复杂的化学体系,建立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有助于中药水煎液的实时质量控制。葛根在处方中常用有三种,分别为粉葛、野葛和煨葛(葛根炮制品),且传统应用中多采用水煎煮的方式,因此,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二阶导数光谱(... 中药是复杂的化学体系,建立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有助于中药水煎液的实时质量控制。葛根在处方中常用有三种,分别为粉葛、野葛和煨葛(葛根炮制品),且传统应用中多采用水煎煮的方式,因此,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FTIR),二阶导数光谱(SD-IR),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对三种葛根水煎液进行快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FTIR和SD-IR光谱能够将粉葛水煎液明显区别于野葛和煨葛水煎液。经过2D-IR分析,发现野葛经过煨制后水煎液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二者在主要的自动峰和交叉峰的位置和强度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1 800~1 300cm^(-1)范围内,野葛水煎液中最强的自动峰为1 556cm^(-1),次强峰为1 561cm^(-1),而在煨葛水煎液中最强自动峰为1 563cm^(-1),次强为1 572cm^(-1),再次为1 556cm^(-1)。另外,在野葛水煎液中出现了明显的1 536和1 634cm^(-1)自动峰,二者的强度相当。野葛及煨葛水煎液的2D-IR光谱中,出现的自动峰1 448和1 518cm^(-1)的相对强度有较大的差异。在野葛水煎液的2D-IR光谱中,交叉峰(1 518,1 561)和(1 518,1 563)cm^(-1)强于煨葛水煎液中相应峰。凭借2D-IR自动峰和交叉峰可以较直观地鉴别野葛和煨葛水煎液,并揭示二者相应各官能团的变化规律,能够为葛根在临床处方应用过程中,水煎液的快速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利用FTIR,SD-IR结合2D-IR的整体性和宏观指纹性,可以为中药等复杂体系的逐级鉴别提供快速、准确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 阶导数光 相关红外 葛根水煎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竹竹原纤维与黄麻纤维红外及二维相关光谱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柏玲 刘君良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4-119,共6页
以慈竹竹原纤维和黄麻纤维为对象,采用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2种纤维及其化学处理后的单根纤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慈竹竹原纤维和黄麻纤维的一维红外光谱主要区别于1736cm-1处的CO伸缩振动和木质素苯环特征吸收峰... 以慈竹竹原纤维和黄麻纤维为对象,采用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对2种纤维及其化学处理后的单根纤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慈竹竹原纤维和黄麻纤维的一维红外光谱主要区别于1736cm-1处的CO伸缩振动和木质素苯环特征吸收峰;二者经双氧水-冰醋酸处理后,黄麻单根纤维在1736cm-1附近仍存在明显的吸收峰。在高分辨的二维同步相关谱中,慈竹竹原纤维和黄麻纤维特征差异更为明显,慈竹竹原纤维在1000~1250cm-1范围内有8个自动峰,1008cm-1处强度最大;黄麻纤维有7个自动峰,1217cm-1处强度最大;同时在1435~1750cm-1范围内,黄麻纤维在1726cm-1(C=O伸缩振动)处出现较强的自动峰,而慈竹竹原纤维光谱中没有。各区域内自动峰均为正相关。与化学处理前纤维谱图相比,二者单根纤维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发生了改变,表明纤维成分对其热微扰过程中的变化有一定影响。初步研究表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为竹原纤维的识别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可作为竹原纤维识别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 慈竹 竹原纤 黄麻纤 单根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