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红外光谱法分析聚丙烯C-H伸缩振动 被引量:1
1
作者 常明 武玉洁 +2 位作者 张海燕 程瑶 于宏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8-312,共5页
在3 000~2 800cm^(-1)范围内,分别测定聚丙烯C-H伸缩振动(νC-H)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四阶导数红外光谱来确定聚丙烯的分子结构。试验发现聚丙烯νC-H主要包括甲基碳氢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_3)、甲基碳氢对称伸... 在3 000~2 800cm^(-1)范围内,分别测定聚丙烯C-H伸缩振动(νC-H)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和四阶导数红外光谱来确定聚丙烯的分子结构。试验发现聚丙烯νC-H主要包括甲基碳氢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_3)、甲基碳氢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sCH_3)、亚甲基碳氢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as)CH_2)、亚甲基碳氢对称伸缩振动模式(ν_sCH_2)和次甲基碳氢伸缩振动模式(νCH)。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研究了温度对聚丙烯νC-H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聚丙烯分子中νC-H红外吸收强度变化快慢顺序为2875cm^(-1)(ν_sCH_3),2 890cm^(-1)(νCH),2 932cm^(-1)(νasCH_2),2 975cm^(-1)(νasCH_3),2 855cm^(-1)(ν_sCH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红外光 阶导数红外光 四阶导数红外光 二维红外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红外光谱法分析聚酰胺-66晶区/非晶区结构 被引量:3
2
作者 付春生 齐延红 +2 位作者 张龙霞 肖霄 于宏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419,共6页
应用变温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红外光谱法对聚酰胺-66在303~393K范围内的晶区和非晶区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变温一维红外光谱和变温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的试验结果表明,聚酰胺-66的晶区结构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而非晶区结构相对稳定。非... 应用变温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红外光谱法对聚酰胺-66在303~393K范围内的晶区和非晶区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变温一维红外光谱和变温二阶导数红外光谱的试验结果表明,聚酰胺-66的晶区结构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而非晶区结构相对稳定。非晶区结构的热稳定性在二维红外光谱试验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从聚酰胺-66的分子结构观察,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晶区结构(主要对应O=C-NH-)最先改变,而非晶区结构(主要对应-C-C-)则较为稳定。非晶区的异步二维红外光谱试验结果表明,其晶区结构的吸收波数为1 141cm-1(νamorphous-1)和1 138cm-1(νamorphous-2);而非晶区结构的吸收波数为939cm-1(νcrystal-1)和931cm-1(νcrystal-2)。对聚酰胺-66的非晶区结构和晶区结构还同时进行同步二维红外光谱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两者的红外吸收峰的变化快慢顺序为931cm-1(νcrystal-2)>1 141cm-1(νamorphous-1)>939cm-1(νcrystal-1)>1 138cm-1(νamorphou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红外光谱法 聚酰胺-66 晶区结构 非晶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伪半夏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孙素琴 周群 +1 位作者 刘军 黄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7-430,共4页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法 (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技术 (Two DimensionalCorrelationSpectroscopy) ,对正品半夏和伪品水半夏进行了无损快速鉴别研究。半夏和水半夏在一维谱图上差别不显著 ,而在二维谱图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别。在 12 2 0...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法 (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技术 (Two DimensionalCorrelationSpectroscopy) ,对正品半夏和伪品水半夏进行了无损快速鉴别研究。半夏和水半夏在一维谱图上差别不显著 ,而在二维谱图上具有显著性的差别。在 12 2 0~ 170 0cm- 1 波段范围内 ,半夏在同步图上有 1个较强的自动峰 ,在 14 10cm- 1 附近。而水半夏不仅在 14 10cm- 1 有一个比正品半夏较强的自动峰 ,还在 15 4 0和 16 80cm- 1 附近出现了自动峰 ;同样在 94 0~ 12 2 0cm- 1 波段范围内半夏有 3个较强的自动峰 ,分别在 980 ,10 80和 115 0cm- 1 附近 ,而水半夏只有 2个较强的自动峰 ,在 10 80和 115 0cm- 1 附近。在 980cm- 1 处未出现自动峰。两个波段的异步谱也显示出较大的差别。结果表明 :正品半夏和伪品水半夏的二维相关谱可以用于药材真伪品的鉴别依据。该法快速、准确 ,为中药材的快速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光 半夏 天南星科植物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掺伪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树 乐健 +2 位作者 陈桂良 柴逸峰 陆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12-2215,共4页
旨在建立基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 IR spectra)的分析技术,以进行中药中是否掺杂化学药物的判别。以减肥药盐酸芬氟拉明(fenfluramine hydrochloride,FH)、盐酸西布曲明(sibutramine hydrochloride,SH)为待检化合物,确定二者同步相关谱... 旨在建立基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 IR spectra)的分析技术,以进行中药中是否掺杂化学药物的判别。以减肥药盐酸芬氟拉明(fenfluramine hydrochloride,FH)、盐酸西布曲明(sibutramine hydrochloride,SH)为待检化合物,确定二者同步相关谱中的特征相关峰。首先通过比较掺杂中药与盐酸芬氟拉明的同步谱中特征相关峰的相似性,初步对掺杂化合物盐酸芬氟拉明进行判定,而后利用掺杂中药异步谱能确认相关峰来源的特性,进一步确证盐酸芬氟拉明的存在;此外,根据掺杂中药同步谱中未出现与盐酸西布曲明同步谱相似的特征相关峰,可以直接判别其中未掺杂盐酸西布曲明。实验所建立的方法无需样品分离,速度快,成本低,为快速简便地进行复杂体系中是否存在化学药物的判别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光 中药掺伪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与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9
5
作者 黄冬兰 孙素琴 +1 位作者 徐永群 陈小康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96-2400,共5页
采用红外光谱的三级鉴定法分析鉴别了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在一维红外光谱中,刺果甘草的1 737 cm-1C O伸缩振动峰,明显高于黄芪的1 737 cm-1特征峰,说明刺果甘草含有机酯类化合物的量相对高于黄芪。在高分辨的二阶导数谱中,刺果甘草... 采用红外光谱的三级鉴定法分析鉴别了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在一维红外光谱中,刺果甘草的1 737 cm-1C O伸缩振动峰,明显高于黄芪的1 737 cm-1特征峰,说明刺果甘草含有机酯类化合物的量相对高于黄芪。在高分辨的二阶导数谱中,刺果甘草有明显的1 620,1 317,782和516 cm-1的草酸钙特征峰,而黄芪没有。此外,两者都存在1 463,1 511和1 596 cm-1的芳香类化合物的特征峰,不同的是刺果甘草的1 468 cm-1峰的右侧还有一个1 453 cm-1的小肩峰。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两者都存在1 070,1 095和1 140 cm-1的糖苷类化合物的自动峰,不同的是黄芪的1 140 cm-1的自动峰强度最大,但刺果甘草的1 090 cm-1自动峰强度最大。谱图的三级鉴定验证了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在糖苷类化合物、芳香类化合物和有机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上都是不一致的。该方法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别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还提供了两者的有机酯类化合物以及芳香类和糖苷类化合物具有很大差别的一些有用的结构信息。因此,运用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分析和鉴定黄芪及其伪品刺果甘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光 黄芪 刺果甘草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研究BMTPF分子光化学反应历程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琪 孙素琴 +2 位作者 郭浩波 周群 胡鑫尧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59-862,共4页
利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方法首次研究了1,2-二(2’,5’-二甲基-3’-噻吩)-全氟环戊烯(简称BMTPF)在紫外光照引发下发生光化学闭环反应的历程。BMTPF分子的一维红外谱图难以直观反映分子结构的变化情况;而二维相关分析结果清楚地表明:在紫... 利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方法首次研究了1,2-二(2’,5’-二甲基-3’-噻吩)-全氟环戊烯(简称BMTPF)在紫外光照引发下发生光化学闭环反应的历程。BMTPF分子的一维红外谱图难以直观反映分子结构的变化情况;而二维相关分析结果清楚地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BMTPF开环态分子中噻吩环的芳香性首先减弱,然后才是平面闭环态产物分子的形成。另外,在一维红外谱图中无法分辨的不同取代位置的甲基,在二维相关谱图中,可以清楚地区分开来。与激光光解方法相比,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光 BMTPF 分子光化学 反应历程 芳基乙烯 光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及其伪品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冬兰 郭会时 +1 位作者 陈小康 徐永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5-26,共2页
采用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三七及其伪品姜黄、白术进行了快速无损的鉴别研究。结果表明:在红外谱图上,三七及其伪品姜黄、白术均有黄酮、芳香类和糖苷类成分的特征吸收峰,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二维红外谱图上,根据三者... 采用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三七及其伪品姜黄、白术进行了快速无损的鉴别研究。结果表明:在红外谱图上,三七及其伪品姜黄、白术均有黄酮、芳香类和糖苷类成分的特征吸收峰,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二维红外谱图上,根据三者的自动峰的位置、数量和峰的相对强度的差异,可快速将三者鉴别出来。因此,常规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相结合可实现三七的真伪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光 三七 姜黄 白术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判定牛奶中掺杂的目标物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蓉 苗静 杨仁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6-390,共5页
分别配制含有不同浓度尿素(1~20g.L-1)、葡萄糖(1~20g.L-1)和三聚氰胺(0.01~3g.L-1)的牛奶溶液共120个,采用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对掺杂牛奶进行了快速判别分析。以牛奶中掺杂目标物浓度为外扰,构建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研究了各掺杂牛... 分别配制含有不同浓度尿素(1~20g.L-1)、葡萄糖(1~20g.L-1)和三聚氰胺(0.01~3g.L-1)的牛奶溶液共120个,采用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对掺杂牛奶进行了快速判别分析。以牛奶中掺杂目标物浓度为外扰,构建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研究了各掺杂牛奶的二维相关近红外特性,并进行对比、分析。掺杂尿素牛奶在同步图上出现两个较强的自相关峰,分别在4 552,4 648cm-1处;掺杂葡萄糖牛奶,在同步图中出现3个较强的自相关峰,分别在4 456,4 392,4 360cm-1处;而掺杂三聚氰胺牛奶也有两个较强的自相关峰,出现在4 256,4 328cm-1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实现对含有上述掺杂物牛奶的正确识别,为快速判别牛奶的安全性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近红外光 掺杂牛奶 尿素 葡萄糖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与药用玫瑰真伪的分析与鉴定 被引量:13
9
作者 蔡芳 孙素琴 +2 位作者 闫文蓉 牛世杰 李先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29-2433,共5页
文章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技术分析鉴定了药用玫瑰(药材对照品)及其混淆品月季和蔷薇。在一维红外光谱中三者的谱图较为一致,但药用玫瑰在1 318 cm-1波数处的峰不明显,而月季和蔷薇的1 318 cm-1峰明显,且较尖。... 文章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技术分析鉴定了药用玫瑰(药材对照品)及其混淆品月季和蔷薇。在一维红外光谱中三者的谱图较为一致,但药用玫瑰在1 318 cm-1波数处的峰不明显,而月季和蔷薇的1 318 cm-1峰明显,且较尖。在高分辨的二阶导数谱中药用玫瑰和月季分别在1 617和1 618 cm-1处具有芳香类指纹特征峰,而蔷薇的峰则在1 612 cm-1波数处,相差了5~6 cm-1。在1 044cm-1处的峰,蔷薇糖类化合物的指纹特征峰较明显,月季和药用玫瑰不明显。观测二维相关红外谱,三者都存在1 620,1 560和1 460 cm-1的芳香类化合物的自动峰,不同的是月季和蔷薇还存在一个较明显的1 660cm-1的肩膀峰。药用玫瑰、月季和蔷薇在850~1 250 cm-1范围内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差别很大,药用玫瑰1 050 cm-1的糖类化合物自动峰强度最大,而月季的峰较弱,而蔷薇没有此峰。谱图的三级鉴定验证了药用玫瑰、月季和蔷薇在糖苷类化合物和芳香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上都是不一致的。结果表明,运用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分析和鉴定药用玫瑰及其混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光 药用玫瑰 月季 蔷薇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真伪品的FTIR光谱法鉴别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阿依古丽.塔西 周群 +1 位作者 董晓鸥 孙素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38-1241,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并结合二维相关(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别对药用植物甘草(药材对照品)及其伪品刺果甘草进行了无损快速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甘草和伪品刺果甘草都是来源于同一科属,但...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并结合二维相关(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别对药用植物甘草(药材对照品)及其伪品刺果甘草进行了无损快速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甘草和伪品刺果甘草都是来源于同一科属,但两者所含化学组分的含量不同,其红外光谱图既有一定的差异,又有一定的相似。而在红外二阶导数谱图上差异较明显,在二维红外谱图的差别不但较明显而且很直观。凭借这些差异,可方便地进行真伪鉴别,同时还进一步表明了这两种甘草药材中化学组分之间的差异。该法无损,快速,准确,样品量少,为客观评价中药材的来源,真伪,优劣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红外光 甘草 刺果甘草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