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散曲波变换字典和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典组合的面波压制 被引量:6
1
作者 毕云云 汪金菊 +2 位作者 徐小红 屈光中 张洋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231,共10页
根据地震记录中面波和反射波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将基于离散曲波变换字典和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典(2D-LDCT)组合的形态成分分析法应用于地震数据的面波压制。首先选取离散曲波变换字典来稀疏表示面波分量,选取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 根据地震记录中面波和反射波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将基于离散曲波变换字典和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典(2D-LDCT)组合的形态成分分析法应用于地震数据的面波压制。首先选取离散曲波变换字典来稀疏表示面波分量,选取二维局部离散余弦变换字典来稀疏表示反射波分量,然后建立地震记录在两种字典下的面波分离模型,最后通过块协调松弛算法求解该模型来分离出两种分量,实现对面波的有效压制。合成地震记录及实际地震记录试验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有效压制强面波干扰的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护反射波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表示 面波压制 形态成分分析 离散曲波变换 局部离散余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离散分数余弦变换的改进形式 被引量:4
2
作者 徐九南 鲁宇明 韩奎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7-68,73,共3页
将一维离散余弦变换的变换核扩展到二维分数形式,得到Pei形式的二维离散分数余弦变换。通过整数阶余弦变换的线性叠加构造一种改进形式的二维离散分数余弦变换,并基于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理论,分析2种离散分数余弦变换的周期关系。数值仿... 将一维离散余弦变换的变换核扩展到二维分数形式,得到Pei形式的二维离散分数余弦变换。通过整数阶余弦变换的线性叠加构造一种改进形式的二维离散分数余弦变换,并基于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理论,分析2种离散分数余弦变换的周期关系。数值仿真结果表明,2种形式可以达到相同的变换结果,适用于图像编码、数字水印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 离散余弦变换 特征向量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离散余弦S变换的电能质量扰动类型识别 被引量:18
3
作者 程志友 杨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85-92,共8页
为获得可靠的高质量电能,提高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rubances, PQD)类型识别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离散余弦S变换(2D-DCST)的PQD类型识别方法。首先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生成包括7种复合扰动在内的17类不同的电能质量事件... 为获得可靠的高质量电能,提高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rubances, PQD)类型识别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离散余弦S变换(2D-DCST)的PQD类型识别方法。首先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生成包括7种复合扰动在内的17类不同的电能质量事件。然后将一维的PQD信号转换成行列相等的二维信号,利用2D-DCST方法从二维信号中得到其振幅矩阵,对振幅矩阵提取基于统计、能量和图像的特征。再使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将提取的大量特征降维成少量有用的特征组。最后对所选特征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构建一个分类准确率高、特征数目少的类型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高效地识别17类电能质量事件,并且有较好的抗噪性。同时对复合扰动也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为电能质量扰动类型识别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扰动类型识别 离散余弦S变换 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一种新的快速算法
4
作者 王新成 卢颉 朱维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1994年第12期48-53,共6页
介绍了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一种新的快速算法,对于N×NDCT(N=2 ̄m,只需用N个一维DCT和若干加法运算,与常规的行──列法相比,所需的乘法运算量减少了一半,也比其它快速算法的乘法运算量要少,而加法运算量基本上... 介绍了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一种新的快速算法,对于N×NDCT(N=2 ̄m,只需用N个一维DCT和若干加法运算,与常规的行──列法相比,所需的乘法运算量减少了一半,也比其它快速算法的乘法运算量要少,而加法运算量基本上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离散余弦变换 快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图像水印算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海文 李杰 +1 位作者 王鸿林 陈桂英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9-124,共6页
针对数字版权保护的应用需要,研究了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的适用性。首先在Matlab平台中设计了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数字水印嵌入、提取和抗攻击的算法程序,然后采用经典灰度二值图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将... 针对数字版权保护的应用需要,研究了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的适用性。首先在Matlab平台中设计了基于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数字水印嵌入、提取和抗攻击的算法程序,然后采用经典灰度二值图像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将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应用于图像数字水印,其水印图像的质量保持较好,且水印具有较好的不可见性,抗击低通滤波的能力较好,但抗旋转攻击和较大范围剪切攻击的能力较弱,因此其总体鲁棒性相对较好,能够较好地满足图像数字水印的应用要求,但后续要对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的水印算法进行改进性研究,尤其要提升其鲁棒性,从而更好地满足数字版权保护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水印算法 离散余弦变换 数字水印 数字版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余弦变换(DCT)编码在地震勘探数据压缩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刘财 王培茂 +21 位作者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刘财 王培茂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刘财 王培茂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刘财 王培茂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7-282,共6页
利用离散余弦变换和游程编码技术相结合进行地震数据体的压缩研究,指出该技术是一种有损压缩技术。对于不同的松散度、信噪比等的数据其压缩比是不同的。在压缩过程中对层间信息和高频成分有一定的损失,损失的程度与数据的压缩比有直接... 利用离散余弦变换和游程编码技术相结合进行地震数据体的压缩研究,指出该技术是一种有损压缩技术。对于不同的松散度、信噪比等的数据其压缩比是不同的。在压缩过程中对层间信息和高频成分有一定的损失,损失的程度与数据的压缩比有直接关系。压缩越大,则数据的损失就越严重,压缩比大到一定程度时,数据恢复后就改变了原有的特征,所以一定要取的适度,这与数据的波形误差与频谱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dct 编码 地震勘探 数据压缩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PEG2000二维离散小波变换高效并行VLSI结构设计 被引量:18
7
作者 兰旭光 郑南宁 +3 位作者 吴勇 刘跃虎 刘在德 梅魁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9-153,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提升算法,实现JPEG2000编码系统中二维离散小波变换(DWT)的高效实时并行VL SI结构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所得结构使行和列滤波器同时进行滤波,用少量行缓存代替大量中间存储空间,用优化的移位加操作替代乘法操作.整个结构采... 提出一种基于提升算法,实现JPEG2000编码系统中二维离散小波变换(DWT)的高效实时并行VL SI结构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所得结构使行和列滤波器同时进行滤波,用少量行缓存代替大量中间存储空间,用优化的移位加操作替代乘法操作.整个结构采用流水线设计方法处理,在保证同样的精度下,大大减少了运算量,增加了硬件资源利用率,加快了变换速度,减小了电路的规模.二维离散小波滤波器结构已经过VerilogHDL行为级仿真验证,并可作为单独的IP核应用于正在开发的JPEG2000图像编、解码芯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小波变换 VLSI 并行结构 提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晓淼 张玉金 +2 位作者 张涛 田瑾 吴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0-2238,共9页
为了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鲁棒性,从频域的角度提出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引入对抗初始化生成模块,根据系统的鲁棒性自适应地生成初始化信息,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到图像特征,有效避免灾难性过拟合.对样本进行随机谱变换,... 为了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鲁棒性,从频域的角度提出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快速对抗训练方法.引入对抗初始化生成模块,根据系统的鲁棒性自适应地生成初始化信息,可以更精准地捕捉到图像特征,有效避免灾难性过拟合.对样本进行随机谱变换,将样本从空间域变换至频谱域,通过控制频谱显著性提高模型的迁移与泛化能力.在CIFAR-10与CIFAR-100数据集上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以ResNet18为目标网络,面对PGD-10攻击时,本文方法在CIFAR-10上的鲁棒精度较现有方法提升了2%~9%,在CIFAR-100上提升了1%~9%.在面对PGD-20、PGD-50、C&W等其他攻击以及架构更复杂的模型时,均取得了类似的效果.提出方法在避免灾难性过拟合现象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样本 快速对抗训练 离散余弦变换(dct) 鲁棒性 样本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智能交通系统数据去噪声压缩 被引量:6
9
作者 肖扬 鲁凌云 +2 位作者 高爽 谢玉明 徐大勇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共5页
研究了基于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交通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建立了交通数据的空—时模型,所提出的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算法利用交通数据的二维空—时特征,去除传感器噪声,得到良好的数据压缩结果,压缩比为20~40.同时给出了基于二维离散小波... 研究了基于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交通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建立了交通数据的空—时模型,所提出的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算法利用交通数据的二维空—时特征,去除传感器噪声,得到良好的数据压缩结果,压缩比为20~40.同时给出了基于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交通数据压缩编码原理.采用北京市三环路检测断面测得的交通数据,验证所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 小波变换 智能交通系统 数据压缩 噪声 交通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矢量矩阵的离散余弦变换快速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桑爱军 吴杨 +1 位作者 崔海廷 陈贺新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99-806,共8页
为了提高彩色视频流压缩变换的速度,缩短变换时间,将基于多维矢量离散余弦变换(DCT)正交矩阵的视频流压缩算法同现有的快速DCT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多维矢量矩阵DCT的快速算法。首先,对一种实用性较强的一维快速DCT算法进行部分校正与... 为了提高彩色视频流压缩变换的速度,缩短变换时间,将基于多维矢量离散余弦变换(DCT)正交矩阵的视频流压缩算法同现有的快速DCT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多维矢量矩阵DCT的快速算法。首先,对一种实用性较强的一维快速DCT算法进行部分校正与补充,并将两种极具代表性的二维快速DCT算法,即行列分解法和线性组合法拓展到了多维层面。然后,结合多维矢量矩阵理论,推导出了两种DCT快速算法及其蝶形示意图,并分析了算法的乘法运算次数。最后,将这两种基于多维矢量矩阵的DCT快速算法应用在标准视频库中测试视频的压缩编码中,同时做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在DCT时所需的时间均小于0.25s,满足视频实时性的要求。该算法在保证重建视频质量的同时降低了运算时间,并将DCT快速算法从低维扩展到了多维,可以处理更多维数的视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视频压缩编码 矢量矩阵 快速离散余弦变换 正交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二维DCT变换的实现 被引量:15
11
作者 司马苗 周源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6-439,共4页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在图像处理和视频编码中起重要的作用。以MPEG 2全I帧编码为背景,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实现8×8像素的二维DCT变换。算法首先把8×8像素的二维DCT变换化简成8次一维DCT变换加上适当的蝶形运算和顺...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DCT)在图像处理和视频编码中起重要的作用。以MPEG 2全I帧编码为背景,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上实现8×8像素的二维DCT变换。算法首先把8×8像素的二维DCT变换化简成8次一维DCT变换加上适当的蝶形运算和顺序重排操作。试验表明,方案可以只用一个一维DCT模块实现输入采样率为74.25MHz的二维DCT变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MP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离散平稳小波变换的短时电能质量扰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霖 杨洪耕 赵艳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9-53,共5页
基于二维离散平稳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精确定位短时电能质量扰动起止时刻的检测方法。利用二维小波变换将信号分解在3个不同的高频方向,用水平高频系数精确定位发生在工频相位过零点的电压凹陷的起止时刻,用垂直高频与斜线高频系数之和... 基于二维离散平稳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精确定位短时电能质量扰动起止时刻的检测方法。利用二维小波变换将信号分解在3个不同的高频方向,用水平高频系数精确定位发生在工频相位过零点的电压凹陷的起止时刻,用垂直高频与斜线高频系数之和精确定位发生在工频相位非过零点的电压凹陷的起止时刻。该方法只需采用最简单的小波函数db1对信号进行1层小波变换,简单易行且对噪声不敏感。运用Matlab6.5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电能质量扰动 离散平稳小波变换 电压 凹陷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在电能质量检测数据压缩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艳粉 杨洪耕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51-55,共5页
提出了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和能量阈值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压缩问题。利用二维db小波变换对矩阵数据分别进行行卷积和列卷积,把检测数据的高频信号和噪声信号分解在3个不同的方向上,且信号的能量集中在很少的小波系数... 提出了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和能量阈值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电能质量扰动信号的压缩问题。利用二维db小波变换对矩阵数据分别进行行卷积和列卷积,把检测数据的高频信号和噪声信号分解在3个不同的方向上,且信号的能量集中在很少的小波系数上。再通过改进的能量阈值法,利用能量均值修正系数设置阈值使得压缩后的能量保留在99%以上,从而保证了重构信号的失真度很小且自适应地消除了加在扰动信号上的噪声。对6种扰动信号进行仿真并与小波包的压缩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压缩率,并对噪声干扰有很好的去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数据压缩 离散小波 能量阂值 小波包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QR二维条码防伪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荣生 赵欢喜 吴克寿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基于数字水印的快速响应矩阵(QR)二维条码防伪技术的水印容量低、防伪效果差。为解决该问题,提出QR码二值图像Rand灰度化和背景图灰度化方法,以提高防伪水印容量。QR码二值图像灰度化的程度由灰度化阈值决定,并且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 基于数字水印的快速响应矩阵(QR)二维条码防伪技术的水印容量低、防伪效果差。为解决该问题,提出QR码二值图像Rand灰度化和背景图灰度化方法,以提高防伪水印容量。QR码二值图像灰度化的程度由灰度化阈值决定,并且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灵活确定。在此基础上,设计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QR二维条码防伪水印方案,通过量化函数实现水印的嵌入和检测,利用混沌密钥生成的二维混沌序列控制水印嵌入和检测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确保条码信息可识别的条件下,提高了QR码防伪水印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防伪 快速响应矩阵码 值图像 离散小波变换 条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Ⅰ类二维离散Hartley变换的递推减半法及其计算机实现 被引量:2
15
作者 余品能 刘德钦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3-86,共4页
该文给出了计算第Ⅰ类二维离散Hartley变换 (2D -DHT -Ⅰ )的一种递推减半法 ,对M×N=2 r× 2 S2D -DHT -Ⅰ的计算 ,其算术复杂性比已有的向量基算法及Bracewell算法减少 2 5 %~ 35 % 。
关键词 Fourie变换 离散Hartley变换 递推减半法 算术复杂性 数据处理 变换 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余弦变换域抗二次打印-扫描鲁棒零水印算法 被引量:7
16
作者 叶天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8,共7页
由于现有的抵抗打印-扫描攻击的鲁棒数字水印算法缺乏抵抗二次打印-扫描的能力.本文利用子块的离散余弦变换域直流系数与所有子块直流系数的均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稳定性,提出一种抗二次打印-扫描鲁棒零水印算法.通过对图像进行分块离散余... 由于现有的抵抗打印-扫描攻击的鲁棒数字水印算法缺乏抵抗二次打印-扫描的能力.本文利用子块的离散余弦变换域直流系数与所有子块直流系数的均值之间的大小关系稳定性,提出一种抗二次打印-扫描鲁棒零水印算法.通过对图像进行分块离散余弦变换,计算所有子块直流系数的均值;通过比较各个子块的直流系数与所有子块直流系数的均值之间的大小关系产生零水印.算法分别对抵抗一次打印-扫描攻击的鲁棒性、抵抗一次打印-扫描和常规信号处理混合攻击的鲁棒性、抵抗二次打印-扫描攻击的鲁棒性、抵抗二次打印-扫描和常规信号处理混合攻击的鲁棒性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测试中表现出很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次打印-扫描 鲁棒性 零水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快速计算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伯宁 王晨昊 +1 位作者 汤晓安 匡纲要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114,共4页
通过分析小波变换的多相表示和GPU通用计算模型,结合现代GPU的多纹理和多渲染目标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GPU与多相表示的二维离散小波变换计算方法,该方法使小波变换的计算形式完全适合GPU的SIMD结构,同时大幅减少了纹理访问次数,充分利用... 通过分析小波变换的多相表示和GPU通用计算模型,结合现代GPU的多纹理和多渲染目标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GPU与多相表示的二维离散小波变换计算方法,该方法使小波变换的计算形式完全适合GPU的SIMD结构,同时大幅减少了纹理访问次数,充分利用了GPU的矢量运算和二维寻址能力,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处理速度上有大幅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小波变换 多相表示 图形处理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惩罚最小二乘回归的区域高分辨率电离层TEC地图重构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欧明 陈龙江 +2 位作者 吴家燕 甄卫民 吕梦海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9-425,共7页
高时空分辨率的电离层TEC地图对中小尺度电离层扰动的分析和建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和国际GNSS服务(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的地基GNSS监测数据,基于离散余弦变换-惩罚最小二乘回归(discrete cos... 高时空分辨率的电离层TEC地图对中小尺度电离层扰动的分析和建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和国际GNSS服务(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的地基GNSS监测数据,基于离散余弦变换-惩罚最小二乘回归(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and penalized least square regression,DCT-PLS)算法,实现了区域高时空分辨率(1°×1°×15 min)电离层TEC地图的重构.通过与2014年和2018年部分Madrigal高精度TEC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DCT-PLS算法给出的垂直TEC一致性和稳定性相比欧洲定轨中心(Center for Orbit Determination in Europe,CODE)的全球TEC地图(global ionospheric map,GIM)数据有明显提升,其中TEC平均误差由3.9 TECU下降为2.0 TECU,标准差由3.7 TECU下降为2.7 TECU.对2017-09一次磁暴期间的电离层重构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较好地再现磁暴期间电离层精细化的扰动结构特征,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区域高分辨率电离层监测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地图 GNSS 离散余弦变换 惩罚最小乘回归 电离层扰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离散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双混沌图像加密算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谢国波 姜先值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45,共6页
针对现今分数阶Fourier变换和传统混沌加密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离散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双混沌图像加密算法。该算法首先借助明文图像信息生成辅助密钥矩阵与输入密钥相结合得到混沌序列,再将生成的中间密文作为二维离散分数阶Fou... 针对现今分数阶Fourier变换和传统混沌加密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离散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双混沌图像加密算法。该算法首先借助明文图像信息生成辅助密钥矩阵与输入密钥相结合得到混沌序列,再将生成的中间密文作为二维离散分数阶Fourier变换输入,最后进行置乱操作,使得明文信息得到很好的隐藏。通过实验仿真表明,该算法不仅能有效抵抗统计特征攻击、差分攻击,而且大大改善经传统分数阶Fourier变换后直方图像不平滑的缺点,达到很好的加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分数阶Fourier变换 双混沌 辅助密钥矩阵 置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混凝土板损伤识别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齐宝欣 贾家科 孙彤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0-1087,共8页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混凝土板单点冲击损伤、裂缝损伤识别方法,用于混凝土板单点冲击损伤和裂缝损伤识定位。方法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四边固定约束条件的混凝土板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考虑单点冲击损伤、水平带...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二维离散小波变换的混凝土板单点冲击损伤、裂缝损伤识别方法,用于混凝土板单点冲击损伤和裂缝损伤识定位。方法 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四边固定约束条件的混凝土板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考虑单点冲击损伤、水平带状裂缝和垂直带状裂缝的组合损伤模式,并基于刚度损失建立损伤因子,获取不同损伤模式的混凝土板的振动模态;分别考虑四种工况下混凝土板的位移模态,采用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将位移模态进行变换。结果 二维离散小波变换能够识别出单点冲击损伤位置;当带状裂缝损伤处的损伤因子为0.1时,二维离散小波变换能够识别出健康板与损伤板交接位置;对于损伤中心处,则损伤识别能力有所降低,而对于带状裂缝损伤的损伤因子较大时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结论 二维离散小波变换能对混凝土板进行单点冲击损伤、裂缝损伤识别与定位,且损伤识别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板 离散小波变换 损伤识别 振动模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