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判定牛奶中掺杂的目标物 被引量:5
1
作者 刘蓉 苗静 杨仁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6-390,共5页
分别配制含有不同浓度尿素(1~20g.L-1)、葡萄糖(1~20g.L-1)和三聚氰胺(0.01~3g.L-1)的牛奶溶液共120个,采用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对掺杂牛奶进行了快速判别分析。以牛奶中掺杂目标物浓度为外扰,构建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研究了各掺杂牛... 分别配制含有不同浓度尿素(1~20g.L-1)、葡萄糖(1~20g.L-1)和三聚氰胺(0.01~3g.L-1)的牛奶溶液共120个,采用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对掺杂牛奶进行了快速判别分析。以牛奶中掺杂目标物浓度为外扰,构建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研究了各掺杂牛奶的二维相关近红外特性,并进行对比、分析。掺杂尿素牛奶在同步图上出现两个较强的自相关峰,分别在4 552,4 648cm-1处;掺杂葡萄糖牛奶,在同步图中出现3个较强的自相关峰,分别在4 456,4 392,4 360cm-1处;而掺杂三聚氰胺牛奶也有两个较强的自相关峰,出现在4 256,4 328cm-1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实现对含有上述掺杂物牛奶的正确识别,为快速判别牛奶的安全性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 掺杂牛奶 尿素 葡萄糖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浓度外扰的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4种食用植物油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斌 崔路 +1 位作者 林振兴 王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4-788,共5页
食用植物油中含有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等,仅仅在含量上有较大差别,因而它们的一维近红外光谱的出峰位置、峰形及峰强度都非常接近。采用基于浓度外扰的二维相关分析结合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 食用植物油中含有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等,仅仅在含量上有较大差别,因而它们的一维近红外光谱的出峰位置、峰形及峰强度都非常接近。采用基于浓度外扰的二维相关分析结合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技术,分析鉴别4种不同食用油。通过对大豆油、葵花籽油、菜籽油、橄榄油在以正己烷为浓度外扰下所得的动态光谱进行二维相关分析,发现4种植物油在4 220~4 310 cm-1波段范围内的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图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基于浓度外扰的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能够对食用植物油进行有效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鉴别 浓度外扰 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掺伪的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周志琴 陈斌 颜辉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0-412,共3页
利用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2D-NIR)分析技术,对食用植物油是否掺入异种油脂进行鉴别。以茶树籽油、花生油和掺入花生油的掺伪茶树籽油为待检油样,首先比较茶树籽油和花生油二维相关谱图,根据两者二维相关谱图中特征相关峰的位置、形状和... 利用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2D-NIR)分析技术,对食用植物油是否掺入异种油脂进行鉴别。以茶树籽油、花生油和掺入花生油的掺伪茶树籽油为待检油样,首先比较茶树籽油和花生油二维相关谱图,根据两者二维相关谱图中特征相关峰的位置、形状和强度的差异,初步实现茶树籽油和花生油的定性鉴别。后根据掺伪茶树籽油异步谱图中出现与花生油异步谱图相似的特征相关峰,可直接判定茶树籽油中掺入了花生油。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结合二维相关分析方法可为食用植物油是否掺入异种油脂的检测提供一种准确、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 食用植物油 掺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二维相关近红外谱和多维主成分分析判别掺杂牛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杨仁杰 刘蓉 +1 位作者 杨延荣 张伟玉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352-2358,共7页
为了有效地提取牛奶中微量的掺杂物特征信息,提出了基于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多维主成分分析(MP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判别牛奶掺杂物的方法。首先,采集纯牛奶、掺杂尿素牛奶和掺杂三聚氰胺牛奶的一维近红外谱,并对其进行相关计... 为了有效地提取牛奶中微量的掺杂物特征信息,提出了基于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多维主成分分析(MPC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判别牛奶掺杂物的方法。首先,采集纯牛奶、掺杂尿素牛奶和掺杂三聚氰胺牛奶的一维近红外谱,并对其进行相关计算,构建各样品的二维相关近红外谱。然后,采用多维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二维相关谱矩阵,压缩数据,提取相关谱的得分矩阵。最后,将提取的得分矩阵输入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分别建立掺杂尿素牛奶、掺杂三聚氰胺牛奶及两种掺杂牛奶与纯牛奶的LS-SVM判别模型。用所建模型对测试集未知样品进行了判别,结果显示其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2.3%,96.2%,92.3%。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有效提取了牛奶中掺杂物的特征信息,而且缩短了建模所需时间,取得了较好的判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 主成分分析 掺杂牛奶 尿素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三聚氰胺牛奶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仁杰 杨延荣 +2 位作者 杜艳红 常若葵 张志勇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4-37,52,共5页
将红外光谱与二维相关谱技术结合起来对牛奶中掺杂的目标物三聚氰胺进行了检测。配置浓度为3 g/L三聚氰胺牛奶溶液,并采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红外光谱图。以温度为外扰,分别构建纯牛奶与掺杂三聚氰胺牛奶的二维相关谱,研究了各自的二维... 将红外光谱与二维相关谱技术结合起来对牛奶中掺杂的目标物三聚氰胺进行了检测。配置浓度为3 g/L三聚氰胺牛奶溶液,并采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红外光谱图。以温度为外扰,分别构建纯牛奶与掺杂三聚氰胺牛奶的二维相关谱,研究了各自的二维相关特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1 400~1 800 cm-1区间内,掺杂三聚氰胺牛奶在同步图上出现3个自相关峰,分别在1 448 cm-1,1 552 cm-1和1 640 cm-1,这三个峰是牛奶中掺杂三聚氰胺的特征吸收。该方法可实现对纯牛奶与掺杂牛奶的正确识别,对提高乳制品的质量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 掺杂牛奶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