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在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成善聪 曹新山 +1 位作者 王柱 韩新强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二维相位对比(2D phase contrast,2D PC)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在定量分析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患者静脉管腔内血液平均流速(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V)的应用... 目的探讨二维相位对比(2D phase contrast,2D PC)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序列在定量分析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liac vein compression syndrome,IVCS)患者静脉管腔内血液平均流速(mean blood flow velocity,MV)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招募2023年12月到2024年7月在本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明确为IVCS且需要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患者30例(试验组)及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行1.5 T飞利浦超导MRI检查,在自由稳态进动(balance fast field echo,B-FFE)序列图像基础上分别在下腔静脉、双侧髂外静脉的冠状位、矢状位及轴位图上垂直扫描2D PC MRI序列,使用定量流量(quantitative flow,Q_FLOW)后处理软件得到血管垂直横切面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内MV值。所有2D PC MRI检查进行两次,通过分析两次扫描结果的一致性(Bland-Altman图)来验证序列稳定性;分别比较IVCS试验组与对照组双侧髂外静脉MV值,评估IVCS患者髂总静脉受压对远端血流的影响;比较IVCS试验组(健侧髂外MV-患侧髂外MV)与对照组(右侧髂外MV-左侧髂外MV)髂外静脉MV差值,分析流速差诊断IVCS的效能;术中通过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测量IVCS患者组髂-下腔静脉压力梯度,并与患侧髂外静脉MV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次2D PC MRI扫描结果一致性良好(P均<0.001);试验组患侧髂外静脉血液流速低于健侧(P<0.001),对照组双侧髂外静脉MV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518);使用双侧髂外静脉MV差值诊断IVCS效能高,AUC为0.939(95%CI:0.887~0.991),敏感度为81.7%,特异度为100.0%;术中CVC测量压力梯度结果与狭窄静脉远心端MV呈负相关(r=-0.951,P<0.001)。结论2D PC MRI定量分析IVCS患者静脉血液流速结果稳定、可靠,双侧髂外静脉MV差值诊断IVCS特异性高,IVCS患者髂外静脉MV值与髂-下腔静脉压力梯度符合伯努利原理,2D PC MRI可作为一种无创诊断IVCS及间接评估静脉血流压力的工具,为IVCS患者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手术指征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相位对比 血液流速 压力梯度 血管内介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评估正常吸烟人群肺动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双春 李昕 +3 位作者 车思雨 宋清伟 刘爱连 李智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89-1293,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2D PC-MRI)定量监测正常吸烟人群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可行性,以及不同吸烟程度对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心脏2D PC-MRI检查的正常男性吸烟志愿者49名,记录吸烟参... 目的探讨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2D PC-MRI)定量监测正常吸烟人群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可行性,以及不同吸烟程度对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行心脏2D PC-MRI检查的正常男性吸烟志愿者49名,记录吸烟参数(吸烟强度、吸烟时间、吸烟负担)。采用2D PC-MRI测量肺动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正向峰值流速(PPV)、负向峰值流速(PNV)、平均血流量(AF)、平均正向血流量(APF)、平均负向血流量(ANF)。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肺动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组内、组间一致性分析,同时分析吸烟参数与肺动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以及非重度吸烟组(吸烟时间<20年,n=24)与重度吸烟组(吸烟时间≥20年,n=25)志愿者肺动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肺动脉主干血流动力学参数PPV、PNV、AF、APF、ANF的组内、组间ICC值为0.890~0.987,说明一致性良好。吸烟时间与肺动脉主干PPV、AF、APF呈负相关(r=-0.321、-0.350、-0.311,P=0.024、0.014、0.029)。重度吸烟组的肺动脉主干PPV、AF、APF均低于非重度吸烟组(P均<0.05)。结论 2D PC-MRI技术能够用于监测正常人群不同吸烟程度对肺动脉主干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肺动脉主干正向血流动力学参数(PPV、AF、APF)均随着吸烟时间延长而降低,尤其是重度吸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相位对比 磁共振成像 肺动脉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与心脏核磁共振钆延迟增强对心肌淀粉样变性检测的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冀晋 方理刚 +1 位作者 方全 朱文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比较心脏核磁共振(CMR)钆延迟增强与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对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10例心肌淀粉样变性CMR钆延迟显像与2D-STE测定的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结果:10例患者中CMR均有心室延... 目的:比较心脏核磁共振(CMR)钆延迟增强与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成像(2D-STE)对心肌淀粉样变性的检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10例心肌淀粉样变性CMR钆延迟显像与2D-STE测定的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结果:10例患者中CMR均有心室延迟强化,而2D-STE显示9例存在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减低。两种技术对心肌淀粉样变性左心室受累的诊断一致性为90%。4例患者同时存在双心室的应变异常与CMR延迟强化,4例患者CMR未提示右心室受累但右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已出现异常,1例CMR提示室间隔延迟强化,左、右心室收缩期长轴峰值应变均下降。结论:2D-STE和CMR对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左心室受累有很好的一致性,2D-STE对右心室心肌淀粉样变性的诊断可能较CMR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超声心动描记术 淀粉样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大小:与磁共振延迟强化成像对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孙旭东 黄子扬 +3 位作者 陈良龙 孙斌 陈智勇 段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8-482,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2D-STI技术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大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3例确诊的连续性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行2D-STI、MR延迟强化成像(DE-MRI)。2D-STI左心室整体水平指标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旋转及... 目的探讨使用2D-STI技术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大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3例确诊的连续性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行2D-STI、MR延迟强化成像(DE-MRI)。2D-STI左心室整体水平指标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旋转及扭转指标,而量化评价左心室整体水平心肌梗死大小指标包括整体心肌梗死容积率及梗死质量。结果在左心室整体水平,GLS与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容积率显著相关(r=0.620,P=0.008);GLS和心尖最大旋转率是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容积率的显著预测因子(P=0.005、0.014),标准回归系数(Beta)分别为0.720和0.592;GLS是左心室整体心肌梗死质量的显著预测因子(P=0.024),Beta为0.545。结论在左心室整体水平,2D-STI技术的左心室GLS可准确量化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整体心肌梗死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磁共振成像 心室功能 心肌梗死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维度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大豆含油率检测与判别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宇 赵亚楠 +1 位作者 赵健翔 宋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7-344,共8页
大豆含油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榨油与育种结果。为探究大豆含油率的最佳检测方法与构建含油率高低判别模型,该研究基于不同维度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以国标法为对照,利用LF-NMR波谱和LF-NMR含油... 大豆含油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榨油与育种结果。为探究大豆含油率的最佳检测方法与构建含油率高低判别模型,该研究基于不同维度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技术,以国标法为对照,利用LF-NMR波谱和LF-NMR含油含水率软件检测大豆含油率;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结合深度学习,建立大豆含油率高低判别模型。引入低场二维核磁共振(low field two-dimension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2D-NMR)技术,定性分析一维波谱中信号重叠无法区分组分的问题。试验结果表明,LF-NMR含油含水率软件能快速准确检测大豆含油率,T1-T2二维核磁图谱成功解决了自由水和油信号重叠问题。利用U-net++深度学习模型对MRI成像的矢状面、冠状面、横截面以及三面混合数据集进行训练,其中横截面评价指标与其他数据集相比更优,语义分割部分中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约0.9058,全局准确率0.9980,训练后的模型能够将MRI图像识别并分割,快速判别大豆含油率高低。试验证明,LF-NMR及MRI能够快速无损掌握大豆含油率信息,为大豆的高油育种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核磁共振 低场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大豆含油率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技术在腰椎磁共振快速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浩南 宋清伟 +4 位作者 张楠 宋宇 浦仁旺 王楠 刘爱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2-137,144,共7页
目的探讨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不同加速因子(acceleration factor,AF)对腰椎MRI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招募32例受检者(男12例,女20例),年龄(45.28±14.11)岁。行3.0 T MR结合敏感度编码(sensitivity encoding,SENSE... 目的探讨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不同加速因子(acceleration factor,AF)对腰椎MRI图像质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招募32例受检者(男12例,女20例),年龄(45.28±14.11)岁。行3.0 T MR结合敏感度编码(sensitivity encoding,SENSE)以及CS的腰椎矢状位T1WI、T2WI和轴位T2WI序列扫描,采用的AF分别为无加速、SENSE AF=2、CS AF=2、3、4、5。两观察者在矢状位T1WI、T2WI和轴位T2WI划定感兴趣区测量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SI)和噪声强度(standard deviation,SD),并计算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对图像质量进行五分法主观评分。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Kappa检验分析两观察者测量数据和主观评分的一致性。对各序列不同组间图像的SNR、CNR和主观评分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结果两观察者测量数据和主观评分一致性良好(ICC:0.878~0.997,Kappa:0.763~0.948)。单因素ANOVA检验矢状位T1WI、T2WI、轴位T2WI不同AF间SNR、CNR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结果:当CS=4时,矢状位T1WI椎体和间盘的SNR、矢状位T2WI椎体和间盘的SNR、CNR和主观评分较常规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CS=3时,轴位T2WI椎体SNR较常规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MRI扫描时间随着AF的增加逐渐降低,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临床推荐AF分别以3、3、2行腰椎矢状位T1WI、T2WI和轴位T2WI序列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磁共振成像 压缩感知 运动伪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脑静脉系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7
作者 于群 孔祥泉 刘定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3-23,共1页
为探讨磁共振脑静脉系血管成像的技术方法和最佳扫描方案,评价其对静脉系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采用二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2D-TOF—MRA)、二维相位对比血管造影(2D-PCA)和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3D-CE-MRA)3种血管成像技术... 为探讨磁共振脑静脉系血管成像的技术方法和最佳扫描方案,评价其对静脉系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采用二维时间飞跃法MR血管造影(2D-TOF—MRA)、二维相位对比血管造影(2D-PCA)和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3D-CE-MRA)3种血管成像技术分别对20例健康志愿者和20例临床或MRI疑有静脉系疾病的患者行MRV成像,并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多平面或曲面重建(MPR)及数字减影MRA(DSMRA)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脑静脉 血管成像技术 磁共振 MRA MR血管造影 疾病 后处理 M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通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办公手机微信号的公告
8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6期421-,共1页
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做好个性化服务和沟通,我编辑部自即日起开通手机微信号,微信号为:cgzcxbjb。手机号:18310565110。同时开通编辑部办公QQ号:3450643702。欢迎相关人员通过手机号或者微信号添加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微信号为好友... 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做好个性化服务和沟通,我编辑部自即日起开通手机微信号,微信号为:cgzcxbjb。手机号:18310565110。同时开通编辑部办公QQ号:3450643702。欢迎相关人员通过手机号或者微信号添加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微信号为好友。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微信号(cgzcxbjb)二维码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办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通《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办公手机微信号的公告
9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36-836,共1页
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做好个性化服务和沟通,我部自即日起开通手机微信号,微信号为:cgzcxbjb。手机号:18310565110。同时开通编辑部办公QQ号:3450643702。欢迎相关人员通过手机号或者微信号添加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微信号为好友。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办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通《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办公手机微信号的公告
10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0期796-796,共1页
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做好个性化服务和沟通,我部自即日起开通手机微信号,微信号为:cgzcxbjb。手机号:18310565110。同时开通编辑部办公QQ号:3450643702。欢迎相关人员通过手机号或者微信号添加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微信号为好友。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办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开通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办公手机微信号的公告
11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8期629-629,共1页
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做好个性化服务和沟通,我部自即日起开通手机微信号,微信号为:cgzcxbjb。手机号:18310565110。同时开通编辑部办公QQ号:3450643702。欢迎相关人员通过手机号或者微信号添加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微信号为好友。... 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做好个性化服务和沟通,我部自即日起开通手机微信号,微信号为:cgzcxbjb。手机号:18310565110。同时开通编辑部办公QQ号:3450643702。欢迎相关人员通过手机号或者微信号添加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微信号为好友。磁共振成像编辑部微信号(cgzcxbjb)二维码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办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像分析中TSA算法的二维扩展
12
作者 杨正龙 方大纲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56-758,共3页
本文通过相位解模糊技术 ,将雷达成像中复像分析的基本算法—两散射点算法 (TSA)扩展到二维空间 ,并综合利用一维TSA算法的思想 。
关键词 雷达成像 复像分析 相位解模糊 两散射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及预测左心室重构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玮 赵航 +3 位作者 葛恒 丁嵩 沈学东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447-1453,共7页
目的·评价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测量的应变参数在预测心脏节段功能恢复及左心室重构中的价值。方法·入选81名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磁共振成像... 目的·评价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2D-STE)测量的应变参数在预测心脏节段功能恢复及左心室重构中的价值。方法·入选81名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于再灌注治疗后8 d内进行,测量指标包括坏死心肌百分比,以及是否存在心肌微循环障碍或心肌内出血。首次超声心动图检查与CMR检查同一天进行,2D-STE测量的指标包括节段及左心室整体心肌环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径向应变以及纵向应变。所有对象平均随访14个月后,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随访中未出现功能恢复的节段比较,出现功能恢复的节段基线时具有更高的应变参数绝对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梗死急性期CS≤-7.77%时预测节段功能恢复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77.17%和61.40%[曲线下面积(AUC)=0.74,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坏死心肌百分比,以及整体环周应变(GCS)是预测左心室重构的有力指标(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CS≥-17.48%预测左心室重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3%和69.23%(AUC=0.80,P=0.000)。结论·在2D-STE的应变参数中,CS是预测心肌梗死后节段功能恢复和左心室重构的较为理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左心室重构 心脏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形态学改变的儿童颞叶癫痫3.0 T磁共振2D-CSI1H-MRS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凯 曾立红 +4 位作者 赵香莲 张晓凡 王志伟 刘鑫春 郝明珠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2期1097-1103,共7页
目的探讨二维化学位移磁共振多体素氢谱(two-dimensional chemical shif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hydrogen proton spectroscopy,2D-CSI 1H-MRS)在无形态学改变儿童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儿海马微观变化的价... 目的探讨二维化学位移磁共振多体素氢谱(two-dimensional chemical shift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hydrogen proton spectroscopy,2D-CSI 1H-MRS)在无形态学改变儿童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儿海马微观变化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患儿和20例健康对照组颞叶海马的波谱数据,分别观察性别、年龄与分布之间的关系;分析观察组单侧、双侧与对照组及观察组单侧的患侧与健侧海马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MRS)各代谢物信息比较。结果 36例患儿中,男性及发生左侧颞叶的患儿多,但性别及发病部位分布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χ^2=1.67,P>0.05);观察组双侧男性发病年龄较女性小(F=12.25,P=0.01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单侧及双侧N-乙酰天门冬氨酸(N-aectylaspartate,NAA)/肌酸(creatine,Cr)、NAA/胆碱(choline,Cho)、NAA/(Cho+Cr)降低(F=12.22、35.786、6.712;P<0.001),Cho/Cr升高(F=14.712,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侧的患侧与健侧比较NAA降低、Cho升高(P=0.034、0.01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CSI 1H-MRS检查发现颞叶微观的异常,细胞分子水平的变化,因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评估儿童TLE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化学位移磁共振多体素氢谱 形态学改变 颞叶癫痫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rp Scaling算法中的相位补偿因子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亮 王建 +1 位作者 黄晓涛 周智敏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1,共6页
该文从SAR回波的二维频谱表达式入手,研究了适合高波段SAR的CS(ChirpScaling)类算法和一种适合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SAR成像的非线性CS算法,通过对算法推导中的近似性分析,重新刻画了SAR成像,即SAR成像是利用回波频谱特性构造频域... 该文从SAR回波的二维频谱表达式入手,研究了适合高波段SAR的CS(ChirpScaling)类算法和一种适合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SAR成像的非线性CS算法,通过对算法推导中的近似性分析,重新刻画了SAR成像,即SAR成像是利用回波频谱特性构造频域或时域相位补偿因子的过程,尤其是对UWBSAR回波,相位补偿因子的精确性直接影响着目标聚焦性能。仿真实验表明,补偿三阶以上二维相位耦合的非线性CS算法能够在一定的测绘带内满足UWBSAR点目标的理想聚焦;同时,该算法在UWBSAR实测数据处理中也已得到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成像 频谱 CS算法 相位补偿因子 UW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开放式磁感应成像测量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为 王俊锋 +1 位作者 徐征 罗海军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77-881,共5页
磁感应成像是一种无创伤非接触的医学电磁成像技术。文中介绍了一种多通道开放式磁感应成像测量系统。系统以二次磁场的相位变化作为检测信号,包括开放式磁感应传感器、16通道信号处理电路和基于锁相放大器的相位检测电路。系统提供的... 磁感应成像是一种无创伤非接触的医学电磁成像技术。文中介绍了一种多通道开放式磁感应成像测量系统。系统以二次磁场的相位变化作为检测信号,包括开放式磁感应传感器、16通道信号处理电路和基于锁相放大器的相位检测电路。系统提供的激励电流幅值为300 mA,最大频率为120 kHz,相位稳定性在-0.03°~0.05°,相位灵敏度达到0.185°/S.m-1,能够检测的电导率最小值为0.2 S/m。系统在球型水槽实验平台上完成了模拟颅脑血肿的成像实验,得到了反映电导率相对大小分布的二维直接插值成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以检测浅层电导率异常目标,同时对多目标检测有较好的分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磁感应成像 多通道测量 相位灵敏度 相位稳定性 插值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RD成像逆处理的双基地SAR回波模拟算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顺生 陆逸 曹建蜀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6-341,共6页
与传统单基地SAR相比,双基地SAR具有获取信息丰富、抗电子干扰、抗摧毁、抗截获等优点,因而其应用场景更加广阔。然而,由于双基地SAR系统面临空时频同步等技术难题,获取实际的双基地SAR回波数据非常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RD成像... 与传统单基地SAR相比,双基地SAR具有获取信息丰富、抗电子干扰、抗摧毁、抗截获等优点,因而其应用场景更加广阔。然而,由于双基地SAR系统面临空时频同步等技术难题,获取实际的双基地SAR回波数据非常困难。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RD成像逆处理的双基地SAR回波模拟算法。该算法基于二维驻定相位原理和RD成像处理的逆过程,实现了双基地SAR回波数据的快速模拟。这种算法的运算速度与距离时域叠加算法和一维FFT算法相比有显著提高,且可以适用于移变模式。点目标和自然场景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仿真速度的测试结果验证了算法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地SAR 回波模拟 RD成像逆处理 驻定相位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频域合成孔径超声阵列成像质量的方法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冠 黄丽霞 +3 位作者 王志刚 李秋锋 卢超 陈尧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85-1291,共7页
随着工业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工业无损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实现更快更准确的检测,基于相位迁移算法的频域合成孔径超声成像方法在实际成像检测中应用越来越多。针对该成像理论,提出一种提高成像质量的方法。首先对时域阵列检... 随着工业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工业无损检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实现更快更准确的检测,基于相位迁移算法的频域合成孔径超声成像方法在实际成像检测中应用越来越多。针对该成像理论,提出一种提高成像质量的方法。首先对时域阵列检测信号,依次进行卷积滤波、波形包络提取及信号锐化处理,提高信号信噪比;然后再将这些信号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并通过相位迁移算法重建声场;最后使用二维傅里叶反变换对检测区域进行逐层成像。用多缺陷试块进行检测成像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该方法处理,成像质量得到提高,与未预处理的成像结果比较,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信噪比平均提高3.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相位迁移算法 成像质量 信噪比 傅里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D-Flow MRI在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流出道血流评估中的价值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晶 陈秀玉 +3 位作者 尹刚 闫伟鹏 陆敏杰 赵世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1,共6页
目的 探索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Flow)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在左心室腔内应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接受心脏MRI检查的21例肥厚型... 目的 探索四维血流(four-dimensional flow,4D-Flow)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在左心室腔内应用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于我院接受心脏MRI检查的2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采用3.0 T MRI扫描仪进行二维血流(tow-dimensional flow,2D-Flow)及4D-Flow成像,收集患者一周内进行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变异系数(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COV)及Bland-Altman分析比较2D-Flow、4D-Flow评估左室流出道峰值流速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二者与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的关系。结果 2D-Flow和4D-Flow观察者内/观察者间的ICC分别为0.999/0.999和0.995/0.992,COV分别为0.5%/0.5%和2.4%/2.6%。4D-Flow与超声心动图的测量结果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r值为0.574(P=0.006),但一致性较差,ICC为0.375(P=0.013)。2D-Flow与4D-Flow和超声心动图间无显著的一致性及相关性。结论 4D-Flow技术能够可视化心腔内血流模式,对左室流出道峰值流速的测量具有高度可重复性,且与超声心动图的测量结果具有显著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血流 血流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穿支动脉病变梗死类型和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一轻 刘平国 +1 位作者 沈佳慧 蔡增林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9期876-882,共7页
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后循环血管的穿支动脉,如豆纹动脉、脉络膜前动脉(anterior choroidal artery,AChA)和髓质动脉等,阻塞会导致脑深部缺血性病变。不同穿支动脉梗死类型不同:豆纹动脉供血区域的梗死类型为腔隙性梗死、穿支动脉... 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后循环血管的穿支动脉,如豆纹动脉、脉络膜前动脉(anterior choroidal artery,AChA)和髓质动脉等,阻塞会导致脑深部缺血性病变。不同穿支动脉梗死类型不同:豆纹动脉供血区域的梗死类型为腔隙性梗死、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型梗死和纹状体内囊梗死;AChA病变可导致AChA综合征;髓质分支梗死会导致半卵圆中心、放射冠部位的边界区梗死。7T二维相位对比MRI、三维时间飞跃法MRA和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1WI序列等神经影像学新技术有助于确定穿支动脉早期病变,并可早期发现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穿支动脉病变 腔隙性脑梗死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 纹状体内囊梗死 边界区梗死 二维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 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