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二维电离室矩阵对后装剂量分布的验证 被引量:6
1
作者 于浪 杨波 +4 位作者 庞廷田 李文博 刘建纯 邱杰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408-412,共5页
目的探讨二维电离室矩阵系统MatriXX用于近距离治疗剂量分布验证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井式电离室测量有效测量点60 s的照射量,结合电离室本身的刻度因子及环境修正因子计算出放射源192Ir的活度。使用该放射源通过Valencia皮肤施源器、等... 目的探讨二维电离室矩阵系统MatriXX用于近距离治疗剂量分布验证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井式电离室测量有效测量点60 s的照射量,结合电离室本身的刻度因子及环境修正因子计算出放射源192Ir的活度。使用该放射源通过Valencia皮肤施源器、等效固体水模,完成对EBT3免洗胶片的刻度,获取剂量灰度曲线,找到经过Valencia皮肤施源器均整后的192Ir辐射野中轴的百分深度剂量(percentage depth dose,PDD)曲线后,即可对MatriXX进行刻度,得到剂量刻度因子Kuser。采用Freiburg Flap施源器和插植针及固体水建立模体,获取CT图像,在计划系统内完成管道重建以及剂量分布计算,传输至后装治疗机执行计划,通过MatriXX获取特定冠状层面内的剂量分布与计划系统所得剂量分布进行比较,利用软件分析测量与计划剂量分布结果。结果经Valencia皮肤施源器均整后的192Ir辐射场的剂量分布类似加速器的射野,横向及纵向对称性分别为0.17%和0.16%,PDD参考剂量点位于施源器表面下3 mm处,施源器表面下11.6 mm处的PDD为46.5%。经该辐射场刻度的MatriXX测量的剂量分布与治疗计划系统模体中计算平面相比较,γ分析(3 mm/3%)结果显示,γ≤1的剂量点所占比例为97.67%,绝对点剂量与治疗计划系统内剂量偏差保持在±5%以内。结论 MatriXX作为近距离治疗剂量分布的验证工具具有重复性好、避免使用胶片验证的成本损耗等优点,是目前较为快速、便捷的近距离治疗剂量学质量保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源器 近距离计划验证 后装剂量分布 二维电离室矩阵 胶片剂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电离室阵列探测器的室壁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杜强 吴志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84-1289,共6页
由于二维电离室阵列探测器在剂量测量精度、实时性、可重复性上具有优势,其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二维电离室阵列探测器由平行板电离室单元组成的二维平面阵列构成,阵列单元由充空气的腔室(空腔)及其室壁构成。根据空腔理论,... 由于二维电离室阵列探测器在剂量测量精度、实时性、可重复性上具有优势,其在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二维电离室阵列探测器由平行板电离室单元组成的二维平面阵列构成,阵列单元由充空气的腔室(空腔)及其室壁构成。根据空腔理论,空腔中的电离几乎全部由来自室壁的次级电子产生,因此研究室壁效应是提高二维电离室阵列探测器性能与优化其结构设计的重要环节。利用蒙特卡罗方法,分析研究了不同能量的入射光子在不同部位的室壁中产生的次级电子数量随室壁厚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入空腔的大部分次级电子由电离室前壁产生,且随入射光子能量增加,次级电子数达到最大所需的室壁厚度也增加;对于侧壁和后壁,大部分次级电子产生于空腔附近2~3mm厚的室壁中,且对入射光子能量不敏感。同时还研究了不同探测器结构对各探测单元之间信号串扰的影响。结果表明,串扰程度与侧壁厚度密切相关,且随入射光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与空腔尺寸的关系不大。研究结果对二维电离室阵列探测器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电离室阵列探测器 室壁厚度 次级电子 串扰 蒙特卡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GSnrc仿真的二维电离室剂量探测器的室壁厚度确定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邢桂来 谈春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0-714,共5页
室壁厚度是二维电离室剂量探测器的重要设计参数。在二维电离室剂量探测器的单元空腔几何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利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建立了探测器室壁仿真计算的简化模型,并利用EGSnrc程序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了室壁厚度的参考数值... 室壁厚度是二维电离室剂量探测器的重要设计参数。在二维电离室剂量探测器的单元空腔几何参数确定的情况下,利用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建立了探测器室壁仿真计算的简化模型,并利用EGSnrc程序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了室壁厚度的参考数值。结果表明,当空腔为直径4.5mm、高5mm的圆柱形时,在能量为1.25MeV射线下,为达到1%的测量精度,电离室前壁厚度需达到4.4mm,侧壁厚度需达到1.5mm;在1.25~4 MeV射线能量范围内使用时,为达到1%的测量精度,侧壁厚度需达到5mm。本文研究结果可作为该种探测器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SNRC 二维电离室 剂量探测器 室壁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阵列电离室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贺朝晖 邢桂来 +1 位作者 吴志芳 王振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5-377,共3页
介绍了用于对肿瘤放射治疗进行剂量验证的二维阵列电离室探测器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章描述了该二维阵列电离室探测器系统的构成以及工作原理,重点讨论了该探测器的数据采集子系统的设计过程,并完成了由前置放大器、前放控制... 介绍了用于对肿瘤放射治疗进行剂量验证的二维阵列电离室探测器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章描述了该二维阵列电离室探测器系统的构成以及工作原理,重点讨论了该探测器的数据采集子系统的设计过程,并完成了由前置放大器、前放控制器、数据采集控制器构成的数据采集子系统的开发。用户端可通过TCP/IP方式对探测器系统的参数进行设置,并进行数据高速采集、获取和进一步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剂量验证 阵列电离室 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中二维平板电离室阵列所测剂量的空间映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杜强 吴志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75-1880,共6页
二维平板电离室阵列常用于临床放疗的剂量分布探测,其所测剂量实际对应的空间位置(即有效测量点或剂量-空间位置对应关系)是精确放疗中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用于放疗剂量分布监测的二维平板电离室阵列的有效测... 二维平板电离室阵列常用于临床放疗的剂量分布探测,其所测剂量实际对应的空间位置(即有效测量点或剂量-空间位置对应关系)是精确放疗中需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用于放疗剂量分布监测的二维平板电离室阵列的有效测量点位置及其随电离室的空腔直径、空腔厚度和射线能量等的变化规律。先用蒙特卡罗模拟得到水模体在MeV级光子束辐照下射野中心轴上的剂量曲线,再在相同条件下模拟获得二维平板电离室阵列测得的剂量曲线,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有效测量点。结果表明,用于放疗的二维平板电离室阵列的有效测量点相对于前表面中心有一小于1mm的偏移;该偏移量随电离室空腔厚度、射线能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电离室空腔直径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电离室阵列 有效测量点 蒙特卡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GSnrc仿真的二维空气电离室剂量探测器收集电极影响研究
6
作者 邢桂来 谈春明 王立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35-1340,共6页
收集电极是二维空气电离室剂量探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剂量测量的准确度。为了研究收集电极对剂量测量的影响规律,采用蒙特卡罗程序EGSnrc,分别在不同射线能量下对不同材质(C、Al、Cu)、不同收集电极厚度(5~70μm)进行模拟仿真,给出... 收集电极是二维空气电离室剂量探测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剂量测量的准确度。为了研究收集电极对剂量测量的影响规律,采用蒙特卡罗程序EGSnrc,分别在不同射线能量下对不同材质(C、Al、Cu)、不同收集电极厚度(5~70μm)进行模拟仿真,给出了影响规律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工艺允许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C作为收集电极材料;当只能采用Cu作为收集电极材料时,应采用工艺可达的最小厚度,并在使用中进行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SNRC 空气电离室 收集电极 剂量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靶X射线参考野均匀性测量及剂量分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法君 周四春 +2 位作者 吴金杰 蒋伟 郭彬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9-1282,1286,共5页
采用二维电离室矩阵法和指形电离室扫描法测量X射线辐射场均匀野。二维电离室矩阵法快速、简便,可实现X射线主射束、光阑、快门、过滤片、定位装置同轴的调整。指形电离室逐点扫描法测量辐射野均匀区,具有一致性好,结果准确可靠之特点... 采用二维电离室矩阵法和指形电离室扫描法测量X射线辐射场均匀野。二维电离室矩阵法快速、简便,可实现X射线主射束、光阑、快门、过滤片、定位装置同轴的调整。指形电离室逐点扫描法测量辐射野均匀区,具有一致性好,结果准确可靠之特点。距钼靶焦斑1 m处,指型电离室测得水平方向均匀性好于95%的辐射野尺寸约为124 mm。竖直方向均匀性好于95%的辐射野尺寸约为103 mm。满足钼靶X射线基准建立和量值传递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靶X射线 均匀野 二维电离室矩阵 指形电离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