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稠油油藏温敏凝胶改善气窜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永涛 李兆敏 +4 位作者 林涛 孙玉豹 刘海涛 宋宏志 李松岩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6-272,共7页
针对海上稠油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过程中出现的气体窜流问题,以精制棉花、环氧丙烷、氯甲烷为原料,制备了温敏凝胶,评价了温敏凝胶的黏度、耐盐性能、封堵性能和封堵有效期,并利用大型二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温敏凝胶治理气窜的模拟... 针对海上稠油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过程中出现的气体窜流问题,以精制棉花、环氧丙烷、氯甲烷为原料,制备了温敏凝胶,评价了温敏凝胶的黏度、耐盐性能、封堵性能和封堵有效期,并利用大型二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温敏凝胶治理气窜的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温敏凝胶溶液黏度先逐渐降低,但是当温度超过70℃后温敏凝胶溶液黏度逐渐增大,而当温度达到80℃时,温敏凝胶溶液形成不可流动、强度很大的凝胶。该温敏凝胶的耐盐性能良好,用含1000 mg/L的Ca^(2+)的水溶液、1000 mg/L的Mg^(2+)的水溶液和50000 mg/L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温敏凝胶溶液,在80℃下均能成胶。向水测渗透率为1.59μm^2的填砂管注入温敏凝胶,在80℃下成胶后水驱1.0 PV的渗透率为0.0040μm^2,封堵率为99.74%,而且经过40 mL/min的高强度水驱30 PV后,填砂管渗透率保持率为95.28%,表明该温敏凝胶具有很高的封堵强度且封堵有效期长。注入的温敏凝胶主要进入高渗通道,被后续注入的多元热流体加热后成胶,起到封堵高渗通道、有效延缓气窜的作用。原有的高渗通道被温敏凝胶封堵后,后续注入的多元热流体被迫发生绕流,扩大了波及范围,采收率由36.1%提高至45.3%。南堡35-2油田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温敏凝胶可以封堵住了前两轮次注多元热流体期间形成的窜流通道,有效延缓气窜的发生,在25 d的注多元热流体作业期间未发生气窜,注入压力比气窜前提高2.0 MPa,临井气量未见明显上升,生产未受到影响。图12表3参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稠油 温敏凝胶 气窜 多元热流体 二维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油减氧空气吞吐开发储层伤害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涛 李宜强 +4 位作者 刘哲宇 曹涵 曹金鑫 黄友晴 蔡一飞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4-332,共9页
为明确致密储层减氧空气吞吐开发过程中的储层伤害特征及多轮次吞吐累加伤害对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一维长岩心和大型二维平板多维度物理模拟实验,开展了多轮次减氧空气吞吐实验,重点探究减氧空气滞留伤害特征。结果表明:当减氧空气滞留... 为明确致密储层减氧空气吞吐开发过程中的储层伤害特征及多轮次吞吐累加伤害对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一维长岩心和大型二维平板多维度物理模拟实验,开展了多轮次减氧空气吞吐实验,重点探究减氧空气滞留伤害特征。结果表明:当减氧空气滞留量大于0.11 PV时,气锁伤害显著,且储层物性越差,伤害越严重,发生伤害区域距离井口越近;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平板模型压力剖面由线性分布转为明显的三段式分布,气锁伤害部位之后模型压力偏高弹性能难以释放驱替原油,游离气驱阶段为主要采油及滞留气生成阶段。致密储层减氧空气吞吐储层伤害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受闷井时间、工作压差影响显著,闷井时间过长对原油采出程度提升作用不大但气锁伤害显著上升,适当增大吞吐工作压差有助于减氧空气储层伤害程度并提高原油采出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减氧空气吞吐 开发动态特征 储层伤害 二维物理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