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结构网格二维潮流模型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匡翠萍 刘旭 +1 位作者 陈思宇 刘曙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79-1783,共5页
基于无结构网格的半隐海洋环流模型——"类UnTrim(unstructured grid version of trim)模型"开发了一个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型在平面上采用无结构三角网格,并采用二维浅水方程作为控制方程.利用水槽试验对模型的潮流模拟和干... 基于无结构网格的半隐海洋环流模型——"类UnTrim(unstructured grid version of trim)模型"开发了一个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型在平面上采用无结构三角网格,并采用二维浅水方程作为控制方程.利用水槽试验对模型的潮流模拟和干湿判别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显示模型是稳定可靠的.将模型用于长江口的水动力过程模拟,并利用实测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潮流模型 无结构三角网格 长江口 水动力 类UnTri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江口河网二维潮流数学模型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船海 梁金焰 +2 位作者 林金裕 李光炽 叶燕贻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89-399,共11页
应用“河网正交贴体坐标”技术拟合闽江河口多汊道河网 ,将网格控制在河道有效区域内 ,使网格空间步长大大缩小 ,提高了计算的可信度 .应用“矩阵追赶法”和“非线性二维潮流模型”等求解方法 ,很好地模拟了闽江河口复杂的潮流场 ,计算... 应用“河网正交贴体坐标”技术拟合闽江河口多汊道河网 ,将网格控制在河道有效区域内 ,使网格空间步长大大缩小 ,提高了计算的可信度 .应用“矩阵追赶法”和“非线性二维潮流模型”等求解方法 ,很好地模拟了闽江河口复杂的潮流场 ,计算时间步长可长达 1 0min .该数学模型已在闽江口等多个工程中得到应用 ,效果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河网正交贴体坐标 矩阵追赶法 非线性二维潮流模型 闽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在码头防洪影响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秀瑛 马进荣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5-91,共7页
码头建设会对河道行洪、堤防及其他防洪工程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防洪影响分析是码头工程设计中一项重要技术工作.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长江镇扬河段水流运动以及拟建码头工程对防洪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防洪设... 码头建设会对河道行洪、堤防及其他防洪工程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防洪影响分析是码头工程设计中一项重要技术工作.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长江镇扬河段水流运动以及拟建码头工程对防洪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防洪设计洪水、平滩水位流量和多年平均流量3种水流条件下,工程兴建后水位壅高最大值约1.2 cm,水位降低最大值约1.5 cm,流速最大增幅约0.05 m/s,最大减幅约0.23 m/s.码头兴建后对工程河段的水位和流场影响较小,不会对河段的行洪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数学模型 码头 防洪影响 长江镇扬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河道桥梁阻水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崔玉炎 杨芳 陈文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7-98,101,共3页
为研究河道桥梁阻水问题,运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建立了河道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经对3座已建桥梁阻水的计算表明,模型计算精度经验证能满足应用要求。最后,应用该模型进行了某拟建桥梁工程对河道的壅水、流场... 为研究河道桥梁阻水问题,运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建立了河道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经对3座已建桥梁阻水的计算表明,模型计算精度经验证能满足应用要求。最后,应用该模型进行了某拟建桥梁工程对河道的壅水、流场变化模拟计算,为桥梁阻水影响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流 桥梁阻水 潮流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湾工程对杭州湾北岸深槽潮流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黄赛花 吴彦坤 孙志林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5-611,共7页
为探讨解决杭州湾北部深槽水深问题的途径,建立了杭州湾海域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海湾工程对北岸深槽的潮流存在一定影响,其中,南岸的浅滩围垦使北岸深槽乍浦段的潮流流速增大约6.94%,而金山及其他观测点的流速普遍减小;杭州... 为探讨解决杭州湾北部深槽水深问题的途径,建立了杭州湾海域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海湾工程对北岸深槽的潮流存在一定影响,其中,南岸的浅滩围垦使北岸深槽乍浦段的潮流流速增大约6.94%,而金山及其他观测点的流速普遍减小;杭州湾大桥建成后,北岸深槽靠近大桥段流速减小了1.8%;潜顺坝工程的实施增强了附近深槽的潮流动力,深槽附近段进潮量最大增加14.55%,流速最大增幅达21.94%;距离潜顺坝工程较远的深槽流速最大减幅为3.09%.分析认为潜顺坝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北岸深槽的潮流,改善了制约港口航运发展的深槽水深问题,可为杭州湾北岸港口建设和航运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此外,还对外海潮流等因素对深槽的潮汐动力影响做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北岸深槽 二维潮流模型 潜顺坝工程 水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船上进行潮流数值预报的技术研究
6
作者 黄磊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3-65,59,共4页
采用二维非线性潮流数值模型计算了黄、渤海7000余计算点M2、S2、K1、O1、M4和MS4准调和分潮的17余万个潮流调和常数,依此研制开发了黄、渤海二维潮流数值预报软件,可以在船上即时预报黄、渤海任意点任意时刻的潮流。实验结果表明,潮流... 采用二维非线性潮流数值模型计算了黄、渤海7000余计算点M2、S2、K1、O1、M4和MS4准调和分潮的17余万个潮流调和常数,依此研制开发了黄、渤海二维潮流数值预报软件,可以在船上即时预报黄、渤海任意点任意时刻的潮流。实验结果表明,潮流数值预报的精度较高,达到了实用的程度,可以较好地为航行船舶服务,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潮流数值模型 潮流数值预报 软件开发 船舶 航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北槽潮波对地形变化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钱明霞 路川藤 +1 位作者 罗小峰 朱思雨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60,共7页
以长江口北槽为研究背景,建立了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在模型验证良好的基础上,研究了北槽潮波传播对工程与地形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完成后,北槽地形未发生调整前,北槽潮波高、低潮位均升高,潮差减小,涨、落潮相位... 以长江口北槽为研究背景,建立了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在模型验证良好的基础上,研究了北槽潮波传播对工程与地形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完成后,北槽地形未发生调整前,北槽潮波高、低潮位均升高,潮差减小,涨、落潮相位明显滞后,潮波变形加剧,涨落急流速均呈增大趋势;北槽水深增加后,高、低潮位随之降低,潮差增大,落潮相位略有提前,涨潮相位变化相对较小,潮波变形逐渐趋缓,涨急流速减弱,落急流速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北槽 潮波 CJK3D-WEM 二维潮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径流条件下钱塘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影响的预测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邬越民 李若华 袁和忠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4期189-194,共6页
采用二维潮流水质模型对钱塘江河口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上游径流流量加大,污水团输移的速度明显加快,最大浓度也有所降低。同时随着污染物在输移过程中稀释扩散,超标总历时沿程逐渐增大,污... 采用二维潮流水质模型对钱塘江河口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模拟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上游径流流量加大,污水团输移的速度明显加快,最大浓度也有所降低。同时随着污染物在输移过程中稀释扩散,超标总历时沿程逐渐增大,污染物最大浓度沿程逐渐降低。模拟及计算结果显示:突发污染事故后,加大上游的下泄流量,对加快污染团下移、稀释污染团从而降低污染物浓度的作用非常明显,模拟结果可为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提供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突发水污染事故 潮流水质模型 钱塘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波流作用区低滩促淤方案分析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丽芬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5,49,共7页
为顺利实施长江口南汇边滩大型低滩促淤工程,对上下游总计162km2的3个自然促淤分区,根据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水沙特性,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等对河势滩势演变进行了分析。从促淤堤与圈围堤的结合方式、促淤分隔及促淤分期的淤积效果和经... 为顺利实施长江口南汇边滩大型低滩促淤工程,对上下游总计162km2的3个自然促淤分区,根据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水沙特性,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等对河势滩势演变进行了分析。从促淤堤与圈围堤的结合方式、促淤分隔及促淤分期的淤积效果和经济性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促淤工程总体方案的优劣,提出将促淤堤作为圈围堤稳定的镇压结构,兼作保滩结构等经济实用的促淤方案,实现河势控制先导、低成本多获泥沙资源及加快滩涂湿地形成等多重效益。同时对先行实施的复杂流场区促淤工程,研究了在不同实施顺序下促淤区内各堤段的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先顺堤后侧隔堤、先深槽段后浅滩,且下游侧堤始终优先于其他侧隔堤的实施方案。实践证明上述促淤方案实施效果较好,实际淤积结果与计算结果相近。相关分析方法与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淤堤布置 促淤分隔 促淤分期 潮流数学模型 南汇东滩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