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流管-有限体积法的河流水质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万星 陈景秋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5-108,共4页
河流的流动形态复杂,影响水质的因素较多。对河流污染物迁移扩散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将流管划分与有限体积法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流管求取河流流场,有限体积法求取污染物的扩散。将其应用到重庆城区段的二维水质模拟,全部计算和可视化都通过... 河流的流动形态复杂,影响水质的因素较多。对河流污染物迁移扩散机理进行分析,提出将流管划分与有限体积法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流管求取河流流场,有限体积法求取污染物的扩散。将其应用到重庆城区段的二维水质模拟,全部计算和可视化都通过FORTRAN实现,取得较好效果。该方法简单、准确、高效,具有较好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污染 二维水质模拟 有限体积 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KE21的万宝湖二维水环境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2
作者 贾瑞鹏 窦明 +3 位作者 米庆彬 赵培培 孟猛 张建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27-532,共6页
以大庆市万宝湖为研究区域,应用MIKE21软件,建立万宝湖水动力和水质二维耦合模型,以实测资料为依据,进行模型参数的率定和验证。结合模拟结果,分析了万宝湖的水动力条件变化特征及其对于水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大庆市万宝湖为研究区域,应用MIKE21软件,建立万宝湖水动力和水质二维耦合模型,以实测资料为依据,进行模型参数的率定和验证。结合模拟结果,分析了万宝湖的水动力条件变化特征及其对于水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万宝湖各主要污染物在靠近湖岸和排口附近浓度较大,并由湖岸向湖心呈梯度递减,形成岸边污染带,各污染物在不同的排口浓度分布具有差异性。最后,针对万宝湖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物分布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污染 二维水质模拟 MIKE21 万宝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胁迫下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质量研究
3
作者 计红 林育青 +4 位作者 陈诚 何梦男 于道平 余世金 万安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1,共8页
为定量揭示氨氮浓度对鱼类栖息地质量的影响,以淮河干流鲁台子至窑河闸段为研究区域,选择典型土著洄游鱼类鲢作为目标物种,耦合研究区域内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构建了含有氨氮指标的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栖息地模型。假定入流边界氨氮... 为定量揭示氨氮浓度对鱼类栖息地质量的影响,以淮河干流鲁台子至窑河闸段为研究区域,选择典型土著洄游鱼类鲢作为目标物种,耦合研究区域内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构建了含有氨氮指标的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栖息地模型。假定入流边界氨氮浓度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1.0 mg·L^(-1)),选取栖息地面积、栖息地斑块数和栖息地连通性指数三个景观生态学特征指标,定量评估了高、中、低三组代表性流量下氨氮对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考虑氨氮指标情况下的洄游通道质量相比,(1)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下降1.6%、6.7%和3.4%,氨氮对洄游通道适宜生境面积的影响较小。(2)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斑块数分别增加4.5%、28.7%和3.6%,在原本具有较高破碎度的情况下氨氮影响最大,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和协同效应。(3)鲢幼鱼下洄游通道连通性分别降低54.3%、34.6%和24.8%,连通性下降幅度与入流边界流量成反比。研究结果可为鱼类栖息地指标体系构建和基于水质需求的生态流量调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鲢幼鱼 栖息地模型 二维水质模拟 洄游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