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码头工程防洪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陈娟 李杰 曹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62-64,共3页
数学模型是防洪评价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以及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广西梧州市塘源综合码头防洪评价中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码头建成后,工程区上游约1.7 km至工程区下游约1.1 km范围内流场发生了变化,... 数学模型是防洪评价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基本原理以及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广西梧州市塘源综合码头防洪评价中的应用实例。结果表明:码头建成后,工程区上游约1.7 km至工程区下游约1.1 km范围内流场发生了变化,但变化幅度较小,在各频率洪水条件下,流速最大增加值与减小值均不超过0.1 m/s,且分布在工程所在位置附近,说明工程对所在河道总体河势稳定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防洪评价 码头 水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区产流、汇流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慧英 何书会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前,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已得到普遍应用,但模型区的产流、汇流问题考虑较少。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左岸串流区二维水流模拟计算,针对水面区和陆面区不同情况对模型区的产流、汇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二维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基础... 目前,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已得到普遍应用,但模型区的产流、汇流问题考虑较少。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左岸串流区二维水流模拟计算,针对水面区和陆面区不同情况对模型区的产流、汇流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在二维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串流区水文、水力学模型,提出了处理模型区产流、汇流问题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串流区 产流 汇流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数学模型在防洪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林伟波 包中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9-63,共5页
建立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平面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采用黎曼近似解通量差分裂(FDS)格式计算通过各单元边的水流法向数值通量,并应用相关的悬移质、推移质河床变形计算公式计算冲淤变化。模型应用于浙江省49省道温溪至鹤城段改建工程河... 建立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平面二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采用黎曼近似解通量差分裂(FDS)格式计算通过各单元边的水流法向数值通量,并应用相关的悬移质、推移质河床变形计算公式计算冲淤变化。模型应用于浙江省49省道温溪至鹤城段改建工程河道水流状况的模拟,结果表明工程修建后工程段的中间部位以上以及外侧附近水位略有壅高,最大壅高值0.03 m;工程区附近流速减缓、靠近河道中央流速略微增大,最大增幅约0.12 m/s,河道冲淤幅度在0.3m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有限体积法 黎曼近似解 浅水方程 防洪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区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马菲 韩其为 +1 位作者 李大鸣 关建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5-39,共5页
本文建立了库区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应用有限体积法思想,增强了模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利用该模型对庙宫水库库区内的水流和泥沙冲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水库的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情况,将其应用于庙宫水... 本文建立了库区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应用有限体积法思想,增强了模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利用该模型对庙宫水库库区内的水流和泥沙冲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水库的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情况,将其应用于庙宫水库蓄水排沙预报的模拟计算中,通过综合对比,提出了水库现状泄流条件下最优清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冲淤演变 庙宫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洼地区农田淹没成因分析方法及应用——(I)数学模型验证及洪水特性分析
5
作者 方神光 姚志坚 陈文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3-155,共3页
为探求从化市水南村部分农田被淹没的原因,分别采用现场调查、水文地形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调洪演算等方法,对本次流溪河洪水和下游牛心岭电站对淹没位置河段水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洪水从大拗坝到达水南村淹没位置河... 为探求从化市水南村部分农田被淹没的原因,分别采用现场调查、水文地形资料分析、数学模型、调洪演算等方法,对本次流溪河洪水和下游牛心岭电站对淹没位置河段水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洪水从大拗坝到达水南村淹没位置河道的时间约为2.6h;从5月7日凌晨4时至12时,流溪河水位明显高于淹没区地形,极容易导致外江洪水从未封堵暗渠进入淹没区;牛心岭电站只用4个闸孔泄洪,在洪峰时刻引起淹没区外侧河道水位抬高约0.05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混合有限分析法 洪水 农田淹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州市柳江河道景观工程对河道水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方神光 黄胜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5-58,共4页
针对目前柳州市柳江河道上拟建景观对河道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柳州市柳江河道大范围河段和拟建景观工程局部范围曲线坐标系下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采用纯隐格式的混合有限分析法用来离散和求解该数学模型。建立的大范围的柳州市柳江河道... 针对目前柳州市柳江河道上拟建景观对河道的影响,分别建立了柳州市柳江河道大范围河段和拟建景观工程局部范围曲线坐标系下的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采用纯隐格式的混合有限分析法用来离散和求解该数学模型。建立的大范围的柳州市柳江河道二维数学模型计算成果一方面用来进行验证,另一方面为景观工程局部水流数学模型提供初始和边界条件。结果分析表明,与工程前相比,景观工程局部河道地形有挖有填,对局部水位和流态存在一定的影响;由于对工程区堤防外的房屋进行了拆迁,一定程度改善了所处位置河道左岸的过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有限分析法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景观工程 壅水 柳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175m方案成库运行后龙门浩河段水流特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全胜 谢龙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8-102,共5页
基于长江上游水文局实测地形、水文、泥沙资料,针对三峡大坝175 m方案蓄水后对变动回水区产生壅水影响,借助SMS平面水流二维数学模型,对成库前后龙门浩河段水流特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库后非汛期内,该河段呈库区特性,... 基于长江上游水文局实测地形、水文、泥沙资料,针对三峡大坝175 m方案蓄水后对变动回水区产生壅水影响,借助SMS平面水流二维数学模型,对成库前后龙门浩河段水流特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库后非汛期内,该河段呈库区特性,尾水抬高,流速、水面比降、水流功率大幅下降,汛期河段恢复天然河道,水流特性与成库前一致。取各时期平均流量下的水流特性代表各时期水力因子的平均值,通过成库前后各时期相同流量下龙门浩河段水流特性模拟对比,发现蓄水维持期水力因子的变幅最大、蓄水期次之、消落期最小、汛期则不发生变化。通过加权估算,成库后年内平均水流功率较成库前下降47.9%,同时由于水流功率的年内变化分布极不均匀,将导致河段输沙规律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浩河段 175m方案 水流特性 平面水流数学模型 库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有限分析法在桥墩水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方神光 黄胜伟 崔丽琴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5-78,共4页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布置桥墩时,较为关注桥墩对壅水和流态的影响,以柳州市局部柳江河道和拟建的维义大桥为例,分别建立大范围的河道和桥墩局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混合有限分析法进行了计算和求解。结果分析表明,维义桥的建设使局部...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布置桥墩时,较为关注桥墩对壅水和流态的影响,以柳州市局部柳江河道和拟建的维义大桥为例,分别建立大范围的河道和桥墩局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混合有限分析法进行了计算和求解。结果分析表明,维义桥的建设使局部河道产生壅水现象并对河势存在一定的影响。同时也证实了该方法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有限分析法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桥墩 壅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湖区排涝模拟研究——以大通湖垸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卢少为 朱勇辉 +2 位作者 魏国远 宫平 姚仕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共5页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涝灾极为严重。以洞庭湖腹地大通湖垸为例,基于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非结构网格,研究该区域在不同外洪条件与不同降雨组合条件下的沥涝情况,得出了区域内涝灾分布情况及致涝率,并定量计算分析了外...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涝灾极为严重。以洞庭湖腹地大通湖垸为例,基于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和非结构网格,研究该区域在不同外洪条件与不同降雨组合条件下的沥涝情况,得出了区域内涝灾分布情况及致涝率,并定量计算分析了外洪水位变化对内涝造成的不利影响。模型计算结果可为涝灾预测与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涝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涝灾分布 致涝率 平原湖区 大通湖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弃渣场与大桥工程对防洪影响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庄佳 赖冠文 +3 位作者 张小峰 黄东 郑国栋 张炯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81,共4页
采用控制体积法与SIMPLE算法对一般曲线坐标系下的水流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建立了一般曲线坐标系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用来对大岗山水电站下游弃渣场与永久大桥工程建设后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时的防洪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采用控制体积法与SIMPLE算法对一般曲线坐标系下的水流控制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建立了一般曲线坐标系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并用来对大岗山水电站下游弃渣场与永久大桥工程建设后遭遇百年一遇洪水时的防洪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工程修建后最大壅水高度为0.91 m,位置在桥前200 m。流速最大增加值为4.3 m/s,出现在桥下游130 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曲线坐标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防洪 弃渣场 大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白江铁路大桥防洪评价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金瑞 张绪进 彭永勤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0-513,共4页
建立了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青白江铁路大桥进行可行性分析。比较了工程建设前后桥区水域条件变化情况;分析了桥墩周围流速、水面线变化对桥墩的冲刷作用;论证了铁路桥工程可行性,为该工程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有限元法 防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涪陵港区码头对长江涪陵段防洪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金中武 郭炜 刘士河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3,共5页
在分析长江涪陵段的水沙特性和三峡水库蓄水前后该河段河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运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了4种流量组合情况下在三峡水库运用前和运用50年,涪陵港区码头修建前后的水位、流速变化及其影响范围.结果表明,修建涪陵港区码头... 在分析长江涪陵段的水沙特性和三峡水库蓄水前后该河段河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运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了4种流量组合情况下在三峡水库运用前和运用50年,涪陵港区码头修建前后的水位、流速变化及其影响范围.结果表明,修建涪陵港区码头对该河段的防洪及河势变化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涪陵段 涪陵港 三峡水库 河床演变趋势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H码头工程建设对长江行洪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尹章昭 高柱 +3 位作者 陈辉 戴会超 石小涛 王煜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本文以长江左岸某拟建H码头工程为例,在MIKE软件平台上建立H码头河段内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H码头兴建前后河段内水流的流态、壅水高度以及流速、流向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H码头建成后,河段内的水位雍高值不超过0.01m;水流流速和流态均无... 本文以长江左岸某拟建H码头工程为例,在MIKE软件平台上建立H码头河段内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H码头兴建前后河段内水流的流态、壅水高度以及流速、流向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H码头建成后,河段内的水位雍高值不超过0.01m;水流流速和流态均无明显变化,且其受影响范围都介于工程上游400m至下游800m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该H码头工程的建设对其所在河段的河势及行洪不会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防洪影响评价 H码头工程 雍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连续弯曲多滩险河道整治方案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健 王平义 +2 位作者 许百强 贺小含 王梅力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4,共6页
天然河道一般不能满足航运的实际要求,需进行航道整治。目前我国内河航道整治技术较为成熟,但对存在连续弯曲多滩险河道的研究较少。黄河上游白银市常生码头下游滩河道属连续弯曲河道,存在多处滩险,水流条件复杂,严重影响船舶的通航安... 天然河道一般不能满足航运的实际要求,需进行航道整治。目前我国内河航道整治技术较为成熟,但对存在连续弯曲多滩险河道的研究较少。黄河上游白银市常生码头下游滩河道属连续弯曲河道,存在多处滩险,水流条件复杂,严重影响船舶的通航安全。以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构建二维数学模型,分析河道碍航因素,论证整治方案的合理性。确定采用填槽、切咀、疏浚和修筑潜坝等整治方法。整治效果明显,水力因素均达到通航指标,水流条件明显改善,为今后黄河上游及类似碍航特性的航道整治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弯曲多滩险河道 航道整治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消滩水力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河特大桥对河道防洪能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玉法 陈斌 付兵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4-76,86,共4页
根据1995年国务院批复的南京市过江通道"五桥一隧"规划,建设中的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接线需在六合境内的主要防洪通道——滁河建设滁河特大桥,为此首先对滁河流域和滁河特大桥处的水文地理与地质特性进行了介绍,依据"长... 根据1995年国务院批复的南京市过江通道"五桥一隧"规划,建设中的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接线需在六合境内的主要防洪通道——滁河建设滁河特大桥,为此首先对滁河流域和滁河特大桥处的水文地理与地质特性进行了介绍,依据"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和地方水利规划结合流域防洪、水文特性,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法等,对滁河特大桥建成后对流域与河道防洪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并通过大桥建设前后桥身的雍水和河道水流场的计算分析与对比,得出了滁河特大桥建成后对流域与滁河河道防洪能力影响较小的结论,与此同时阐述了滁河特大桥工程设计建设的的合理性,并对大桥建设过程中应当采取的相应防护工程措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河特大桥 防洪 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大坝175m蓄水运行后猪儿碛河段水动力条件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全胜 曹明伟 谢龙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0,共6页
三峡大坝175 m成库运行后将对变动回水区的水流特性产生重大影响,对其展开分析将为该河段的航道整治、通航规划、水沙规律研究提供重要理论支持。在长江上游水文局实测资料基础上,选择变动回水区中段猪儿碛河段作为典型代表河段,采用数... 三峡大坝175 m成库运行后将对变动回水区的水流特性产生重大影响,对其展开分析将为该河段的航道整治、通航规划、水沙规律研究提供重要理论支持。在长江上游水文局实测资料基础上,选择变动回水区中段猪儿碛河段作为典型代表河段,采用数值模拟与原形观测数据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Aquaveo.SMS软件建立平面水流二维数学模型,将年内各时段与有无回水影响的各种工况进行组合,分析探讨了回水作用对流场、流速横向分布、水动力轴线等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分析成果可为该河段的河流研究与航道治理提供依据,建立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为同类河段的数模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大坝猪儿碛河段 175m蓄水 水流特性 平面水流数学模型 水动力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长江大桥桥墩冲刷坑深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陶静 赵升伟 徐超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1期73-77,共5页
在对长江口北港水沙条件以及河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三维泥沙数学模型和局部正态物理模型2种手段预测上海长江大桥桥墩冲刷坑的最大冲刷深度,三维泥沙数学模型和局部正态物理模型的边界条件由大范围的长江口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 在对长江口北港水沙条件以及河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局部三维泥沙数学模型和局部正态物理模型2种手段预测上海长江大桥桥墩冲刷坑的最大冲刷深度,三维泥沙数学模型和局部正态物理模型的边界条件由大范围的长江口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提供。结果表明,2种手段预测得到的桥墩冲刷深度较为接近,可为桥梁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冲刷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泥沙数学模型 局部正态物理模型 冲刷坑深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洼地区农田淹没成因分析方法及应用(Ⅱ)——洪水反演和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志坚 方神光 陈文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4-156,共3页
为探求从化市水南村部分农田被淹没的主要原因,对水南村所在小流域的降雨资料和涌容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对流溪河洪水特性和牛心岭电站操作对淹没位置河段水位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真实反演出了农田被淹没的过程。结果显示,在不考虑淹没区... 为探求从化市水南村部分农田被淹没的主要原因,对水南村所在小流域的降雨资料和涌容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对流溪河洪水特性和牛心岭电站操作对淹没位置河段水位影响分析的基础上,真实反演出了农田被淹没的过程。结果显示,在不考虑淹没区涵洞排水的条件下,采用大坳站和太平场站的平均雨量资料,本次降雨造成淹没区的水位上涨幅度可达2.74m;淹没区水位经历了两次上涨,第1次主要由产汇流太急造成涵洞排水不及造成,第2次主要是流溪河洪水上涨造成涵洞无法排水所致。未封堵暗渠导致了流溪河洪水倒灌入淹没区,造成最大淹没深度为0.23m;牛心岭电站操作对淹没区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流数学模型 混合有限分析法 洪水反演 淹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